查看: 1103|回复: 0
|
今日神州:珍貴礦物難保子孫未來。。。
[复制链接]
|
|
今日神州:珍貴礦物難保子孫未來
鄧小平曾說過:「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中國是唯一能夠提供全部17種稀土金屬的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供給國,佔世界產量的約97%。
作為戰略資源,中國進入「稀土外交」時代,在國際間叱吒風雲;然而,背後的代價是環境嚴重污染、人畜染上怪病,為中國生態災難埋下顆不定時炸彈。
內蒙古自治區的白雲鄂博鐵礦,是舉世聞名的稀土之鄉,稀土資源產量佔全中國的83%。負責開採的是國有企業包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包鋼)。
距離包頭市區西郊12公里處,或距包鋼廠區4公里處,有座被當地居民稱為「稀土湖」的尾礦壩。它是用來專門堆放包鋼及其相關企業,將鐵礦石分離出氧化鐵和部分稀土後的礦渣。
臺灣《旺報》報導,經過45年經年累月的使用,這里出現一座座「沙丘」,因位在斷層帶上,隨時可能崩塌,形成「帶毒的土石流」。
附近居民擔心還不止於此,45年來,形成「稀土湖」的尾礦壩,內含重金屬、化學毒物,隨雨水滲入地層,汙染地下水與農田。
蔬菜產區已消失
報導指出,附近的蔬菜產區已消失,人與牲口爆發各種癌症與不明疾病,村民生活越來越艱困。
包頭尾礦壩附近,直接受害的包括打拉亥上村、打拉亥下村、新光一村、新光三村、新光八村的5000名村民。
他們常對第一次到訪的外來客開玩笑說:「敢不敢喝這里的水?」看似戲謔的一句話,潛藏著村民們的無奈。
實地採訪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形容,在尾礦壩西邊2公里處的打拉亥村,越接近尾礦壩的土地越荒涼,地面上長滿灌木;較靠近村莊的耕地,僅有少數田里還保存幾根又小又矮的玉米稈。
65歲的村民郝秉文表示,1988年前後,村民發現大型牲畜出生不久就長出「齙牙」,性成熟後甚至還長成獠牙,導致無法吃草而死亡。他回憶說:「有一頭羊死了以後,我們打開它的肚子,發現肚子里全是灰。」
郝秉文說:「當時小孩牙齒長得參差不齊,有的還長了雙層牙,成年人在30多歲就牙齒鬆動,一扳就掉下來。」
人罹癌牲畜長獠牙
根據打拉亥村委會2000年的一份資料顯示,當時在大型牲畜身上出現的問題還有「馬長長牙、驢爛牙齒、騾子嘴痛、牛飲水後肚子痛、骨頭爛、脫毛嚴重,導致死亡,不能連年放養,年年必須出售更新,死亡率高......。」
這份資料也顯示:「人喝了被汙染的井水以後,肚子里嘩啦嘩啦響,肚子痛,每天多次大便拉稀......四肢無力、全身發軟......。」
公開資料顯示,從1993年到2005年底,打拉亥村因癌症死亡的人數達66人。68歲的打拉亥村村民劉葉女表示,光是2010年,村里因患癌症死亡的人已有2、3人。

新光村每戶村民都用紗布包著水龍頭來隔開水里的污垢。圖中這塊紗布只用了半天。
為保耕地,村民不搬家
在這個被列為「特別嚴重的污染村,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即使政府規劃了搬遷小區和補償金,但村民寧願忍受污染,也不要搬遷。拆遷範圍包括新光一、三、八村和打拉亥上下村共5村約5000村民。
《南方週末》報導指,當地政府和包鋼聯合出資,在新光一村以西不到10公里處規劃搬遷小區,共修建60餘棟5或6層的居民樓。樓北面是通往北京的高速公路,南面是110國道。小區內還包括一個小學和一所幼兒園。
按計劃,拆遷安置的時間是去年9月21日至12月31日,最先搬遷的500戶可以獲得1萬元人民幣的獎勵。但至11月底,在去年開春建的小區內,卻沒有看到一家搬遷戶。
據留守村民給《南方週末》記者的理由是:雖然留下還要忍耐污染,但離開則連僅有的耕地也會失去,搬走就沒有了生活的保障。
而且,他們以集體名義給市領導寫的信中稱,政府提供的搬遷補償金少,且2009年的污染補貼至今未發。
蔬菜水果沒人敢買
包頭市環境監測站曾在1995年、2000年和2006年針對打拉亥上村(該村分為上、下村)進行水質監測。
2006年公佈的《第01號汙染糾紛監測報告》,顯示打拉亥上村監測的5口水井,氯化物等物質含量比2000年高出許多,已不具備農業灌溉功能,也不適合人畜飲用。
該報告還認為「與包鋼尾礦壩內廢水及壩外滲漏水的汙染相對比,該區域的地下水中的主要超標汙染物與包鋼尾礦壩內廢水汙染物特徵一致。」
包鋼尾礦壩東約3公里處,新光一村、三村和八村也是重汙染區。新光一村的維權代表李永寬稱,村里水井在1970年代,最深為40公尺,但現在100公尺以上全被汙染,抽出來的水都有煤油味。
新光一村小賣部老闆康菊花(化名)表示,村子種的玉米,長到1公尺就停了;她家從2007年以來連年種植蘋果梨,3年種3畝,只活下來3棵苗。
看著荒廢的田地,新光一村的村民無限感慨,1970年代,這里曾是包頭市的蔬菜基地,村民光是賣菜就能擁有較富裕的生活,現在看來卻是諷刺。
「我們已經不能再種菜了,一個是產量太低;另一個原因是即使種出來拿到市場上去,別人知道我們是包鋼尾礦壩這邊的,也不會買。」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