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581|回复: 18

学魔术的人不可不知的事情!!快进来看好才学魔术。。。

[复制链接]
X
发表于 6-1-2005 09: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里会贴出跟魔术界有关的帖子,希望大家可以对魔术得发展更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X
 楼主| 发表于 6-1-2005 09: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魔术史

魔术的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有魔术活动的踪迹。人类的童年,对太阳、月亮、火、雨等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只能解释为是神话般的非人力的力量。另一方面,人类也有征服自然的愿望,盼望着能采撷到丰富的食品,希冀庄稼丰收、畜牧兴旺,于是,头脑中幻想自然地产生。我国浩翰的神话海洋,如“盘古开天劈地”、“女蜗补天”、“夸父逐日”,乃至种瓜立即结瓜,爬树可以登天,支解后而复活等等,就是证明。

这些幻想情景,体现在古人祭天、祈年等游艺色彩较浓的习俗活动中,魔术的雏型由此产生了。正如《吕氏春秋》所载的上古“葛天氏”三人手执牛尾而舞那样,古代戏剧、舞蹈、杂技、魔术都处于萌芽状态,并未明显分家。

  古人无法抗拒自然灾害,因此,他们相信天与地有道路相通,相信有“不周山”那样的撑天的柱子。于是,”出现了能来往于人和神之间的使者——巫、觋和稍后一些时候的方士。这些人为了使人相信他们具有非凡的本领,大都有些验证的办法,这就是原始的魔术师。

魔术,作为具体节目表演,至少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西汉元封三年,汉武帝举行百戏盛会,盛会上即有中国的传统魔术《鱼龙蔓延》等节目,又有罗马来的魔术师表演了《吐火》、《吞刀》、《自缚自解》等西域魔术。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凤凰含书》、《拔井》人划地成)收等多个魔术节目。隋扬帝时出现《黄龙变》,变来满地的水族。唐玄宗时流行的《入壶舞》,表演者从左面缸中钻进去又从右面缸中爬出来,都是冠绝一时的魔术佳作。

  到了宋代,魔术开始分科,出现“手法”、“撮弄”等若干专业,同时还出现了专业魔术师们组成的民间社团——云机社。宋代著名魔术家杜七圣,擅长杀人复活的把戏,名噪一时,称为“七圣法”。明、清时期,各种魔术戏法节目在民间街头巷尾流传,我国著名的《九连环》、《仙人栽豆》、《古彩戏法》等,均在世界魔坛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清代中叶以后,中国艺人一部分飘零海外,欧美和日本的魔术团体也不断来华演出,促进了中外魔术的交流,中国魔术师们在保持自己魔术的传统习惯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的外国魔术的表演形式、内容、技巧,逐渐形成了中国魔术舞台上今天这样五花八门的节目。

  部份更正:中国最早的魔术是三国时期的《钓鱼》到现在还有表演的。

  外国最早的魔术是三杯,也叫三仙归洞,有人说这是中国传出去的,也有人说起源于印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
 楼主| 发表于 6-1-2005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魔术 天机不可泄露

在当今世界上,魔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日渐凋零。然而,美国著名魔术表演艺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7月11日在广州的神奇表演,不禁让中国人对久违了的魔术艺术又开始重新产生兴趣。笔者应《环球时报》编辑之约,将自己所了解到的有关美国魔术艺术的情况及魔术舞台上的风风雨雨,试着向读者作些介绍。

电视台得利,魔术师遭殃

1997年11月24日,这一天对于大多数美国家庭来说,也许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然而对于刚刚跻身全美公共广播电视网络四强的福克斯(FOX)公司和美国魔术界,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时刻。这一天,在晚上8点的黄金时段,福克斯电视台给美国千家万户送来了一个蒙面人。他自称瓦伦庭诺,是一个著名的魔术师。他说,他今天的使命就是要揭穿魔术的秘密,让魔术走进千家万户。然后屏幕上显示出这个电视节目的名称———《破译魔术师的密码》。该节目共分4集,每集1小时,由这位蒙面魔术师分门别类地将魔术师们的看家宝贝一一亮了相。比如他先表演精彩的“刀刺箱中女郎”,然后打开箱子,让观众看到一个里面事先设计好各种刀槽的箱子。他表演“原地升空”,先是靠墙站好,然后灯光变暗,等灯再亮时他已经平地升起,似挂在墙上。表演完毕,他立即指出这是在墙上做了手脚———原来墙上早就多出一块台子可站,是靠美术师把这块突出的地方“画”得跟平面一样,灯一暗,站上去就行了。他还矛头暗指科波菲尔,说某些魔术师的所谓“空中飞翔”完全是假的。接着他放了一个人在“空中翱翔”的电影,然后指出这是在水下拍摄的,背景配上蓝天就行。他指出,电影和电视上的魔术完全是利用现代摄影技术在“骗”人。

这个节目轰动了美国,给福克斯电视台带来了2420万观众,为奠定它的四强地位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与此同时,许多魔术师纷纷致电福克斯电视台,抗议这种泄露行业秘密的不道德行为,并扬言要将电视台以及那位蒙面人送上法庭。人们对于蒙面人众说纷纭。福克斯电视台为了制造更大的轰动效应,在节目的最后一集让蒙面人揭开黑色面罩,现了原形:“我叫雷奥纳德·蒙坦诺。”他是一名资深的魔术师,常年在拉斯维加斯赌城演出。

蒙坦诺一举成名,然而,他和福克斯电视台却在全美各地法院不断被魔术界人士起诉。弗吉尼亚州的魔术师史本瑟夫妇在诉状中控告说,这个节目至少使他们的两个主要节目无法上演,每年的损失计50万美元。许多魔术师还威胁说,今后凡是有蒙坦诺表演的地方,他们都要组织唱对台戏,而且还要免费,让他在美国没有立足之地。蒙坦诺悲伤地说:“我现在感到很孤独,同行们都躲着我。”

前两天,我曾给福克斯电视台发过一个电子邮件,询问《破译魔术师的密码》节目的情况,问其是否会重播,是否有录像带可买,是否有计划拍续集,我得到的答复是:“节目不重播,没有录像带可买,也没有计划拍续集。”

美国魔术艺术的发展与现状

在美国,魔术艺术比欧洲起步要晚一些,但发展得很快。到19世纪初,美国几乎每一个小城镇都有了剧场,而在剧场里演出最频繁的就是魔术。在美国现代魔术史中,最著名的魔术大师莫过于哈里·霍迪尼了。霍迪尼的拿手好戏是“逃离现场”。无论是给他上手铐脚镣,还是将他装箱入柜,掷在水中、火中,他都能在短短几分钟内脱离“苦海”而毫发无损。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期间,一位名叫朱霆魁的中国魔术师到了美国,此人号称是中国皇太后的宫廷魔术师。据报载,1898年他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举行的密西西比河地区大汇演中一炮打响,以“口喷烈火”、“东方魔毯戏法”等节目令观众倾倒。随着朱霆魁名声越来越大,各种模仿者也趋之若鹜。比如一个自称钟龄宿的人,就以“空口噙枪子”的节目风靡演艺界。他还说自己是义和团成员,曾用此功夫对付过八国联军。在这个节目中,他用嘴噙住枪口,助手扣动扳机,而他却丝毫无损,还笑吟吟地将一个子弹头从牙缝中取下来。其实,魔术师在枪上是做了手脚的。但在1918年3月23日的一场演出中,枪出了故障,子弹射了出来,钟龄宿倒在血泊里,时年56岁。此人原名威廉

姆·厄尔沃斯·罗宾逊,生于纽约,是一个苏格兰家族的后裔,跟义和团和中国毫无关系。收藏结束他生命的那杆来复枪的人就是科波菲尔。如今现场魔术表演在美国的娱乐业已排不上座次,美国国家统计局发表的统计资料里,已找不到魔术表演的场次和观众的数字。魔术专场已相当罕见。在大多数情况下,魔术只是在一些歌舞表演幕间穿插表演几分钟,可谓惨淡经营。于是一些有成就、有商业头脑的魔术师纷纷跟影视界联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电声效果表演魔术,以求得更大的舞台和发展空间。

大卫·科波菲尔,严守魔术师的秘密

当今美国最负盛名的魔术师是大卫·科波菲尔,他生于1957年,从12岁起就开始登台演出,曾是美国魔术师协会最年轻的会员。科波菲尔的特长是他既能像霍迪尼一样从各种各样的困境中逃出,还能使超大物体“消失”。他曾利用现代科技方法制造错觉,使列车、飞机甚至自由女神像“消失”,并成功地“穿越”过中国的长城。科波菲尔录制的魔术节目,各大电视台都争相签约播放。他的观众高达10亿以上。据有关人士透露,科波菲尔今明两年有可能来北京和上海演出。

科波菲尔认为,魔术的真谛就是让人美梦成真。一个魔术师如果能让观众相信他们所看到的一切,那么这场演出就是成功的;要是观众看完演出后总是在琢磨这背后的秘密是什么,那么这个魔术师就该改行了。近年来,科波菲尔特别注意保守行业机密。他拥有一支庞大的保安队伍,其任务不是保护科波菲尔的安全,而是在搭台、排练和演出期间,壁垒森严,严禁任何外人接近后台和舞台。另外,科波菲尔每到一地演出,都要和包括剧场清洁工在内的相关人员签订一个协议,如果谁泄半点密,他就有权利起诉这个人,让其付出巨额赔偿。据说科波菲尔在某国演出时,有人收买了一名清洁女工,有所泄密,后来官司打得不亦乐乎。▲

资料来源:环球时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
 楼主| 发表于 6-1-2005 10: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扑 克 的 历 史

扑克(poker)也叫纸牌(playing cards)。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被认同的说法是纸牌最早出现在中国,至少在公元969年时已经出现。当时中国的一副纸牌有四个花色,每个花色有14张牌,既作为纸币使用,又用来进行牌戏。有一个传说,谓有一个威尼斯人从中国把纸牌带回他的家乡,所以威尼斯是欧洲最早有纸牌的地方。这个威尼斯的旅行者,可能就是尼可罗·波罗,他大约是在1269年和他的弟弟马迪奥一起由中国回到威尼斯,或者可能是尼可罗的儿子,著名的马可·波罗,在他的父亲和叔叔第二次去中国时,他跟随他们一同前往。


  一些权威人士认为,印度比中国更有可能是纸牌的起源地。有人提出欧洲早期的纸牌(塔罗牌)与印度教神话中的女神Ardhanari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这位女神的形象有四只手,每只手中分别持有魔杖、杯子、宝剑和圆环(代表金钱)。在欧洲早期的一些纸牌中,也印有与此类似的图案符号。有一个说法是,纸牌是由原先可能是一个印度民族的吉普赛人传人欧洲的。他们穿过波斯、阿拉伯进入埃及,由埃及到达欧洲,他们中的一部分约100多人,于1427年进入巴黎。


  早在14世纪或更早的时候,欧洲很多地方,出名的有纽伦堡、奥格斯堡和乌尔姆(Ulm),已经生产纸牌。意大利的塔罗特牌(TAROT)可能比德国纸牌出现的年代为早:在一份年代为1299年的意大利文件中,已经提到塔罗特牌。布拉本特公爵夫人约翰娜于1379年在荷兰曾讲授过纸牌,在西班牙至少于1371年已经有了纸牌。可能是摩尔人或撒拉逊人把纸牌从西班牙带人意大利的,但是试图说明纸牌一词的西班牙语naipes与阿拉伯语nabi的相似性的意图,没有获得成功。


  1392年法国国王查尔斯六世命令雅奎明·格林公纽尔手工绘制一副纸牌,这一历史事实造成了纸牌源出法国的说法的出现。但是明显可以看到的是,法王所命令绘制的一副纸牌,不过是一副与其他早已使用的纸牌相类似的纸牌。当时的负责银钱支付帐目的皇家司库,曾讲起过有三副纸牌,印成“金色和各种各样的颜色,并带有很多的装饰,以为我们的国王陛下娱乐之用。”其中的17张牌现存法国国立图书馆展出。


  纸牌传人英国的时间,比传入欧洲其他国家更晚一些。乔塞于1400年去世,虽然他曾历数当时的各种娱乐活动,但从未提到过纸牌:“他们跳舞,他们下棋和饮宴。”关于爱德华一世穿着带翻边的盛装玩四个王(k)的游戏的资料,几乎肯定是指的某种其他游戏,也许是某种形式的棋戏。资料中最早确凿提到关于英国扑克牌的时间,是1465年,这一年英国的扑克牌制造商向爱德华四世申请禁止进口外国制造的扎克牌,并有一适当的法令可以作为佐证。


  C.P.哈格拉维在他所著的《扑克牌历史》一书中写道:“有一个关于哥仑布和他的水手们的传说故事,说这些水手酷爱赌博,当他们在茫茫而又神秘的大海上遭遇到风暴的袭击时,他们由于迷信引起的恐怖,把他们的扑克牌全部扔进了大海。后来在他们到达了陆地之后,他们又为这件鲁莽的行动感到后悔,于是他们就在这个新的国度里用一种树叶又制成了一些扑克牌,这些扑克牌引起了印地安人的很大兴趣。”噶塞拉索·德·纳·威加所讲的材料(《佛罗里达历史》),说西班牙士兵在1534年那次远征中,用皮制扑克牌玩牌。这个说法看来不仅仅只是一个传说。墨西哥人很早就有了纸牌戏,当时墨西哥人称之为amapa-tolli,其中amapa的意思是纸片,而tolli的意思是游戏。


  现代形式的五十二张牌一副的,分为两个红花色和两个黑花色的扑克牌,很可能是从早期意大利塔罗特牌(TAROT)演变而成:当时塔罗特牌分四个花色,每个花色有10及10以下的小牌(SPOT CARDS)10张,以及4张人头牌:王(K),后(Q)及骑士和侍卫。在早期的扑克牌中没有后,在现代的一些扑克牌仍是勇士代替后。侍卫曾印成各种不同的男仆(VALET)形状,但仍保留侍卫这一名称,不过在现代用法中已改称为J(JACK)。在52张牌一副的扑克牌中已不用骑士,而用后作为人头牌。


  中国纸牌与西方纸牌大不相同;中国纸牌呈窄长形,通常长2一2.5英寸,宽0.5一二英寸,早期的纸牌还要更为窄和长。在牌张数目和花色方面,中国和印度的纸牌都与西方的扑克牌大不一样。有一种印度纸牌,一副有144张牌,分为8个花色,每一花色18张牌;另一种印度细牌每副120张牌,分为10个花色,每一花色12张牌。有一种中国纸牌,一副只有30张牌,分为3个花色,每一花色9张牌,另有3张具有绝大权力的牌;但一般有4个花色。

  扑克牌作为一种奢侈品,可为国家税收提供大宗的纳税来源,英国于1615年首先对扑克牌征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
 楼主| 发表于 6-1-2005 10: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扑克牌公司三种主要的扑克牌


BEE(蜜蜂牌) -- 这是世界赌场中专用的牌,也是专业赌博不可缺少的扑克牌。特点是牌背花纹单一,而且无边,有防止赌徒出千之用途。也有一部分舞台魔术采用这一类的牌,像美国的魔术师,有魔术校长之称的杰夫.迈布莱德也钟爱着一类的牌。


BICYCLE(单车牌)-- 这个是专为魔术师设计的扑克牌,牌面光滑而且耐折,是魔术师的首选!


AVIATOR -- 这种魔术专用牌就比较不普遍,基本上品质上和单车牌差不多。由于牌的宽度比较短,所以适合拿来做花式牌

[ Last edited by kfchai1982 on 7-1-2005 at 09:46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
 楼主| 发表于 6-1-2005 10: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魔术格言和注解

我從不發明新的魔術,而致力於改良古老的戲法。如果舊的戲法能夠加上自己的創意,那就不像是別人的。新的戲法於焉誕生。」
Fred Kaps (1926-1980)
出處:FIt's So Simple- Fred Kaps

註解:
  在魔術界,所謂的「創意」,就是發明一些新的魔術原理。但是有很多的人卻忽略了表演方面的改進。看過Fred Kaps表演的人都知道,他最為人所稱道的地方,就是他將古典及基本的魔術,做全新詮釋的功力。有很多即使連初學者都知道的簡單戲法,他都有辦法表演得像是另外一個魔術。甚至連經驗豐富的職業魔術師都看不出來的地步。始得,常常有魔術師疑惑,為什麼一樣的魔術在他手中變出來,跟我的手中變出來會差這麼多。這跟俗話說「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同樣意思。


--------------------------------------------------------------------------------

「單純容易瞭解的效果才能讓觀眾產生「這也許是真的魔法!」的感覺。這是對魔術師來說非常重要的關鍵。」
Paul Le Paul (1900-1958)

註解:
  單純的效果即是最好的效果。這是經驗豐富的表演者都知道的事。魔術師就是演員,扮演的是一個具有魔法的人。所以魔術的精神就在於神奇性與意外性。繁雜的程序只會削弱神奇與意外。有些人認為自己的手法練得很好,卻不去注意表演的方式,結果表演出來時失去了魔術的效果,精湛的技法看來像是特技表演,這就未免流於捨本逐末了。曾經有一位魔術師表演硬幣魔術給我看。他會的技法相當的多,程序相當複雜,硬幣拋過來丟過去熟練極了,可是在他表演的過程中始終一言不發,埋頭苦幹。我不得不承認他的確經過了一番的苦練。可是抱歉,我從頭到尾不知道他在幹什麼,快的我眼睛都花了。而且從頭到尾我都看得到他的硬幣藏在哪裡‧厲害是厲害,但是我只能說這是一場特技表演。沒有魔術的感覺嘛!


--------------------------------------------------------------------------------


若是有人要求你表演魔術,記得只表演一個就好了。而且結束之後立刻就停止。
好魔術,只表演一個,你會得到很大的迴響。若是兩個、三個這樣表演下去,你的觀眾就看飽看足了。所以,總是在觀眾期待下一個魔術時停止表演,是非常重要的。
Charlie Miller (1909-1989)
出處:A lecture on impromptu magic by Charlie Miller

註解:
  以上兩句話基本上是同樣意思。

  對魔術師而言,最大的失敗,就是別人不想再看你的表演。如果你能夠做到以上兩點,你就可以預防這致命的失敗。魔術是一種隨著人、事、時、地,而發自內心,自然而然的一種藝術表演,如果不知節制,越變越起勁,那麼只會被人當成一個愛表演的怪人而已,這樣不待貶低了自己的格調,也貶低了魔術這門藝術。


--------------------------------------------------------------------------------

「既然沒有被追趕,那又何必逃走。」
Al Baker (1874-1951)

註解:
  當一個人心裡有鬼的時候,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就會為自己做出過多的辯護。一個人走在路上,一看到警察就跑,那不是很惹人嫌疑嗎。魔術也是相同的道理,常常有人表演時說:「這是一付普通的牌」或者「這裡面沒有任何的機關」這種話。事實上,這些說明絕對是多餘的。尤其是,如果你使用的牌是「不普通的牌」,那就絕對不能說出這種話。對觀眾來講,聽到「這是一付普通的牌」這種說明,可能就會想到,「難道還有不普通的牌嗎?」

  事實上,如果這付牌真的沒有任何機關的話,這樣的說明也太隨便粗糙了。如果有機關,這樣的說明則太多餘了。


--------------------------------------------------------------------------------

「再多的辯解也沒用。」
松田道弘(1935-)

註解:
  松田道弘是日本著名的魔術研究家,在日本有很多的魔術相關的書籍及文章都是出自於他的手筆。在台灣也有他的翻譯書籍,例如「撲克神奇魔術」這本書,就是他的著作。他的書的特點,就是他並不著重在魔術的技法或原理,而是闡述魔術內涵的意義及表演的理論。

  在他的一本書「Close up magic」中出現了以上的一句話「辯解無用」。對一個專業的魔術表演者來說,是一句非常值得警惕的箴言‧

  在什麼情形下魔術師會辯解?看看以下的例子:
「我今天身體不太舒服,所以或許會有什麼失手,因此‧‧‧」
「因為我很少變魔術給別人看,所以可能表演的不好,因此‧‧‧」
「這麼多的人看我表演,我可能太緊張了,所以手有點發抖‧‧‧」
「這個魔術我並不是練得很熟,如果有穿幫請見諒‧」

  如果你像這樣急著向觀眾辯解,也許觀眾心理會想:
「什麼?身體不舒服?那幹嘛不在家裡睡覺算了,還在這兒變什麼魔術?這真是一個外行人!」

  想藉著辯解博取觀眾的同情與親近,是極大的錯誤。魔術師是出售驚奇的商人,怎麼會說出自己商品的缺陷呢?觀眾想看的是魔術表演,而不是來聽你解釋的。

  另外,在魔術表演中有一種情形,就是魔術師假裝失敗,在最後卻引出更強烈的高潮。所以,當你表演出現失誤時,觀眾很可能心裡想:他是故意的吧?這可能也是表演的一部份!」。所以在失誤時,應該做出一付「這魔術本來就應該這麼表演的」樣子。自然的連接到下一個魔術,才是高段的做法。


--------------------------------------------------------------------------------

「「要做到自然」,所謂的自然,就是「做你自己」。
(Be natural. What I mean by this is "be yourself.")
Dai Vernon (1894-1992)
出處:Dai Vernon Book of Magic

註解:
  人稱「老神仙」的Dai Vernon是近代對近距離魔術貢獻最大的偉大人物。很多現在流傳甚廣的魔術都出自他的手筆。例如「勝利者」。他說的這句話是魔術界的圭臬。有很多人知道自然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卻不知道怎樣做到自然。事實上,經由學習或模仿而來的都是不自然的。很多人研究Finger palm要怎樣做到自然,也有人研究在台上要怎樣講話才自然。其實看看自己平常是怎樣的,也許就知道了。


--------------------------------------------------------------------------------

「在練習一個新的魔術的時候,要充分的練到連自己都感到滿意為止。要像是接觸一枚寶石一樣處理這個魔術。給人看過了幾次之後,就把它放回珠寶盒裡‧等到適當時機時,再悄悄的取出給人看個幾次,再把它放回珠寶盒中,如此反覆的做,你的珠寶盒中會有著滿滿的美麗寶石。」
Michael Skinner (1947-1998)
出處:Classic Sampler

註解:
  Michael Skinner是一個天才魔術師,他的技術及表演都是世界一流的。尤其是近距離的手法非常優美。他說的這句格言乍看之下似乎有些莫名其妙。其實主要的意思就是說要珍視你所學的魔術,把他當寶一樣尊重它,感動它。你的心態是會傳達給觀眾的,如果自己一點也不感動,手指頭髒髒的,表演給觀眾看,觀眾又怎麼會感動呢!表演完的魔術,要像放回珠寶箱一樣重視它,不是玩具箱,也不是垃圾箱‧‧‧


--------------------------------------------------------------------------------


我賣給買家的,不是魔術。而是「我」。我賣的是我本身的形象。
你就是魔術。
Albert Goshman(1920-1991)
出處:Magic by Gos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X
 楼主| 发表于 6-1-2005 10: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魔术表演一次就够了!!
魔术就在于“惊讶”“好奇”,所以当你表演完一套魔术的时候,你的观众或朋友通常会问你,
你是怎样变的?或是,叫你表演多一次,这个时候千万别为了证明什么而表演多几次给你的观众
或朋友看,这会让你之前表演的魔术失去神秘感。


当你能骗过你自己的时候才表演!!
很多时候,初学者都很心急,很想学好一套魔术后,马上就要表演给朋友看,
可是哪里知道,表演的时候,自己紧张,错误百出,让对方看出了某些破绽。
除非你真的学好了某套魔术,不然,千万别献丑!


别太在意无理取闹的观众
在表演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一些挑剔的观众,比如说,要自己洗牌,不和你合作,处处和你作对,老是要问为什么要这样。。等等。。。
遇到这样的观众的时候,不一定要做解释,有时候解释越多越让人觉得你在骗人。


别“此地无银三白两”
在表演的时候,别老是以为对方会看穿你某些动作而心虚,你表现出越在意的地方对方越会发觉的,所以自然最重要,信心也很重要!(把对方当成傻瓜,也许会有帮助。)


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
多数观众在你表演魔术时,都会老是盯住你的手和牌或道具看,
这时,你就需要用“错误引导”,让对方把视线转移到别的事物上。
比如问问对方一些问题,讲一些有的没有的。。等等,在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做一些
“小动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
 楼主| 发表于 6-1-2005 10: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表演之前的注意事项



                        表演之前的注意事项   (英)理查德*琼斯著
1、你是否练习得非常熟悉,甚至在梦中也可以表演?
2、你是不是能把最容易出错的环节完全应付自如了?
3、你是否把恰当的让人的信服的错引话语写了下来,然后进行了彩排以减少出错的风险呢?
4、你是否知道在表演中如果真的出了错应该怎么应付?
5、如果表演出错了你有合适的“脱身之计”吗?这可能会让你在表演中改变最后的结果。
6、你了解表演中的需要使用的道具或机关吗?
7、你已经把所有的道具都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了吗?记住没有比在重要时刻找不到适当的道具或机关更让人沮丧的事情了,这只会让你更手忙脚乱。
8、你对表演的场所熟悉吗?要确信你的观众可以看到你表演的魔术,也要确保你的观众看不到你使用的“诡计”。环绕表演场地看看哪个角度会把你的技法暴露给观众。确保观众可以听到你的声音,在控制和错引观众的注意力时大声的音乐绝对是影响效果的大问题。
9、为了保险起见最后再练习一遍。
10、现在走出去,用你的魔术给观众带去惊奇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X
 楼主| 发表于 6-1-2005 10: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扑克魔术基础知识

扑克牌共52张,分黑桃、红桃、方块、梅花4种花色;每种花色有A、K、Q、J、10、9、8、7、6、5、4、3、2各1张,现在一般另增大王、小王各1张。扑克牌的设计是巧妙的,根据扑克牌的图案设计和数字安排,可用来作上百种形式的游戏,深入浅出,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扑克牌酌正面是54种不同花色,可以充当多种角色;扑克牌的反面同一副牌则是同一色的图案,互不关联。运筹之间,正反相交,真相与掩饰交替出现。正是因为扑克牌的这些特点,它亦成为魔术表演的绝妙道具。表演魔术.一般都离不开被变物品、遮盖物和观众睛所看不见的道具。三类道具各有不同的特点,必须配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魔术。而扑克牌不同,它把魔术道具的3种特点、3种功能集中于一身。魔术道具需要变物,牌的正面点数不同能构成相互区别,形成变化,无论是变点、变色、变图像、变位置,还是由少变多等都清晰易辨。魔术道具需要遮盖物,一副牌的背面图案都一样,它既可以很好地掩盖住牌的正面花色点数,又可以暗示它的存在,结人造成错觉。只要牌背朝上,一切真相都可掩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
 楼主| 发表于 6-1-2005 10: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魔术组织介绍

世界魔术师协会(简称IBM)简介

IBM是世界魔术师协会的简称,她囊括了全球几乎所有的职业魔术师、魔术业余爱好者、热心人和魔术道具收集者。全球设有300多个分支机构,超过37个国家,分布在世界各主要城市。
IBM是一个松散型组织,世界各大城市分支机构和魔术爱好者用信件联络、沟通。
IBM各国分支机构定期组织聚会。当地的魔术师和来访者,一起实践和讨论最新的艺术课题。也有巡回的魔术师和魔术师的成员作演讲和示范表演。
一年一度的国际性魔术年会已成为每个魔术师及爱好者最向往的地方。80年代末,经IBM培养出的魔术师遍及世界各地。
IBM组织内部亲如兄弟,魔术秘密可以公开。但对外也有严格的保密纪律。入会申请表格有一条款:不能作无偿的泄密活动。
IBM的会员分三种:
·年满18岁,以前从事过2年以上魔术活动的为主要会员。
·年满12岁,小于18岁,以前从事过一年以上魔术活动的为低级会员。
·年满18岁的主要会员的配偶或助手的为次等会员。


国际魔术联盟 (FISM)简介


国际魔术联盟,简称FISM,是当今被世界魔术界公认的、正式的、最具严肃性的、专业化的、最具规模的、唯一最具权威的国际魔术组织。
FISM是由法国巴黎艺术家工会集团的副总裁,琼烈斯·多泰尔博士,于1937年9月10日在艺术家组织工作会议上提议并在多泰尔十多年的努力工作和世界上大多数魔术组织的帮助下,于1948年9月1日在瑞士的洛山宣告成立的国际魔术专业组织。它的宗旨是加强世界各国魔术师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协调世界各魔术师协会(如IBM、SAM等)之间的关系和重大事项,共同提高魔术水平。同时建议举办国际魔术大会,每年在不同的国家召开。
FISM自1948年至1952年每年在世界各国召开一次国际性的大会。自1952年以后改为每三年召开一次。去年在里斯本举办的第二十一届国际魔术大会,有 45个成员国,2400名魔术师、道具商和演出商参加。国际魔术比赛是FISM国际魔术大会的一项主要活动内容,被世界各国魔术界公认为国际魔术奥林匹克。目前比赛分为心灵感应、一般魔术、创新魔术、幻术、喜剧魔术、小魔术、近景魔术、扑克牌等8大类。每次比赛评分按技巧分、艺术分、创新分、观众反应评出每类的1、2、3名,标准不到宁缺勿滥。在此比赛中获奖,将被视为魔术界的最高荣耀。许多国际上走红的人物如:兰斯.波顿等均是FISM大会的获奖者。
FISM国际魔术大会,通常由嘉宾表演、比赛、道具展示、魔术讲座、特别表演、魔术自我介绍、魔术酒吧、开幕式、闭幕式等项目组成,为期6天。大会结束,宣布下一届大会的地点和时间。FISM国际魔术大会,可谓精英荟萃,它集中了世界魔术顶尖高手,世界最有代表的道具商和世界主要的魔术演出经纪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
 楼主| 发表于 6-1-2005 10: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错误引导的五个层次

最底级的错误引导大概会被那些经验丰富的魔术表演者不以为然,比较典型的例子大概算是“蟑螂PASS”这类,在想做PASS的时候大喊:“有蟑螂!”,当大家都底头去找的时候做PASS,准确的说,这大概算不上是错误引导,大概只能是“错误的引导”。因为当大家发现并没有蟑螂的时候,会回过头来考虑你是不是故意的骗大家,这样,后面魔术的表演效果将大打折扣。所以,这样的“错误引导”只会给你带来负面的效果,这也是一些初学魔术的表演者常常会犯的错误。记着,去做“错误引导”,而不是“错误的引导”。

真正谈得上是错误引导的技术应该是很综合的,包括语言,动作和其它方面,准确的说,错误引导和分散注意力稍有不同,把注意力分散是无法在魔术中完成的,因为观众的注意力一定会集中在你的表演上,如果让他们不集中在表演上呢?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错误引导解决了这个问题,换句话讲,仅仅让观众不注意你的 SECRET KEY ACTION不太可能,而让观众去注意另一件事而放弃注意你的小动作确实绝对可行的。所以如何做出那种可以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动作就是错误引导的关键。一个有经验的魔术大师决定可以控制观众的视线到任何一点而观众不会发觉,但是,初学者如何来做呢?一些最简单的规律,对大部份观众有效:

1.一般来说,抬起头来和你的观众说话,看着你的观众,出于习惯,观众也会看着你的眼晴回答你的问题(当然,记得不要提太愚蠢的问题,这样你很容易下不来台的),这个时候,观众的视线被成功的转移了。

2.人的视觉会对运动事物注意力高于静止的事物,这样就会有一个时间的问题,比如双提的BREAK,用你持牌的手大拇指拔动牌边,注意力被引导到牌的关侧,你将会有一个很短的时间用另一只手在牌的后边数出两张并且BREAK。

3.在魔术表演过程中,其实观众的注意力是很紧张的,他们很怕漏掉了任何一个细节动作而让你成功的把他们“骗”到。所以,他们对任何微小的动作都很敏感,这样恰恰使全们更容易被引,所以第三条规律,观众对非正常发生事件的注意力高手常规发生事件注意力。呵呵,好象说得有些太抽象了,换句说话,你玩牌的时候,正常洗牌切牌,如果突然你掉了一张牌,可是伸手移动一下旁边的水杯或是牌盒,这都会让观众很紧张的去注意你是不是做了什么小动作。

4,一般的规律中,魔术师的眼晴看到哪里,其它人就会去看一下发生什么事情,这当然仅仅是针对一些注意力不太集中的观众,注意观众的类形,采用不同的方式去引导他们。

下面来谈一谈我个人理解的错误引导的几层表现:

第一层:一般的错引导都是和观众说话,这也是现在魔术表演者很常用的方法之一,和观众聊天的过程中去做一些小动作,成功率较高。不过注意说话的话题,如果话题放得太开与表演无关了,会让观众感觉你在捉弄他,一定要选择和你的表演相关的。这个练习可以常看一看其它魔术师的语言。

第二层:语言引导虽然可以让你有时间做一些小动作,不过一些大的动作或是需要连惯做出来的动作可能用语言就显得无力,所以常有的办法是用其它的动作来引开观众的视线。比如一种正反洗牌,左手半叠牌牌面下向,牌背向上,只有最下面一张牌是牌背向下,牌面向上,右手牌正常,现在需要把左手的牌翻过来,如何来做?一个很好用的办法是把右手的半叠牌单手开扇交待没有问题,同时左手牌翻过来放到桌上。

第三层:如何用错语引导来说话?用错误引导来告诉观众而不是直接用语言,比如法兰西落币,这种类型的手法也是一类错误引导,或是持币手拉袖子一类的动作。都可以直接告诉观众手里没有东西。

第四层:高一级层次的代表大概是“飘叶PASS一类的”(呵呵,可是是分得太细了,为了大家能看得懂),就是在想做PASS之前假装掉下一张过几张牌,观众注意力被转移后来做PASS。这个层次如果用得好,效果将会意想不到,牌术大师格林就是最精于此道的大师,他常常会在表演中表现得笨手笨脚,常常会使牌掉得桌上到处都有,这样的错误引导己达化境,观众无形中就认为牌的顺序早己乱得不知所处,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大师手中的牌依然是“under control!”。

第五层:高级的错语引导不是引导开观众的视线了,而是引开他的注意力,常常会遇到一些观众,无论你如何引导他,他都不为所动,而是死死的盯着你的手,这常常会让魔术表演者很无奈,想想那些魔术大师们是如何对付这类观众的?其实就算他们的眼神没有被引导开,而注意力就不在上面。换句话说,看着你的手,而心思不在上面。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种走神儿。如何引导,就要看个人的功力了。呵

错误引导是以引开观众注意力(注意:不是眼神,具体请看第五层解释)为最终目地,是以不为观众查觉最佳效果。如果做到以上两点,那么你的魔术水平又提高了一个层次。祝各位魔友功力日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
 楼主| 发表于 6-1-2005 10: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扑克的制作

一个多世纪以来,扑克牌制造的基本规格很少变化,打扑克用的扑克牌的标准尺寸为
2?×3?英寸,打桥牌用的扑克牌略窄,尺寸为2?×3?英寸,以便牌手能碍一手拿住13张牌
。印制扑克牌的纸卡是由两张薄纸组成,用黑色的粘合剂粘合在一起。(用单层厚纸两面
印是不符合要求的;因为如果在一个牌手的背后有灯光照射,则这个牌手对面的牌手可以
透过光线而看见前者手中的牌。黑色粘合剂可使扑克牌不透光。)因此扑克牌有时侯也称
为“粘合牌”。

    现代玩牌的人,都习惯使用“双头牌”,这样的牌无论从哪一端看都很方便;同时这
种牌在两个对角上标有角码,只要看一下牌码,勿需看到整个牌面,便可以知道这是一张
什么样的牌。这种牌是在19世纪70年代的晚期才成为标准形式的。在此之前,牌手必须看
到整个牌面,才能知道是什么牌,并且还必须正着直直地拿在手中才能看清楚。

    可能是由于迷信或习惯势力的原故,扑克牌的图案设计始终没有重大的变化。曾经多
次试图把四个花色印成四种颜色,改变花色符号形状,把人头牌改穿现代服装,以及改用
圆形牌等等,但是所有这些试图均未获得成功。如苏联曾试图把扑克牌中传统的王和后的
图象,用革命英雄的图象加以代替,但是最后仍然是传统的扑克牌得到流行。

    1964年又作了一个比较现代的改变,并且在世界奥林匹克队式比赛的比赛用牌上予以
采用。这就是牌面采用很浅的蓝灰色代替白色作为背景色。经过使用证明,这一改变可以
减轻眼睛的紧张程度。用这种浅蓝灰色为背景色的扑克牌,在1967、1968和1969年的世界
桥牌锦标赛中都得到采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
 楼主| 发表于 6-1-2005 10: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扑克"的设计是巧妙的,它的起源历来传说不一。从K、Q、J人像的服饰来研究,可以认为起源于古罗马。据说古罗马凯撒大帝为了宣传新历法,编制了扑克的雏形。用二张花牌(大王和小王)代表太阳和月亮;红黑两色,意分昼夜,黑桃、红心、黑花、红方四种花样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个季度;牌子里的K、Q、J,意为每季度有三个月;从A到K共十三张,表示一个季度有十三个星期;J代码十一,Q代码十二,K代码十三,十三张牌的点数共计九十一,说明一个季度有九十一天。由于闰年的天数不同,用二张花牌来调整。一共三百六十六点,和一年的天数相符。
    "扑克"二字是英文POKER的音译。"扑克牌"的英语为Playing Cards,其意是供玩的纸牌。花牌上下角直写的JOKER,意谓"丑角"。黑桃的英语称Spade(铲子),红心称Heart(心),黑花称Club(木棒),红方称Diamond(钻石)。A读作ace(音爱斯),ace意谓第一流人才。K是国王(King),Q是皇后(Queen),J是宫廷卫士(Jack意普通男人或仆役)。
    根据扑克的图案设计和数字安排,人们用来作为多种形式的游戏,深入浅出,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扑克魔术是运用手法技术、数学原理和加工方法,借助一副扑克,就右以变幻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

  表演须知:
按照魔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了使演出达到最好的效果,在表演时要求:
    1. 必须选择纸质良好的,表面光滑的扑克牌。纸质粗糙的,用起来不灵活,会影响演出效果。
    2. 扑克牌中有二张JQKER牌,我国人称它为大王、小王,或称司令牌、百搭牌,又称花牌,本站一律称为花牌。其中A算一数,J算十一数,Q算十二数,K算十三数。
    3. 表演者必须先学会魔术上的特殊需要的"魔术洗牌法(见下)。绝大多数扑克牌魔术都借助于这种洗牌法。
    4. 有的表演需要借重助手,利用助手装作观众,提供暗示,以达到魔术效果。
    5. 表演之前要保密,秘密泄露了,就不是魔术。因此在同一场内,每种节目最好只演出一次,多了容易泄密,反而减弱观众兴趣与思考的锻练。
    6. 演出时一般不要先讲演出的最后效果,讲了再看失支主动性。
    7. 表演者应态度严肃认真,这样可以使用权观众有更强烈的真实感。
    8. 在演出过程中,在关键时刻,要尽量利用表情、特殊音响或虚晃动作,来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9. 由于扑克魔术是群众性的,多数人是业余爱好者,不象专业演员熟练,因此表演者要事得天独厚练熟,有的节目须对镜练习。
    10.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表演者要胆大、心细,动作要稳,手法要自然,干脆。熟能生巧,多练多演,才能提高技术水平。
    11. 按照适合于魔术演出的场所,可分为舞台魔术、会场魔术、家庭魔术 三种。魔术是既含有科学意义,又具有综合艺术特点的戏剧,特别是舞台魔术,要配合灯光、音乐、服装、布景,还需要优秀的助手。整个舞台及道具,表演者的表情、手势、台步都有要美化。扑克魔术也不例外。
    12. 在小场合中,没有配音乐的情况下,应穿插一些风趣的话,不致使演出冷场。
    13. 魔术在台上容易演,台下难演;人多容易演,人少难演;生人前容易演,熟人前难演;老人、儿童面前容易演,青年人中间难演。因此,在难演的情况下,必须更加注意技术的巧妙。
    14. 由于魔术是假的,一般说来,后面不应有观众。
 

    很多人都喜欢用纸牌表演魔术,因为扑克魔术易学,道具易找,节目变化无穷而且学会一些小的扑克魔术,不仅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而且可以为大家带来欢乐。
    学好一些小的扑克魔术,可以在一些社交场合吸引大家的注意,如果表演得好,还会让人家留下深刻的应象。如果你再学习一些另人眼花缭乱的扑克技巧。会让人家为之惊讶不已。
    如果你和陌生的朋友在一起有点觉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时候,如果你可以拿起扑克和他玩一些小的魔术,会很快拉进你们之间的距离。经常在大家面前表演一些纸牌小魔术,小技巧,还会增加你的自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
 楼主| 发表于 6-1-2005 10: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魔术表演浅论

基本上魔术的表演技巧,必须通过演员细致入微的表演,才能令观众目不暇接,百思不解。当然,也有不用表演的魔术,比如在某个环境下布置一种幻景,让观众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观看,感觉仿佛置身于海市蜃楼般奇妙境界之中,这样的魔术极少,绝大多数的魔术节目要靠表演,而且,同样一套魔术,因人的表演艺术水平的高低,会产生不同的演出效果,所谓"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正是这个意思。科学技术和表演艺术巧妙结合,才会产生最完美的魔术艺术效果。
魔术师必须深谙表演艺术,如表演分寸掌握得好,就会让人感觉到魔术的高深莫测。魔术表演者对观众来说,是解释员,他解释程序,提供趣味点,似乎使观众明白无误,但实际上却引导观众"误"入迷宫。从这一点来说,是属于技巧性的。技术越熟练,经验越丰富的魔术师,往往将魔术的层次交待得清清楚楚,让观众一目了然,令你到最后都不知是怎样进的这个"迷宫",只好称赞魔术师表演手法干净、利落。
但是,作为魔术艺术,单有"干净利落"是不够的,还需要传神,需要情趣盎然。作为一般魔术爱好者,可以设法在表演上对自己喜爱的节目揣魔一番,把魔术节目演"活"。
要演"活"魔术,最起码应注意下面几点:
1 注入情感,表情丰富
表演者应完全沉醉于节目过程之中,随着观众情绪的喜、异、惊、奇而跌宕起伏。只有不断给观众以暗示,加深印象,突出魔术效果才能使观众也随着沉醉,使自己的表演披上更具神秘色彩的外衣。
2 处变不惊,胸有成竹
如表演看似较为惊险的魔术节目,观众惊奇不己,表演者却处之泰然,胸有成竹。众人看来千难万难之事,表演者做来却不惊不讶、化险为夷。
3 制造气氛,超乎想象
魔术表现的则是悖于常理、超出常规的现象,如绑住双手穿越铁棍这个魔术节目,表演开始时,表演者让观众捆住双手,表演者故意装出不胜其力,无法挣脱的表演。在试穿铁棍时,表演者先做出几次不能成功的动作,让观众造常理上去相信无法穿越的事实,为后面的表演起到铺垫的作用。接着,表演者一个神速的动作,双手穿过了铁棍,一瞬间即创造了奇迹。因,此一开始制造出于情于理的气氛,最后却是超出常理的奇迹是非常重要的。
4 台风往往关系到能否把握住全场的局面
台风是指表演者的气质、姿态、风度。这往往因人而异,有的轻松活泼;有的儒雅悠闲;有的沉稳持重;有的明快大方;还有的幽默滑稽等等,形成各家各派。
整体来说,表演者在登台表演时,服装要整齐,台步要稳健,与观众见面时,要面带笑容,温文优雅,举止要轻松自然,进退有序,行止有度,交待时,要亮得远包得严,不慌不乱,不拖泥带水,快慢有节,表演时,动作要自然敏捷,使全场观众看得一清二楚。从序幕到高潮,始终以潇洒的风度,熟练的技艺,使观众如痴如醉,给观众以美的艺术享受。
要点回顾
1. 魔术表演需要考虑适时、适地、以及观众的心理。
2. 魔术魅力蒸蒸日上,与科学息息相通。
3. 不可思议的表演结果在漫不经心中产生。
4. 魔术表演看似简单,但要做到家,却是很难的,这一可称为娱乐的活动对人的思维有很多好处,但最主要的还是要获得那种艺术效果,这就需要动作干净、利落,做到滴水不漏,胸有成竹,轻轻松松完成每一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龙武将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3-3-2006 06: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3-2006 12: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贴...
帮你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3-2006 08: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呼。。。那么多。。。先save起来再慢慢看。。。不过有些好像有看过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3-2006 0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精采!谢谢分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3-2006 03: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文让我获益不浅,多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2024 11:00 AM , Processed in 0.08161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