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2322|回复: 13
|
讲华语运动-我们真的都在讲华语吗?
[复制链接]
|
|
|
当我们要推广“讲华语运动”, 有人问这样的问题:
什么“讲华语运动”?我们应该保护方言,方言本身福州、海南、潮州等逐渐要消失了,将不复存在了.
“讲华语运动”推广华语不是要消灭方言,方言在不少场合具有自身的使用价值。推广华语和保护方言,完全可以并行相容,把它们对立起来是不对的.
各籍貫的會館提倡使用方言.
在马来西亚使到华人各种方言“气息奄奄"是另外一种方言---
广东话.
也有人问这样的问题:
什么“讲华语运动”? 我们不是都在讲华语吗? 想一想, 我们真的都在讲华语吗?
早期香港文化的影響不斷增強,主要體現為早期的粵語電影、粵語歌曲及近年的香港電視劇、流行歌曲風靡一時。电视或广播电台所播放的節目皆以粤语片為主,不知不覺的粤语(广东话)就儼然成了吉隆坡的強勢方言。無論是不是廣東人,身在吉隆坡的华人大都可以粵語進行對話.吉隆坡人把广东话当“高尚的语言“一样,也逐渐向港式粤语靠拢,大量港式俚语及懒音充斥着年轻人的粤语。例如街上问路的,如果是华人遇见华人大多数是讲粵语或英文,儘管他们的广东话很糟糕,但他们卻不說华语.在吉隆坡,很多不同籍贯的父母之間跟孩子溝通是用华语的, 但已退縮成為家庭內部使用的語言而已.吉隆坡华人在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积极开展以粵語、香港文化和思想等的推广活动影响在吉隆坡就业谋生或求学的外州华裔子弟. 粵语成为所有吉隆坡华人的共同语.很多外州华裔子弟都在努力学着粤语,起初他们不愿意讲,后来发觉很难融入这里的社群,逼着要学。
巴生居民主要說福建話(即閩南話),近20年因受電視每日播放粵語语節目潛移默化,年青人大多能兼說粵语語. 安順华人先輩,早年以說福建話居多,近年年輕人亦因受香港粵语語連續劇影響,時下操粵語语者比說閩南語者稍多.
怡保城市的广府话是真正的绝对优势。还有关丹,芙蓉华裔子弟大多在說粵语.
芙蓉是客家人的地头,如今竟然全部变 “广府人”。
我们华人的方言这么多,有客家、福建、海南、潮州等。难免有人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唯独某种籍贯享有特权,能够堂而皇之地霸占公共媒体MY FM,988?馬來西亞的選美Miss Astro,使用的是廣東話!!
最严重是华人跟华人竟然不讲华语,
也就是所謂的英文人
「香蕉人」.
他们鄙视华语,而且不学华语. :@
他们并不觉得不会说华语有什么不妥,也丝毫不觉得在这个社会无法生存。马来西亚受华文教育的华人普遍看不起那些"香蕉人"。但是,其实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会讲方言如福建话和广东话等。毕竟方言才是他们的母语,会方言也可以堂堂正正地代表他们是华人,认真算起来他们其实也没有忘本。问题是,
英文人不谙华语,与英文不灵光的华人互相沟通产生隔阂误会.曾看过一个人问路,因为他不会讲华语,而对方也不懂这个人所讲的方言,结果,他要讲国语来沟通了。
华裔子弟因平时只讲某籍贯方言,导致华语变得不灵光,或用词不当或错误百出, 不可悲吗?
学校的语文教育使用华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由于口头上说的是方言,书面上写的是必须符合规范汉语,结果造成说写脱节,言文不一致,因而学生的现代汉语语感十分差。
在公共场合始终我们应该广泛使用华语。多用华语可方便我们互相沟通,不管我们属于哪一籍贯,避免因语言隔阂而产生误会。如今大家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使用统一的华语始终是华人最理想的沟通管道.
若要推广中文的使用空间,华族必须掌握华文华语,以目前的情况而言,推广“讲华语运动”刻不容缓。
|
|
|
|
|
|
|
|
|
|
|
发表于 30-12-2010 07: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讲华语运动”,不禁令我想起以前推广过的“不说方言运动”。
首先,我要强调语言的功能。语言除了代表某个民族文化,其最基本的功能是“沟通”,这也是语言产生的因素。
其次,撇开语言功能,我要谈谈人类特殊的心理。人类为了捍卫自己(民族)的根,会倾力维护、发扬自己的语言,以免代表其民族的语言逐渐衰落,甚至消失。最后,这些语言都只能在地球上各占一席之地。
举例来说,文言文虽然被保留和应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其作为华裔人士沟通的功能已经式微,白话文反而被普及化。(备注:文言文是书面语。有人说,看文言文的古代经典,就可以和古圣贤“对话”“谈天”。)
目前,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来自不同地方和国度的人都能够轻易地沟通,新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导致辞典的新字新词不断增加。这也是我一开始提到的,语言作为沟通桥梁的基本功能,必然的发展趋势。
功利主义抬头,人类为了商业利益,要促成交流和达成交易,就会间接导致某个语言的兴盛和被重视。这种语言的兴盛,不是建立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马来西亚具有特殊的文化和教育背景,如果能在不受外来语言的干扰下,华人才有可能说一口纯正的华语(有语言天分、对多种语言有造诣者例外)。举个例子:一个学习三语(华巫英)的小学生,说话时忘了一个词(华语),就会应用其他同义词替代(可以是其他语言),长久下来,就会变成一种习性;懂方言的,情况也一样。
“讲华语运动”,我是百分之百支持。唯一让我无法释怀、改变的,其实是人类特殊的心理。试问,人类能够摒弃“自我”“排他”,兼备“统一”“协调”的精神吗?来自不同阶层和教育程度的人类能够达成共识吗?一项运动能不能成功,还胥视人类特殊心理改变和配合,这有可能吗?
上文仅代表我个人的浅见,是我接触和学习华语的过程中,一直耿耿于怀的。也许是我想得太多了。我有说错的地方,请不吝给予指教。谢谢。 |
|
|
|
|
|
|
|
|
|
|
发表于 31-12-2010 06: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会讲华语的人,将来不会才不会吃亏~ |
|
|
|
|
|
|
|
|
|
|
发表于 1-1-2011 03: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来说双语并重。推广了华语也不能少方言。其实我们语言并不是为了沟通这么简单,而它已把我们文化习俗也融入其中。中文媒介语把中华文化5000多年的文化习俗不断流传下来。是的,没错,它的确有些随时代变迁而消失了一些礼节,这是个正常的,只要其文化思想永在。
推广华语,就是把华人方言之间的一个统一语言,但现今由于中国经济掘起,在不少国家都不断推广。只是,我们毕竟是龙的传人,我们不能少自己的方言。在我们自己贯籍中本来就流传了不少文化。在语言方式就可知。
我拿粗话来说吧。 就像大家平时听到中文粗话,可以发现都是入声字开始。而且骂对方都是骂对方的家人由其是母亲 ,反之西方的粗话则是直接针对对方来骂。
单看粗话学,就可知,在语言中就传载了一直以来的文化西俗。比如东方尊重是家教的问题。西方注重个人的问题。 如果给一个外佬只学中文但不学文化习俗,相信他更加难提会到文字中的人文精神思维。。。。。。
再回来。方言要是被消除,华语推广是有点不妥。比如唐诗。众所周知唐朝皆是福建那边,拿唐诗要是以方言来念,比如以闽南,广东,客家等,可以念出正确的平仄音。如果不会方言者,他以华语的话,则要参考格律一些规范比较吃力。 当然唐诗与现实差别很大。。我要表达就是,方言和中文是息息相关。华语只不过是早前在中国一统语言时而以多数票来选北方语言为官方语言,所以有今天的华语而已。
(如有错误,望纠正) |
|
|
|
|
|
|
|
|
|
|
发表于 1-1-2011 05: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推广任何运动前,能够预见未来将面对的结果和困难,将有助于提升该项运动的成效。
以下我只是做出一些补充:
我在第二楼一开始就有声明:语言除了代表某个民族文化,其最基本的功能是“沟通”。(在这里指的是口头语)
就好比汽车最基本的功能是代步,除此之外,也可以和爱国扯上关系(政府曾经呼吁大马人购买国产车,以示爱国之心)。
春秋战国时代,官方语为“雅言”,中国各个朝代的官方语言也不一样。汉语被选为中国官方语,大马官方语则是马来文。
马来西亚特殊的文化和民族特点是不容忽视的。异族通婚、多语教育制度、区域性的语言差别等因素,要将“讲华语运动”普及化,是一项挑战。
以前推广的“不说方言运动”,旨在提升学生/华裔的华语(口头语)使用率,方言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只是以华语为重,和“讲华语运动”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个人认为,有语言天分或能够很好地掌握多语能力的人(包括“香蕉人”),学习华语在于要与不要而已。
(备注:“香蕉人”一词乃比喻不谙华语的华人)
大马华裔子弟处在多语的学习环境中,语言是“易学”“难精”,真的要讲一口“纯正”的华语,我不敢奢求。这项运动初步能让华裔之间(包括“香蕉人”)通过简单的华语互相交谈,达到“沟通”的目的,已经不错了。
对无法很好地掌握语言的,大有人在。要求他们只说“纯正”的华语,百上加斤。因此,在推广这项运动时,也要有心理准备,一些华裔仍然会说着混杂外语或方言式的华语。
大马华文规范后,能够在学府或媒体推广,要普及至广大的华裔百姓(无视其教育程度和文化背景),努力使他们都讲纯正又标准的华语,不论其成效为何,我可以预见了。大马国情不同,因此很难与中国相比。
我的拙见,仅供大家互相交流和探讨,以便在推行“讲华语运动”时,披荆斩棘,把缺点和难题挑出,再做省思和改进。欢迎大家讨论和提出意见。 |
|
|
|
|
|
|
|
|
|
|
发表于 2-1-2011 01: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2011 03: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Researher..........
谢谢支持!!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2011 04: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Qiangtian........某种籍贯享有特权指的是公共媒体MY FM,988,ONE FM.............除了
华语...................使用的方言是廣東話,有用客家话、福建话、海南话、潮州话吗?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2011 04: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若要推广中文的使用空间,华族必须掌握华文华语,以目前的情况而言,推广“讲华语运动”刻不容缓。当华语必能成为所有马来西亚华人的共同语,我们也许再也不需年复一年推广华语运动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12-1-2011 10: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照你的举例来说,广东话并没有享有特权,只不过是电台将它当作是其中一种媒介语而已,请不要混淆大家。谢谢。 |
|
|
|
|
|
|
|
|
|
|
发表于 3-2-2011 1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4-2-2011 07: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要推广华语,搞什么严肃的“讲华语运动”,一直呼吁大家多讲华语,讲一大堆的道理,效果未必理想。想真正推广华语,必须从次文化,时尚潮流着手,遵循韩语日语在本地掀起热潮的逻辑。如果一直使用那些老掉牙的方式,例如举办什么华乐,相声之类的活动,只会让年轻的一代更加远离华语。其实广东话会盛行的原因主要也是之前的香港电影,粤曲和港剧带动的,那段时期华语电影和电视剧等的落后造成华语的地位也随着低落。 |
|
|
|
|
|
|
|
|
|
|
发表于 15-2-2011 09: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Qiangtian........某种籍贯享有特权指的是公共媒体MY FM,988,ONE FM.............除了
华语.............. ...
讲华语运动 发表于 3-1-2011 04:06 PM 
如果粤语不是占据丰利的市场, 业者需要用粤语?
我赞成你"我们应该保护方言,方言本身福州、海南、潮州等逐渐要消失了,将不复存在了.",
但整篇文章看来, 似乎暗中讽刺某籍贯..
|
|
|
|
|
|
|
|
|
|
|
发表于 15-2-2011 09: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推广华语,搞什么严肃的“讲华语运动”,一直呼吁大家多讲华语,讲一大堆的道理,效果未必理想。想真正推 ...
风满楼 发表于 4-2-2011 07:45 PM 
赞成,
而且如果把语言弄成一个背负着文化使命的包袱, 将沉重得让年轻人避之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