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88|回复: 0

寰宇追擊:中國城市堵車成常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12-2010 0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寰宇追擊:中國城市堵車成常態
交通擁堵問題已成為中國一、二線城市都要面對的頑疾,且對經濟的發展和環境造成影響。有專家提出,中國剛進入史無前例的交通工具爆炸發展期,城市大規模堵車只會日益加重,要解決可能需20、30年的時間。

深圳市週三就辦理了第170萬個汽車車牌,標誌著該市汽車保有量(註冊汽車量)已突破170萬大關,以全市常住人口超過1400萬計算,即深圳平均每8個人,就有一人是有車人士。然而,高速增長的汽車數量,卻帶來了嚴峻的城市管理問題。
深圳市面行駛的汽車量急速增長,週三即迎來第170萬輛汽車,是近5年內汽車數目的一倍。
深圳市交警部門表示,現時170萬輛本地汽車,加上30萬輛外地車,每天行駛的汽車總數,已接近該市可容納的極限,預計2年內或出現「走路比開車快」的現象,交通隨時會「大癱瘓」。
深圳市交警局車管處機動車管理科負責人披露,近年汽車註冊總數增幅不斷遞增,2009年的同比增長是12.8%,今年則增長了17%。更重要的是,包括每天進出深圳約30萬輛的外地車輛,在深圳路面行駛的汽車總數已多達200萬輛。
若以每輛車佔用6公尺長的空間計算,將深圳所有汽車的首尾相接,其長度可高達12萬公里,差不多等於深圳前往北京的5倍距離。
交通隨時癱瘓
深圳交通運輸部今年初曾測算,深圳容納汽車的極限約210萬輛,以市內6000公里的道路總長計算,深圳道路車輛密度已達每公里300輛左右,超過國際上每公里270輛的警戒值。若深圳所有汽車都在馬路行駛,以每條路雙線行駛計算,全市道路將被佔滿,寸步難行。
交通流量的飽和,也直接影響車輛行駛的速度。據市交警局2009年的統計,深圳主要道路平常時段的汽車平均時速為36.3公里,高峰時段中心區時速卻只有10公里,與騎腳車沒什麼分別。
換句話說,不出2、3年,深圳很可能因汽車過多而陷入癱瘓,隨時出現「走路比開車快」的情況。此外,汽車過量也會使深圳面臨環境污染的問題。汽車排出的廢氣,不僅造成空氣污染,更加劇了溫室效應。
據瞭解,深圳現時只有2000多名交通警察及約70萬個停車位,平均一名交警必須管850輛汽車,交警的管理量是全國最高;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在處理事故方面,常常顯得人手不足。
然而,在環境污染、人手缺乏、交通擁堵等的問題下,運輸效率的下降,則會給城市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直接衝擊深圳經濟發展。

「舊換新」補貼 刺激汽車銷量
深圳市的汽車數量近年急速上升,除了與中國的經濟起飛有關,也跟中國在2009年出台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及購置稅減免的兩個優惠政策有關係,以鼓勵民眾買車消費,在刺激內需的同時,振興本土的汽車產業。

在兩大優惠政策的刺激下,加入「有車一族」的民眾大為增加,中國的汽車銷量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之首。
而在民眾的呼聲下,原定只實行一年的優惠政策,當局不僅在今年延續該政策,還放寬優惠限制,讓符合條件的車主,可同時享有補貼及減稅,促使今年的汽車銷量進一步增長。
隨著今年的優惠政策期限將滿,加上早前曾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官員放話,稱2011年將取消優惠,為此有測算指,在沒有減稅及補貼的情況下,2011年購買10多萬元人民幣(約5萬令吉)的汽車,其車稅增約3000元人民幣(約1415令吉),補貼減少3000元人民幣,買車的成本至少增加6000元人民幣(約2830令吉),因此造成不少人近期急著買車。
然而,僅取消優惠也難以扭轉深圳持續上升的汽車數量。深圳市人大代表楊勤表示,要限制汽車數量暴漲,除了要完善發展公共交通體系,也要考慮提高持有和使用汽車的成本,其中包括提高停車費、入市費等。

4大直轄市奇招治堵車
據中國公安部交管局發佈的數據顯示,目前全中國的交通工具保有量已近2億輛,汽車就有8500多萬輛;在全國667個城市中,約有2/3的城市交通,在高峰時段出現擁堵,其中北京更被冠上「首堵」的尷尬綽號。

公安部交管局還預計,2015年,北京市交通工具的保有量將達700萬輛,而當交通工具保有量達500萬輛和600萬輛時,若再不採取限行措施,高峰時擁堵的時間,將超過5個半小時。即便採取限行措施,擁堵時間也將達到3至4小時。
國務院參事、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牛文元最新研究發現,中國有15座城市,每天因交通擁堵和管理的問題,損失近10億元人民幣(約5億令吉)。
另外,北京、天津、上海和重慶這4個直轄市,在最近召開的黨委全會上,首次正式提出要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和交通工具所帶來的污染問題,更推出各種解決方案。
北京市政府打算限制與控制交通工具的數量,同時,為減少市民出行的需求,當局將鼓勵市民就近就業。上海和天津則計劃發展郊區或市區以外的經濟區,以緩解擁堵。但有專家認為,此計劃的可操作性不強。
專家表示,上海多年來一直實施的「牌照拍賣」政策,即每個月發放一定數量的汽車牌照,消費者通過拍賣方式獲得,但很多在上海的汽車,掛上外地牌照,就可以逃避限制,以致上海還是中國汽車擁堵的3大城市之一。
重慶則準備從2011年起,整改公共巴士的線路,3年內限制公共巴士進入市中心,區外的公共巴士更不准設站,以解決「巴士長龍」的問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8-8-2025 06:24 AM , Processed in 0.11927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