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87|回复: 15
|
孔明兵法怎么看?
[复制链接]
|
|
诸葛亮的功绩确只在于打下蜀邦,平南蛮。
可接下来,几乎称神的他就不在神了,是吗?
*注:本人绝对一路来是孔明迷。 |
|
|
|
|
|
|
|
发表于 2-11-2010 1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leonhar
要看清孔明,就得从三国志下手
忘了演义,张开双眼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1-2010 05: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未看过三国志,愿闻其详。
疑问:难道三国志里提到孔明的功绩不仅相同吗? |
|
|
|
|
|
|
|
发表于 2-11-2010 06: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leonhar
大大不同
演义中孔明未出山已有隆中对,三顾茅庐后第一功绩就是火烧曹军,到后来的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死孔明吓活仲达,即表现了孔明兼并大智与小智,并具急智与远谋。多次作弄鲁肃,三气周瑜的本事,更能计算曹操兵败华容道,前后出师表,刘备死后托孤等情节更完美承托这个完美的人。
可要知道孔明在蜀要一直到刘备死后才撑大权,甚至刘备争益州根本不在第一军。甚至刘备将亡,死后安排也不是孔明一人为托孤大臣,是他努力铲除异己,攀上权利高峰,不仅架空皇帝,更独揽军政大权。
隆中对要连吴抗魏,同时兼并益荆,说益州有天然的山峦保护,汉中关中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而荆州土地肥沃,为长江命脉所在。前可顺长江而进东吴,北上则可直达徐兖二州,为曹贼命脉,荆州实为兵家必争之地。刘备拿了益州,却迟迟不拿下汉关两地,到最后曹操准备好了才大动干戈,花了好多功夫,浪费了好多精神。再来就是益州被山所围,随易守,确实物流头疼之极之地:进出介难,导致益荆两地不想呼应。更何况荆州无险可守,面对曹操铁骑一点好处也没有。而长江是东吴之根,既要和吴却霸占东吴的命根子,不出大乱才怪。
后来刘备死了,孔明上位,先后安插自己人在朝廷皇宫,再杀其余的托孤重臣,自封益州牧而后架空皇帝全力。连年北伐却年年战败而无任何改进,检讨。
要知道,箭是孙权借的,赤壁是周瑜烧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1-2010 06: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孤不解的是难道成吉思汉的忠臣们的智慧比孔明高十倍不成?
难道金朝时代之战术与兵法确实如此高,不然如何打的去欧洲大陆呢?
孤不甘心是于为何我们追捧的诸葛承相,在他有生之年,连大陆都未能一统,而只能躲藏在西面成一霸吧了。
我在这里想探讨孔明所使用的兵法是能何等奏效噢! |
|
|
|
|
|
|
|
发表于 2-11-2010 07: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leonhar
事实告诉你一切,只是你自己沉浸在别人写的文字中而已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2010 1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神化英雄就是我们不可分隔的传统吧,好歹都五千年历史嘞。
别太敏感,我也是孔明迷啊!只是草船借箭,空城计已经令人五体投地的了,简直是后无来者,恐怕只有暗渡陈沧能双题并论吧了。
只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给我的启发,所以才想分析当三分天下后为何就好像少了孔明的"新搞作"。
疑问1:是亮的部署只能带来三分吗?
疑问2:是亮的年纪太大?
疑问3:连年北伐却年年战败而无任何改进,兵法负人?
奈何,就是光复不了汉室江山。 |
|
|
|
|
|
|
|
发表于 3-11-2010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孔明迷啊。如果不看演义的孔明,那孔明也没什么好看的了。
演义里的孔明,合了张良,萧何,韩信为一身,政治,军事,谋略,知识,智慧等等都冠于所有人。
而正史里的孔明,只是个厉害的政治家,所以也没什么兵法可言。
演义里要把孔明弄得那么厉害,却又不能改变历史结局,所以就留下令我们满头雾水的情节。。。
认真看起来,演义里的漏洞非常多,尤其是把孔明弄得那么厉害后,却又有些事不让孔明察觉到,真让人好笑。。。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11-2010 09: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回khaijiet),孤正是此意。
没有贬低诸葛军师之意,而只想用比较中庸的说法看彼军法效绩。
孤忘不了刘备的军师在借箭,空城计,火烧连环船等等的大智,而引以为傲,万世敬仰;
可汉蜀承相似乎只能骄于七擒孟获,没啥厉害,兵法一般甚至空虚。
希望孔明迷有多一个理性的角度看待。谢 |
|
|
|
|
|
|
|
发表于 4-11-2010 1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回khaijiet),孤正是此意。
没有贬低诸葛军师之意,而只想用比较中庸的说法看彼军法效绩。
孤忘 ...
leonhar 发表于 4-11-2010 09:36 AM 
若说演义里的孔明,为何在伐中原时兵法好像退步了,我觉得只能勉强得给他个理由,就是老了,而且有江山了(益州),处事过于小心了,以现有的江山为重,不敢搏了。 |
|
|
|
|
|
|
|
发表于 4-11-2010 1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孔明迷啊。如果不看演义的孔明,那孔明也没什么好看的了。
演义里的孔明,合了张良,萧何,韩信为 ...
khaijiet 发表于 3-11-2010 23:32 
朋友(回khaijiet),孤正是此意。
没有贬低诸葛军师之意,而只想用比较中庸的说法看彼军法效绩。
孤忘 ...
leonhar 发表于 4-11-2010 09:36 
孔明刚出山,罗贯中就把他写成无敌似的,用意在于显示孔明的能力多强,用以强调有孔明就可的江山,可是一系列的突发事件,让蜀汉政权位于悬崖之边。而入主益州后,蜀汉基本上是出于发展中,修生养息的状态,孔明也只好跑去七擒孟获解闷了。夷陵之战大败,身为第一军师的孔明不但无罪,更在刘备身死后让孔明登上仲父之位,可见孔明是很厉害的。
而罗贯中接下来安排的情节,则是要显示其人格多伟大。五次北伐是用于无限放大孔明的一句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算知道统一中原已经不可能,但偏偏依旧多次上书出兵,这是在渲染孔明的『忠』和『义』,要把孔明塑造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级忠臣。
假设后期的孔明与前期一样『神』,三国的发展恐怕是归蜀吧!而我相信罗贯中与各位一样,是个大大的孔明迷,才会有这样安排吧。 |
|
|
|
|
|
|
|
发表于 4-11-2010 06: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孔明刚出山,罗贯中就把他写成无敌似的,用意在于显示孔明的能力多强,用以强调有孔明就可的江山 ...
JunJun04035 发表于 4-11-2010 12:19 PM 
说得不错。我想罗贯中是因为偏爱孔明,才会偏帮刘备的 |
|
|
|
|
|
|
|
发表于 7-11-2010 0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博望坡亦非其所烧也 |
|
|
|
|
|
|
|
发表于 9-12-2010 06: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演义,前期的孔明比较没人性,不顾别人感受,自私自大,神也。后来跟刘关张久了,被人化了,有了感情。被托孤后,更加会情绪波动。这些或多或少的情绪波动都会影响判断力。 |
|
|
|
|
|
|
|
发表于 5-6-2012 12: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孔明是军事家那是老罗吹出来的~~
要看清孔明还是请楼主看三国志~~
陈寿在三国志里是将评价孔明先生的~~
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总结来说孔明治国治军可以,打仗不行~~ |
|
|
|
|
|
|
|
发表于 7-6-2012 06: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treme88 于 7-6-2012 06:25 PM 编辑
我也是孔明迷,但是可看得出在战速方面可能敌不过司马懿了。治理国家却一流.gif)
管理也一流。可向他学习的东西就是可以用来管理公司以及他的攻心术。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