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lkoksoon

轿车遭撞突然起火,女学院生烧死 (Cheras Tmn Pertama 附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7-6-2010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今天BHP的记者会有什么交代?
有谁有什么link,可以放上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6-2010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TechDaily电子报6月7日综合报导)一宗因油站员工拒借灭火器,导致女司机活活被烧死的车祸意外,不仅引起全国公愤,也曝露了本地报章非一般的新闻处理手法:“广告比人命重要?”
这宗死亡车祸引起网民的热烈讨论,甚至愤而杯葛BHP油站,不过读者们并不是从报纸新闻报导中获悉涉及事件的油站名称,而是从网络媒体、社交网站和坛论获悉事情的真相。
各大报不提哪一家油站
这是因为在6月4日各大中文报在报导这起死亡车祸的新闻中,完全不提哪一家油站涉及其中。惟有《当今大马》在同一天新闻中据实报导,提及BHP的油站名称。

从世华集团的《星洲日报》、《光明日报》、《南洋商报》、《中国报》到《光华日报》,在当天报导同一则6月3日发生的这宗车祸新闻时,都以“某油站”或“附近油站”带过,“不敢”提及油站品牌;有些报导的新闻重点是甚至是“连环撞夹罗里车底,轿车起火女司机烧死”,完全没有提及油站拒借灭火器,似有避重就轻之嫌。
令人耐人寻味的是各报在评论和街访中,群起谴责油站员工这种冷血行为,却“不敢”提及油站名称。
《当今大马》在6月4日新闻中爆出了BHP油站,引起全马网民公愤时,《东方日报》和《中国报》等报纸才在5日和6日新闻报导提及这家油站的名称。
新闻先考量广告商利益
一名不愿披露姓名的资深报人向《TechDaily》披露,在新闻报导中先考量广告商的利益,已是本地报业的惯例。
他说,从记者到编辑,在触碰在可能损害广告客户形象的新闻时,都会自动自发删剪品牌字眼,或是新闻处理上避重新轻。即使他们不这样做,报馆高层也会审稿时再加“粉饰”,以免据实报导的新闻刊登后,损害报馆的广告营收。
“公众的知情权在哪里?谁来替受害者家属伸冤?人命难道不比广告重要?这种不专业的新闻处理手法屡见不鲜,这是好心做坏事?还是瞒骗读者?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讨。”
您支持平面媒体刻意不提涉及油站品牌的新闻处理?还是网络媒体报导真相的据实手法?《TechDaily》在下一页综合了《当今大马》网媒和各报章在6月4日同一天上载到网站的新闻原文,欢迎读者们作出比较并公开讨论。

更多车祸现场照片可浏览Ondscene部落格,据报导称,这名部落客也是当天旁观者之一

http://www.techdaily.com.my/2010/0607/1465.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6-2010 0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在星洲看到这么一篇评论,觉得写得引人深思...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4996
覺喜‧見死不救抑或缺乏信任?2010-06-06 19:18

吉隆坡焦賴早前發生一宗死亡車禍,引起網民的熱烈討論。重點是這輛起車禍的死者,原本或許有獲救機會。事緣車禍在凌晨發生時,有一路人經過車禍現場,發現一女子被夾在車內呼救。由於車身已經起火,這名路人趕到附近油站求借滅火器,但油站值勤人員基於上司不在,不開門也不願借出滅火器。路人無計可施返回現場,發現車內女子已經活活被燒死。根據警方和路人的談話,如果他能及時借到滅火器,這名死者或有獲救機會。

救人不是法律責任,沒有人會因為見死不救而面對法律訴訟。因此,救人與否是一項道德義務,一般人在面對他人危急時所做的反應,卻可以讓我們理解一個社會的價值判斷。在這起事件中,網民強烈譴責油站內兩名值勤人員“見死不救”的行為,這股憤怒的情緒不難理解。但是為何兩名值勤人員沒有在當時做出大家都認為應該“救人”的反應,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根據油站負責人後來的解釋,這兩名值勤人員曾經在值勤時受到攻擊,所以當時基於保安理由拒絕開門伸出援手,而且他們並不知道油站不遠處發生交通意外。持平而論,假設你在凌晨時分有人敲打玻璃門求借滅火器,而你也沒親眼目擊車禍現場,你是否會開門?筆者相信這兩名油站值勤人員的行為,實際上反映一般民眾的思維模式。


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認為,人只有在安全需要被滿足以後,才能建立對人的信任。社會上的訊息一直在告訴我們,在面對上述情形時,是應該相信還是不信呢?我們不斷被教導不要相信陌生人,不可開門給陌生人,在鄉村地區誤撞行人切忌不可停車,凌晨有人截車子盡可能不要停,行走時有人問路也要保持警惕,甚至有人受傷流血拍打你的車門還是要萬分警惕。更何況這兩名值勤人員還曾經在值勤時受到攻擊,我們能夠說他們當時的反應是不合理的嗎?在個人的安全都不確定下,他們能夠信任眼前的求助者嗎?


這起意外是一宗悲劇,沒有人希望看到這樣的結局。我們需要思考的是:為何這個社會讓我們在想要伸出援手時,還要顧慮自身的安危!中國已故領導人鄧小平曾經說過:“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份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與其把矛頭指向兩名無辜的油站值勤員,我們是否也應該問問我們的領導人,為何不能給予老百姓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人與人之間可以多一些信任,多一分關心?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覺喜‧2010.06.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6-2010 05: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谢谢你的论文。。
这里的好心人不会看的。。他们只会说Bxp会得到天谴的。。

所以我很喜欢上论坛。。因为只有在这里能让我感觉到“神”的存在+最靠近“他”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2010 1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很多车主也应该去查查看每一个油站灭火器存放的位置呀! 因为那些灭火桶不知道哪一天你需要用到它的, 汽车着火候而又有小朋友留在车上的时候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2010 08: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谢谢你的论文。。
这里的好心人不会看的。。他们只会说Bxp会得到天谴的。。

所以我 ...
isnull 发表于 8-6-2010 05:50 PM



    不能侵犯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9-6-2010 0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erryforever 于 9-6-2010 01:57 PM 编辑

这个是意外,没有人想它发生.

BHP也没有不对,
他们那样做,是为安全.

要怪,就怪那个vios

haiz~ RI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2010 07: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事情已经发生,能补救吗?
最主要以后如发生又是回到这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6-2010 0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两个工作人员也未免太没人情了吧?
即使怕被打枪,
他们有两人,对方只有一人,
开门,也应该不会是问题吧?
更何况,那个求救人,更是以身份证做抵押,
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
他们也选择不相信...
唉~
愿那个女死者,安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10-2025 03:19 PM , Processed in 0.20000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