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66|回复: 7
|
据南韩教授考证李白是韩国人后代?南韩教授计划向联合国申诉
[复制链接]
|
|
本帖最后由 空军一级上将 于 20-5-2010 01:55 PM 编辑
2010年05月18日 04:46 甘肃日报
最近,看到一份资料,说据韩国首尔大学历史系教授金秉德考证李白是韩国的后代。还说唐朝另一些重要的诗人如李商隐、李贺、李涉等“李”姓诗人,其实也都是韩国人的后代等等。据此,金秉德教授已经计划向联合国有关机构提出申诉,抗议中国歪曲历史事实,剽窃韩国文化,并申请将唐诗列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看到这份资料,不禁让人感到惊讶,又觉得好笑,使人不得不翻阅一些史料,但没有一丝透露李白身世是韩国人的点滴笔墨。然而金教授的依据是李白先祖是在战斗中俘获返回长安,那么,比李白先祖更早的李氏家族当然在韩国了?如果这样的话,那李世民的先祖又在哪里呢?李氏根源又在哪里?这样不得不从李姓之“根”来考证。李姓源出于尧时代,《春秋·元命苞》载:“尧得皋陶”,聘为“大理”,舜时为士师。皋陶,是我国古代东夷族的首领。尧聘任皋陶为掌管刑法的官,协助禹处理部落领导事务。皋陶提出“理出于天”,有“理”就有“礼”,“理”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礼”是束缚人们思想意识的枷锁。如有违“礼”犯法,以刑纠之,“礼”与“刑”互用。在当时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理氏集团”。
进入阶级社会后,“刑”完全代替了“礼”,成为一种强暴的工具,起到对犯罪者严厉惩罚的目的。而皋陶的“理”失去了其意义。《左传·昭公六年》载:“夏有乱政,而有禹刑”。所谓“禹刑”实际上是尧时皋陶所制定的“理法”。西汉时史游所编著的《急就章》载:“理,狱也,皋陶所造”。所以,皋陶又成为“狱神”。商纣王时期,“理氏”后裔有一位不为纣王所施暴的官员而株连理氏家族,惨遭杀害,其中有一后裔的妻儿在宫廷一大臣的帮助下亡命天涯,后来落荒野外,因摘“李树”之果充饥,加之他们是“理氏集团”的后裔,故以果树而将“理氏”改为“李”。
皋陶为“李”姓之根,皋陶后裔便是李姓始祖。之后,李氏家族因隐藏山涧,改姓为“李”,没引起朝廷重视,渐渐发展。直到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李耳出任朝廷,李氏家族才出人头地,李耳后人李崇出仕朝廷命官,委任其陇西,被封为“南郑公”,成为陇西之王。之后,汉代飞将军李广、西凉武昭王李暠等都成为陇西房户。由于战争、升迁(做官移地)、经商等各种原因,李姓家族部分迁徙向东、西、南辐射,李氏家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不断壮大,遍及全国和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南闽一带家家还有“陇西堂”匾额,“李氏”已成为一支庞大的“李氏”族人。
在隋朝后期,出生陇西成纪的李渊父子在镇守太原郡时统率数十万大军打下一统江山,建立了唐朝,李世民昭令天下李姓以“陇西成纪”为“郡望”。诗人李白也自诩曰:“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
盛唐时期,高丽属于大唐的附属国,李氏族人有部分也迁徙于此。应该说先有中国的“李氏族人”,才有韩国的“李氏家人”。所以,《李白是韩国人》一文南辕北辙,纯属谬论,这样的文章出自韩国有名望的一所大学的教授之手,让人感到遗憾。
近日,笔者参看了兰州大学张书诚的《李白家世之谜》一文,作者认为李白是西汉李广、李陵、北周李贤、隋朝李穆等后裔,《李白研究》1990年第2期发表的《对李白先祖的家世演变勾勒》以及最近雷达先生发表的《李白“故里”在甘肃秦安》等文章,认为李白祖籍在陇西成纪,有理有据,让人信服。(注:凤凰网历史基于传递新闻价值之必要,特补发《甘肃日报》2010年5月14日标题为《李白并非韩国人》一文,以飨读者。)
资料来源: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gudaishi/detail_2010_05/18/1526542_0.s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5-2010 0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空军一级上将 于 20-5-2010 01:59 PM 编辑
首爾教授稱李白是韓國人? 韓駐台辦事處:子虛烏有!(2010/05/20 11:46)
台灣有平面媒體19日引述大陸《甘肅日報》報導,稱南韓首爾大學歷史系教授金秉德經過考證,認為唐代詩人李白是韓國人的後代。報導指出,消息一出,大陸學者十分憤慨,並痛罵「太離譜」。不過,韓國駐台辦事處得知後提出抗議,指此事根本是「子虛烏有」。
《甘肅日報》日前刊登一篇文章,稱根據金秉德的考證,唐朝初年李世民入侵高麗,李白先祖在戰鬥中被唐軍俘獲,在運往長安途中,李世民大發慈悲,將俘虜釋回。李白先祖估量回鄉遙遠,又怕唐皇有變,於是西行至碎葉城(中亞,吉爾吉斯北部托克馬克附近),伺機繞道東去,結果在碎葉城定居,與同行高麗女子結婚生子,李白即生於此。
文章指出,金秉德認為,李白是韓國人的後代,因此計畫向聯合國有關機構提出申訴,抗議中國歪曲歷史,剽竊韓國文化,並申請將唐詩列為韓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此文一出,大陸各家媒體紛紛轉載,大陸學界聽聞則十分憤慨,痛罵「太離譜」、「謬誤之至」。
而台灣有平面媒體18日也引述《甘肅日報》報導內容。不過,韓國駐台辦事處得知此後立刻發表新聞稿澄清,經查證「並無其人(指金秉德)」,報導內容是「子虛烏有」,並呼籲台灣媒體應慎重引用大陸媒體有關韓國的報導內容。
http://www.nownews.com/2010/05/20/11490-2605280.htm |
|
|
|
|
|
|
|
发表于 23-5-2010 0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不说 百家姓 就是他们创作出来的呢  |
|
|
|
|
|
|
|
发表于 25-5-2010 0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国人没有自己的文化
别怪他们 |
|
|
|
|
|
|
|
发表于 25-5-2010 04: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根本就是中國人自己亂作的垃圾,目的是挑起國内民族主義者的變態情緒
這些東西,在馬來西亞,笑笑就好,不需要陪中國人一起瘋癲 |
|
|
|
|
|
|
|
发表于 11-6-2010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8-9-2010 09: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5-12-2010 07: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