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12|回复: 17
|
或许这个可以帮到您们(等孕的看看哦)好多知识可以帮助提升不孕或等孕的您们
[复制链接]
|
|
不能順利懷孕,該做那些檢查? 在努力了許久無法懷孕之後,許多人都想找醫師檢查看看自己有沒有不孕的可能因素,也有些人是已經做過了一些檢查,但是沒有找到無法懷孕的原因,想要知道還有沒有其它方法可以知道病因在那裡,在這裡,我把一般可能會做的不孕症檢查列出來,提供給妳做參考,如果能夠對這些檢查多一些了解,在與醫師的溝通治療上,多少會有一些助益。下面以底線標出的是基本上都要做的檢查,其它的則是看醫師認為需不需要。 女生方面 -
超音波檢查卵巢的大小、子宮的構造:正常的卵巢在停經前平均是3.5x2x1.5公分,剛停經時是2x1.5x0.5公分,停經後是1.5x0.75x0.5公分,所以卵巢較小可能卵巢功能也有問題。 -
理想體重指標:BMI(體重/身高平方)最少應該保持在20-30之間,過輕或是過重都會影響排卵,使排卵藥效果減少,減少懷孕成功的機會,甚至會增加懷孕中及生產媽媽及胎兒的併發症。 -
德國麻疹抗體、B型及C型肝炎檢查、愛滋病毒抗體:這些會影響到如果治療成功懷孕是否適合的問題。 -
子宮頸抹片:如果已經超過了每年做一次的時間,最好先做。 -
血紅素或是血液狀況:貧血對懷孕有不良的影響,做試管嬰兒手術取卵也較容易出血。 -
基礎體溫表:體溫表如果有高低溫雙相變化,而且高低溫相差有0.5度以上,絕大多數是表示有排卵的。 -
在月經週期第3天測血中黃體刺激素、濾泡刺激素、動情激素、泌乳素、甲狀腺刺激素:看看有沒有因素會干擾排卵,同時也可以知道卵巢的基本功能,如果使用排卵藥物反應會不會很好等等。 -
連續的超音波檢查:可以追蹤卵子的成長狀況,對藥物治療的效果,推測可能的排卵時間等等。 -
在月經週期第21天測黃體素:如果卵子成長不好,黃體可能也會長得不好,受孕自然會出現問題。 -
驗尿檢查黃體刺激素有沒有出現高峰,如果有,排卵在約12小時後可能發生。 -
輸卵管通氣、通水、攝影檢查:這些檢查是為了要了解輸卵管的通暢與否,因為自然狀態下,精卵結合是在輸卵管中發生,如果不通,要自然懷孕當然就沒辦法了,這些檢查對於可能有先天異常、手術過後,腹腔慢性發炎,子宮內膜異位的人是相當重要的。 -
腹腔鏡檢查:許多會影響到懷孕的腹腔問題,例如子宮內膜異位、沾黏、先天異常等等並不一定能由超音波或是其它檢查得知,這時候我們可以經由腹腔鏡直接看到肚子裡的情況,並且加以治療,進而達到懷孕的目的。 -
超音波檢查:可以看到子宮的外形、有沒有長腫瘤或是畸型、雙子宮、子宮中隔等等。 -
子宮輸卵管攝影:做輸卵管攝影時除了能夠知道輸卵管有沒有通暢之外,也可以了解子宮內部有沒有可疑的問題,不過這項檢查打顯影劑進入子宮內時,大部份的人都有相當程度的不舒服,如果輸卵管不通的話,疼痛可能更明顯,所以也是要有一些心理建設才行。 -
子宮鏡檢查:同樣的,子宮鏡可以經由陰道、子宮頸,將內視鏡置入,可以直接看到子宮內部的情況,這對於有子宮內沾黏、息肉、黏膜下肌瘤,子宮中隔等畸型而且不易受孕的人會是不錯的檢查及治療方式。 -
子宮內膜病理切片:可以知道內膜成長的狀況,簡單的說,也就是看內膜對於受精卵著床有沒有影響。 男生方面 精液量 | 大於2毫升 | 精子濃度 | 每毫升二千萬隻以上 | 精子活力 | 50%以上的精子可以往前游 | 精子外形 | 30%以上是正常的外形 | 白血球 | 每毫升小於一百萬 | 精蟲抗體試驗(Immunobead) | 少於20%的精子有粒子吸附 | 精蟲抗體試驗(SperMar) | 少於10%的精子有粒子吸附 | -
男性生殖器官的檢查:外觀正不正常,睪丸的大小,有沒有囊腫,有沒有精索靜脈曲張等等。 -
血液荷爾蒙檢查:男生也有濾泡刺激素、黃體刺激素,另外加上睪固峒,這些也可以反應出精子或是精原細胞成長的問題。 -
睪丸切片檢查:如果精液檢查異常,就可能需要進一步做切片,看看真正的問題所在,這個步驟一般是要由泌尿科醫師執行的。
[ 本帖最后由 angelsmagic 于 7-10-2009 10:38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10-2009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2]月經正常就表示排卵正常嗎? 月經週期的評估 在不孕症檢查中評估排卵的功能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雖然規則的月經週期一般認為有正常的排卵,但也不全然如此。正常的排卵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要許多事情能配合,包括需要適量的荷爾蒙以及必須在適當的時間發生。經常微妙的荷爾蒙不平衡或排卵的異常會導致較差的受孕能力。有一些方法可以評估影響排卵的因素。我們可使用這些技術來評估最初月經週期和排卵問題的所在或者藉以評估監控治療的效果。
月經週期評估是由許多不同部分組成。 你可能需要全部檢查或者僅需要一部分。 它取決於我們想要評估的問題是哪方面的。你的檢查必須要根據個別情況來做個別的安排。
排卵的功能的測驗 評估卵巢排卵的功能可能需要下面的測驗 -
基礎體溫表 -
尿液黃體激素(LH)測量 -
骨盆超音波檢查 -
Huhner's 測驗 (性交後的測驗) -
子宮內膜的切片檢查 -
血液荷爾蒙測驗,一般會測量促甲狀腺激素(TSH)和泌乳激素(Prolactin)。如果你有毛髮生長過多的情況、肥胖症或痤瘡,我們會增加男性素的檢查包括睪固酮 (testosterone)、 DHEAS、17 - hydroxyprogeste,胰島素和血糖,或者dexamethasone 的壓制測驗。 -
卵巢功能的評估是在月經第三天抽血檢查卵泡刺激素(FSH)、黃體激素(LH) 、雌激素(E2)或是使用排卵藥做刺激測驗 。
排卵異常的原因 這些結果可以幫助醫師來判斷你的排卵的問題在那裡。這些排卵異常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
濾泡發育不全:每一個排卵週期中都應該在其中一個卵巢之內有濾泡發展和生長,這濾泡是含有卵子和充滿著液體並能夠排卵。它也會產生一些荷爾蒙(雌激素及黃體素) 來準備好受孕以及受精卵著床。濾泡發育不全會使濾泡大小、雌激素製造不足 ,如此便會影響排卵、受孕以及受精卵著床。 -
過早黃體化:黃體化是因黃體激素(LH)急遽上升的反應,濾泡破裂釋放卵子,潰縮的濾泡形成黃體並開始製造黃體素以準備子宮內膜好讓受精卵著床。有些病人的黃體激素(LH)的濃度太高,使濾泡過早形成黃體也過早製造黃體素,導致子宮頸部黏液、輸卵管活動、子宮內膜發生異常改變,同時太高濃度的黃體激素LH也會影響卵子的品質。這個問題可由超音波測量濾泡以及荷爾蒙測驗診斷出來 -
濾泡未排卵而黃體化病症( LUF 綜合病症):濾泡破裂釋放卵子通常是在黃體激素(LH) 急遽上升的最高點後的38小時之內應該發生。但是不正常的濾泡發育或有骨盆的沾黏會導致卵巢無法排卵。這可由超音波測量濾泡及尿液中測量黃體激素(LH)來診斷。如果由於荷爾蒙異常所致可以藉由注射人類絨毛膜激素(HCG)來改善這個問題。 -
黃體期不足:由於雌激素(E2)和黃體素(progesterone)的刺激,子宮內膜會有秩序的增生準備來接受受精卵的著床。荷爾蒙不平衡能夠導致子宮內膜的增生、受精卵的著床受到影響。這個問題常會導致不孕及容易流產。一般診斷是在月經期的第 12或13 天做子宮內膜的切片配合黃體激素(LH)的檢查。 -
卵巢卵子的成熟能力減少:隨著年紀愈大卵子的品質也愈差,自然會減少正常的懷孕的機會。有正常的規則的月經,不一定意味著每一次排的卵就是健康的。這可由測量在月經週期的第三天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來評估,同時可藉服用5天的排卵藥(clomiphine)來改善這個問題,並再檢查卵泡刺激素(FSH)、黃體激素(LH) 和黃體素(progesterone)的濃度來繼續評估。如果LH/ FSH 的比值大於3表示排卵藥(clomiphene)對懷孕的幫助不大,可能要考慮其他療法。如果(FSH)卵泡刺激素或黃體素(progesterone)上升太高,表示卵巢的卵子儲備量已不足,可能需要考慮卵子捐贈。但是排卵藥(clomiphene)刺激和週期第3天卵泡刺激素(FSH)的測量對於那些不明原因的不孕症或超過35歲的婦女仍有一定程度的幫忙。
規則的月經週期不一定就有正常的排卵,莫因為自覺月經正常便一昧拒絕相關的檢查,要配合醫師才能有正確的診斷與治療,也才能提高受孕的能力。另外不正常月經週期常會有排卵功能的障礙,同時可能互為因果,因此也常有以治療排卵來使周期恢復正常。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10-2009 09: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腹部疼痛與經痛(一) 前言 經痛、骨盆腔疼痛或是下腹痛可以算是婦產科門診最常見到的問題了,不過對於醫生來說,它們也是最頭痛的問題,因為產生疼痛的原因非常的多,許多疾病所表現出來的症狀也相當的類似,在診斷或是治療時會有一定的困難,所以一定要了解這些疾病的來龍去脈,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問題。因為內容較多,我把它們分成兩個部份加以說明。
疼痛通常可分為下列三個類型:
- 急性疼痛:突然發生,而且在短時間就變得相當嚴重,但持續的時間比較短。
- 慢性疼痛:疼痛的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
- 週期性疼痛:與月經週期有相關性的疼痛,例如經痛。
在第一部份我們就先討論急性腹痛的狀況
急性腹痛 會產生急性腹痛的原因很多,發生疼痛時,有一些原則可以參考,如果疼痛是突然產生而且非常劇烈,最有可能的病因是腹部的器官穿孔或是缺氧造成的,如果疼痛是一陣一陣的,可能是來自於肌肉收縮或是器官阻塞,例如小腸阻塞或子宮積血等等,如果疼痛的感覺是整個腹部悶脹的情況,可能是肚子裡面有一些液體、膿、或是血液聚集產生的刺激。
■ 造成急性腹痛的婦科病因
- 子宮外孕:子宮外孕指的是胚胎著床在子宮以外的地方,大約有95%的子宮外孕是著床在輸卵管裡面,由於現在妊娠檢測的進步,子宮外孕的誤診已經是越來越少了,但是如果不注意,少部分子宮外孕還是可能造成死亡的,有關子宮外孕的部份,請參考子宮外孕一文。
- 卵巢囊腫破裂:卵巢囊腫在婦產科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絕大多數也都是良性的,在小於45歲的女性中,卵巢的腫瘤是惡性的比率不到10%。功能性的囊腫是最常見的卵巢囊腫,包括了黃體囊腫、濾泡囊腫、或是鞘膜-黃體囊腫等等,許多人常說的水瘤也就是這個東西,它是在自然的月經週期中發展而成的,絕大多數沒有任何症狀,所以多半是在門診時照超音波偶然發現的,囊腫在四到八週後,多半會消失,不過囊腫有時會產生破裂,而且它破裂的機會比起其它良性或惡性的腫瘤還要高,其他會造成破裂的還包括了畸胎瘤、卵巢上皮囊腫或是子宮內膜異位瘤等等,除此之外,濾泡、黃體也都有可能破裂出血,例如在排卵期產生的腹痛,就是卵巢的濾泡因排卵的關係產生破裂造成血液流到腹腔產生的刺激,不過這種疼痛一般是比較輕微而且短時間就可恢復的。
症狀: 囊腫破裂會產生急性的疼痛,痛覺會慢慢擴展到整個腹部,如果出血增加,可能血壓會下降,暈眩,甚至昏倒。
診斷: 通常醫師會先驗孕排除懷孕的可能,然後檢查血液的狀況,看有無貧血,用超音波或經由陰道穿刺的方法確定腹腔內的出血情形。
治療:如果出血很多或是血壓下降,有時還是需要手術治療的,大量的腹腔出血可能會造成沾粘或器官的損傷,間接會影響到將來的受孕能力。如果沒有血壓下降、貧血或是經由陰道穿刺出來的血液的血紅素濃度小於16%,通常可在醫院觀察或者給予點滴治療,如果血壓下降或者是穿刺出來的血液濃度值大於16%,就應該考慮手術,手術的方式包括了腹腔鏡或是直接的開腹手術。 - 卵巢或卵巢囊腫扭轉:卵巢、輸卵管或者是輸卵管旁的囊腫都有可能產生扭轉的現象,發生扭轉時會因為缺血造成急性的腹痛,良性畸胎瘤是最常發生扭轉的卵巢腫瘤,其他卵巢的惡性腫瘤或發炎造成的囊腫,因為與週邊組織沾粘的關係也有可能產生扭轉,卵巢本身或是正常的輸卵管也有可能在發生劇烈震盪時產生扭轉的現象。
症狀: 扭轉的疼痛通常是很嚴重而且持續性的,同時可能伴隨噁心嘔吐,如果只有部份的扭轉,也可能是間歇性的疼痛,疼痛會發生在搬東西出力、運動或是性行為的時候。
診斷: 內診時在卵巢部位有明顯的疼痛現象,在超音波底下可以看到因為扭轉造成缺血而脹大的囊腫或卵巢。
治療: 大部分都需要手術,如果組織還沒有壞死,可以將扭轉解開,不過,如果已經發現壞死的現象,可能就必須切除,手術可以經由腹腔鏡或開腹手術完成。 - 急性骨盆腔發炎:骨盆腔發炎是一種病菌引起的骨盆腔感染,通常它的來源可能是陰道的細菌或是經由性行為傳染的淋病、披衣菌等等菌種,骨盆腔發炎是相當常見的婦女問題,統計上有1/4的病人會有嚴重的症後遺症,包括慢性下腹痛、子宮外孕、以及不孕等等,骨盆腔發炎發作一次,子宮外孕機會增加6-10倍,一次骨盆腔發炎,不孕機會是12%,二次25%,三次50%,骨盆腔發炎的病人中,有1/3是以前就發作過的,所以可見它是多麼難以擺脫。會增加骨盆腔感染的危險因子包括,年輕女性有多重性伴侶,頻繁的性行為,性伴侶未接受治療,子宮頸長期有細菌性感染,先前有感染過,先前的骨盆腔發炎治療不當,避孕器的使用等等。
症狀: 它會引起明顯的急性腹痛,而且愈動痛得愈厲害,有膿狀的陰道分泌物,有時也會嘔吐或是發燒,症狀在月經期間會變得更嚴重。
診斷:下腹痛、內診時子宮的碰觸痛、卵巢及子宮旁組織疼痛是診斷的三要素,另外,在血液檢查方面可以發現白血球有增加的現象,同時病人也會發燒,如有需要可以進行經陰道的後穹窿穿刺術,在取出的液體中可以發現細菌或白血球增加的現象,儘管如此,骨盆腔發炎還是有可能與其他的腸胃道感染症狀非常類似,例如盲腸炎就常常被以為是骨盆腔發炎。
治療:使用口服藥治療足夠的時間,如果不是第一次發作,最好連續服用二星期,最怕的就是覺得好像快好了,就不吃藥,這樣的話,有抗藥性的細菌會留在體內,以後要治療就會愈來愈沒有效。有些病人可能需要住院,例如有骨盆腔的膿瘍、懷孕或者合併有使用避孕器而且症狀比較嚴重,診斷不確定、沒有辦法使用口服藥物或者是服用口服藥物在48小時之內沒有改善的病人。年輕的病人在治療時要特別有耐心,務求治療徹底,以免將來引起不孕的後遺症
。 - 子宮肌瘤:子宮肌瘤是由子宮的平滑肌所產生的一種良性腫瘤,子宮肌瘤如果壓迫到膀胱、直腸或其他的子宮韌帶可能產生一定程度的不適,例如頻尿、解便困難等等。如果子宮肌瘤發生了變性、扭轉,就會因為缺血造成急性的疼痛,在懷孕期間子宮肌瘤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大,發生變性的機會比較高。從子宮往外長的肌瘤比較可能產生扭轉的現象。此外,在子宮內膜底下的肌瘤,如果往子宮方向突起常常會引起子宮強烈的收縮,這時也可能發生陣發性的疼痛。
症狀與診斷: 除了疼痛之外,有的人可在腹部摸到隆起的子宮硬塊,醫師在超音波底下也可檢查到子宮肌瘤,少部份的人會有發燒及白血球增加的現象。
治療: 子宮肌瘤發生變性的時候,通常觀察或服用一些止痛藥物就可以慢慢緩解,如果有子宮向外突起的肌瘤,而且產生了扭轉或是子宮內腔黏膜下的肌瘤可以用手術的方式加以去除,手術的方式包括了腹腔鏡、子宮鏡等等。 - 子宮內膜異位:子宮內膜異位指的是原本應該長在子宮內腔的子宮內膜組織長到了子宮內腔以外的地方。
症狀: 它可能產生經痛、性交疼痛或是腸胃道痙攣的症狀,也可能造成不孕的問題,急性腹痛在經期或是月經快要來之前都可能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產生的巧克力囊腫破裂也會造成厲害的疼痛。
診斷: 內診時常可以發現子宮是後屈而且固定在骨盆腔底,子宮的兩旁也可能發現一些因子宮內膜異位造成的節結。超音波的檢查也可能發現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現象,不過,有時子宮內膜異位組織的病灶很小,超音波看不到,可能需要腹腔鏡才能能夠做正確的診斷。血液檢查中的CA125通常會升高。
治療: 如果發生了巧克力囊腫破裂的現象就必須要做手術處理,較小的巧克力囊腫或是病人的症狀並不嚴重可以先從藥物治療開始,子宮內膜異位的治療要視各個病人的實際狀況再擬定最佳的對策。 ■ 造成急性腹痛的腸胃道病因
- 盲腸炎:它是是腸胃道問題引起急性腹痛最常見的原因,在症狀上有時與骨盆腔發炎相當類似,所以在診斷及區別上面要很小心。
症狀: 盲腸炎一開始的時候可能是整個腹部的悶痛,或是上腹的疼痛,而且會有噁心、嘔吐的現象,經過幾個小時之後疼痛會慢慢擴展到右下腹的地方,發燒、畏寒可能隨之而來,但是有時症狀不是這麼的明確。
診斷: 醫師除了從症狀上面做判斷之外,也可以利用一些大腿姿勢的改變引發疼痛(psoas sign; obturator sign),在做內診的時候子宮通常不會產生疼痛,破裂的右邊盲腸檢查時會加重疼痛症狀,骨盆的超音波通常是正常的,血液檢查有白血球升高的情況。電腦斷層也可以幫助診斷。
治療: 儘管腹部手術中可能有20%最後證明並不是盲腸炎,不過,如果病人有明顯症狀時,手術還是比觀察好,因為如果不加以處理持續的觀察的話,萬一產生盲腸炎破裂合併腹膜炎的狀況是會危及病人性命,甚至也可能造成將來沾黏不能懷孕的後遺症。 - 急性憩室炎:憩室是一種可能長在乙狀結腸上面向外突起類似盲腸的組織,它同樣也可能產生感染發炎的現象,更年期後的婦女比較容易發生,不過,30~40歲的女性也可能產生這樣的情形。
症狀: 憩室炎可能產生劇烈的疼痛,但是大部份的病人都沒有明顯的症狀或是只有一些腸道刺激的症候,例如嘔吐、打嗝、便秘、腹瀉等等,憩室炎也很少像盲腸炎一樣產生穿孔或腹膜炎的狀況,噁心、嘔吐的機會也比盲腸炎來的少。
診斷及治療:
醫師可以依照病人的症狀以及腹腔及骨盆腔的檢查來區別是否有憩室炎的可能,電腦斷層也有相當的幫助,如果有懷疑的話,可以先用抗生素來治療,少部分的病人如果發生了憩室的膿瘍是需要手術加以處理的。 - 小腸阻塞:女性常見的小腸阻塞原因包括了手術後的沾粘、疝氣、腸道發炎疾病或是腸道、卵巢的惡性腫瘤。
症狀: 腸阻塞一開始的症狀是肚子痙攣性的疼痛,然後肚子會開始脹起來,噁心、嘔吐、便秘等等的症狀隨之而來,如果阻塞的地方比較高一些,在很疾病早期就可能產生嘔吐的情形,如果阻塞的地方比較靠近大腸等低位的地方,腹部腫脹及腸胃道的症狀就會比較多。
診斷及治療:腹部的X光是一定要進行的檢查步驟,如果發現是完全的腸道阻塞,病人是需要手術的,腸道部份阻塞可以先給予點滴治療以及胃管抽吸,看看能不能自行恢復,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正確的找到實際上阻塞的原因加以處理。 ■ 造成急性腹痛的泌尿道病因
會造成急性疼痛的泌尿道問題包括了結石、膀胱尿道炎或是腎盂腎炎等等。結石的疼痛通常會非常的厲害而且是痙攣性的,疼痛的位置可以從後腰一直延伸到鼠蹊部,病人也常常會有血尿的情況,膀胱炎的疼痛則是比較緩和一些,疼痛的位置常在恥骨上緣,同時也會產生頻尿、尿急、解尿疼痛、或是血尿的情況。結石的診斷可以經由X光、電腦斷層或是腎臟血管攝影檢查來排除,至於泌尿道的感染則要做尿液的分析,少部分的病人必須要做尿液的培養。治療一般是以藥物治療為主,結石可以請醫師評做是否要以手術或是碎石機等方式處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10-2009 10: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腹部疼痛與經痛(二) 週期性的疼痛 最常引起週期性的疼痛就是經痛,在有月經的女性當中,有將近一半的人會有經痛現象,經痛可分成原發性的經痛及續發性的經痛,原發性的經痛指的是沒有骨盆腔的病變,續發性的經痛則是可以找到骨盆腔的異常,原發性的經痛通常在初經開始後1到2年,排卵狀況正常後發生,而且可能持續到40幾歲,續發性的經痛會在初經後好幾年才慢慢產生,在沒有排卵的週期也可能產生疼痛。 -
原發性經痛:造成原發性經痛的原因是因為子宮內膜的前列腺素產生過度旺盛,造成子宮強烈收縮及缺血。前列腺素在成熟的子宮內膜也就是黃體期的子宮內膜特別容易產生,這也是為什麼有排卵的週期比較會痛的原因。
症狀:疼痛通常發生在月經開始之前的幾個小時或月經開始以後,而且會持續1至3天,恥骨上會有痙攣性的疼痛,有時會伴隨著腰酸,疼痛也可能牽連到大腿,噁心、嘔吐、腹瀉的情況也很常見,嚴重的病人甚至可能暈倒,按壓肚子、按摩腹部或改變姿勢會減少經痛的症狀,這與其他因為化學刺激或是感染造成的腹膜炎不同。
診斷:要排除掉其他可能造成經痛的病因,同時醫師會詳細了解病人的過去病史 、月經狀況,經痛的發生是不是週期性的而且十分規律,在做內診時,原發性經痛的人子宮、卵巢或者是其他臟器都是完全正常的。
治療:非類固醇類的止痛藥(前列腺素抑制劑),對於原發性經痛的療效可以達到80%以上,許多女生害怕服用止痛藥,怕成癮,或是怕藥物愈來愈沒效,其實一個月服用幾次藥,並不需要擔心這些問題,但是這些藥物要在經痛發生前或剛剛發生時就開始服用,每6~8個鐘頭就要服用一次效果才會比較好,在藥物的選擇時,至少要嘗試過3種以上的藥物,而且要經過4~6個月的治療週期才能夠確定藥物的效果,部分對藥物有過敏或有胃潰瘍的人必須選擇其他的替代藥物服用,如果妳剛好也有避孕的需要,不排斥,也沒有服用避孕藥的禁忌時,避孕藥不失為一個良好的選擇,大約有超過90%的原發性經痛病人在服用避孕藥後疼痛可以得到緩解,如果上面的治療都沒辦法發揮效果時,一些類固醇或者是較強的麻醉止痛藥可以選擇性的使用,但是醫師也會評估患者的精神狀態或心理因素的影響。除了這些治療之外,針灸或者是經皮的電刺激治療,目前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可以發揮效果。
-
續發性經痛:通常發生在初經以後幾年才開始,主因是骨盆腔有 病變造成經痛的情形。
症狀:疼痛通常在月經來潮前的1~2週就開始,而且會持續到出血停止之後幾天才慢慢緩解,病因相當的多,子宮內膜異位是最常見的原因,其次是子宮的腺肌症 或是子宮內避孕器造成的疼痛等等。
診斷:超音波、內診、血液檢查、腹腔鏡都是可能需要的工具,目的也就是找到可能造成疼痛的病因。
治療:續發性經痛與原發性經痛不同,一些非類固醇類的止痛藥或口服避孕藥在治療疼痛的效果不如原發性經痛來的好,治療主要還是要針對造成疼痛的病因加以處理,如果藥物治療無效,也可以考慮薦骨前神經切除術,效果可以達到50%至75%。 -
殘餘卵巢症候群:有些曾經有嚴重子宮內膜異位或骨盆腔發炎的病人,在接受了子宮切除及卵巢切除的手術之後常會產生慢性的腹部疼痛,這些疼痛是因為在手術的過程中,卵巢很難切除,所以遺留下來一些卵巢組織所造成的。
症狀:病人會有骨盆下側方的疼痛,而且會隨著排卵或黃體期有週期性的疼痛產生,也就是明明已經切除了卵巢,可是還有週期性的疼痛,疼痛可能伴隨著泌尿道或腸胃的症狀,症狀通常會在卵巢切除手術之後2~5年內發生。
診斷:除了病人有接受卵巢切除的病史之外,在超音波底下可以發現殘餘的卵巢組織,如果病人已經接受兩側的卵巢切除,可是血液檢查卻發現女性荷爾蒙及濾泡刺激素還保留在更年期前的狀態,這些都可當作診斷的參考。
治療:治療可分為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藥物治療是一般首要的考慮,可以使用療得高、高劑量的黃體素或是避孕藥等等來做為治療的選擇,如果不考慮金錢的因素,促性腺激素釋放素也是一個良好的治療選擇,手術則要相當謹慎,因為腹部內通常有嚴重的沾粘,所以可能無法使用腹腔鏡的方式,如果直接開腹,也要小心手術可能造成膀胱、腸道損傷或血腫。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10-2009 10: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性骨盆腔或下腹疼痛 會造成慢性骨盆腔疼痛的原因非常的多,從子宮內膜異位到神經血流受到壓迫都有可能,有12~15%的女性會受到這個問題的困擾,覺得焦慮沮喪,連帶的婚姻、生活、工作都可能受到影響,治療慢性骨盆腔疼痛的效果常常不是很好,甚至於在已經因為疼痛而切除子宮的病人當中,有30%還是沒有辦法解除疼痛。此外,根據統計指出在接受了腹腔鏡手術的病人當中有20~80%沒有辦法發現骨盆腔內有任何的異常。診斷時醫師會針對可能發生骨盆腔疼痛的原因做徹底的病史及理學檢查,檢查會涵蓋生殖器官、腸胃道、肌肉筋骨的疼痛或泌尿道等等。醫師可能會問到疼痛的位置、疼痛牽引的部位、疼痛的嚴重程度、什麼樣的姿勢會減輕疼痛或什麼樣的動作會加重疼痛、與月經的關係、有沒有生活的壓力事件、工作的狀態、運動情形、有無性交疼痛等等,在就診前如果可以先了解這些問題,對於醫師診斷會有很大的幫助。 ■ 造成慢性下腹痛的婦產科病因 最常見的婦產科病因要算是子宮內膜異位及骨盆腔沾粘了,其他可能造成的因素還包括子宮肌瘤、卵巢腫瘤或是骨盆腔脫垂,下面我們就針對其中主要的一些原因加以探討: -
子宮內膜異位:在因為慢性骨盆腔疼痛做腹腔鏡檢查的女性病人當中,可以發現有15~40%的人有子宮內膜異位的情形,子宮內膜異位會產生慢性發炎的狀態,但是為什麼會造成疼痛其實病因並不是非常清楚,子宮內膜異位產生的地方或嚴重程度有時與疼痛不成比例,事實上有30~50%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病患不管疾病嚴重程度如何都沒有疼痛的狀況產生,但是有些手術時發現不嚴重的病人卻痛得死去活來。儘管如此,如果子宮內膜異位侵犯到陰道深部或者是子宮間椎的韌帶就會產生很典型的性交深部疼痛,相關資料請參考 子宮內膜異位一文。
-
腹腔或骨盆腔沾黏:沾黏產生的原因可能是手術、感染的後遺症,不過沾黏的嚴重程度或部位常常與疼痛不成比例。
症狀:沾黏產生的疼痛通常是腹部沒有特定位置的悶痛,疼痛通常 常不定時,而且因為沾粘會影響到腸胃的蠕動,所以腸胃的症狀,例如便秘、腹瀉等等相當常見,如果嚴重的話,甚至於可能造成腸胃道的阻塞。
診斷:在診斷沾黏的時候,最重要是要排除其他造成疼痛可能的因素,腹腔鏡是最常使用的方式,最近也有一些學者專家利用局部麻醉 及鎮靜藥物,讓病人在有局部意識的狀態之下,利用迷你型的腹腔鏡去碰觸發現沾黏的部位,然後讓病人感覺是否產生疼痛,找到造成疼痛的位置,這樣的診斷方式 可能比較準確,但是因為個案不多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治療:除了針對症狀給予藥物治療之外,手術也是選擇之一,不過手術分離沾黏後病人能夠獲得的改善程度每個人都有差異,比較嚴重的沾粘,或是病人沒有焦慮、沮喪或家庭社會因素合併在內的話,手術的效果會比較好一些,所以在用手術清除這些沾粘之前一定要徹底評估病人是不是有其他 心理因素造成疼痛。
-
骨盆腔充血(骨盆腔鬱血症候群):1954年泰勒學者發現情感或壓力的因素可以導致自主神經失調間接會造成平滑肌的痙攣,使得子宮及卵巢的血液回流受到阻礙,這些狀況可能與慢性疼痛有相關,不過,懷孕或產後的婦女也同樣會有骨盆積血的情形,但是她們通常沒有明顯的疼痛,所以骨腔充血與疼痛的關係目前還 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
症狀:典型的症狀包括了下腹及下背疼痛、經痛、性交疼痛、不正常的子宮出血、慢性疲勞或 腸胃道症狀,疼痛通常從排卵期開始一直持續到月經結束,子宮在檢查的時候可以發現會比較大,卵巢同樣也有腫大的現象, 內診時可發現子宮旁的一些組織會產生疼痛。
診斷:子宮的血管攝影是主要的診斷方式,其他像是超音波、核磁共振或腹腔鏡也都可發現骨盆腔有充血或是靜脈曲張的現象,但是這些診斷有些是相當昂貴或需要麻醉,對病人來說不見得十分方便,所以在診斷時必須考量病人的實際 症狀的嚴重程度再做最適當的選擇。
治療:治療骨盆腔充血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荷爾蒙治療,對於疼痛的控制一般來說相當有效果。二是骨盆腔靜脈的栓塞治療,但是這種治療不管是在花費或是技術上都有相當的難度。三是子宮切除,如果已經確定不會再有生育的問題,子宮切除也是可以考慮的方式。
-
輸卵管卵巢發炎(骨盆腔發炎):輸卵管、卵巢發炎產生的多半是急性症狀,但是披衣菌或黴漿菌的感染有可能造成慢性的輸卵管發炎,另外,擁有多個性伴侶的女性也可能因為反覆的感染造成長期的疼痛,淋病所造成的骨盆腔發炎也有可能造成反覆性的感染。在診斷時醫師除了可發現內診時產生有典型的骨盆腔感染庝痛外,血液檢查可以發現白血球上升,如有需要,針對淋病或披衣菌的子宮頸的檢查或培養也可以考慮做。藥物治療還是主要的方式,如果藥物治療無效,可以考慮做腹腔鏡檢查,除了檢查是否有其它病因造成疼痛,也可以取得骨盆腔的液體做培養以確定有無感染。 ■ 造成慢性下腹痛的腸胃道病因 子宮、子宮頸及卵巢等等的器官與盲腸、乙狀結腸及直腸都有相同的神經分佈,這些神經會傳導的疼痛的感覺,經過交感神經達到脊椎的胸椎第10節到腰椎第1節的地方,所以疼痛發生時,常常很難區別是那個位置出了問題,充份了解病史、詳細的檢查是找到病因的不二法門。 ■ 造成慢性下腹痛的泌尿道病因 -
尿道症候群:指的是有解尿疼痛、尿急等狀況,但是卻找不到膀胱或是尿道的異常,發生的原因目前並不十分清楚,可能是潛在的感染、尿道阻塞、心理因心、或是過敏反應等等。
症狀:頻尿、尿急、恥骨上方疼痛,也可能有性交疼痛、陰道痛、尿失禁等現象。
診斷:尿液檢查或是培養,排除尿路感染的可能性,內診也要仔細檢查尿道口有無過敏紅腫,陰道的感染也要注意,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做膀胱鏡檢查有沒有其它的病因。
治療:如果以前常有泌尿道感染的人,可以給予較低劑量,較長時間的抗生素治療,因為這些人可能還是有感染,只是沒有完全反應在尿液檢查上,對於更年期的人,可以給予局部的女性荷爾蒙治療,如果實在找不到病因,生物迴饋療法可能幫得上忙。
-
間質性膀胱炎:發生的女性比男性多,大部份是發生在40至60歲的年齡層,發生的原因可能是自體免疫失調,也可能與心理壓力有關係。
症狀:解尿疼痛,夜尿,血尿,恥骨上、陰道、會陰疼痛都很常見,在解尿後症狀會減輕。
診斷:依據症狀及膀胱鏡的典型的發現可以做為判斷。
治療:因為病因不是很清楚,治療沒有標準的方法,抑制痙攣藥物、消炎藥、抗憂鬱劑都有一定的效果。膀胱注水的方式、雷射等等也都可以達到療效。 ■ 造成慢性下腹痛的神經肌肉病因 -
腹部皮下神經壓迫或傷害:雖然它可能自然發生,但是因為皮下神經在下腹部是多半是直向的,所以常在在腹部手術用橫向的皮膚切口(例如剖腹生產)後產生這些症狀。
症狀:疼痛發生在局部的傷口附近,特別是兩側,會有燒灼麻痛感。
治療:大部份的病人症狀不嚴重,所以並不需要特別的治療,少部分的人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局部注射止痛劑,如果症狀真的很嚴重,也可以考慮用冷凍神經破壞或是神經切除等方式治療。
-
肌肉筋膜疼痛症候群:佔了慢性下腹痛的15%左右,大部份的人都可以找到在引發疼痛的痛點,壓力、睡眠、內分泌問題、外來傷害都可能是原因。
症狀:在月經來之前或是碰觸到腹部痛點時會特別痛,當膀胱、腸子漲時,也可能因為神經的牽連造成疼痛。
診斷及治療:醫師會找到痛點,或是移動大腿、頭部等等方式引發疼痛以幫助診斷。治療可以利用局部麻醉藥物注射痛點,不過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無法減輕症狀,也要考慮病人其它的心理因素。 ■ 造成慢性下腹痛的心理因素 許多慢性疼痛與心理因素有一定的關係,它也會加重原本的病情,壓力、焦慮、憂鬱都可能是慢性疼痛的來源,所以有些病人在服用了抗憂鬱藥物後疼痛症狀會改善,也有研究顯示孩童時曾遭性侵害的女性日後比較容易產生慢性下腹痛,所以在遇到下腹痛問題時,醫師或是妳都不應該忘了心理因素造成的影響。 總結 從上面的討論我們可以了解,造成疼痛的因素真的是千變萬化,還有一些較少見的病因限於篇幅沒有加以討論。同一種疾病也可能造成急、慢性或是週期性的疼痛,如何正確的找到病因,解決煩人的問題,有賴醫師與患者共同的努力,也希望大家對為什麼肚子痛有一點基本的概念,在與醫師討論病情時能有更多的互動,也更容易找到治療的方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10-2009 10: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卵巢裡的小小秘密 小紅怎麼來、拳頭大的子宮…每個月發生的事 比妳想像複雜得多。 身為女生大哉問 -
「沒有排卵怎麼會有月經,月經不是那些沒用到的卵子排出來嗎?」 -
「如果卵巢排卵後沒有受精,這些卵子最後會到那裡去呢?」 -
「我的卵子如果都沒排出去,一直積在那裡會不會怎麼樣?」 -
「我吃了排卵藥,想趕快懷孕,可是卵子一次排三、四個,那我的卵子是不是會提早用完,我會不會提早更年期?」 這些疑問妳是不是也曾想過,每個月陪伴著妳的小紅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它總是定期來報到,卵巢每月在妳身體裡默默的工作著,妳知道這裡面發生多少奇妙的事情嗎? 周而復始的月經循環,只有一個最終的目的,就是懷孕,繁衍後代。但是人類的懷孕效率算是滿差的,正常狀況下,一個月只有一個卵子成熟,如果在排卵時沒有好好辦事,就無法懷孕。就算排卵期算對了,一次行房受孕的成功率也只有15%,懷雙胞胎的機率只有1/100;相較之下,同為哺乳類的豬,一胎隨便生都一、二十隻。還好人是萬物之靈,新生命受到比其他生物更周全的保護,香火也才能世代延續。 生殖系統很奧妙 生命的形成十分奧妙,從一個單細胞,最後能長成一個個體,生殖系統的複雜性可見一斑。在胚胎時期,性腺約在懷孕五周就開始形成,這個階段性別尚未分化,也就是還無法區分出是男生的睪丸或是女生的卵巢。大約再過一星期,性腺的分化就會開始,這個階段性腺中的生殖細胞(也就是還沒發育成熟的卵子)會增加到一萬個左右。 之後生殖細胞會快速分裂增加,到胎兒四至五個月大時,生殖細胞的數目會到達七百萬個,這也是人類生命中生殖細胞最多的時刻,之後會慢慢下降,到出生時約只剩下一、二百萬;也就是說,女生在生育的能力還沒有開始之前,卵子已經不見八成以上,隨後的50年會逐年減少,到青春期時約只剩下30到50萬。 當月經開始,每個周期會有好幾顆卵同時被喚醒,一起成長,一星期以後,長得最快的那個卵會被挑選出來,享受所有來自腦部及卵巢的養分刺激,其他的則萎縮消失,所以正常狀況下一個月經周期只會排一個卵。 卵子的太空旅行 女人的一生,只有400到500個卵會被篩選出來成熟且排卵,其他的會漸漸萎縮,最終消失。排出來的卵子會先進入骨盆腔,就像太空人飛離太空船,但很快的,輸卵管開口會發揮強大的吸力,把它帶進來,如果卵子沒有進入輸卵管,就會消失在茫茫腹腔中。 進到輸卵管後,卵子會稍事休息,等待精子來臨,若是幸運,精卵會在輸卵管內結合,變成受精卵後,再花費幾天的時間進到與輸卵管相連的子宮,著床變成胚胎。不管是卵子或受精卵,都只是很小的細胞,消失在腹腔也好、輸卵管也好,甚至到子宮不見,都不會造成特殊的感覺或身體變化的。 相對的,我們的子宮總是辛勤地準備著,鋪床、暖被,等待小主人到來。當月經開始,子宮內膜會慢慢變厚、成熟,若受精卵沒進到子宮著床,在排卵後的兩星期,子宮內膜就會剝落,形成月經。 醫學雖然進步,至今仍有許多生殖系統的奧秘不為人知,小小的卵巢、不到拳頭大的子宮,每個月發生的事,遠比妳想像的複雜許多,多了解一些,也滿有趣的,不是嗎?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10-2009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2]子宮內膜異位症與癌症
(小心子宮內膜異位症併發癌症) 91-11-19中國時報 何謂子宮內膜異位症 -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婦科常見疾病,因而造成月經疼痛及不孕症以及經血過多甚至貧血的比更高達三分之二,攸關婦女的健康幸福。 -
子宮內膜異位症,顧名思義是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其成因相當複雜,大致是因月經逆流、免疫系統異常、基因缺陷或因血液淋巴系統傳送,致使子宮內膜組織轉送至腹腔、卵巢、輸卵管、大腸、子宮直腸間的凹陷處,甚至附著在肺部、淋巴結等處而造成。常見者如長在卵巢內形成「巧克力囊腫」,或附著在子宮肌層稱為「子宮腺肌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會變癌嗎? 相關罹癌之可能因素 我們已經開始了解到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婦女可能得到的癌症,包括non-Hodgkin's淋巴癌,目前原因尚不清楚,有可能是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婦女較常使用黃體素,這些婦女有較高比例接受子宮及卵巢切除,其造成荷爾蒙的改變也可能增加罹癌的危險。曾有一位病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同時因乳癌接受Tamoxifen的治療,結果發現在其子宮內膜異位症病灶處有類子宮內膜癌的腫瘤,研究指出雌激素的效應引發子宮內膜異位症病灶處的增生與癌化。 在一個類似的研究中,研究的對象是因子宮內膜異位症而已經接受子宮及卵巢切除的婦女,研究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會進行類似子宮內膜受到雌激素作用的改變,會有產生子宮內膜增生或癌症的可能。他們的結論是單獨的雌激素治療可能會導致之前手術殘餘的子宮內膜異位病灶發生轉化為癌前期或真正癌症,因此他們建議在子宮內膜異位症病的婦女接受在子宮和卵巢切除接受後,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時仍應包括雌激素與黃體素兩種藥物。 當然也有可能是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婦女也較一般婦女常接受醫師的檢查,因而有較高的機會被發現癌症。子宮內膜異位症也曾與缺乏身體的活動、曝露在環境污染物戴奧辛這兩個因素有過牽連,但兩個因素事實上是被歸咎於與癌症本身有關而非是和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另一有關的可能是基因改變促使癌化的發生。年齡也可能是一個因素。 罹癌之風險與研究報告 -
有一研究特別尋找有關在已停經婦女,卵巢類子宮內膜癌與子宮內膜異位症之間的關係,他們認為在已停經婦女發現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其癌化的可能較未停經婦女來的高,所以發現時最好連同卵巢一併切除。 -
由於這些惡性轉變和相關危險因素的證據越來越多,尤其以一個包括美國、加拿大的大型研究,調查了了超過四千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人,他們找出幾個最常有關聯的內科疾病,其中黑色素癌(melanoma)有9.8%的發生率,而在一般人則僅有0.01%的發生率。乳癌有26.9%的發生率,而在一般人則僅有0.1%的發生率。卵巢癌有8.5%的發生率,而在一般人則僅有0.04%的發生率。同時也發現這些參與研究的婦女在自體免疫疾病和梅尼爾症(Meniere'ssyndrome:有關眩暈之疾病)也有較高的發生率。在瑞典一項包括 20,686 位子宮?膜異位症的婦女,經過11年的追蹤,結果顯示有將近20%的人得到癌症,最常見的是乳癌,卵巢癌和淋巴癌,然而她們得到子宮頸癌的機會卻有降低的現象。一項在美國Massachusetts醫院的研究,調查79位第一期卵巢癌患者,其中有高達22位(28%)亦是子宮?膜異位症患者,也證明子宮?膜異位症在一些早期卵巢上皮癌的生成可能扮演一部份角色。 -
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研究100例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發現居然有高達10.8%的患者有合併骨盆腔的癌症,而一般人則僅3.2%。若是卵巢子宮?膜異位症則卵巢發現癌症機會是5%,卵巢外子宮?膜異位症,卵巢發現癌症機會是1%。也發現透亮細胞癌 (clear cellcarcinoma)與子宮?膜異位症有非常明顯之關聯性。 -
另一項類似的研究,有147位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發現有病灶惡性的發生率是0.7%,其中卵巢是最常見的癌化位置,其他曾經報告的病例有在下腹手術疤痕的子宮?膜異位病灶產生透亮細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也有在陰道、肝臟發現過,而這種細胞形態的癌症非常惡性且預後非常不好。這些雖然是少數案例,但這種發現仍鼓勵醫師在手術時盡量將子宮?膜異位病灶切除並送病理檢查,特別是復發的地方, 因為它們也是最容易發生癌化的位置。 因應之道 -
這些研究報告並不是在恐嚇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婦女,而是要提醒她們注意這個重要性與這個疾病潛在的影響,了解這個風險,病人才可以有所行動保護自己,例如改善飲食營養、多吃有機蔬果、避免高糖 、高酯、咖啡因及過多的發酵乳製品和肉類、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甚至抗氧化劑,維持適度的運動及體重,停止或開始使用特定的藥物,配合醫師定期篩檢,需要時可能要全盤改變整個生活形態與習慣。並非每一位患者的風險都增加,也並非每一位患者都會得到癌症,但每一位患者都應該做些努力以降低這種風險。 新治療思維 -
這樣的情況似乎也給我們有令一番的省思,在臨床的經驗中,有許多年輕的患者在久經許多內科治療後才接受腹腔鏡手術或開腹手術治療時,常發現已有嚴重的子宮肌腺症或骨盆腔子宮?膜異位病灶,也常造成腸道、輸卵管沾粘和功能障礙,此時再以手術清除似為時已晚,也增手術的困難度與風險。也有卵巢子宮?膜異位瘤患者,起初因腫瘤大小不大,在各家醫院經過冗長的藥物治療與追蹤,終因嚴重之症狀而接受囊腫切除,,但不幸的是病理檢查除了證實有卵巢子宮?膜異位之外尚合併有癌症的發生,其後又面臨一連串的治療與折磨,不禁想到若能夠在更早期以腹腔鏡手術介入以診斷甚至清除病灶,也能取得病理的診斷以排除癌性的可能,其病況應不至於此。 -
事實上任何的癌症也多是越早期清除或減積再加上輔助治療,才有越好的預後,越低的復發率,卵巢癌就是最好的例子。雖然子宮?膜異位症並不是真正的癌症,但它的病程與特性仍有幾分類似之處。這種治療理念事實上也慢慢在萌芽,但受限於目前的保險給付,例如囊腫或肌腺瘤仍小、臨床症狀較,健保可能不予給付,以及患者本身的心理障礙,總希望藥物治療而恐懼手術,也因而延宕早期治療的時機和及早期診療出癌症的時機,並可能挑戰目前治療的主流觀念,並可能被扣上浮濫手術的大帽子。也許在將來有更多越早期清除病灶越能減少它的併發症與後遺症的證據和報告出現後,能幫忙婦女克服心理障礙,亦提供醫界另一項治療的新思維。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10-2009 10: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2]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兼陽明大學講師 鄢源貴
何謂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婦科常見疾病,常造成月經疼痛、經血過多、貧血,不孕的比例甚至高達三分之二,攸關婦女的健康幸福。子宮內膜異位症,顧名思義是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其成因相當複雜,大致是因月經逆流、免疫系統異常、基因缺陷或因血液淋巴系統傳送,致使子宮內膜組織轉送至腹腔、卵巢、輸卵管、大腸、子宮直腸間的凹陷處,甚至附著在肺部、淋巴結等處而造成。常見者如長在卵巢內形成「巧克力囊腫」,或附著在子宮肌層稱為「子宮腺肌症」。它會破壞女性的生殖系統,而且有轉移、復發和很難痊癒的特性。它可能是終身性的疾病,如影隨形的「疼痛」和「無後」的陰影令許多患者無法釋然,同時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重的影響,包括人際關係、工作、甚至影響我們對生命的觀點和看法。
子宮內膜症的處理目前包括荷爾蒙療法和手術治療
根據病人的期望和疾病嚴重的程度,我們可以觀察追蹤、使用荷爾蒙療法、或手術治療或是兩者合併療法。
荷爾蒙療法
荷爾蒙療法是利用異位的子宮內膜組織上的雌激素和黃體素的感受器對特定荷爾蒙藥物的反應來治療。因為子宮內膜的病灶的及對荷爾蒙有反應的感受器數目和反應程度不盡相同,所以荷爾蒙治療的效果也就因人而異。荷爾蒙療法事實上應該當作暫時性的壓制療法,在治療中止後,子宮內膜異位症很容易復發。以下是一些目前可用的荷爾蒙藥物。
- 避孕藥:口服避孕藥是含有雌激素和黃體素的藥丸,可調節荷爾蒙的濃度和壓制子宮內膜的成長。當病人使用避孕藥時,通常排卵會停止和子宮內膜會萎縮。常見的副作用有體重增加、噁心、頭痛、情緒低落、沮喪、不規則陰道的流血、性慾降低。
- GnRH Agonists (GnRHa) 性腺釋激素類似物:這個藥物是透過壓制腦下垂體荷爾蒙 (FSH卵泡刺激素 和 LH黃體激素 ) 阻止卵巢產生雌激素,使病人進入停經的狀態,並且使子宮內膜萎縮。 GnRH agonists 的藥物包括 Lupron Depot、Synarel 和 Zoladex。可經由注射或者鼻噴霧來給這個藥物。 停經期間的主要常見的副作用有是熱潮紅、冷汗、失眠、陰道乾燥、性慾降低和沮喪。由於 骨質疏鬆的危險所以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 (FDA)規定治療最長是六個月。
- Progestins 黃體素:黃體素透過使這個卵巢分泌的荷爾蒙(雌激素和黃體素)維持較低的水平藉以壓制排卵和子宮內膜的生長。常用黃體素有 Provera、Cycrine、Megace、Micronor、Amen、Nor-Q.D.和 Depo-Provera。主要常見的副作用包括不規則陰道流血、沮喪、胸部壓痛、情緒不穩、體重增加、頭痛、體液留滯水腫。
- Danazol療得高
anazol 含有一些男性荷爾蒙,會減少卵巢製造女性荷爾蒙。大多數女人排卵 和月經會停止,子宮內膜也會萎縮。 Danazol 的副作用主要是體重增加、乳房大小會萎縮、痤瘡、皮膚油膩、身體毛髮增加、聲音較低沉。 - Dimetrose黛美痊:它是直接作用在下視丘,抑制性腺素釋放,造成卵巢雌二醇及黃體素分泌降低。另外它可直接與黃體素結合體結合,使子宮內膜萎縮。此藥使用較簡單,每週只要用二次,一療程為四至六個月。可使子宮內膜異位症者,因雌二醇及黃體素降低,其子宮內膜萎縮,也可減少月經疼痛及性交症疼痛,停藥後月經恢復快。副作用如體重增加、青春痘、乳房變小、多毛髮症及臉潮紅較少發生。
手術治療
腹腔鏡手術是診斷和處理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最主要和最明確的方法。當然最理想的狀況是所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灶透過腹腔鏡診斷時都應該能夠切除,很不幸的是,多數的婦科醫師並沒有完整的訓練能夠使用腹腔鏡處理廣泛性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因此有廣泛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人經常需要接受多次的手術,也常得不到理想的手術結果。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處理並不是子宮和兩側卵巢切除術,許多婦科醫師現在仍然迷信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是子宮和卵巢切除,在我們的團隊中心我們強烈相信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正確的方法是將子宮內膜的病灶盡量切除,不論是否它在骨盆腔器官、腸道、輸尿管和膀胱上。
子宮內膜異位症手術是否要做子宮切除術或卵巢切除將純粹基於是否有共存在子宮和卵巢的病灶以及病人本身的期望,希望將來可以保留生育能力。例如病人有嚴重子宮內膜異位症,但將來不再生育孩子時,同時又合併有子宮肌瘤或肌腺症時(會產生經血過多和疼痛),那麼連同所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病灶的切除及子宮切除是適當的治療。幾年來,我們以完成了許多腹腔鏡手術以切除廣泛性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病灶,同時並沒有切除正常的子宮或者卵巢,也有很好的結果,當然仍須藉腹腔鏡來評定子宮內膜異位症嚴重的程度,斟酌術後是否需輔以上述的藥物治療以降低復發率。治療後平均每年復發率5-20%,病情輕微者五年復發率20-37%,病情嚴重者五年復發率40-70%。手術後加注射GnRHa、口服療得高或黛美痊,可降低復發率。治療後懷孕機率,輕度者有70%,中度有40%-50%,重度則低於30%,但經過治療可提昇至40%。
子宮神經切除術
保守性的外科治療是利用子宮神經切除術來減少這個骨盆疼痛和經痛,主要是阻斷疼痛感的傳遞,但並不影響性行為的感覺。這主要可用於切除子宮內膜異位症病灶並保留子宮 但卻有嚴重骨盆的疼痛和經痛的病人 。
有什麼是我自己可以做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10-2009 10: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2]除了看醫生,我該怎麼做?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自我管理 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是子宮內膜長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通常是在腹腔、卵巢、輸卵管、大腸、子宮直腸間的凹陷處,甚至附著在肺部、淋巴結等處。常見者如長在卵巢內形成「巧克力囊腫」,或附著在子宮肌層稱為「子宮腺肌症」。它會破壞女性的生殖系統,而且有轉移、復發和很難痊癒的特性。它可能是終身性的疾病,如影隨形的「疼痛」和「無後」的陰影令許多患者無法釋然,同時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重的影響,包括人際關係、工作、甚至影響我們對生命的觀點和看法。 治療除了醫師所提供的手術或藥物之外,而患者也常被所謂的忠告所淹沒。常聽到的不外乎是放輕鬆、盡快懷孕有寶寶後疼痛將好轉,事實上大多數所謂的忠告並不真的有效。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很特殊的疾病,罹患這疾病的婦女沒有人會有完全相同症狀與經歷。所以一些做法對某人有效對另一個人卻不見得有幫助。我們要如何照料管理自己? 以下是實際上可以有幫助的事情。 注意飲食 在來月經之前和月經期間盡量避免咖啡因、 酒精、糖類、紅肉、油炸食品和小麥製品,在食物中可增加富含 "奧米加3-酯紡酸"的物質,例如鮭魚、青魚和含亞麻油酸的製品。 放輕鬆 盡量在一天之中挪出幾分鐘出來嘗試放輕鬆。例如戴上耳機上聆聽輕鬆簡單的音樂,或是練習深呼吸也可幫助平穩身體狀況。 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足會導致荷爾蒙和代謝的異常變化、發炎和疼痛的增加。如果你的睡覺有問題,可試試誘導睡眠療法,一杯甘菊茶或者在你的枕頭上噴一點淡薰衣草精油。在白天盡量待在外面也能夠導引夜間更好的睡眠。如果失眠很嚴重應尋求醫生的幫忙。 積極樂觀 根據哈佛大學研究,樂觀主義可以導引更好的健康。努力扭轉負面悲觀的想法,積極樂觀將使你在每一天面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挑戰時更有希望與信心,也更能夠改善你的生活與生命。 多運動 研究者也發現身體的活動能夠減輕壓力和促使體內釋放 endorphins(內生性嗎啡),它是一種天然的鎮痛劑 。當你有能力可以活動時應盡量利用這個好處。若是你無法從事較活潑活動時,可試試更簡單的方式,比如散散步,剛開始可用較慢的速度,適應後再逐漸加快速度,後來你將會感到比以前過的更好。 簡化生活方式 現代女性的生活相當緊張,太多的事和太少的時間,如果你的壓力和負擔過重, 你應考慮簡化你的生活,嘗試將工作與責任做一些適度的分配與委託,不要全攬在自己身上。 避開環境中的毒素 減少在日常生活接觸毒素的機會,簡言之就是盡量選擇使用天然成份的產品。 參加病友支持協會或相關組織 如果有類似組織在你們居家的附近,加入他們。他們最能理解你的需求並能夠幫助你,也可以分享經驗與對策。如果附近沒有這樣的組織,至少能找到一個願意分享並支持你的人。利用網路上相關協會的資訊相互聯繫也是不錯的方式,絕對不要獨自承擔所有的痛苦與挫折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10-2009 10: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經痛不要來 同時刊登於 階梯數位健康100雜誌2005年11月號 身旁的女同事的位子突然空了,不用猜,她又經痛發作沒辦法上班,事實上,經痛是造成30歲以內女生無法工作最常見的原因,那種痛得在床上打滾,吐得一塌糊塗,全身虛弱,無法動彈的痛苦,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體會。面對經痛,妳會如何因應,是消極的忍受,吃止痛藥,嘗試各種偏方,還是遍尋醫師治療? 記得一個年方16的女孩,被心急的媽媽帶到診所,媽媽說她已確定懷孕,希望我趕快幫她處理,在討論什麼流產方式比較安全的同時,卻忍不住埋怨,原來女兒平常很聽話,但是被經痛的問題困擾了好幾年,這次不知道從那裡聽說懷孕流產之後,經痛就會消失,結果她與小男友商量之後,男友"義不容辭"的幫忙,試了幾次,終於懷孕成功,可是當然不能生下小孩,原本以為找醫生拿掉就好了,可是因為她未成年,找了幾家婦產科,都說要家長同意才能做流產手術,走投無路的她只好告訴平常最疼她的媽媽。 不管這個小女生的說法是否屬實,經痛到讓人發狂的例子著實不少,經痛可分成原發性的經痛及續發性的經痛,原發性的經痛指的是沒有骨盆腔的病變,續發性的經痛則是可以找到骨盆腔的異常,原發性的經痛通常在初經開始後1到2年,排卵狀況正常後發生,而且可能持續到40幾歲,續發性的經痛會在初經後好幾年才慢慢產生。 造成原發性經痛的原因是因為子宮內膜分泌的前列腺素過度旺盛,造成子宮強烈收縮及缺血。前列腺素在成熟的子宮內膜也就是黃體期的子宮內膜特別容易產生,這也是為什麼有排卵的週期比較會痛的原因。原發性經痛的症狀通常發生在月經開始之前的幾個小時或月經開始以後,而且會持續1至3天,恥骨上會有痙攣性的疼痛,有時會伴隨著腰酸,疼痛也可能牽連到大腿,噁心、嘔吐、腹瀉的情況也很常見,嚴重的病人甚至可能暈倒,按壓肚子、按摩腹部或改變姿勢會減少經痛的症狀,這與其他因為化學刺激或是感染造成的腹膜炎不同。 原發性經痛的治療方法最主要還是如何解除症狀,非類固醇類的止痛藥(前列腺素抑制劑),對於原發性經痛的療效可以達到80%以上,許多女生害怕服用止痛藥,怕成癮,或是怕藥物愈來愈沒效,其實一個月服用幾次藥,並不需要擔心這些問題,但是這些藥物要在經痛發生前或剛剛發生時就開始服用,每6~8個鐘頭就要服用一次效果才會比較好,在藥物的選擇時,至少要嘗試過3種以上的藥物,而且要經過4~6個月的治療週期才能夠確定藥物的效果,部分對藥物有過敏或有胃潰瘍的人必須選擇其他的替代藥物服用,如果妳剛好也有避孕的需要,不排斥,也沒有服用避孕藥的禁忌時,避孕藥不失為一個良好的選擇,大約有超過90%的原發性經痛病人在服用避孕藥後疼痛可以得到緩解,如果上面的治療都沒辦法發揮效果時,一些類固醇或者是較強的麻醉止痛藥可以選擇性的使用,但是醫師也會評估患者的精神狀態或心理因素的影響。除了這些治療之外,針灸或者是經皮的電刺激治療,目前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可以發揮效果。 續發性經痛通常發生在初經以後幾年才開始,主因是骨盆腔有病變造成經痛,它的症狀通常在月經來潮前的1~2週就開始,而且會持續到出血停止之後幾天才慢慢緩解,病因相當的多,子宮內膜異位是最常見的原因,其次是子宮的腺肌症或是子宮內避孕器造成的疼痛等等,醫生可以用超音波、內診、血液檢查、腹腔鏡等工具,儘量找到可能的原因,再對症治療。續發性經痛與原發性經痛不同,一些非類固醇類的止痛藥或口服避孕藥在治療疼痛的效果不如原發性經痛來的好,治療主要還是要針對造成疼痛的病因加以處理,如果藥物治療無效,可以考慮用手術把薦骨前的痛覺神經切除,效果可以達到50%至75%。 減緩經痛不一定要靠藥物 -
每一種對付經痛的方式不一定對每個人都有效,所以要自己多試試,例如從經期來的前幾天開始喝花茶,麥茶,經期來的時候熱敷,喝薑茶,經期來前以及經期中避免喝咖啡、可樂、濃茶、冰品等等刺激性的飲料,我想這些是大部份的人都知道的方法,不過很多人試了半天還是痛得死去活來,說真的,經痛確實不好對付。 -
多攝取含必需脂肪酸的食物,特別是omega-3,omega6等等,如魚油,花生,堅果,或是吃亞麻籽,月見草,琉璃苣的提煉油,可減少發炎反應,也可穩定荷爾蒙,持續服用魚油二個月以上,可減少三成以上的經痛,同時應該減少飽合脂肪酸攝取,如肉類、乳製品;不吃加工食物,過甜的食物,咖啡,巧克力,並且增加新鮮水果、蔬菜、蛋白質、穀類的攝取。 -
每天攝取100毫克維生素B1,400毫克的鎂,持續三個月以上,經期期間加上200毫克的維生素B3,300毫克的維生素C,鎂則增加到每天600毫克,可穩定荷爾蒙,減少疼痛,有的統計指出,可減少9成的經痛,全麥穀類纖維豐富,且含大量的鎂,可多食用。每天服用400到800毫克的維生素E,可改善子宮肌肉的血液循環。鈣的補充對於穩定神經也有幫助,可每日攝取500至1000毫克。 -
不少人認為經期吃甜食能減少經痛,例如巧克力,少量的甜食能不能改善經痛有相當大的疑問,也有不少人吃了反而更不舒服,巧克力含有咖啡因,對於經前症候群或是經痛都有負面的影響,所以不建議吃,此外,也有人認為經期多吃甜的不會變胖,其實經期來時會有水腫快速消除的現象,所以感覺上體重不易增加,與吃不吃甜食沒有關係,如果妳吃了許多的甜食,這些熱量還是慢慢的會反應出來的,所以還是要節制比較好。 -
不少中藥藥材對於經痛有一定的助益,如當歸、黑升麻、加味逍遙散、益母草、溫經湯等等,可以諮詢中醫師診治,自己也可製作紅糖薑茶,花茶在經期來時喝,如果月經很規律,可以從要來之前的二、三天開始喝,一直到經期結束,症狀應該都會緩解。 -
運動對於經痛有明顯的助益,但是對現代人來說,也是最"知易行難"的任務,一些心靈與身體結合的運動,如瑜珈、冥想、太極拳都有不錯的效果,其實在工作、課業繁忙之餘,能讓自己身體多動動絕對是有益無害的。 經痛困擾著半數以上的女性同胞,小紅來的時候,腦筋一片空白,什麼事都不能做,面對這個討厭的婦女病,妳可不能病急亂投醫,從生活上的小細節、營養飲食的調理、運動、適當的藥物輔助,相信一定能把它的影響降到最低。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10-2009 10: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2]腹腔鏡?子宮鏡?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陽明大學講師 教育部部訂講師 鄢源貴 一般女性都怕開刀,但是當運氣不好體內有長腫瘤或因為其他的原因而不得不需要開刀的時候,當然都希望儘量選擇有效,但是較為保守的手術,同時希望手術的傷口能夠越小越好,恢復的時間則能越快越好。近年來快速蓬勃發展的內視鏡手術,可以輕鬆的達成女性對婦科手術這方面的期望。傳統的開腹式手術,傷口大恢復時間較久,目前婦科手術應用較廣的有腹腔鏡手術和子宮鏡手術。
腹腔鏡手術只要在肚子上打3~4個0.5~1公分的小洞,利用特殊的機器將二氧化碳灌入腹腔造成人工氣腹,將腹腔撐開並且以特製的攝影機及特製的手術器械去操作手術。就好像開怪手、吊車在房屋外頭施工整修.
陰道子宮頸和子宮的相對關係有點像走廊、房門和房間的結構,一般婦產科超音波甚至腹腔鏡的檢查有點像從房子外頭去觀察整個房子的結構,基本上它也對大部份結構上的異常都可以掌握到,但是仍有一些病變是在子宮腔內且較微小的,超音波甚至腹腔鏡也不易確定,由房子外頭看不出所以然,就甘脆走進房間一探究竟,這也是子宮鏡的原理,利用內視鏡器械經由走廊房門進入子宮腔(房間內部),可看個清楚順便也可做處理。就像是直接進入房間裏頭施工,腹部並無傷口。
(經血是由子宮腔排出,所以在子宮腔的病變雖小但極容易引發月經異常)
20年前的子宮腔鏡只侷限在作為診斷子宮腔異常的工具,但近年來隨著材料技術的進步,使子宮鏡在子宮腔手術上大放異彩,避免了許多傳統較侵入性的婦科手術,如子宮切除。目前臨床應用仍以診斷為主,佔8成左右)。
檢查對象以月經異常最多,筆者曾經有位年輕病患,雖有明顯月經週期,但其餘時間幾乎每天都滴滴答答,在多家醫院經過各種檢查並無特殊發現,而藥物治療也無效果,因此安排子宮鏡的檢查,發現在子宮腔中有3個約不到1公分的小息肉,也同時切除,也解決她一年多來的惡夢。因為超音波對子宮腔內太小的病灶診斷率較差。
其次是習慣性流產,雖然習慣性流產以基因染色體異常為較常見的原因,但子宮腔結構的異常也是可能因素,就像房間內有問題當然住起來就不舒適。例如肌瘤、息肉或先天子宮畸型。
不孕症,當然理由和上述類似
另外也有因為早期胚胎壞死感染、子宮內膜結核菌感染、做過人工流產手術及肌瘤切除、子宮整型及剖腹生產等,都有可能發生嚴重的子宮內膜炎或纖維化沾黏的現象。常導致經量少甚至無月經及不孕。
(可將沾黏分離,並暫時置入避孕器再合併高劑量的荷爾蒙預防再度沾黏)
目前治療的部份則以子宮腔的肌瘤及息肉切除,子宮內膜燒灼以及子宮腔內沾黏分離為主要項目。
子宮鏡是經由陰道進入,肚子沒有傷口,所以對患者的傷害極低,恢復時間也快,大多都不需住院。但是它仍是需要麻醉且是侵入性的手術,還是會有一些風險,包括子宮穿孔、出血、感染、或是子宮腔灌注液引發的副作用,但發生的機會很低。子宮腔鏡的進步,對診斷子宮腔異常有很大的幫助,也減少許多開腹的手術,是目前婦科微創手術的一大利器。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10-2009 10: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囊性卵巢與高男性素症簡介 ‥‥‥女人心事─婦產科諮詢服務網 王伊蕾‥‥‥ 2005/12/20 "醫師我滿臉痘痘, 看遍皮膚科也沒有效, 是不是我體內荷爾蒙失調的關係?"
"我的體毛又長又黑害我都不敢穿裙子, 我到底那裡出了問題?"
"我的月經不規則, 醫師開藥給我催經就會來潮, 一停藥就不來了, 我都快煩死了?"
"我也沒吃什麼體重卻直線上升, 月經也亂掉了, 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醫師我結婚兩年卻無法受孕, 和我同時結婚的同事都在請滿月酒了, 我是不是不孕 啊? "
在門診常被問到以上的問題, 相信這也是許多其他女性的困擾. 這些問題的源頭可能共同來自於高男性素症--一種女性荷爾蒙失調的疾病. 這種疾病雖然不見得會造成健康的妨害, 但是卻會造成青春痘, 多毛, 肥胖, 不孕等種種困擾女性至深的症狀. 治療能改善病人的外觀, 提昇自信, 所以醫師是可以提供協助的.
原因:
- 多囊性卵巢: 這是男性素過高最常見的原因, 卵泡無法正常成熟排出, 卵巢上會有許多小小顆的卵泡聚積, 所以叫多囊性卵巢. 長期排卵不良, 造成卵巢不正常分泌男性荷爾蒙, 因此會出現月經不規則, 受孕困難, 或其他男性化的表徵.
- 腎上腺增生或功能亢進:腎上腺會將男性荷爾蒙轉化成腎上腺皮質素, 在轉化的過程中若有任何問題, 都會造成不正常男性荷爾蒙過度分泌.
- 腫瘤: 在極少的情況下, 卵巢或腎上腺上長會分泌男性激素的腫瘤, 這種情況下比較特別的是男性化現象會突然出現,且急速惡化.
- 藥物: 例如女性運動員偷偷服用荷爾蒙,以增加耐力獲取好成績,也會出現男性化表徵.
症狀:
- 體毛過多: 白種人中高男性素的病人50-70%的病人會出現多毛症, 在黃種人中所佔比率較少,腋下或陰部是對男性素最敏感的部位, 陰毛的分布女性多為倒三角形, 若有男性素過多的現象, 陰毛則會從肚臍下至陰部間呈菱形區域分布, 其他如上唇, 下巴, 大腿內側, 也是常見毛髮過度生長的部位.
- 青春痘: 青春痘的成因有許多, 飲食, 壓力, 皮脂腺分泌過多, 都有可能. 男性素過多只是其中原因之一而已.
- 月經不規則或不孕: 男性素過多會造成排卵不規則或根本不排卵. 而影響月經的正常與受孕功能, 但必須注意的是多囊性卵巢的患者並非絕對不孕, 所以臨床上常有多囊性卵巢患者意外懷孕, 以為只是與平常一樣月經遲來, 等發現懷孕時胎兒都已經很大了.
- 禿頭: 男性素雖可使女性臉部及身體的毛髮增生, 但卻會使女性頭髮變薄及脫落,最明顯禿髮的部位是在頭頂, 其次是額角的部位.
- 皮膚色素沉積: 高男性素的肥胖女性容易在頸部,腋下, 外陰及大腿根部等磨擦處產生皮膚粗黑的現象.
- 男性化肥胖: 集中在腹部肥胖(大肚腩), 而非女性常見的臀部或腿部肥胖.
檢查:
- 抽血: 血液中的黃體刺激激素(LH)與濾泡刺激激素(FSH)比值大於3, 可懷疑有多囊性卵巢的可能, 其他男性荷爾蒙相關的檢查, 也可幫忙釐清是否有其他引起高男性素的來源.
- 超音波: 超音波下可見兩側卵巢腫大, 邊緣有大於10顆0.2-0.8公分的小卵泡分佈.
治療:
- 藥物治療
- 避孕藥: 若病人沒有懷孕需要, 又同時有男性化外觀(如青春痘多毛等)的困擾, 可考慮以口服避孕藥調經兼改善外觀.但以此法治療之女性須注意應由醫師處方, 因為避孕藥有輕重劑量之不同, 其中荷爾蒙成份也不盡相同,所以適合一般避孕使用者不一定適合用來壓制男性荷爾蒙, 服用時有需有耐心, 通常調整月經週期只要按醫師指示服用一至二週期就有效果,若是治療青春痘, 則需至少三個月治療. 體毛過多則需六至九個月, 服用期間應與醫師保持聯繫, 以便因應症狀隨時調整藥量.
- 排卵藥:若是有懷孕需要者, 則可考慮以排卵藥物調經兼增加懷孕機率, 只是排卵藥物對調經有效, 但對改善男性化外觀的效果較差
- 黃體素:若是不想懷孕也不想吃避孕藥的女性, 可考慮每兩個月左右定期服用或注射黃體素催經, 以免造成因久未來經排洩, 子宮內膜增生的病變.
- CPA(Cyproterone acetate): CPA是一種含有抗男性素作用的黃體素製劑, 國內常用之避孕藥黛麗安(Diane)即為含有CPA成分之避孕藥, 此藥對治療多毛症與青春痘效果顯著 在歐洲使用極為普遍.
- Spironolactone: spironolactone 是一種具有對抗男性荷爾蒙效果的利尿劑, 單獨使用效果較差,而且可能引起陰道點狀出血、頭痛、倦怠之副作用, 一般配合避孕藥等藥物協同作用效果更好,也同時可避免不正常出血之情況。使用期間會造成鉀離子滯留的副作用, 所以要注意少吃香蕉等含鉀食物, 並定期抽血檢驗血中鉀離子濃度,以避免體內離子失衡之狀況。
- 類固醇:用於治療腎上腺功能亢進的病人, 如DHEA-S升高之病人, 副作用為失眠、倦怠、 水腫等。
- 降血糖藥物: 高男性素的病人的身體組織對胰島素產生抵抗性, 迫使身體必須分泌更多的胰島素才能維持血糖的正常而降血糖藥物。Metformin(glucophage) 可以改善這樣的情況, 根據統計, 使用這種藥物三個月後, 80%的病人會有體重減輕, 身體毛髮生長速度減緩,排卵與月經正常, 副作用為容易產生頭暈等低血糖徵兆。
- 減重: 因脂肪組織會將女性荷爾蒙轉化成男性激素, 所以過重的女性常會出現男性化合併月經不規則的現象, 除了以荷爾蒙調經外, 減重是最直接與一勞永逸的方法.
- 手術: 可以腹腔鏡合併雷射或電燒, 將多囊卵巢上的卵泡燒掉, 可促進真正成熟之卵泡排出, 但療效不長是缺點.
- 美容: 以雷射脫毛或做臉去除青春痘.
|
|
|
|
|
|
|
|
发表于 7-10-2009 1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Z, 谢谢你,写得很仔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0-2009 09: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血瘤?水瘤?談令人一頭霧水的婦科腫瘤
腫瘤,聽起來多麼令人害怕的名詞.許多病人聽到這個自己有腫瘤,就如同被宣判死刑一般,但是腫瘤的範圍很廣,從完全良性無害的瘤到惡性侵犯的癌症,從小如綠豆到大如西瓜,什麼樣都有,並不是所有的腫瘤都須要開刀,也不是所有的腫瘤都對人體會造成傷害.在門診常碰到病人哭喪著臉告訴我,自己有長瘤,問我需不需要開刀?或是追溯病史,病人以前曾因長瘤開刀,但是到底長那一種腫瘤?病人就說不清楚了,所以必須安排額外的檢查,確定腫瘤的性質.有時醫師為了容易解釋病情,常將婦科腫瘤的性質簡單化,內含液體者稱為水瘤,含有血塊者稱為血瘤,固體狀者稱為肉瘤.但病人不知道的是,單單卵巢腫瘤的病理分類就有數十種,每一種的復發機率,後續治療等都有許多的不同,更不用說其他子宮方面的病變了.以下就幾種常見的婦科腫瘤簡稱,及其真正的腫瘤種類做一介紹.
水瘤: 這是卵巢最常見的腫瘤型態,在病理分類上它可能涵蓋了
- 生理性囊腫: 占所有卵巢腫瘤的80%,如濾泡性囊腫,黃體性囊腫等.這些囊腫的形成原因大多起因於排卵不良,造成液體堆積在卵巢上所形成.這種囊腫偶而會造成輕微腹痛,對身體大多都沒有傷害性,也不需要手術治療.在三個月經週期內,一般會自行消失.
- 良性的病理性囊腫: 占所有卵巢腫瘤的6%,如漿液性囊腫,黏液性囊腫,畸胎瘤等.這些囊腫形成的原因,大多是卵巢產生病變,而這些腫瘤並不會擴散侵犯到其他器官,但也不會自行消失,雖然情況不是很緊急,但仍有手術摘除的必要,以免腫瘤漸漸長大,對附近器官造成壓迫,或是腫瘤突然破裂,扭轉,造成危險.
- 惡性的病理性囊腫: 只占所有卵巢腫瘤的2%,也就是所謂的卵巢癌.如漿液性上皮癌,黏液性上皮癌,生殖細胞癌,轉移性癌等等.這種腫瘤會隨著腹水,血液,淋巴,侵犯轉移其他的器官,所以有馬上手術治療的必要.手術後還需要看癌瘤的侵犯情形,加做化學或放射治療,以根除癌細胞.
血瘤: 最常見的是指子宮內膜異位瘤,但也有其他較少見的病況.
- 子宮內膜異位瘤: 女性子宮內部有一層襯裡細胞組織,稱為內膜,會隨著卵巢週而復始的荷爾蒙變化而增厚,到一定時間後,內膜則會崩塌出血,就是所謂的月經.當內膜細胞隨經血逆流至腹腔,並在腹膜或其他器官上存活增生,當月經期間,子宮外部內膜出血的血液,無法像子宮內的經血般排出體外,就會積存在體內,形成血瘤,學名子宮內膜異位瘤.其中所含血液積存日久,呈咖啡色黏稠狀,故又稱為巧克力囊腫.這種腫瘤雖屬良性,但會造成女性經痛,經血過多,不孕等症狀,所以嚴重者有手術與藥物治療之必要.
- 出血性黃體:卵巢排卵後,在卵巢表面會出現一個傷口,在平常的情況下,這個傷口會自行癒合,並形成黃體組織.但偶而這個傷口會持續出血,造成病人內出血,腹痛,甚至休克,此時就有緊急手術縫合出血點的必要.但此種狀況較少見.
- 子宮外孕: 這種情況嚴格說起來,並不是一種腫瘤.它是因為胚胎著床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如輸卵管),造成局部破壞,腹腔出血的情況.這時需緊急手術,切除子宮外孕出血的部分,否則病人會有性命危險.只是有時病人身份特殊(例如未婚女性),手術後常要求醫師代為保密.醫師只好對其他親友解釋是因為"血瘤"破裂所造成的內出血,所以需緊急手術,如此矇混過關.以免造成病人的困擾.
肉瘤:
大多指由平滑肌增生所形成的肌瘤.肌瘤是最常見的子宮腫瘤,平均約每四個女性就有一個有.肌瘤發生原因至今不明,目前只能說是個人體質引起. 若是醫師告訴您您長了肌瘤,先別發慌,肌瘤絕大多數都是良性的,也不是所有的肌瘤都須手術.肌瘤需手術切除的狀況包括: 大於六公分,有嚴重經痛,經血過多,或頻尿,腰酸背痛等壓迫現象,引起不孕,或快速長大,有惡性變化可能(佔所有肌瘤不到1%,可能性很小).所以您若是子宮肌瘤的患者,卻沒有上述情形,只要每半年以超音波追蹤.若是肌瘤沒有變化,大可等到更年期時,肌瘤會因缺乏荷爾蒙而自行萎縮.
有些病人常會碰到甲醫師告訴她有腫瘤須追蹤治療,而乙醫師看了卻說沒有腫瘤不必回診的情形.這並不是甲乙兩位醫師中有一位誤診,而是某些生理性囊腫本來就會隨著生理週期時大時小,時有時無.超音波及一些血液檢查,也只能大約瞭解腫瘤的性質,只有手術後的病理切片才能做下最後的診斷.所以一般醫師對婦科腫瘤的處理原則是:若是小於六公分,沒有症狀,沒有惡性變化的傾向者,可以超音波追蹤觀察三個月,再決定是否真有手術需要.若是大於六公分,有嚴重不適症狀,或有惡性可能者,則須手術治療.而停經後的婦女,因為卵巢已呈休止狀態,若此時發現有腫瘤出現,則不論大小或有無症狀都應手術,排除惡性變化的可能.接受過手術的婦女朋友,請不要忘記在手術後,向您的醫師要一份腫瘤病理報告的副本,這樣在別的地方就醫時,別的醫師也能掌握您的病況,為您做後續的治療. |
|
|
|
|
|
|
|
发表于 7-8-2011 10: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顶。。 |
|
|
|
|
|
|
|
发表于 20-12-2011 1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vorysato 于 20-12-2011 11:37 AM 编辑
不孕症的其他原因
免疫性不孕
这是少见的情况,身体的免疫系统‘不认得‘自己的卵细胞。免疫系统把卵细胞当作外来者进而攻击它们。比较常见的情况是有些女性的免疫系统会攻击精子。这导致精子不能顺利通过子宫将卵子受孕。(参考 http://www.metro.com.my/ch/causes_of_infertility.php )
抗精子抗体(AsAb)是一个复杂的病理产物,男女均可罹患,其确切原因尚未完全明了。男性的精子、精浆,对女性来说皆属特异性抗原,接触到血液后,男女均可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阻碍精子与卵子结合,而致不孕。
如果在性生活后的女性朋友的身体内产生抗精子抗体后,以后每次性生活进入阴道的精于不仅不会使卵子受精,反而会刺激女性的免疫系统,使抗精子抗体更加增多,这时的杀精作用更强,这样将严重影响受精卵的形成。 |
|
|
|
|
|
|
|
发表于 8-2-2012 08: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gif) |
|
|
|
|
|
|
|
发表于 8-2-2012 10: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