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45|回复: 1

将错就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7-2009 01: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usqiaobao.com/huajiao/2009-07/14/content_229671.htm

“行李”竟是由错别字而来

    【侨报网讯】本文说的“汉字里的错别字”,不是指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错别字,而是指汉字里现在被认为正确其实是错的错别字。
  “射”和“矮”就是两个恰恰被颠倒用错了的字。“射”拆开来是寸身——身只有一寸高,分明不是矮吗?而“矮”,拆开来是委矢——委,托也;矢,箭也

;委矢在弦,不就是射吗?但不知是哪位老兄,而且肯定是一位相当有权威的老兄,把这两个字颠倒了,从此大家就都跟着颠倒了。本来是矮的“射”反而被当做射,而本来是射的“矮”反而被当作矮了。谎言说一百遍,就成了真理;约定俗成,错的也被视为正确了。
  外出携带的物品被称为“行李”,怎么看都觉得不可思议。“行”,还能同“出行”挂上,而“李”,是一种果树的名字,同物品风马牛不相及。那为什么竟叫“行李”呢?原来这“李”是一个由错而别的字。

  人们出行携带的物品,通常都会打成包裹。行李者,即出行的包裹也。这包裹的“裹”字,是把衣服的“衣”拆开来,里面镶进一个“果”字。“果”表示它的读音,“衣”则表示这包裹里主要是衣服之类。所以“行李”应该是“行裹”(XINGGUO)。但是,繁体字的“ ”(LI),是“衣”字拆开来里面镶进一个“里”字。“里”同“果”有点像,又都镶在“衣”字里面,粗心人一看,会把“裹(GUO)”和“ (LI)”看成一个字。也不知是哪位老兄,就把“行裹(GUO)”看成了“行 (LI)”,同时也把“行裹”写成了“行 ”。

  我们汉字的所谓“六书”规则里有一条叫“假借”,即用彼同音字代替此同音字。例如古文里面的“蚤”有些就是“早”的假借字。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说”,就是“悦”的假借字。“行裹(GUO)”既然被写成并念成“行 (LI)”,有人,例如《左传》的作者左丘明,可能嫌那个繁体的“ ”字写起来麻烦(那时的字是刻在竹简上的),索性用“李”字来假借它。《左传·烛之武退秦师》里那个烛之武劝说秦伯放弃对郑国的围攻,在说了其他的利害关系后还说了这样几句话:“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行李之往来”,“行李”两字就这样出现了。可能因为左丘明是一位公认的“大家”,《左传》又是经典;“大家”和经典都写作“行李”,“行李”就这样被固定下来了。

  “行裹”(GUO)——“行 (LI)”——“行李”,由错而别,像蛹变蛾一样,就这样完成了。虽然蛹同蛾很不相同,却有轨迹可循也。

(编辑:任茉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7-2009 08: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射沒有錯用,只是訛傳。
金文原為弓箭在手上的樣子,但到了小篆,弓演變成了身,沿用到現在。
否則如今的射字應該寫成(弓寸)或(弓又)之類。

矮明顯是個形聲字,以矢為部首應該跟短有關(個人臆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8-11-2025 03:26 AM , Processed in 0.10415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