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1-5-2009 07: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1-5-2009 08: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誰可改變 于 20-5-2009 10:57 PM 发表 
以前黃家定的人就有這樣做,現在的總會長,有點高高在上 ,不可一世般
总会长与你同条裤穿都没有,
我们要的不是这些。 |
|
|
|
|
|
|
|
|
|
|
发表于 22-5-2009 09: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希望巴生港口的丑闻能够给给交待看看他们在卖什么膏药。。。 |
|
|
|
|
|
|
|
|
|
|
发表于 22-5-2009 10: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2-5-2009 10: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2-5-2009 1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问题的。。要拖拖拉拉吗?
可能他们认为人民选他,而显得他们会比人民聪明。 |
|
|
|
|
|
|
|
|
|
|
发表于 22-5-2009 1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5-2009 10: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4-5-2009 1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4-5-2009 1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星洲日报/夜雨晨风
作者∶郑丁贤
46亿令吉,是政府行将提供巴生港口自由区(PKFZ)的长期优惠货款。
想问一问,这笔钱,是否一项“拯救”行动?
是的话,这将是另一个大马记录─超级昂贵的大拯救行动。
46亿令吉,到底是多少钱?
天文数字,难以想像。
这麽说吧,去年政府调涨汽油价格30仙,搞得人们勒紧腰带抗议。
结果,一年下来,挤出了44亿令吉。
众多一等良民,共体时艰,共赴国难,历经漫长的365天,在加油站前忍痛加油,才勉强挤出44亿令吉。
一项白象计划,顷刻之间,就吞掉了46亿令吉。
只能惊叹,哗,好大苹的白象!
设立巴生港口自由区的计划,提出时预估耗资11亿令吉,自负盈亏,不涉及政府拨款。
巴生港务局以每方尺25令吉的价格,向一家公司Kuala Dimensi(KDSB)购买这1000英亩的地段。
在此之前,KDSB是以每方尺3令吉,收购这块地段。3年之间转手,从3令吉暴涨到25令吉。
是KDSB太神奇?还是港务局太大方?
当然,有关方面的说辞是,这包括了填土、排水等费用。
结果,单单是购买地皮,就用了18亿令吉(包含利息)。
之后,港务局又将自由区计划交给KDSB统包;各项发展开支、专业支出,加起来是46亿令吉。
去年11月启用至今,只有一家挪威石油天然气公司,以及寥寥无几的小公司进驻。
然后,连管理公司Jafza也因种种不满解约而去。这家公司曾经成功打造了杜拜的Jebal Ali自由区。
46亿令吉的投资,前景堪虞;负债累累的巴生港务局,等待打救。
钱去了哪里? |
|
|
|
|
|
|
|
|
|
|
发表于 24-5-2009 1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独立新闻在线
人民公正党最高理事兼雪州加埔区部主席洪旭崖今天下午2时30分到布城反贪局,投报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Klang Port Free Zone)计划可能含有贪污舞弊成份。
陪同洪旭崖报案的人民公正党领导人包括总财政梁自坚、雪隆公正队队长李成金、妇女组执委颜贝倪、青年团执委林秀凌、雪州副青年团团长谢双顺、士布爹区部副主席陈志刚及陈照宏。
在这之前,民主行动党非政府组织局刘天球曾报过四次案,要警方和反贪污局彻查巴生自由贸易区土地买卖和建筑成本所可能发生的贪污、滥权事件。
洪旭崖是基于以下四点疑窦向反贪局投报:
一、港务局(Port Klang Authority)以马币18.1亿元,即每平方尺马币25元的价格从Kuala Dimensi有限公司手中购得土地,发展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而Kuala Dimensi有限公司仅以马币9500万元,即每平方尺马币三元购得该片土地。港务局所支付的购价,远比政府估价师所估的价钱还要高。在交易之前,双方已安排付款,并签署了买卖协议。
二、港务局委任Kuala Dimensi有限公司为巴生自由贸易港口的承包商,这项工程并没有公开招标,原有的马币23亿元成本也增加到马币46亿元。港务局与Kuala Dimensi也进一步达致增加成本的附属协议,但这项协议并没有获得财政部批准。
三、港务局也促使政府发出四封信件支持和保证Kuala Dimensi有限公司为巴生自由贸易港计划所发出的马币46亿元债券,这确保Kuala Dimensi有限公司从马来西亚企业等级有限公司获得“AAA”等级。这些信件并没有获得财政部批准,而发出这封信函的交通部官员并没有权力这么做。
四、Kuala Dimensi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总裁都是与执政党,如巫统、马华公会、砂拉越进步党或与政党关系密切的人士。
建筑成本从10亿飙升46亿
政府起初斥资10亿元发展巴生港口自贸区,但2004年动工迄今,发展承包商Kuala Dimensi已超出原定成本36亿元,并向政府申请36亿元贷款。政府批准这项贷款,以致巴生港口的发展成本(加上购置土地成本)飙升到46亿元。
政府原拟把巴生港口自贸区塑造成第二个繁华的杜拜嘉贝阿里自贸区,可是,2004年,高额地价就率先为这项大型计划蒙上一层阴影。随着自贸区在2006年11月投入运作,高建设额、偏低的租用率以及管理纰漏问题一一浮现,其前景令人忧心。
2004年,港务局以马币10亿元购买一幅一千英亩的土地,发展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平均每英亩100万元,每平方公尺约25元,比14至17元的市价高出许多。这项备受争议的土地买卖因售价飙升18亿1000万元,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
交通部上周发表文告指出,港务局乃依据估价局的建议价(每平方公尺25元),以10亿8800万元的价格从Kuala Dimensi手中买过一千英亩的土地。
交通部长陈广才昨天在国会下议院回复国会在野党领袖林吉祥的提问时也指出,每平方公尺25元的价格涵盖填土、造沟渠、建入口处的道路和桥、建设街灯、水供设备,以及缴付水电和电话线供应公司的款项。
他表示,置地款项共分15年向Kuala Dimensi私人有限公司摊还,利息为7.5%,因此,总置地款项便成了18亿700万元。换言之,自贸区的置地利息高达7亿余元。 |
|
|
|
|
|
|
|
|
|
|
发表于 24-5-2009 1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独立新闻在线
人民公正党领袖安华依布拉欣说,政府应即刻成立独立委员会调查和公布牵涉雪兰莪州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马币46亿元丑闻的任何人,包括调查前马华公会总会长及前交通部长林良实在这项工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管理不当所造成的后果。
现年64岁的林良实是马华公会第六任总会长(1986-2003年),1986年出任交通部长,直到2003年卸任为止。
安华说,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最初的概念是要效仿杜拜嘉贝阿里自贸区,但是却暴露国阵“权力瓜分”背后的真相:巫统中央和地方领袖、一位砂拉越民主进步党国会议员和一位马华公会前政务次长,分别在不同阶段卷入这项工程
安华曾任马哈迪政府的副首相兼财政部长,他今天发表声明说:“嘉贝阿里港务局因政治干预和官僚滥权,而在今年七月撤出巴生港务局,政府不应感到惊讶。”
他说,首相兼财政部长阿都拉巴达威答允交通部长陈广才批准马币36亿元贷款予该项计划,显示出首相毫无政治意愿,默许这宗拯救朋党企业丑闻;在野党在国会动议辩论此事不获批准,再次揭露政府不愿承担这宗舞弊事件的风险,无法兑现以人民利益至上的承诺。
“这事件不但影响外国投资者对我国未来推行的多项发展走廊失去信心,同时也导致利益集团获利,身为渔民合作社成员的贫苦渔夫则受到边沿化。”
他披露,这宗舞弊事件的主角Kuala Dimensi有限公司在1999年以马币9500万元,向Koperasi Kemajuan Pulau Lumut买下巴生自由贸易港口地段,复于2003年以马币11亿元转卖给巴生港务局。
“当时这项决定在政府内部引起反对声音,因为政府其实可以每平方尺10元购买该地段;可是政府坚决以每平方尺23元成交。Kuala Dimensi有限公司则被委为发展承包商,以致工程发展成本增加33亿元。” |
|
|
|
|
|
|
|
|
|
|
发表于 25-5-2009 0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5-5-2009 08: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5-5-2009 0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5-5-2009 03: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6-7-2009 03: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112243 的帖子
|
没什么的,只要华人的利益能被保护和捍卫。我觉得华人就会很满足。知足常乐这句话只有华语才能表达出它的意识。别的语文不能!!!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