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012|回复: 13

“5月17日光华日报”第十一届北马中学戏剧比赛之点评(原装无删减版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5-2009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剧评终于在光华日报(5月17日)刊登 ,但是编辑还是有将我的稿给于删减(即使她答应我将会原文刊登 ),而且删减的部分还是最精彩也是最肺腑之言的部分(对不起,臭屁了一点 ),所以藉此机会,在此将我的原稿给还原,请多多指教。

虽然有几位朋友嫌我过于直肠直肚,还怕我会被人打,但不吐不快,所以如有得罪之处,请多多包涵!!!

在此多谢爱暄老师和Noise的成员之一(对不起,忘了他的名字)及耀祥在剧照上的帮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5-2009 0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17日光华日报”第十一届北马中学戏剧比赛之点评(原装无删减版本)

红色代表被编辑删减的部分。

第十一届北马中学戏剧比赛之点评

当评审声称今年参赛队伍比吉隆坡的戏剧水准还要高时,我不禁掩嘴失笑,因为对于向来有追捧戏剧比赛的忠实剧迷而言,今年的水准素质可称是历届来最平乏逊色的一年。
所以我心目中的得奖名单(如下)就很理所当然与评审的成绩有点出入。

最该闭关修行深造奖:


a)
钟灵中学“高山绿水”
b)
槟华“心中的阳光”
c)
协和“织梦”

3支队伍无论是剧本(平庸无力,陈词滥调),演员(像“海军斗水兵“般互斗水皮,拙劣和肤浅的演出足以让他/她们共享此届“最烂演员奖”的荣誉)至编导的表现(患末期癌症的父亲时而有力时而无力还可上山,显示“高”编导对于癌症未有深入的认知;“心” 演员喋喋不休的表演令人厌烦;“织”南柯一梦的结局让人想痛扁零创意的编导)皆须闭关三五年以面壁思过。


最该喝开声茶大奖

a)
圣心“糖果巫的糖果屋”

由于编导那表彰肤浅的感情观(血浓于水的母子仅因小事而宣告感情决裂?哥妹仅因甜点而住下来的安排未免草率了点),加上演员生硬的肢体和那尖得刺耳的破嗓子,即使搬上精妙超美的布景(但剧中一再强调的草莓蛋糕的设计竟如此马虎)和配乐,还是无法改变“糖”乃是部差强人意剧目的事实。

b)
中华“离。骚”

要明白文绉绉的对白原本就不易,偏偏主要角色(神)的声音却小得让我们很多时候得靠自己猜测剧情走向,而且编导手法(射太阳及拆散连体伴侣)过于严格单调熟口熟脸(否则结局同志重遇的情感会更充盈),观众无法入戏已是预料中事了。但是,将同志情含蓄温馨并且诚恳地呈现在众人面前还是让我忍不住地颁了“最勇气可嘉奖”于“离”。


最勇气可嘉奖

a)
韩江“等待变奏曲”

以实验剧来挑战观众和评审的耐性对戏剧比赛的长胜军而言是绝对需要莫大的勇气的,但这回韩江却下了错误的赌注,因为剧本少了实验剧应有的颠簸起伏(细节和角色间的互动并没有值得玩味的地方),导致演员无法借戏而发挥(演员的功力难以满足此剧极需肢体情绪大幅度变化的需求;但放眼全部参赛队伍,演技沉稳的男主角无法与抢镜出色的“酒鬼”一起共夺演员奖实在是此届赛会最大的沧海遗珠),也难怪坐在观众席的我们会呵欠连连, 坐立不安。

b)“织梦”舞蹈者与男司仪(新人)

当看见服装超丑的舞蹈者和男司仪竟在隆重的开幕仪式穿着男女不分的服装信心满满的登场时,我对“丑”这一字竟然有了全新的定义。


最不实至名归奖

a)
菩提“新生。心声”

考量了“新”剧本的社会意义(“演出胜于一切”的现实老土观念就远远比不上“美”和“老”提倡对于亲情和文化关爱的宽阔视野),创意(上届题材类似的“Harlo”比“新”更妙趣横生)和价值观(母亲因女儿演主角及有媒体的报导从反对改为支持的“廉价”人生观实在是让人无法认同),“新”能夺得剧本奖绝对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倒是演员的“抵死”演出(菩提历届罕有少见的扎实稳健,但还未至于可获演员奖),让人看得心花怒放,大快人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5-2009 01: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难分难解奖:

钟灵独中“美丽假期”恒毅“老兵陈与他的子孙们”莫属

恒毅(或MIU Production??)在今年已不再像往年般企图以异常突(大而无当)的大制作来掩盖剧本的自相矛盾。恰到好处的“少”道具运用,对于情节的进展更是有画龙点睛之效(相比于开场皮影戏的无戏可看,尾声时当槟城名迹尽现在布幕时更能燃起在场所有观众的心)。

虽然他们“终于”肯正视故事的工整性(以老陈的人生隐喻槟城的历史文化确是值得一赞),但由于两者之间未能细致铺排(很多情节大多数是通过人物对白直接而生硬的呈现出来,以致原本戏味十足的“老人和文化被遗弃”情节显得索然无味)和环环相扣(老陈那平淡的一生完全无法将槟城浮华背后的“城市之伤”烘托得淋漓尽致),间接地严重影响叙事的流畅和人物的血肉丰满。

反之,“美”看似简单似曾相识,却不曾流于陈腐,皆因编导对于人物心理和动机的刻画简练准确(女孩与大头鬼虽少对白,却能够短时间内让人在冲突中和离别时依旧感受得到大头鬼无脸的“切肤之痛”和淡淡离愁)和细致入微(以学化妆增添自信暗喻女孩“等待社会认同”到她为大头鬼化妆的“实现自我认同”不动声色的铺排正是我赐予“美”最佳剧本奖的主要原因)。另外,“美”中悦耳动听的配乐显然与剧目已溶为一体(随处可听到的滴水声不但象征女孩微妙的心理变化,更加强整部剧的张力),所以“美”可以在配乐奖中脱颖而出并非不无道理的。

当“老”演员的表演痕迹(小大人或大小人)过于明显及不够深刻时(无奖的老陈太太的演技反而比老陈更清新自然),“美”演员一早就以纯熟简而有力的演技俘虏我的心,正是这种简单朴实的表演方式让我在婆孙与大头鬼分离的瞬间竟然还是被感动了。所以,“美”绝对有资格连夺3个演员奖,戏剧特优奖及我私自赐予的导演奖。

最重蹈覆辙奖:主办当局

等待成绩揭晓前的冷场频频已非首次发生,与其让现场观众尽说些无聊的冷笑话(某些现场观众还蛮像流氓般无礼),不如:

a)
请给表演者多数分钟的时间(尤其是搭档演出部分),如要保留胡闹和无聊成分居多的即兴表演。因为我相信即使最棒的演员都需要数分钟以思考和调整情绪,更何况是这些参赛的初生之犊。



b)
让各剧团展现1020数分钟的短剧,即可获得免费的宣传(总好过在礼堂外面摆摊“少人问津”的好),又可让现场观众投票选出最佳表演奖,一举数得。



c)
重播以往参赛队伍的好戏,即可重温旧戏,又可向前辈们致敬,何乐而不为!



d)
播放并推广大马独立电影。


在一一“数完”了9支参赛队伍后,我只对以下4支队伍情有独钟(排名绝对分先后如下),其余的队伍在我的评分中且无法顺利过关,期望来年会有更多成绩亮眼的剧目,毕竟时间和金钱(RM 20.00)是宝贵的。

1.
钟灵独中“美丽假期”
2.
中华“离。骚”
3.
恒毅“老兵陈与他的子孙们”
4.
菩提“新生。心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5-2009 10: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翁可伦 的帖子

我心目中的排名则是:
1.
恒毅“老兵陈与他的子孙们”

2.
钟灵独中“美丽假期” & 中华“离。骚”

[ 本帖最后由 tauruskhim 于 17-5-2009 10:47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5-2009 1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还真用心良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5-2009 0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一下,今年菩提、钟灵独中及中华的老师是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8-5-2009 03: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翁可伦 的帖子

看了楼主的剧评后,
我第一个浮上脑海的问题是,
不知道楼主是否知道《等待变奏曲》并非原创剧本,
而是改编的呢?
你说“实验剧”,请问实验在什么地方呢?
原著剧本的名字我忘了,但就是他国的一个作品来的。
而且本地某剧团也曾经上演过这个作品,
那时候他们改名为《心肝腚》,
不知道楼主是否真地了解这个剧本是属于荒谬剧呢?
相信他们也不是要做什么实验,而只是觉得剧本好玩而已吧...

纯属分享 (超害怕被攻击!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5-2009 09: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eadspirit 于 18-5-2009 03:54 AM 发表
看了楼主的剧评后,
我第一个浮上脑海的问题是,
不知道楼主是否知道《等待变奏曲》并非原创剧本,
而是改编的呢?
你说“实验剧”,请问实验在什么地方呢?
原著剧本的名字我忘了,但就是他国的一个作品来的。 ...


《心之所欲》Heart’s Desire劇作家簡介
本篇節譯自British Council網站
翻譯、整理:楊雁舒、陳仕瑛
卡瑞兒邱琪兒(Caryl Churchill)生於西元1938年。她的第一個劇本作品是在她的大學階段,1958年搬上舞台即獲得學生戲劇獎(award at the Sunday Times National Union of Students Drama)。她也為BBC廣播電台寫了許多劇本。她的作品超過廿十個,台灣演出過《複製人》、Far Away(2000)《遠方》,Cloud Nine(1979)(譯成《九重天》或《響徹九雲霄》)亦是國內多數戲劇學系與外語系學生必讀之作,此次演出的Heart’s Desire(1997)《心之所欲》是台灣首演,原劇本是由邱琪兒和劇團工作者共同發展出來的。除了劇場,邱琪兒的作品也涉及電視劇與廣播劇。
邱琪兒目前仍活躍於英國劇壇,現居倫敦。她最近一次的劇場作品為導演史特林堡的《夢幻劇》,預定於2005年二月在英國國家劇場﹙National Theatre﹚首演。



《心之所欲》Heart’s Desire 簡介
這是一齣複雜得離奇卻又簡單到不行的戲。戲的一開始,一個表面上平凡無奇的中產階級家庭,三個中年人——爸爸、媽媽、姑姑在廚房裡等待他們多年不見的女兒第一次從澳洲回家。在等待的過程中,數十年來到此時此刻,生活中似乎發生過或可能發生或根本不可能發生的種種情境席捲而來,他們被迫面對自己內心最深沉的渴望。戲的結尾,女兒回來了,他們想說什麼卻又無能為力。
當真實變成謊言,意識中的場景卻一一在眼前具現,他們該如何把該說的話說出口?當生活的真相只剩下平淡、瑣碎、一成不變的重複甚至荒謬,我們該如何在哈哈大笑的同時回想起,各自生命中的甜美與傷痛?
等待,真的可以列為世界上最困難的事件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5-2009 10: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eadspirit 于 18-5-2009 03:54 AM 发表
看了楼主的剧评后,
我第一个浮上脑海的问题是,
不知道楼主是否知道《等待变奏曲》并非原创剧本,
而是改编的呢?
你说“实验剧”,请问实验在什么地方呢?
原著剧本的名字我忘了,但就是他国的一个作品来的。 ...


實驗劇場
實驗劇場是對20世紀開始發生在西方劇場界的許多不同劇場運動的總稱。實驗劇場是對當時主導了戲劇寫作與戲劇製作的傳統的一種反動,尤其是針對自然主義。這個詞語的意義隨著時代而不斷變化,因爲有許多原本被認爲激進的戲劇形式,已經逐漸被主流劇場界所接受及採用。實驗劇場和前衛劇場這兩個詞語常常可以互相交換使用。

荒謬劇場
戲劇中要表現此等觀念,也就決定了戲劇的結構。因此荒謬派劇作家,對傳統戲劇之邏輯結構,均抛棄不用。其戲劇動作,就傳統戲劇的立場言,很難讓人消受;不論演員如何瘋狂地表演,他們的瘋狂無非是強調一個事實,沒有東西能夠改變他們的生存。1953年第一次演出的貝克特《等待果陀》(En Attendant Godot)一劇中,並無情節的安排,只見兩個迷失的人,有時是裝扮成流浪漢的,在舞台上無窮盡地晃來晃去,誰也不知道他們等待的什麼人還是什麼東西?荒謬劇中所用之語言常常不聯貫,都是老生常談、雙關語、重複以及前後矛盾的。1950年第一次公演的尤涅斯科《禿頭女高音》(La Cantatrice Chauve)一劇的演員,只在舞台上坐、說、重複一些不言而喻的,直到最後聽起來像是無意義的話,以顯示語言溝通上的不可能。荒謬的、無目的的行爲和言語,有時在表面上呈現出一幅讓人眼花撩亂的喜劇,實際上卻在嚴肅地描述人類真正性質的苦楚。於此吾人可體會出來自喜劇、雜耍,以及啞劇、特技等傳統喜劇的影響。同時,超現實主義、自覺存在論者及表現派和卡夫卡(Franz Kafka)作品所表現的思想給予荒謬劇的影響也是很明顯的。   荒謬劇在嘲弄傳統戲劇常規上之創意令人震驚,在表達20世紀中期主要問題方面受人歡迎,至60年代中期呈現些微沒落;然而,其革新觀念,有些已爲戲劇主流所吸收,甚至激發出前衛派,以推動更進一步的實驗。荒謬劇派之主要作家,有些在其藝術領域已開始尋求新的方向,有些人則仍一本初衷地寫作和演出。

以上資料,取載於维基百科和互動百科.
個人看法,荒謬劇場可以歸類于實驗劇場之一.

[ 本帖最后由 我的甘蔗比较长 于 18-5-2009 10:29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5-2009 0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我的甘蔗比较长 的帖子

其实如果甘蔗兄想要知道更多什么是"实验剧场"的话,
建议可以参考姚一韦老师写的《戏剧原理》,
或钟明德老师写的《从写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等等,
相信你会更加明白何谓戏剧形式以及类型等...

但是实验剧场(experiment theatre )并不是实验剧( experiment drama )的意思哦,而且通常不会这样分类的,
而是直接针对戏剧类型而分的。

如果有好书,也介一介绍我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5-2009 09: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deadspirit 的帖子

謝謝你的回復和介紹.
最近也在看鍾明德老師的<從貧窮劇場到藝乘: 薪傳葛羅托斯基>.
蠻不錯的.......
自己也是自習,網上查詢的.......
如有錯誤,請多多改正
畢竟在這個小島,資源有限,只能自己努力爭取,學習..
不然,就原地踏步,閉門造車

[ 本帖最后由 我的甘蔗比较长 于 19-5-2009 09:19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5-2009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eadspirit 于 18-5-2009 03:54 AM 发表
看了楼主的剧评后,
我第一个浮上脑海的问题是,
不知道楼主是否知道《等待变奏曲》并非原创剧本,
而是改编的呢?
你说“实验剧”,请问实验在什么地方呢?
原著剧本的名字我忘了,但就是他国的一个作品来的。 ...



太久没参与及进修戏剧了,所以将“荒谬”剧和“实验”剧给弄混淆,所以在此谢谢deadspirit您的纠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5-2009 0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你的剧评,还蛮公道的。。
还有你的建议。。。太好了。。
a)
请给表演者多数分钟的时间(尤其是搭档演出部分),如要保留胡闹和无聊成分居多的即兴表演。因为我相信即使最棒的演员都需要数分钟以思考和调整情绪,更何况是这些参赛的初生之犊。


b)
让各剧团展现10至20数分钟的短剧,即可获得免费的宣传(总好过在礼堂外面摆摊“少人问津”的好),又可让现场观众投票选出最佳表演奖,一举数得。


c)
重播以往参赛队伍的好戏,即可重温旧戏,又可向前辈们致敬,何乐而不为!



d)
播放并推广大马独立电影。

请继续加油多写剧评哦。。。

[ 本帖最后由 allader 于 20-5-2009 01:52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09 12: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llader 于 20-5-2009 01:51 AM 发表
喜欢你的剧评,还蛮公道的。。
还有你的建议。。。太好了。。

请继续加油多写剧评哦。。。



谢谢,请多多指教。
还真的是希望明年的戏剧比赛在等成绩时的节目安排可以有所不同。
也希望司仪可以在服装(男新人)和主持方面(临场反应)多做准备,以免让人当笑话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8-2025 11:30 PM , Processed in 0.10650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