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41|回复: 3
|
纪念伯圆的水墨艺术
[复制链接]
|
|
这个贴开放给大家,把伯圆的作品贴上来。。。
最好是珍藏品。。。。
我先贴上我家兄,空理师傅因机缘巧合收到伯圆的一张墨竹。。。。
 |
|
|
|
|
|
|
|
发表于 4-5-2009 09: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来都没有买报纸,所以很多新闻都不知道.
上个月吧,匆匆瞄了邻座的报纸,好像是伯圆长老圆寂的新闻,
但不确定,但来这里又好像没有什么消息,
好像是看错了,现在看了绍胜用纪念两个字眼,
是不是,真的?
如果不是真的,请绍胜清除此楼. |
|
|
|
|
|
|
|
发表于 4-5-2009 10: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逸笔草草 于 4-5-2009 09:32 AM 发表 
近来都没有买报纸,所以很多新闻都不知道.
上个月吧,匆匆瞄了邻座的报纸,好像是伯圆长老圆寂的新闻,
但不确定,但来这里又好像没有什么消息,
好像是看错了,现在看了绍胜用纪念两个字眼,
是不是,真的?
如 ...
转文
伯圆长老圆寂 停灵湖滨精舍供瞻仰
发布时间:2009-04-13 来源:马来西亚佛教总会
--------------------------------------------------------------------------------
(吉隆坡)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永久顾问、一代高僧伯圆长老已于4月10日(周五)晚上9时安祥圆寂,世寿96,僧腊77载。
伯圆长老是雪州湖滨精舍开山住持,平生禅净双修,弘法利众77年,门下求法弟子不下十万人,法雨遍及国内外,善缘广泽佛、政、经、文、教界,德高望重,备受尊崇。
长老近年因年事已高,深居简出。临终之际,四众弟子随侍在旁,在声声佛号助念中,正念分明,往生净土。
目前停灵在八打灵再也湖滨精舍,以供十方信众瞻仰遗容、助念结缘。
伯圆长老生于1914年,俗名李德福,原籍福建福安,童年入读私塾,早结翰墨因缘,遍览名迹法帖;他于19岁依止释门,在狮峰广化寺礼静绳禅师出家,22岁时在福州鼓山十方丛林涌泉寺受具足戒于一代高僧虚云禅师座下,随即入禅堂,后入石鼓佛学院,担任鼓山丛林知客师。
他好学不倦,逢缘求教,年轻时向静绳禅师的好友,即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学生贾梦鱼学习国学,是梁先生的再传弟子。
1947年任极乐寺监院
1947年,长老受鼓山派遣到南洋的丛林分院、东南亚第一名刹槟城极乐寺出任监院,任重道远;长老于1961年受邀到吉隆坡弘法,摄受者众,便应十方善士之请,驻锡首都,建湖滨精舍,弘法利生。
弘扬禅教之余,更精进书画,丹青墨宝,遍及世界各地,从东南亚各国至中、港、台、澳,甚至远及美国纽约。数十年来广结善缘,与文化、艺术、教育界时有过从,同时也受邀出任多个公益团体顾问至今,并曾为众多慈善团体以及文教团体举行无数次义展,泽被众生。
长老博学审思,明辩笃实,诗书画艺已臻化境,平素清淡自娱,自号湖宾闲人,每以书画调和禅心,著有《睡狮身上的疤痕》、《松涛声里话前尘》、《五台山上一行者》、《心清安祥——伯圆上人的禅艺世界》典藏版诗书艺论作品集,以及《翰墨因缘——伯圆上人与刘庆伦师徒作品集》等。
长老的书法分别于1991和1992年被选刻立碑于中国“神墨碑林”与“诗圣碑林”,2000年更受大马国家美术馆邀请举行个展,成为在该馆举行大型书画个展的第一人。
湖滨精舍地址:No.4,Jalan 11/8,46200Petaling Jaya,联络电话:03-79565981。
逾百僧侣前往致哀
伯圆法师圆寂的消息出后,各地的逾百名僧侣和公众陆续前往其治丧处湖滨精舍瞻仰遗容和致哀。
在下午时分,治丧处已开始搭棚做准备工作,而马佛总雪隆分会主席明吉法师、佛光山总主持觉诚法师、檀香寺的唯悟法师和马佛青总会长王书优博士也前来瞻仰法师遗容。
16日举行公祭及火化
伯圆长老赞颂(治丧)委员会总干事素闻法师说,委员会订在4月16日上午10时,为伯圆长老举行公祭及发引到千佛寺火化场火化。
他说,届时将邀请大马佛教总会会长日恒长老主持起龛仪式,同时邀请台湾中国佛教教会理事长净良长老举行举火仪式。
他表示,在6天的赞颂仪式,皆遵照长老生前遗愿,一切从简,即每日上午9时至晚上11时,开放给公众瞻仰及念佛回向。
与林连玉相交甚笃
伯圆长老书法弟子刘庆伦说,长老生前以书画识友,广结善缘。
他说,长老与林连玉也是相交甚笃,林连玉曾写一首禅诗:“桃源世外隐三老,若墅堂中参二禅”。
他表示,诗中的三老是指林连玉、当时的企业家李家耀和王喜启,而二禅是指伯圆长老和竺摩长老,这些生活点滴是长老珍惜的记忆。
他曾问过老长一生有甚么憾事,长老说,如果有得选择,他宁愿一生在中国福州鼓山,向高僧虚云禅师学习。
|
|
|
|
|
|
|
|
发表于 8-5-2009 0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