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shuchin1982

每日新闻(关丹)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5-2010 07: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關丹商業垃圾費風波未了‧又24商家集體投訴                                          2010-05-04 14:39                       
                                                        
                         
  •                                                
                                                                                                     
                                                                           

    24戶商家聯合反對關丹市議會徵收商業垃圾費新措施。左3為沈春祥。(圖:星洲日報)

  •                                                
                                                                                                     
                                                                           

    商家以商號印章代替簽名,通過沈春祥聯合致投訴信予市議會。(圖:星洲日報)

  •                                                
                                                                                                     
                                                                           

    陳漢祥曾發表文告指出,商家的每日垃圾量若少於60公升不需付費,或可向市議會上訴。(圖:星洲日報)

  •                                                
                                                                                                     
                                                                           

    廖曉薇(餐館業者)(圖:星洲日報)

                                                                                                                                   
                                [url=][/url]
                               
1 of 4
                                [url=][/url]
               

                          

                                                                                                                                                                                                                             

(彭亨‧關丹)“徵收商業垃圾費”風波未了,週一(5月3日)又一批來自敦依斯邁路斯里商業區的24間商家集體投訴關丹市議會收費不合理,並一致決定不繳交這筆費用。


這批手機店、餐館、花店、蛋糕店等業者,週一通過報章力表對當局徵收費用數額不統一,甚至部份店鋪不需收費的做法感到極度不滿。

商家表示,他們從報章報導得悉,垃圾量未超過60公升的店鋪理應豁免收費,但業者當中卻接二連三收到一本市議會寄出的“商業垃圾收費固本”,限定從5月份起每月10日前繳交商業垃圾費。

商家質疑市議會沒有向每間店鋪徵收,因為收到通知都屬一樓店鋪,一樓以上店鋪可免收費?這批商家經過商議後,一致決定不會繳交這筆費用。

沈春祥:應重新檢討

受托解決難題的公正黨國會議員助理沈春祥表示,在有關收費導致民眾大力反對之下,市議會應該附順民意,重新檢討及修改條文。

“既然商家指收費太高,市議會應取消徵收、收費減半、或只徵收50令吉以下措施。”

週一在記者會上,他向24戶商家收集商號印章,並將致信關丹市議會,尋求解決方案。

廖曉薇(餐館業者):每月收50令吉太離譜

“每月50令吉收費太離譜,市議會慣於將垃圾桶擺在路中間,甚至倒到滿地都是,服務水準太差,這筆收費不合理。

當局最好帶著秤,否則無法確定我們的垃圾有否超過60公升。

現在收到通知的都是樓下的店鋪,樓上將垃圾拿下來丟又怎麼算?”

陳偉基(花店業者):垃圾不超過2公升不應收費

“花店垃圾每天不超過2公升,不應另收費,門牌稅已經很貴,市議會再收我30令吉也不合理。

這是強制性繳付的嗎?我們不知道市議會用甚麼法令來強制付費。”

李婌翠(手機店業者):垃圾少於1公升收30令吉

“手機店垃圾每天根本少於1公升,也要徵收30令吉,我帶回家才丟可以豁免收費嗎?”

商家認為

市會不應再另收費

1.市議會同時執行徵收商業垃圾費措施,逐步推行機制導致一些商家提早繳付收費,做法並不公道。

2.處理垃圾的服務費已包含在門牌稅,市議會不應再另收費。

3.州議員陳漢祥指少於60公升的垃圾無需繳費,商家理應可提出上訴,取消收費的講法比較公道。

商家:陳漢祥曾透過報章指出
垃圾少於60公升無需繳費

這批進行集體投訴的商家指出,德倫敦區州議員陳漢祥曾於4月18日在透過報章指出,只要商家的垃圾量少於60公升,他們就無需額外繳費。

向市議會上訴無下文

無奈的是,受訪商家說,當他們拿著報章和該本“商業垃圾收費固本”向市議會上訴時,當局只讓他們填表了事,至今仍無下文。

“州議員指稱我們可向市議會上訴,然後取消收費,於是就依照說法去做,不過等到現在也沒消息。

官員指陳漢祥說法不正確

市議會官員也指陳漢祥的說法不正確,低於60公升的垃圾仍然需要收費。”

至截稿時為止,《東海岸》未能聯絡上陳漢祥。另外,由於市議會辦公時間已結束,故也無法聯絡上當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5-2010 07: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對推事詢問只笑不答‧青年挑釁警員罰款88                                          2010-05-04 14:52                       
                                                                                                                                       

(彭亨‧關丹)華青挑釁警員被控上庭,推事詢問要選擇罰款或坐牢時,竟然只笑而不懂得回答。


被告楊天貴(譯音,32歲),被控於今年5月2日早上11時50分左右,在阿亦布爹路一間華人餐館前,因對一名警員出口侮辱,以及挑釁這名警員展開毆鬥,而抵觸1955年輕微罪名14條文。

來自霹靂州萬濃的被告,週一(5月3日)在關丹第二推事庭面對控狀時不在狀態,他被問及要選擇罰款或坐牢時均笑而不答,經推事諾再漢二度詢問下,他才回過神地表示要罰款,不要坐牢。

在有關罪名下,被告最高可被判罰款不超過100令吉,不過推事終判決被告罰款88令吉,或以8天監禁代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10 07: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4匪入屋制伏一家八口‧搶走近9000財物                                          2010-05-04 14:51                       
                                                                                                                                       

(彭亨‧關丹)4匪持巴冷刀由後窗進屋驚醒8名家庭成員,強搶8900令吉財物後,再乘坐屋主的兩輛電單車逃走。


這起懷疑由3名印尼男子及1名本地男子組成的匪徒,於5月2日(週日),凌晨2時15分左右,出現在而連突雙溪暹羅一間民宅,驚醒屋內8名熟睡中的家庭成員之後再進行搶劫。

彭亨州警察刑事調查組警官艾斯京助理警監指出,報案的51歲女屋主指出,當時家中除了她及兩名十余歲的兒女之外,尚包括其餘5名外甥等親友。

艾斯京表示,4名嫌犯中只有一名以身上衣服蒙面,其餘皆容貌曝光。

集合8人五花大綁

“嫌犯是從屋後的廚房窗戶進內,並將家中所有人集合一起五花大綁,然後才開始搜索財物。

據屋主初步估計,家中共損失現金300令吉、7部手機、金飾和2輛電單車等總值8900令吉,所幸沒有任何人在搶劫過程中受傷。”

她也說,屋主其中一名兒子在嫌犯逃去後鬆綁,然後跑出屋外向鄰人求救。

有關案件將在刑事法典395或397條文下展開調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10 07: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地主:已獲關丹市會批准‧河岸山坡動土建燕屋                                          2010-05-04 14:48                       
                                                        
                         
  •                                                
                                                                                                     
                                                                           

    陳長耀出示關丹市議會所批准的圖測,證實市議會批准他在有關土地上建燕屋。(圖:星洲日報)

  •                                                
                                                                                                     
                                                                           

    關丹市議會是於去年10月20日批准陳長耀的圖測。(圖:星洲日報)

  •                                                
                                                                                                     
                                                                           

    關丹河岸山坡上到底建甚麼?答案週一揭曉,原來是建燕屋。(圖:星洲日報)

                                                                                                                                   
                                [url=][/url]
                               
1 of 3
                                [url=][/url]
               

                          

                                                                                                                                                                                                                             

(彭亨‧關丹)關丹河岸山坡上動土案,原來是建燕屋!


地主陳長耀週一(5月3日)向星洲日報表示,他是在獲得關丹市議會的批准後,才動工興建一間4層樓高的燕屋。

他說,他並沒有把任何泥土推進河流,也沒有公開焚燒樹木,所以整個工程並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他強調,他的土地距離關丹河還有一段距離,所以黃泥是不會流入河中。

用高處泥土填低處

“我只是在我的土地上動工,用高處的泥土填回低處的地方,沒有超界。”

他週一出示關丹市議會批准圖測及地契表示,他是於1974年買下這塊4英畝農業地,當時是用來種植咖啡。

“過後由於種植不成,所以這塊地一直沒用;現在,我打算拿來建燕屋,燕屋四週則會種植棕油。”

他補充,關丹市議會是於去年10月20日批准他提呈的圖測,他則是於今年4月20日才開始進行土地清潔工作。

山坡變光禿居民怕土崩

“涉及的政府部門都來看過後,包括土地局、獸醫局都同意後,關丹市議會才批准我建燕屋。

工程4月已開始,不過有時因為雨天不能進行,我預計這項工程會在6個月後完工。”

星洲日報接獲民眾投訴,指關丹河上流巴西哥姆地的一個山坡上,正在進行土地清潔工作,導致山坡變得光禿禿。

由於動工地點距離關丹河不遠,居民害怕土崩,也擔心影響關丹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0 08: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很悶 常夜歸
家長未阻 少年成群作樂
喝茶文化是時下青年的最愛活動之一,流連咖啡室更成了一種風氣。(檔案照)
(關丹5日訊)“家里很悶,所以我才外出找朋友。”!一個悶字,通常是導致青少年夜歸的主因!
夜半12時,走到咖啡室或嘛嘛檔外,看到三五成群的十余歲少年聚集在該處閒聊作樂,已是很平常的事情。
週末的電影院外,很多青少年買票看半夜場也是很普遍的現象。
形成趨勢
青少年夜歸已是一種趨勢。很多受訪的夜歸青年指出,他們是因為呆在家中很悶才外出,結果一出去,快樂不知時光過,回家時,通常已是半夜三更了。
教人驚訝的是,這一些常夜歸的青少年指出,家人並沒有阻止他們的行動。
無論如何,有部分少年指有告知家人,在外出時,有告訴家人,有部分則說,沒人管他們的行蹤。
詹耀輝:沒涉及不良勾當
不反對青年週末夜歸

關丹阿益布爹中學校長詹耀輝指出,他不反對青少年在週末時偶爾夜歸,但卻不贊成他們在上課日也往外跑,荒廢課業之余,翌日也沒有精神上課。
他說,青少年也有壓力,如果他們週末與朋友外出,大家喝茶談天,沒有涉及不良勾當,那是可接受的,因為少年們也需要解壓。
“可是在平常上課日,他們放學回家后,要做功課、溫習功課、補習等,再看一下電視節目或報紙,加上正常的每天8小時睡眠時間,時間已所剩無幾了,他們哪還有時間外出呢?”
他說,常夜歸的青少年多是來自問題家庭,如單親、父母過于忙碌、寄住他人家中的孩子、與父母失和的孩子等。
“只有少數是因家境清寒,必須在外工作至深夜,以填補家用的青少年,被逼夜歸。”
他說,該校有3%的學生有常夜歸的習慣,所幸,這些孩子只是遊蕩在外,沒有染上不良習慣。
睡眠不足
“無論如何,常夜歸導致他們睡眠不足,沒時間交功課及在課堂上睡覺,讓師長們很頭痛。”
針對學生常夜歸的問題,一名老師也說,校方只能管制在校園內的事情,確保學生沒有逃課。
“可是放學后,學生在外的活動,校方就沒法去管了,必須依靠家長來看管。”
張錦璇:  夜歸青少年固執
金玉良言耳邊風

馬華關丹區會輔導主任張錦璇指出,一些夜歸青少年,有自己的看法,而且很固執,對于金玉良言,根本就聽不入耳。
“因此,家長在管教孩子方面,應從孩子小時就做起,讓孩子有正確觀念,把精神放在一些有意義的事物上。”
她說,青少年挨夜會影響他們上課時的精神,雖是去學校上課,但卻沒有聽課,這只是在浪費時間,對他們的未來造成巨大影響。
“青少年常夜歸,也會讓人有錯覺,以為在外頭進行不正當事情。”
無論如何,她說,一旦被警方檢舉時,青少年不要逃跑,以免讓人誤以為他們在犯法。
個案1
中四開始往外跑
◆健仔(男性、18歲、初中五)
我從初中四開始,晚上即愛往外跑。一般上,都是從傍晚7時許外出至晚上12時才返家。
感覺很悶,所以就出去,多是到網咖去,隨后再和朋友喝茶談天,偶爾也會去看半夜場電影。
去年學校假期時的一場交通意外后受了傷,康復后,在媽媽勸導下,才減少夜歸次數。
個案2
放學後工作夜歸
◆柏柏(男性、16歲、初中四)
我放學回家后,洗了澡就到桌球中心當收銀員,工作時間從下午2時至傍晚7時30分。放工后,我也沒有回家,而是帶著手提電腦,和朋友喝茶及上網至晚上10時許才返家。
家人都知道我在外的活動,也沒有阻止我。
我目前已會駕駛,但還不足齡考取車牌,平常也只會在住家一帶駕車而已。
個案3
不沉迷吸煙喝酒
◆小祥(男性、17歲、初中四)
家就像酒店,我只回家洗澡及睡覺罷了,其他時間都在外活動。平時,回家時間都是超過晚上11時,在週末,更是凌晨3時、清早6時才返家。
我除了與朋友喝茶外,偶爾也會去打桌球或到夜店去玩。老實說,我也吸煙及喝酒,不過並沒有沉迷其中。
個案4
有朋友陪就不會悶
◆輝哥(16歲、初中四)
我只有在週五、週六及週日才外出。都是和朋友去喝茶,然后到海邊乘涼。我們晚上8時許外出,凌晨1至2時才回家是平常事。家人都知道,也沒有反對。我是呆在家中很悶,所以才出去的,在外面,有朋友陪伴,就不覺得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0 08: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趙毓庭促教部一視同仁
分擔半津學校水電費
(關丹5日訊)馬青關丹區團團長趙毓庭促請教育部,一視同仁對待半津及全津學校,並為半津學校分擔水電費用。
他說,教育部宣布于今年6月起,全津學校的電水雜費,可交由中央付款制度處理,學校無須動用行政費來付費;半津學校則沒在此新政策上受益,被迫自行承擔費用。
他今日在巡視關丹培民華小后,與該校校長張其耀及該校董事長羅秀隆召開記者會時,如是指出。
經費來源不足
他說,他將在近期內,向馬青總團長兼教育部副部長拿督魏家祥反映,半津學校在繳交電水費方面所面對的難題,希望政府能負責處理半津學校的電水費用。
“單靠政府提供的行政費用,不足以償還電水費,同時學校還得承擔其他雜費。”
另外,張其耀說,該校屬于鄉區學校,校內經費來源不足,每月電水費是該校重擔。
“我們曾因無法繳交電話費,被馬電訊中斷服務,國能來學校催促我們繳電費,否則將遭割電。”
他說,至今該校仍拖欠2000多令吉電水及排污費用。
“為了省下電水費,即使室內有冷氣機,不敢開啟,大家都儘量節省,減少學校開支。”
另外,羅秀隆說,之前學校仍可向教育部申請電水費補貼,惟如今已被取消,導致學校面臨許多經費上的問題。
他希望教育部伸出援手,為半津學校分擔電水費。今日出席者包括學校董事王康平、家協主席王和萬、馬華關丹區會副主席劉金丹等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6-5-2010 08: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讓代理賺取利潤
40仙回收紙張限廠價
(關丹5日訊)針對本報日前報導各種回收資源價格創新高新聞,舊報紙及舊紙皮回收價格漲至40仙至45仙,惟只限于廠價,即回收物代理轉售回收物給廠家的價錢。
彭亨紙業貿易公司(优等塑膠再生工業有限公司)東主林程杰說,代理收購消費者轉售回收物的價錢,一般都會比廠價更低。
他受詢時說,廠家通過3种方式收購回收物,即委任回收物代理、上門的消費者及簽約方式,3种方式都擁有個別價錢。
3种方式收購
“回收物代理即上門收購的羅厘司機,收購后再轉售給廠家,因此,廠家必須以高過代理收購價錢,收購這些回收物,代理才能從中賺取一些利潤。”
他說,廠家必須照顧代理,讓代理賺取利潤,至少也必須津貼代理的汽油錢,但一些消費者則誤認為,代理及廠家的收購價錢皆一樣。
他續說,加上雨季時期,代理就無法四處兜圈子,上門向消費者收購回收物,如同失業。
他希望消費者明白,代理及消費者的收購價錢差別及原因。
林氏也說,上門前往廠家轉售回收物的消費者,廠家也無法以收購代理回收物的廠價,收購回收物,視數量定價。
他比喻,以撿破爛維生的老人家,也以數量定價。
“若該名老人家非常勤勞,每日皆撿有不錯數量,則可考慮以更高的價錢收購。”他說,至于簽約方式,則是依簽約時的回收物市價,訂下日后的收購價錢,不能依据市價收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0 08: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啟文:少人查詢‧A流感疫苗接種反應慢熱                                          2010-05-05 15:38                       
                                                                                                                                       

(彭亨‧關丹)彭亨州地方政府、環境及衛生委員會主席拿督何啟文表示,彭亨州高風險民眾對A(H1N1)型流感疫苗接種反應慢熱。


他說,衛生局為民眾準備了1萬劑A(H1N1)型流感疫苗,因此,他再次呼吁,高風險群民眾到政府診所進行疫苗接種。

“對於高風險群來說,進行疫苗接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為止,疫苗接種反應還是很慢熱。”

他是於週二(5月4日)出席花沙尼與關丹市議會聯合舉辦的“學校資源回收運動”推介禮後,在新聞發佈會上,如是表示。

他說,目前關丹縣所有的政府診所,都可以為高風險民眾提供疫苗接種。

“至於州內其他縣,只要有醫生駐診的政府診所,也有為民眾提供這項服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5-2010 08: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U轉路口設計欠佳頻釀禍‧市民天天闖虎口                                          2010-05-05 15:33                       
                                                        
                         
  •                                                
                                                                                                     
                                                                           

    儘管當局已豎立不能進入及禁止U轉的告示牌,但仍有部份電單車為了抄捷徑,而違法使用有關U轉路口從反方向取道至對面馬路。(圖:星洲日報)

  •                                                
                                                                                                     
                                                                           

    這個只允許單方向U轉的路口,不時出現路人、電單車及車子“共用”的驚險情況。(圖:星洲日報)

  •                                                
                                                                                                     
                                                                           

    (一)沒有車子後,要U轉的車子開始駛出路口。(圖:星洲日報)

  •                                                
                                                                                                     
                                                                           

    (二)也許是U轉路口的空間不足,車子U轉時出現“橫跨”馬路的現象。(圖:星洲日報)

  •                                                
                                                                                                     
                                                                           

    (三)車子成功U轉時,已是直接駛入大路靠向最左邊的第3車行道。(圖:星洲日報)

                                                                                                                                   
                                [url=][/url]
                               
1 of 5
                                [url=][/url]
               

                          

                                                                                                                                                                                                                             

(彭亨‧關丹)“U”轉路口設計欠佳常釀意外,關丹市民天天冒險闖虎口!


這個被指經常發生交通車禍的U轉路口,介於關丹市議會總部及關丹東姑安潘雅富珊醫院之間,主要是供從甘孟朝往關丹市中心方向行駛的車子和電單車U轉。

不過,這個U轉的路口設計卻有異於一般路口,因為這個U轉路口的“出口”處,並無設計空間讓車子或電單車U轉後停泊,反之是必須直接駛出筆直的大路。

下班時段險象環生

據附近一帶經營餐飲業的業者指出,這個U轉路口在下午5時至6時之間的下班時段特別繁忙,而且也經常險象環生。

“有些電單車會利用這個U轉路口,違法從河畔公園轉入路口,再駛出對面馬路,甚至晚上時段,也有一些巴士或拖格羅里使用這路口U轉。”

“最過份的是,有時救護車發出警報聲要緊急利用這個路口U轉時,也沒有車子願意放緩車速,反而救護車必須等到沒有車子後才能駛出路口。”

此外,當地業者也透露,這個U轉路口最近一次發生的車禍,是於4月杪晚上10時至11時之間發生,肇事的是一輛電單車及一輛轎車,其中電單車騎士更是重傷不治。

市會接受公眾意見

針對這個U轉路口設計欠佳一事,關丹市議會公關琳達受詢時表示,當局會接受公眾反映的意見,並把問題呈交至市議會交通委員會去討論。

“任何有關交通規劃的事項,都必須與交警、工程局等相關單位商討,以尋求對策。”

公眾南拉:寧願走遠一點U轉

“這個U轉的路口是很危險,我家人是不允許我使用的,所以我都是寧願走遠一點進行U轉,以避免發生意外。

其實這個U轉路口設計很奇怪,沒有設計空間讓車子U轉後有停泊的空間,造成司機或電單車騎士都必須冒險駛出路口。

我認為有關單位,應該針對這樣的問題作出一些改進,以確保使用者的安全。”

餐飲業者祖拜達:目睹電單車貨車相撞

“這個U轉路口經常有意外發生,尤其是晚上時段,不時可看到U轉的車子或電單車,遭直路的車子撞上,很危險。

一個月前的晚上,我曾目睹一輛電單車在直路行駛時,撞上從U轉路口駛出來的小型貨車,結果那個女電單車騎士當場整個人撞後飛起來,再跌在地上。

我馬上跑過去把她扶起來,她當時已不太清醒,我馬上聯絡救護車把她送往就在隔壁的醫院,而傷者的父親後來告訴我,她女兒下巴骨破裂及被扯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0 08: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校地段是否適合建校?‧黃道堅要陳玉康回答2問題                                          2010-05-05 15:51                       
                                                        
                         
  •                                                
                                                                                                     
                                                                           

    黃道堅:中菁董事部、校友會及家教協會不曾反對在此地段興建分校。(圖:星洲日報)

  •                                                
                                                                                                     
                                                                           

    陳玉康:荷蘭都可以填海興建城市,此地段當然可以建學校。(圖:星洲日報)

  •                                                
                                                                                                     
                                                                           

    中菁分校地段究竟是否適合建校,成為熱門課題。(圖:星洲日報)

                                                                                                                                   
                                [url=][/url]
                               
1 of 3
                                [url=][/url]
               

                          

                                                                                                                                                                                                                             

(彭亨‧關丹)“關丹中菁分校地段是否適合建分校?若答案是否定,建委會是否應停止建校工作?”


關丹中菁分校建委會主席黃道堅週二(5月4日)向分校發起人陳玉康局紳拋出兩道問題,並要求陳氏給予明確答案。

“陳氏針對分校地段講了不少話,如鱷魚潭等,我們如今要他給予明確答案,直接表明這地段是否適合建分校?”

他是週二致電星洲日報時,這麼表示。

黃氏表示,有了陳氏的答案後,建委會還會尋求其他人的答案及意見。

他說,截至週二,中菁董事部、校友會及家教協會不曾反對在此地段興建分校,這3大組織也沒有聽到有家長反對此地段。

他表示,至於陳氏其他的談論,他不會回應,因為有關言論屬於人身攻擊。

陳玉康:地段不適建分校
若撥款足夠可填泥解決

針對這兩道問題,陳玉康接受星洲日報記者電話詢問時表示,關丹中菁分校地段不適合建分校,不過若有足夠的撥款,解決填泥及出口問題,這地段也可變成適合讓學子學習的理想環境。

“我的看法是此地段確實不適合興建分校,只適合養鱷魚,這地段只是馬華施捨的地段。不過,雖然如此,這地段適不適合的問題可以通過金錢來彌補。”

他說,荷蘭都可以填海興建城市,這地段當然可以興建學校,條件是只要擁有足夠的撥款。

“馬華必須爭取的是撥款,而不是施捨,300萬令吉肯定不足以完成份校計劃。馬華總會長拿督斯里蔡細歷應向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看齊,向關丹華社宣佈在7個月內落實中菁分校。”

陳氏指出,當年贊助人大會一致委託他負責分校工作,因此只要一天份校尚未落實,這委託就不會結束,他必須負起監督及關注分校進展的責任。

“我同時也是華教一份子,因此關注中菁分校一事,我責無旁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0 08: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終目標:全年落實‧彭將推動“無塑膠袋日”                                          2010-05-05 15:40                       
                                                        
                         
  •                                                
                                                                                                     
                                                                           

    何啟文(中)、關丹市議會主席拿督阿茲占(右)及花沙尼全國企業事務經理拿督卡瑪哈侖(左)一起把再循環物資投入資源回收垃圾桶。(圖:星洲日報)

                                                                                       
               
                                          

                                                                                                                                   

(彭亨‧關丹)彭亨州地方政府、環境及衛生委員會主席拿督何啟文表示,彭亨州訂於今年內推動“無塑膠袋日”運動。


他說,州政府希望能夠從1週1天無塑膠袋日,逐漸增加至2天、3天,最終的目標是1年365天都是無塑膠袋日。

他也說,屆時商店及超市不再為顧客免費提供塑膠袋,有意使用塑膠袋的顧客,必須額外付費購買。此外,各地方政府將會負責規劃及推行這項“無塑膠袋日”。

他是於週二(5月4日)出席由花莎尼與關丹市議會聯辦“2010年學校資源回收運動”推介禮後,在新聞發佈會上如是表示。

回收運動35學校參與

“2010年學校資源回收運動”成功吸引35所學校參與,花莎尼提供1萬2800令吉獎金,以鼓勵學生們參與再循環運動。這項為期3個月的運動,從今年4月20日開始,直到7月20日截止。

與此同時,何啟文也呼吁民眾,愛惜彭亨州的河流及水源,以便彭亨州可以從出賣水源予他州,從中獲得收入。

另一方面,他也表示,政府也鼓勵民眾參與減少(Reduce)、再用(Reuse)及再循環(Recycle)3R運動。

“大馬每年花12億2000萬令吉從國外進口700公噸廢紙、6000公噸塑膠及玻璃,事實上,我們可以從國內獲得這些再循環物資。”

關丹計劃5年升格為市

何啟文表示,關丹市議會計劃在5年內,升格為市政局。

他說,隨著新申請市政局地位條件出爐,把申請條件之一的地方政府收入提高至1億令吉,導致關丹市議會不符合申請資格。

“目前,關丹市議會的收入是8600萬令吉,距離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他強調,州政府不會允許關丹市議會,以提高門牌稅,作為增加市議會收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5-2010 07: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眼睫毛內生
小均央獲治療
王均央暫時戴上眼鏡,以增加視力。
(關丹6日訊)“11歲眼睫毛內生”小男孩王均央,獲眼部專科醫生林偉杰義務治療!
來自吉隆坡的眼部專科醫生林偉杰,自英國留學返國后已從醫超過30年,早前閱報時獲悉王均央病情后,願意免費為王氏治療,將王氏僅有的35%視力提高至50%。
公正黨關丹區國會議員傅芝雅特別理助沈春祥指出,上月26日,王氏與母親劉金梅(50歲,臨時報販)及胞姐王翠雯(16歲),前往會見林醫生。
他說,他于當日下午7時許赶往會合,獲林醫生承諾以一勞永逸的方式,解決王氏眼睛問題。
他今午前往探訪王氏時,向記者如是指出。
他透露,林醫生驗眼后要求王氏在眼皮上搽藥膏殺菌。
“我將安排王氏及母親等人的陪同下,前往吉隆坡進行手術,以解決問題。”
與家人同住在關丹武吉士東閣再也,即西雲殿一帶的小男生王均央(就讀中菁華小),就讀二年級時被發現眼睫毛內生,必須動手術矯正,迄今共進行7次手術。母親除了必須承擔每次近600令吉的手術費,她本身也時常腳痛,另外還要養育正在關丹燦麗園國中就讀初中三的長女王翠雯,家里經濟陷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5-2010 07: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棄用樓梯斜坡滑下
男生學校摔斷腿
沈春祥(左)慰問傷童吳偉及母親徐雪芳。
(關丹6日訊)放學排隊往學校候車站,初中一華裔男生一時頑皮棄用樓梯,從梯旁斜坡往下走,結果失足滑倒,摔斷右腳。
這起意外于4月26日下午2時,在關丹士滿慕國中學校停車場斜坡樓梯處發生。不幸摔斷腿男生為吳偉(13歲,來自飛鵝寺)。
男生父親吳亞福(51歲、商人)今日在該校停車場,向公正黨關丹國會議員特助沈春祥、家協主席莫哈末諾、理事依斯邁及副校長法蒂瑪投訴。
他說,偉出事后,沒有一位師長施予援手,任由偉在烈陽下承受無比痛楚。
“學校才放學,竟然沒有老師發現學生出了意外,反而是負責接送偉的鄰居來到學校時,發現他受傷,才致電我們。”
“當我趕到學校時,無法被移動的偉已暴晒逾20分鐘,右腳更是腫起來。”
他也說,在偉初報讀此校時,就已提醒他上下候車站樓梯時,尤其是雨后,梯級滑溜,要非常小心。
“不料,最終還是出意外。”
他也促校方修改梯級設計,校方將男女生分開的概念是好的,但被局限的上下空間太小,欄杆也不夠高,學生很容易在推擠中“摔出”欄杆。
此外,母親徐雪芳(45歲,家庭主婦)說,偉是5名孩子中排第3,也是獨生子。
“無可否認他很頑皮,但學校設備也應該以保護學生安全為重。”
她不滿的說,兒子出事后,校方不聞不問,連她到學校索取入院信,班主任也沒向校方等匯報,只當作普通病假處理。
沒人通報校方不知情
吳偉學校摔斷腿已10天,校方解釋毫不知情!
該校學生事務副校長法蒂瑪說,偉出事后,沒有人告訴她包括班主任,本月5日,沈春祥代表家長向她反映不滿時她才知道此事,並感到驚訝!
“我之后向學生詢問,才知當時因目睹意外的學生趕巴士,無法返回學校通知老師,校方才會不知情。”
“其實學生上下學都有校工在樓梯口處看守,學長維持秩序,可能當時大部分學生已離校,校工走開,沒發現出事。”家協主席莫哈末諾也說,家長建議修改欄杆一事,將例入家協會議議程,以檢討修改樓梯結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5-2010 07: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報》活動
朱源安:學生搖籃手
華小中文報唇齒相依
關丹班珍華小20位受惠學生分獲新書包,喜上眉梢,與出席貴賓合照留念。
(關丹6日訊)關丹班珍華小董事長朱源安說,華文小學與中文報是唇齒相依的,誰也缺不了誰。
他說,華小學生是中文報章的幼苗,是中文報未來的讀者群,中文報也是華小生的搖籃手,彼此的關係是不可分割的。
他今天在一項由LG公司贊助、《中國報》5心車隊派送書包的“書包送清寒華小生”計劃儀式上講話。
班珍華小共有20位學生在這項計劃中受惠,他們在取得LG贊助的新書包后,樂開了懷。
LG公司在全國各華小遴選清寒學生,贊助新書包,減輕清寒家庭父母的負擔。彭州則有156名來自9間華小的清寒生受惠。
《中國報》東海岸經理李文輝,今早在彭亨董聯會主席黃道堅的見證下,把書包移交給班珍華小董事長朱源安。
與會者包括《中國報》東海岸廣告主任鄭鋒嵋、班珍華小校長林良德及副家協潘家華等。
朱源安指出,《中國報》是全國中文報三大中文報之一,新聞報導圖文並茂,排版出色,假以時日,很快成為中文報第一大報。
林良德校長感謝《中國報》對該校清寒學生的厚愛,同時讚賞《中國報》辦報不忘教育的精神。
文冬宋溪本祖令華校
12學子獲書包字典

文冬宋溪本祖令華校12名學生,喜獲書包及字典!
該校于日前舉行簡單隆重的移交儀式,由該校家教協會主席楊振發見證,本報西彭主任歐盛財移交給該校的所有12名貧窮學生。
楊振發讚揚《中國報》身為一家企業公司也能主辦這項有意義活動,讓該校的貧窮學生受惠。他希望能夠有更多的私人機構也能關心學校的發展,並給予學校資助或贊助更多物品給校方或學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5-2010 07: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電單車相撞‧1死1重傷                                          2010-05-06 11:23                       
                                                        
                         
  •                                                
                                                                                                     
                                                                           

    車禍現場地面上留下電單車碎片及死者的血跡。(圖:星洲日報)

                                                                                       
               
                                          

                                                                                                                                   

(彭亨‧關丹)關丹直落絲絲路十字路口處週二(5月4日)晚上發生兩輛電單車相撞,導致一名54歲馬來中年喪命,一名20歲馬來青年重傷。


彭亨州警察總部公共秩序及交通組主任弗茲警監指出,這起意外於週二晚上9時40分發生,死者是沙菲安阿都卡辛,來自關丹敦依斯邁路,傷者是莫哈末烏瑪。

事發時,傷者莫哈末烏瑪騎著電單車,來自丹絨隆坡大橋的方向,準備通過十字路口轉入直落絲絲路,詎料,傷者在抵達上述十字路口時疑闖紅燈,與來自直落絲絲路,正準備轉入米昔拉路的死者電單車發生激烈的碰撞。

死者於事發後,因為頭部受重傷而當場喪命,傷者則馬上被送往關丹中央醫院搶救。警方將援引1987年陸路交通法令第41(1)條文(魯莽及危險駕駛)展開調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5-2010 07: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擁有3.2克海洛因‧5緬男子不認罪6月審                                          2010-05-06 11:22                       
                                                        
                         
  •                                                
                                                                                                     
                                                                           

    5名非法入境的緬甸男子涉嫌擁有3.2克海洛因不認罪。(圖:星洲日報)

                                                                                       
               
                                          

                                                                                                                                   

(彭亨‧關丹)5名非法入境的緬甸男子涉嫌擁有3.2克海洛因不認罪,關丹推事庭不允許被告保釋,定於6月17日審訊。


這5名被告分別是祖爾、京、奧圖、僑、尼佑高,他們被控於今年4月28日,晚上10時,在關丹甘孟路三英里處,涉嫌擁有一管重量約3.2克,疑為海洛因的毒品,觸犯1952年危險毒品法令12(2)條文,在危險毒品法令39A(1)條文下被控。

5名被告通過翻譯員表示不認罪,要求審訊。由於5名被告皆為非法入境者,因此不允許保釋,此案定於今年6月17日審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5-2010 07: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涉暴力犯罪‧多來自外州‧彭印尼匪黨至少5組                                          2010-05-06 11:10                       
                                                                                                                                       

(彭亨‧關丹)彭亨州警方刑事調查組主任納仁助理總監表示,目前已在彭亨州內各縣犯下多宗入屋搶劫案的印尼匪黨,根據警方推測至少有4至5組。


警方至今為止已成功在淡馬魯及百樂縣搗毀2組印尼匪黨,至少其他未落網的匪黨,仍然在警方的追蹤下。這些印尼匪黨,每組成員大約為4至5人,都是來自外州的邊境地區。

他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透露,由於彭亨州的地理位置剛巧與雪蘭莪、登嘉樓、吉蘭丹、柔佛及森美蘭5州為鄰,也讓這些流動性非常高的印尼匪黨,易於闖入彭亨州犯案及逃逸。

匪黨有“指路人”帶領

納仁表示,根據綜合犯罪行動模式顯示,這些匪黨到來犯案前,都會透過在當地生活的同鄉所扮演的“指路人”協助下,物色及鑒定目標,仔細觀察四週環境,包括藏身地點及逃逸的路線後才下手造案。

這些匪黨的“指路人”,也很可能是在當地落地生根,已與本地女性結婚的印尼人。

透過“指路人”脫售賊贓

這些匪徒通常把搶劫得來的現金,匯回家鄉,至於搶來的金飾、手機等物品,可能透過“指路人”的大馬籍妻子幫助下,到當店或金飾收購商以非常便宜的價格脫售。

由於收購商向來習慣把收購得來的金飾熔解並重新再造,導致警方難以追蹤賊贓去向,因此警方呼吁這些收購商必須把這類物品拍照,以便於協助警方查案。

受害者多數為馬來人

納仁表示,根據過去所發生的案件顯示,印尼匪黨多數在獨立式房屋犯案,而受害者往往是馬來人,主要因素是華人及印度人住宅區多數有飼養狗隻,居民警覺性比較高。同時,受害者住處鄰近有樹林,易於藏身。

他們選擇在凌晨2時30分至凌晨5時犯案,因為這個時候受害者已經進入熟睡,警戒性低。

邊境警局責任吃重

他指出,由於印尼匪黨多數來自鄰州,因此邊境的縣警察局扮演重要角色,必須加強當地的巡邏及檢舉非法外勞工作。

同時,當地警方也必須與外州的縣警察局,如雲冰與昔加末、文冬與馬口保持緊密聯繫,以取得最新的犯罪情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5-2010 07: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警方:劫案日益猖獗‧全彭緝拿印尼匪黨                                          2010-05-06 11:07                       
                                                        
                         
  •                                                
                                                                                                     
                                                                           

    彭亨州警察總部已成立特別行動小組,發動全彭緝拿非法外勞行動。(圖:星洲日報)

                                                                                       
               
                                          

                                                                                                                                   

(彭亨‧關丹)印尼匪黨破門行劫案在彭亨州有日益猖獗的趨勢,彭亨州警察總部已成立特別行動小組,發動全彭緝拿非法外勞行動。


彭亨州警方刑事調查組主任納仁助理總監週三(5月5日)表示,即使警方於早前在淡馬魯縣成功殲滅3名犯下連環破門搶劫案的印尼籍悍匪,但是類似案件仍然層出不窮,而且有日益猖獗的現象。

他表示,警方向來把印尼匪黨破門行劫的犯罪活動,列為“Ops.Rantau(異鄉行動)”加以取締。

聯手取締非法外勞

“為了大力打擊這類罪案,彭亨州警察總部最近成立了州特別行動小組,結合了各部門力量,如刑事調查組、毒品罪案調查組,以及交警的人力物力,在彭亨州總警長及副總警長的統籌下,大舉取締非法外勞及涉及搶劫案的非法入境者。這些行動包括加強各地高風險住宅區的巡邏工作、設立路障檢舉。

此外,各縣警區主任也是各縣特別行動小組的指揮,他們將到各墾殖區外勞宿舍以及外勞集點進行突擊檢查,取締非法入境者。同時,所有僱主受促確保外勞擁有合法證件,一旦發現窩藏非法入境者或劫匪,他們將遭受對付。

匿藏非法外勞
雇主受對付

納仁提醒聘請外勞的雇主必須常常巡視外勞員工宿舍,以避免員工在雇主不知情下,讓非法入境者藏匿在宿舍內。一旦警方檢舉並在宿舍中發現非法入境者時,雇主可能會受到對付。

此外,一旦發現可疑人士,公眾可直接聯絡警方報案熱線09-5151999或鄰近警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5-2010 07: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拖欠水電費培民或斷電‧趙毓庭吁正視半津華小困境                                          2010-05-06 11:35                       
                                                        
                         
  •                                                
                                                                                                     
                                                                           

    趙毓庭(前排左2)與張其耀(前排右)及董家協會面,深入瞭解此校無法繳還行政費用的困境。前排中:為羅秀隆。(圖:星洲日報)

                                                                                       
               
                                          

                                                                                                                                   

(彭亨‧關丹)馬青關丹區團團長趙毓庭促請教育部不應把華小分為半津或全津學校,一視同仁由以中央付款制度解決華小拖欠水電費及排污費的困境。


水電排污費應中央付款

他表示將通過馬華爭取讓半津學校享有全津一樣,即水、電及排污費必須經由中央付款。

“同樣是國家教育體系的一環,教育不應分為半津或全津學校,這個問題不應再延續下去。”

趙毓庭週三(5月5日)是巡視關丹培民華小,接受董家協尋求協助解決該華小拖欠逾2000令吉的水、電費及排污費的困境後,在一項記者會上發表談話。

他表示,培民華小所面對的困境也是許多半津學校正在面對的問題,而他也深感是時候做出調整。

張其耀:無法負擔學校開銷

培民華小校長張其耀指出,學校從去年6月份開始面臨無法負擔學校的開銷費,雖在董家協等人協助下已逐步繳交部份費用,但連月來的費用如雪球般越滾越大,達致無法收拾的局面。

“這7、8個月以來,國能公司已三番四次前來催還欠款,他們也揚言切斷電源。”

電話線被切斷

而在較早前,學校的電話線就已被切斷,張氏剛於4月份時勉強還清電話費。

“我感覺半津學校是被忽略的一群,同樣的學校可惜遭遇不同。”

他說,校方希望在馬青協助下,將享有全津學校的制度,否則在經費來源缺乏的情況下,師生們再怎麼節省也只是徒然。

羅秀隆:學校冷氣未曾啟動

此外,培民華小董事長羅秀隆也表示,問題起因乃教育部在年初縮減撥款後,半津華小如培民開始面臨行政費不足的困境,無法每月繳還水電及排污費。

“近來天氣很炎熱,但礙於電費問題,學校的冷氣未曾啟動過,我們最擔心特殊班的學生在炎熱天氣下不但無法集中學習能力,亦可能失控亂叫或亂跳。”

他說,“一個馬來西亞”指的是一視同仁,學校不應分全津或半津。

政府行政費不夠繳費
半津學校校長煩惱多年

半津學校的校長想盡辦法繳付水、電和排污費!

全津貼學校有政府支付水電、排污費開銷,但半津貼學校只能靠政府每年撥出的行政費來繳還,可惜依據學校人數來分配的這筆行政費,扣除其他開銷後,根本不足以付還水電等開銷。

半津學校校長向《東海岸》表示,儘管問題已經令他們煩惱多年,但還是希望獲得教育部的關注,解決這個年復一年的惱人問題。

甘孟華小校長林猷灼
每年只8000行政費

3年累積下來水電費欠款已達9000令吉,以我們學校每年只有8000令吉的行政費來繳交這筆開銷,絕對難以維持,所以欠款只有越來越多。

去年在政府食物輔助計劃下,學校見有剩餘的錢所以向州教育局申請以繳還開銷,但被拒絕了。

目前,校方每3個月逐量繳還一次,多半用行政費或學校捐款,4月剛還了100多令吉。

幸好國能公司方面相當體諒校方境況,自幾年前之後,最近已沒有再派員來催促償還欠款。”

光華華小校長王冠仁
反映多年沒改變

“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反映多年了,沒甚麼改變,問題仍然每年持續著。

我們有3萬多令吉行政費,如果每月3000多令吉水電和排污費開銷,扣除其他學校開銷,最多只夠還半年,下半年的就要等明年了。

目前剛還清去年的欠款,尚剩數千令吉排污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9-8-2025 03:21 PM , Processed in 0.11909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