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126|回复: 12

李白《静夜思》日本版本才是原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1-2009 0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

http://www.stnn.cc/society_focus/200901/t20090127_969105.html

星岛环球网  2009-01-27
【星岛网讯】一个三年前从河北转到日本就学的中学生相木将希发现,他在中国读到的唐朝诗人李白《静夜思》版本和日本流通的版本不同,他在积极寻找答案之后发现,日本流通的版本才是李白诗作的原文,目前大陆和台湾流通的版本,都是后人的改写。

  台湾《中国时报》报道,目前大陆和台湾流通的《静夜思》版本,都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根据日本版本,则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相木将希发现版本不同之后,先是询问出版社,未能求得解答。其后,他透过网络查找、写信给中国学者等方式得知,日本的表述是李白诗作的原文,中国的表述则是明朝后为普及诗词而改写的。

  据称,中国大陆学者一般都同意,日本版本的《静夜思》和现存最早的宋蜀本《李太白文集》一致,应当是李白原诗。现今中国通行的版本,最初见于明朝李攀龙的《唐诗选》,并出现在清乾隆年千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流传至今。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去年五月访问日本期间,曾前往横滨中华山手学校参观,并走上讲台,为学生讲解《静夜思》。胡锦涛当时用的也是“床前明月光”的中国版本。

  事实上,“床前明月光”版本很早就引起怀疑,首先是在室内的床前,如何能“举头望明月”,有学者认为,此“床”非指“睡床”,而是“井栏”。再有,一首五言绝句出现两次“明月”,是件很奇怪的事。

  此诗后来也被大陆好事者编入“政治段子(笑话)”,说某领导诗兴大发,赋诗一首:“看见床前明月光,怀疑地上起了霜。抬起头来望明月,低下头去想故乡。”领导秘书听后激动不已,赞领导比李白更胜一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1-2009 09: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时,老师有说过“举头望山月”的版本。前一句就没听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9 10: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不重要,我猜绝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比较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009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还原历史?
大家已经习惯现况,怎么改?
就好像要日本人大大声说他们穿的是唐装而不是和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2009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横眉冷对 于 1-2-2009 02:04 PM 发表
要还原历史?
大家已经习惯现况,怎么改?
就好像要日本人大大声说他们穿的是唐装而不是和服一样。

如果从什么古墓中挖出一本古诗集证明原文是那样的话,就有可能会改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2009 1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牵扯到流传、接受不同而形成的异文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2-2009 1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的的確才是原文沒有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010 10: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許多文化都流傳到日本,而且日本人對本身的文化忠誠和堅持文化的原裝,不得不叫我敬佩。他們傳承了許多華人原本的傳統而改良成了更加優秀的文化。比如《天工開物》這本書得不到華人的重視,卻成了外國,尤其是日本的重視,里面講了當年世界最優秀的科技和制造方法。結果,日本人因此創造了世界鋒利無比的日本刀。而這本書原文,也從此消失在華人間。直到近代吧,才有學者,用了許多年從日本還原回來,讓今天的華人能目睹這本書的傳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1-2010 12: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胖龜 于 22-1-2010 03:40 AM 编辑

胖龜覺得太多優良的中華|儒家文化都好好地被日本|韓國發揚光大了

漢字文化圈,為文化圈的概念之一。其指的是文化相近、歷史上受中國政治及中華文化影響、過去或現在使用漢字、並曾共同使用文言文(日韓越稱之爲「漢文」)作為書面語(並不使用口頭語言的漢語官話作為交流媒介)、覆蓋東亞及東南亞部分地區的文化區域。

漢字文化圈是指中國以及受中國皇帝冊封的周邊國家或民族。這些中國周邊的國家或民族以文言文作為交流的媒體,從中國歷代王朝引進國家制度、政治思想並發展出相似的文化和價值觀。在政治方面,上述的國家或民族與中國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

漢字文化圈的覆蓋地域與現代地域區分所指的的東亞地區有的很大的重合部分,包括了中國(漢族)、越南(京族)、朝鮮半島(朝鮮族)、日本(和族及琉球族)等。日本的歷史學者西嶋定生提出的「東亞世界論(冊封體制論)」,成為了有關歷史學的「文化圈」概念形成的模型之一。

漢字文化圈具體指漢字的誕生地中國以及周邊的越南、朝鮮半島、日本等地區。 這些地域在古代主要是農耕民族,存在冊封體制,歷史上完全使用或與本國固有文字混合使用漢字,古代官方及知識分子多使用文言文(日本、越南、韓國/朝鮮稱之為「漢文」)作爲書面語言。須要注意的是,漢字文化圏並不使用白話(官話)作為媒體。

另外,有些遊牧民族如蒙古族、藏族,雖然位於漢字文化圈地區內,但不使用漢字。現在,朝鮮語、越南語和日本語詞彙的6成以上都是由古漢語派生出的漢字詞組成的。

漢字文化圈內各國歷史上都使用過漢字、本國語言大量借用古漢語詞彙,位於東亞地區,其特徵是受儒家思想影響深,國民中信仰佛教者眾,歷史上或現在以漢字作為傳播語言和文化載體。這些地區主要為中國、日本、朝鮮、越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10 02: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胖龜 于 22-1-2010 03:40 AM 编辑

形成要素及共同文化特徵

形成要素
根據日本學者
西嶋定生的「東亞世界」的定義為指標,漢字文化圈的形成要素包括以下5點:

冊封體制
漢字
儒學思想
大乘佛教
律令制
  • 共同文化特徵
    漢字文化圈各民族在社會上,歷史上,或生活上曾經或現在依然擁有許多類同文化,大概可歸類如下:
    政治意識
  • 華夷思想中華思想小中華思想)、天下思想。

文字與文學
生活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10 0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華思想指的是傳統上中國內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與繼承的思想模式,或可稱之為一種擁護中華文化的意識型態,其亦包含了對待異族、異國的態度和思想。中華文化和思想具有最高的價值,不承認漢民族以外的異族的獨自文化的價值,「化外之民」是教化的對象。也被稱為「華夷思想」。
小中華思想是一種由中華思想派生而來的,在
日本朝鮮越南等中國以外的儒教文化圈(漢字文化圈,東亞文化圈)的國家和地區內存在的「文化認同」和「文明繼承者」的思想。

漢字文化圈是指中國以及受中國皇帝冊封的周邊國家或民族。這些中國周邊的國家或民族以文言文作為交流的媒體,從中國歷代王朝引進國家制度、政治思想並發展出相似的文化和價值觀。在政治方面,上述的國家或民族與中國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漢字文化圈的覆蓋地域與現代地域區分所指的的東亞地區有的很大的重合部分,包括了中國(漢族)、越南(京族)、南北韓(朝鮮族)、日本(和族、琉球族)等。日本的歷史學者西嶋定生提出的「東亞世界論(冊封體制論)」,成為了有關歷史學的「文化圈」概念形成的模型之一,並且大部分繼承漢字民族者,受中華文化意識影響甚大。

漢字不僅在中國中存在,也被日本韓國,和越南等國家使用,是傳承中華文化主要特徵。漢字是在圖形符號的簡化過程中形成的。在山東省昌樂縣發現「昌樂骨刻文」距今約四千五百年(約為龍山文化晚期),比殷墟甲骨文要早一千年左右。商朝的殷墟出土的動物甲骨上的甲骨文為現在所發現的最早的成熟的漢字。同時青銅器上的鐘鼎文也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先秦的文字頗不統一,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都不同程度地將漢字發展分化,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改秦國大篆小篆,結束了文字分化的歷史。
小篆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有新的形聲會意字出現,讓文字記載更為準確精密。小篆筆畫以曲線為主,後來逐步變得直線特徵較多、更容易書寫。到漢代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書體。隸書的出現是漢字的一大進步,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成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今天人們書寫方式有隸書楷書宋書行書等等。由於中國大陸進行過簡化字的改革,如今的華人社會裡存在正體中文簡體中文兩種主要書寫系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10 02: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胖龜 于 26-1-2010 02:40 PM 编辑

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被現代中國人稱之為漢服的服飾從三皇五帝到明代千年歲月中代表了中華文明的服飾,後來清朝滿族統治者入主中原後,通過剃髮易服的方式強制所有民眾必須身穿滿族服飾,使中國地區的中華服飾滅絕。當前在中華文化圈可以看到的服飾有:

中華文化圈
自古以來,中華文化對中國周邊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相對獨立的中華文化圈、儒家文化圈,這一地區除了中國,還包括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等地。
中華文化也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了重要影響。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文化,以及科舉制度、四大發明、航海造船等等,是歐洲近代啓蒙運動的重要思想源泉。

雖然漢族開創了中華文化的起源,但在千年以上的時間,文化亦逐漸擴散至東南亞諸國,與其他同樣持有中華文化的不同地區民族產生若干歧異。所以雖然中華文化包含漢文化本身,且使用漢字記載傳承思想,也可能因為不同國家的詮釋,使中華文化包含滿族,西藏,蒙古等不同民族文化。使現代漢族文化本身已經不能代表全部中華文化,也不包含滿族,藏族或日本,朝鮮,越南等民族文化。


日本文化是指日本形成的文化事物。特別在古代前期(到平安時代前期),強烈受到中國的影響。後來,在平安時代由於停止派遣遣唐使(894年)以及在江戶時代實行鎖國令(1633年),發展了獨特的文化。


韓戰朝鮮半島的南北對峙導致了南北韓現代文化的差異,但雙方傳統文化卻一脈相承。朝鮮半島在歷史上與中國有著密切的交往,因此朝鮮半島傳統文化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不過與中國傳統文化相比,朝鮮半島傳統文化有著其獨特的文化特徵。


越南文化,通常指的是由起源於越南北部的京族所創造的文化。越南文化是亞太地區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與其他同樣位於中南半島的國家所不同的是,越南由於在歷史上受到中國文化很大的影響,其文化特徵與東亞民族非常接近,曾是漢字文化圈的一部分。


台灣文化由於台灣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多種族群組成以及不同時代背景而有多面向的呈現,以漢文化為主,同時兼具有最早的南島文化,以及後來的日本、歐美文化等的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2-2011 09: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激分享,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有人要假会,去改变其它人的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11-2025 04:57 PM , Processed in 0.11331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