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0-10-2008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0-10-2008 03: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97589 于 10-10-2008 03:00 P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冒昧敢问一下,请问Martian 兄住在吉隆坡什么地方?
小弟之前喝过孖公仔熟茶两次,但那人回去家乡了,所以很久没喝过了。
想再回味一下,不知方便吗?
如果觉得这里有高人在监视着,不想公开的话,可以短消 ...
兄好,
我家住jln kuching。。。家里不方便接客。 内人不喜欢。不过星期五12-2.30pm午餐时间。。我可以聚在petaling street 的任何一个茶坊(福x昌好像比较方便)。 到时候拿出来喝,没问题的。 看来你是喜欢“防空洞”的味道吧。。。哈哈。。。(讲笑)。 |
|
|
|
|
|
|
|
发表于 10-10-2008 06: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0-10-2008 08: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hook 于 10-10-2008 08:26 AM 发表 ![](http://cforum4.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哈哈哈。。。
你真是小人一个
你以为我存茶为钱?真是小人之心不可有啊。
我相信你会有“老茶”喝,湿过仓的咯, 很多人都有
我只是说可以赚钱,小人???
太敏感了吧。。。。。 |
|
|
|
|
|
|
|
发表于 10-10-2008 08: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ea9333 于 10-10-2008 02:02 PM 发表 ![](http://cforum4.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你還真敏感,
不過,只要不是"老陳"或"三x"或"福xx"的茶,一般問題會少很多
时间证明一切。。。。。 |
|
|
|
|
|
|
|
发表于 10-10-2008 10: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0-10-2008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上来这里都很感慨,大马的茶艺,湿仓与有问题的茶很多。
也希望能够知道自己喝的茶不知道有没有问题,对不对路。
当别人说他的茶有问题或是湿仓茶的时候却无法接受,甚至怀恨在心。
那这是什么问题呢?![](static/image/smiley/default/biggrin.gif) |
|
|
|
|
|
|
|
发表于 11-10-2008 12: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ea9333 于 10-10-2008 02:02 PM 发表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你還真敏感,
不過,只要不是"老陳"或"三x"或"福xx"的茶,一般問題會少很多
某些茶,不知道是货源问题呢还是存在本地不干净的仓所造成不干净的味?![](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hocked.gif) |
|
|
|
|
|
|
|
发表于 11-10-2008 0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茶物语 于 11-10-2008 12:28 AM 发表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某些茶,不知道是货源问题呢还是存在本地不干净的仓所造成不干净的味?
這當然有直接的關係,只是在香港及台灣來的早期茶除了大部分受潮的關係,很大一方面是當地人的喝茶習慣 |
|
|
|
|
|
|
|
发表于 11-10-2008 03: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10-2008 05: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4-10-2008 0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谈回主题。。。
再转个帖。。。
研究普洱茶发酵曲线 开发普洱茶生产新工艺
传统的普洱茶渥堆发酵工艺,始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云南各地普洱茶企业均按此工艺方案进行生产,尤其是近几年普洱茶市场销售过热,使众多小企业甚至大量个体户都投入生产,采用的工艺技术随意性大,凭经验,随自然,致使每批茶的口感及产品品质千差万别,每一批产品的各项指标差异性也很大,整个渥堆发酵时间在45-90天不等。同时,由于受目前传统工艺条件的限制,作坊式的手工生产中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如操作经验差异等而严重影响普洱茶产品质量的控制,优质产品的低得率和原始的手工作业造成普洱茶品质不稳定,不利于提高产业的生产规模以及打造知名品牌。
为解决当前云南普洱茶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以上问题,思茅区科技局于2008年立项支持的《普洱茶发酵曲线的研究及新工艺的开发》项目,由云南大唐汉方制药有限公司在民间生产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无数模拟、探索、研究和小型实验,挖掘和升华指导普洱茶发酵的新工艺技术,有效地量化控制普洱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缩短普洱茶发酵时间(可控制在30天以内),并保持普洱茶的传统风味和口感品质,为普洱茶的机械化加工奠定基础,形成工业化及产业化流水线作业,为提高普洱茶品质及标准生产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
目前,云南大唐汉方已组织20余位在普洱茶发酵工艺、药品研究、开发方面的科研人员,对普洱茶的药理功效、物质构成以及不同的发酵方式进行研究,并应用医药研发手段和制药生产技术及设备,对普洱茶保健功能、药用价值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开发,为推进云南普洱茶的发展及深层次开发投入相应的科研力量及资金,加快云南普洱茶的生产新工艺开发。现公司已投入20万元资金,通过小型试验,对普洱茶发酵曲线进行研究,通过对大量小型试验结果的数据统计分析,基本掌握了普洱茶整个发酵工艺中温度、湿度与时间关系的控制指标。 |
|
|
|
|
|
|
|
发表于 26-10-2008 0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10-2008 0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