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boobanzhu

《道教經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1-3-2009 06: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本帖最后由 sibu 于 31-3-2009 09:3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1-3-2009 06: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bu 于 31-3-2009 06:40 PM 发表

这些经典 你以为我不知道是谁弄出来的呀


是誰弄出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3-2009 06: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本帖最后由 sibu 于 31-3-2009 09:3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2009 1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上洞玄靈寶觀妙經】

 

  夫欲觀妙成真,先去邪僻之行。外事都絕,然後澄靜其心,所思次束次滅。習之既久,其心漸閑。唯滅動心,不滅靜心;但凝空心,不凝有心。靜心之上,豁然無覆;靜心之下,寂然無載。有事無事,常若無心;處靜處誼,其志唯一。若束心太急,又卻成疾,發乎狂癡,是其候也。心若不動,又須放任,恒自調適,勿令結滯。處誼無惡,涉事無惱者,此是真靜也。不以涉事無惱,故求多鑒乎。靜久神凝,天光自發。勿舉急求,致以乖自然。於靜境中見無所取;若有所取,則偽亂真。久而行之,自然得道。夫得道者,心有五時,身有七候。一時,心動多靜少;二時,心動靜相半;三時,心靜多動少;四時,心無事則靜,有事還動;五時,心常與道冥,觸亦不動。七候:一者,心得真定,不雜囂塵;二者,宿疾蠲消,身心清爽;三者,填補虧損,復命還年;四者,延齡度世,名曰仙人;五者,鍊形為氣,名曰真人;六者,鍊氣成神,名曰神人;七者,鍊神合道,名曰至人。其於鑒力,隨候益明。夫久學靜心,都無一候,但令穢質殂謝方空,欲成真道,未之聞也。
 

 

太上洞玄靈寶觀妙經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4-2009 10: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

 

老君曰:斗姆上靈光圓大天寶月中有騫樹,色瑩瑠璃,玉兔長生,鑄鍊大藥。凡天地氣運休否,日月星辰錯行,雨暘晦明不時,風寒暑濕不節,亢旱水火,疫癘凶灾,至如刀兵蟲蝗,妖精鬼怪,疾病傷生,爭訟橫撓,種種不祥,悉皆乖氣所致。斗姆降以大藥,普垂醫治之功,燮理五行,升降二炁,解滯去窒,破暗除邪,愆期者應期,失度者得度,安全胎育,治療病病,潤益根荄,陽回氣候,生成人物,鍊度鬼神,散禳百結,資補八陽,輔正全真,召和延祚,濳施藥力,職重天醫,生諸天眾月之明,為北斗眾星之母,斗為之魄,水為之精,主生人身光,凝性水,眾水一月,眾月一光,有情無情,均稟靈光,道炁一一資其生養護衛,恩深德重,皆莫能知,是以人心面有七竅,內應乎心,魄有七真,受魄於斗。斗母尊號曰:九靈太妙白玉龜臺夜光金精祖母元君,又曰:中天梵炁斗母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后金真聖德天尊,又化號大圓滿月光王,又曰東華慈救皇君天醫大聖,應號不一,主治中天寶閣,祖劫在玄明真净天修行玄靈妙道,勤奉元始至尊,慧香氤氳,智燈朗曜,每發至願,願生聖子,補裨造化,統制乾坤,願力堅固,終始如一。因沐浴於九曲華池中,湧出白玉龜臺神獬寶座,斗母登于寶座之上,怡養神真,修鍊精魄,沖然攝炁,炁入玄玄,運合靈風,紫虛蔚勃,果證玄靈妙道,放無極微妙光明,洞徹華池,化生金蓮九苞,經人間七晝夜,其華池中光明愈熾愈盛,其時一時上騰九華天中,化成九所大寶樓閣,寶樓閣之中,混凝九真梵炁,自然成章,文曰缕缧聪声缦繦纤临举,前有天罡,光敷祕字,文曰绷缝,芒角炓然。是九章生神,應現九皇道體。一曰天皇,二曰紫微,三曰貪狼,四曰巨門,五曰祿存,六曰文曲,七曰廉貞,八曰武曲,九曰破軍。天皇、紫微尊帝二星居斗口娑羅上宮,真光大如車輪,得見之者,身得長生,位證真仙,永不輪轉。二星分作餘暉,為左輔、右弼,為擎羊、陀羅,神化無方,總領玄黃正炁。七元星君斡運陰陽造化,功沾三界,德潤羣生,其功德力不可思議。夫修鍊九還七返大丹者,持此頓悟玄關,靈光現前,三十九節自然生榮,了證太玄三一之道,知守本來具足之理,堅固真身,更能精修大定,乃至形神俱妙,與道合真,飛昇玉京,逍遙自在。至此,則劫劫生生、玄祖宗親,皆得解脫,同受玄恩,濟度存亡,此為深妙,皈心持奉,靜處璇璣,內景無漏於六根,外景不淪於萬有,湛然清靜,道在目前,頂禮真形。

恭敬咒曰:

玄靈節榮,永保長生。太玄三一,守其真形。五臟神君,各得安寧。

篓粪镆糁缩绩缪缫纵,急急如律令!

 

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4-2009 1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4# boobanzhu 的帖子

这章要表达的是不是说要了解世间一切真理,就必须养性?所谓养性,应该不只是一般人说的仁义孝等,而是做到“万念俱寂,一灵独觉“。还少什么??请楼主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3-4-2009 0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暗的锁链 于 3-4-2009 11:18 AM 发表
这章要表达的是不是说要了解世间一切真理,就必须养性?所谓养性,应该不只是一般人说的仁义孝等,而是做到“万念俱寂,一灵独觉“。还少什么??请楼主赐教


你說得是什么?什么是萬年俱寂? 一靈獨覺?
我只知一念聚齊,我心獨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4-2009 03: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7# boobanzhu 的帖子

这样解释不知全不全。。。“  绝念 忘机 静心 定神“

那么“一念聚齊,我心獨覺。“是什么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4-2009 04: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暗的锁链 于 3-4-2009 03:24 PM 发表
这样解释不知全不全。。。“  绝念 忘机 静心 定神“

那么“一念聚齊,我心獨覺。“是什么意思?


念是無法絕,只可暫止妄念。
想、意達到一致(外想),我心就是內在心靈(內在),獨覺就是內在心靈可得到覺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4-2009 10: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oobanzhu 于 16-3-2009 10:48 AM 发表
太上玄靈北斗本命長生妙經】

 

開經無上妙品靈章

稽首太上尊,歸命禮北辰。仰啟二尊帝,朝現七元君。經始蜀都出,道為天人根。消灾解危厄,保命守玄真。南陵三千使,北斗七千神。俱來衛法座,同入清净門。臣今至心誦,道炁自然存。

太上老君在永壽元年正月七日下降蜀都,授與天師張道陵《北斗延生妙經》,未悉其章,復授長生妙訣。

太上曰:天一生水,生自北方,故紫微之垣,高崇北辰,北辰之宿,列為七元,首引貪辰,尾明破曜,中立文曲,以為天地之樞軸,是以北斗司生司殺、養物濟人之都會也。凡諸有情之人,既稟天地之氣,陰陽之令,為男為女,可壽可夭,皆出其北斗之政命也。今見眾生無門進修真之路,無誠向禮斗之科,我故哀憫,大闡玄靈,汝當諦聽,廣布流行,使人人皆躋仙阼,不蹈輪迴。天師再拜,喜躍無任。

太上曰:

北斗之尊,眾宿停輪。運天轉地,去穢除氛。春秋冬夏,生物生人。東南西北,立紀立閽。號曰九皇,北極真君。三台華蓋,司人精魂。七元政令,結人元神。故名本命,始出玄文。眾生釋難,道合乾坤。時時朝禮,身命常存。

太上說是玉音,十方諸天心如冰渙,一時歡喜,今日欣遇無上法橋。天師膝行近玉座,而說偈曰:

天地生元氣,靈光聚北辰。紫微開帝座,玄闕列真君。消釋諸凶厄,生成萬類人。大哉文曲宿,斡運道如春。

天師說偈都竟,仙班回部,聖駕復天,稽首玄穹,眾生受度也。

太上玄靈北斗本命長生妙經竟


看人家清醮.....

问师公啊~你们通常打醮祈福系唔系《北斗经》啊?

师公答~有时候念《三官经》,一般《北斗经》比较多

等到表演时,后面站着看他念的《北斗经》....还以为他所谓的《北斗经》系《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
(内容有七星咒的哪一种),后来发觉师公三两下念完了(那本“北斗经”的确内容短短)

再看师公翻的“北斗经”封面.....好像唔系哦想的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

百思不得其解....直到现在看伯斑猪的这一章.....哦相信那个师公该不会选择这一个版本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4-2009 04: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上老君內觀經

 

  老君曰:天地媾精,陰陽布化,萬物以生。承其宿業,分靈道一。父母之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1,形兆胚也;三月陽神其為三魂動而生也#2;四月陰靈為七魄長靜鎮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靈也;七月七精開竅,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靈也;九月宮室羅布,以定精一一也,十月炁足#3;萬象成也。元和哺為-食,時不停也。太一帝君在頭曰泥丸君,總眾神也。照生識神,人之魂也。司命處心,納生元也#4。無英居左,制三魂也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臍,深精根也#5。照諸百節,生百神也。所以周身,神不空也。元炁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運動住止,關其心也。所以謂生,有由然也。予內觀之,歷歷分也。心者,禁也,一身之主。心能禁制,使形神不邪#6也。心則神也,變化不測,故無定形#7。所以五藏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腎,志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隨處名也。心者,火也。南方太陽之精主火,上為熒惑,下應心也。色赤,三葉如蓮花,神明依泊,從所名也。其神也,非青非黃#8,非大非小,非短非長,非曲非直,非柔非剛,非厚非薄,非圓非方,變化莫測,混合陰陽;大包天地,細入毫芒;制之則正,放之則狂;清淨則生,濁躁則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但能虛寂,生道自常;永保無為,其身則昌也。以其無形,莫之能名,禍福吉凶,悉由之矣。所以聖人立君臣,明賞罰,置官僚,制法度,正以教人,人以難伏#9,唯在於心。心若清浄,則萬禍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沉淪惡道,皆由心也。妄想憎愛,取捨去來,染著聚結,漸自纏繞,轉轉繫縛,不能解脫,便至滅亡。由如牛馬引重趍泥,轉增陷沒,不能自出,遂至於死。人亦如是#10,始生之時,神元清靜,湛然無雜。既受納有形,形染六情,眼則貪色,耳則殢聲,口則耽味,鼻則受馨,意隨健羨#11,身欲肥輕#12。從此流浪,莫能自悟。聖人慈念,設法教化,使內觀己身,澄其心也。

  老君曰:諦觀此身從虛無中來,因緣運會,積精聚炁,乘業降神#13,和合受生;法天像地,舍陰吐陽;分錯五行,以應四時。眼為日月,髮為星辰,眉為華蓋,頭為崑崙,布列宮闕,安置精神。萬物之中,人最為靈#14。性命合道,人當愛之#15。內觀其身,惟人尊焉#16。而不自貴,妄染諸塵,不淨臭穢,濁亂形神。熟觀物我#17,何疏何親。守道長生#18,為善保真。世愚役役,徒自苦辛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4-2009 04: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君曰:從道受分謂之命,自一稟形謂之性,所以任物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出謂之志,事無不知謂之智,智周萬物謂之慧,動而營身謂之魂,靜而鎮形謂之魄,流行骨肉謂之血,保神養炁謂之精,炁清而駃#19謂之榮,炁濁而遲謂之衛,總括百骸#20謂之身,萬象備見謂之形,塊然有閡謂之質,狀貌可則謂之體,大小有分謂之軀,眾思不測謂之神#21,邈然應化謂之靈#22,氣來入身謂之生,神去於身謂之死,所以通生謂之道。道者,有而無形,無而有情,變化不測,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則為神明,所謂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則修心也,教人修心,則修道也。道不可見,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則道廢,道廢則生亡,生道合一,則長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長保者,以其不能內觀於心故也#23。內觀不遺,生道長存#24。

  老君曰:人所以流浪惡道,沉淪滓穢,緣六情起妄而生六識,六識分別,繫縛憎愛,去來取捨,染著煩惱,與道長隔。所以內觀六識因起六欲。識從何起?識自慾起。慾從何起?慾自識起#25。妄想顛倒,而生有識。亦曰自然,又名無為,本來虛靜#26,元無有識。有識分別,起諸邪見。邪見既興,盡是煩惱。展轉纏縛,流浪生死,永失於道矣。

  老君曰:道無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屬形不屬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生守道,則長存不亡也。

  老君曰:人能常清靜其心,則道自來居。道自來居則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則生不亡#27也。人常欲生,而不能虛心,人常惡死,而不能保神,亦由欲貴而不用道,欲富而不求寶,欲速而足不行,欲肥而食不飽也#28。

  老君曰: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則道降,道降則心通。神明之在身,由火之因巵也。明從火起,火自炷發#29,炷因油潤,油藉巵停。四者若廢,明何生焉?亦如明緣神照,神託心存,心由形有,形以道全,一物不足,明何依焉?所以謂之神明者,眼見、耳聞、意知、心覺,分別物理,細微悉知,由神以明,故曰神明也。

  老君曰:虛心者遣其實也#30,無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令不動也,安心者使不危也,靜心者令不亂也#31,正心者使不邪也,清心者使不濁也,淨心者使不穢也。此皆以有令使除也#32。四見者#33,心直者不反覆也,心平者無高低也,心明者無暗昧也,心通者無窒礙也#34。此皆本自然#35者也。粗言數者,餘可思也。

  老君曰:知道易,信道難;信道易,行道難;行道易,得道難;得道易,守道難。守而不失,乃常存也#36。

  老君曰:道也者,不可言傳,口受而得之,常虛心靜神,道自來居#37。愚者不知,勞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遠,而神愈悲。背道求道,當慎擇焉#38。

  老君曰:道貴長存,保神固根,精炁不散,純白不分#39。形神合道,飛昇崑崙。先天以生,後天以存,出入無間,不由其門。吹陰煦陽,制魄拘魂。億歲眷屬,千載子孫。黃塵四起,騎羊真人。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老君曰:內觀之道,靜神定心,亂想不起,邪妄不侵,固身及物#40,閉目思尋,表裏虛寂,神道微深。外觀#41萬境,內察一心。了然明靜,靜亂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寧極。湛然常住,杳冥難測#42。憂患永消,是非莫識。

  老君曰:吾非聖人,學而得之。故我求道,無不受持,千經萬術,惟在心也#43。

太上老君內觀經竟



#1『成』,《雲笈七籤》本作『為』。
#2『而』,《雲笈七籤》本作『以』。
#3『黑』,《雲笈七籤》本作『氣』。下同。
#4『生元』,《雲笈七籤》本作『心源』。
#5『深』,《雲笈七籤》本作『保』。
#6『心能禁制,使形神不邪也』,《雲笈七籤》本作『禁制形神,使不邪也』。
#7『故無定形』,《雲笈七籤》本作『無定形也』。
#8『非青】之下,《雲笈七籤》本尚有一『非白非赤』。
#9『人以難伏』,《雲笈七籤》本作『人之難伏』。
#10『是』,《雲笈籤》本作『之』。意義相同。
#11『隨』,《雲笈七籤》本作『懷』 。
#12『肥輕』,《雲笈籤》本作『輕肥』 。
#13『業』,原作『華』。玆據《雲笈七籤》本改。
#14『人最為靈』,《雲笈七籤》本作『人稱最靈」。
#15『人當愛之』,《雲笈七籤》本作-『當保愛之』。
#16『惟人尊焉』,《雲笈七籤》本作『誰尊之焉』。
#17『熟』,《雲笈七籤》本作『孰』。
#18『長』,《雲笈籤》本作『全』。
#19『鴃』,原作『駛』,形近而訛也。『鴃』音kudi,同『快』。玆據《雲笈七籤》本改。
#20『骸』原作『神』。玆據《雲笈七籤》本改。
#21『測』,《雲笈七籤》本作『得』。
#22『邈』,《雲笈鑲》本作『莫』。
#23《雲笈七籤》本無『長』、『能』二字。
#24『長』,《雲笈七籤》本作『常』。
#25『識從何起』至『慾自識起』,《雲笈七籤》本作『從何而起,從心識起,心從我起,我從欲起』。
#26『靜』,《雲笈七籤》本作『凈』。
#27『亡』原作『忘』。玆據《雲笈七籤》本改。
#28『由』,《雲笈七籤》本作『猶』。按『由』乃『猶』之假借字。又《雲笈七籤》本在『不用道』、『不求寶』有『肯』字。『速』,《雲笈七籤》本作『疾』,義同。
#29『發』,《雲笈七籤》本作『存』。
#30《雲笈籤》本在『老君曰』彼尚有『所以言』三字。
#31《雲笈七籤》本無『安心者使不危也,靜心者令不亂也】 二句。
#32《雲笈七籤》本『以』作『已』、『令』作『今』,誤。
#33《雲笈七簽》本無『四見者』 三字。
#34『窒』,《雲笈七籤》本作『質』。
#35『然』,原作『照』。玆據《雲笈七筆》本改。
#36『守而不失,乃常存也』,《雲笈七籤》本作『守道不失,身常存也』,義較確。
#37『居』,《雲笈七籤》本作『也』。
#38『當慎擇焉』,《雲笈七籤》本作『怨道不慈』。
#39『純』,《雲笈七籤》本作『淳』。
#40『固』,《雲笈七籤》本作『周』。
#41『觀』,原作『藏』。玆據《雲笈七籤》本改。
#42『杳』,《雲笈七籤》本作『窈』。
#43《雲笈七籤》本在『心』後多一『志』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2010 1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上老君說報父母恩重經】

經名:太上老君說報父母恩重經。撰人不詳,似出於唐代。

  爾時,太上老君於西那玉國鬱利山中,敷暢道德,宣闡科戒,廣為十方說因緣事。於時隨從五萬人,俱往彼處恭幸遭筵會,擎拳叉手,禮諸尊顏,問訊既周。是時眾中有一真人,名曰海空智藏,出班長跪,白太上曰:臣等稟受髮膚,皆因父母,父母恩深,無由報效。惟願大慈愍傷一切,如蒙啟訓,生死荷恩。

  爾時,太上惻然良久,告海空智藏言:善哉善哉,子之所問,要乎深矣。子可諦聽,當為解說。夫形直者其影必正,形不直者其影必斜,其聲清者其響必浄,聲不清者其響必濁。孝與不孝,其義如是。若孝悌者,一家之中老少安樂,天人欽仰,神明守護,子孫相承,孝慈不斷,招感孝順,以為其子。若不孝者,世世相繼,一門之內總是冤家,雖為父子,甚於讎敵,招五逆以為其兒,父子兄弟各財異食,同園別菜,共田分穀,隱藏珍饌,喫食如偷,雖是人形,不如禽獸,神明不佑,天下輕欺,一生所為,諸不吉利,死入地獄,受一切苦罪畢,受報為百勞鳥,生子能飛,共食其母,百劫之後,託生人中,聚集五逆,諸不孝緣,共為父子,更相殘害,死生憂苦,輪轉無窮,天下苦痛,莫過於此。夫人生世,父母為親,非父不生,非母不養。是以天地覆廕,寄託母胎,氣識相凝,懷娠十月,縈妊胞重,坐臥失常,歲滿月充,誕育之候。其母恐怖性命,惙然惻怛,心神憂喪,產孕之日,內觸外觸,苦痛交切,失聲號叫,受大苦惱,匍匐戰懼,駭愕驚嗟。及至生已,手摩其頂,墮於草上,呱呱號啼,安藏被褥,側身三月,常畏邪魔之所侵害。飢時須飯,非母不哺,渴時須飲,非母不乳,計飲母乳八斛四升,千日提携,遮蓋塵垢,推乾就濕,嚥苦吐甘,非義不親,非母不養。忽離欄車,出於地上,十指爪中,食子不浄。母或東西,碓磨鄰里,官私急切,不得時還,即知我兒家中啼哭,母子天親,心性相感。分母百骸,而為兩身,氣血相傳,兩體無二。兒既憶母,母即心驚,馳步走歸,兩乳湧出。還到門外,見子庭中,或在欄車,或房門際,或有人抱,或無人抱,或在牀上,或在地下,或時坐不浄,或時把泥草,或尚啼哭,或啼哭欲止,舉眼見母,啼笑噓嘻,搖頭弄腦,曳腹而行。嗚乎嗚乎!哀向其母,母乃為兒屈身下就,長舒兩手,拭除不浄,吹噓其口,以乳與之。含乳看母,嘻嘻其聲,母見兒喜,兒見母喜,二情思想,慈愛親重,情親相念,莫過於此。二歲三歲,弄意始行,寒熱屎尿,非母不悉,笑時懷喜,啼時知嗔,唯樂飲食,所餘無願。父母行來,值他酒座,或得餅肉,不敢不食,懷挾將歸,向與其子。十回九回,恒常歡喜,一回不得,嬌聲佯啼,以此為常。嬌生不孝,孝子不嬌,必有慈順。及年長大,朋友相隨,年生少壯,躭翫逸樂,梳頭摩髮,欲得好衣,揀擇精妍,持為其子,麤疏弊惡,父母自充,忽無衣裳,經求四遠,傾心南北,逐子東西,橫簪向頭,為索妻婦。情愛偏重,其母轉疏,私房之中,共相笑語。父母年老,氣力漸衰,終朝至暮,不來省問,獨守空房,猶如外客,少衣少食,飢凍切身,手腳胼胝,耳聾眼暗,單床飄薄,度日如年。身既尪贏,多饒蟣虱,蚊虻噆體,通夕不寐。長吟嘆息:何罪之有,生此不孝之子。柱杖巡喚,低頭下氣,欲伸所欠,未盡前言,其兒興聲,瞋目罵詈,回頭卻退,扶壁而歸,槌胸自非,流動目腫,連聲唱苦,不如早亡。母告兒言:汝初小時,非吾不育,飲食遮蔽,非吾不養,懷汝十月,如携重擔,氣息奔喘,劇於走馳,或時寒熱,坐卧不安,腹皮拆裂,心胸填滿,髮落消瘦,不能飲食。臨生產時,逆前一月,常懷憂怖,恐不相離,或有時安,或有時患。當生之日,命如風燭,四肢百脉,及以五藏,或如刀刺,或如鉤牽,或熱如火,或冷如水,比當解離,或死或生盡世間苦,口不能述。既得生已,喜懼交集,諸苦諸痛,不可堪忍。三年携抱,日夜不離,坐卧不浄,眠食失時,視兒氣色,將息飢渴。或有疾病,父母心痛,聞子忍苦,母不能食,心口乾燥。萬種求福,黃金白銀,衣服玩具,心念子可,無所吝惜。念汝小時,東西隨我,不離寸步,食亦隨我,眠亦隨我,一日無我,終日不食,一夜無我,啼哭不眠。如何長大,忽成冤對,今雖有汝,不如本無,付之於天,幽冥當鑒。願我早過,與你相離,奈何奈何!

  爾時,太上說斯事已,即現神變,令此大地一切震動,於震動中,忽見此方地獄之內,無數眾生足踐刀山,手穿劍樹,拔出其舌,鐵柱刺之,酷痛號哭,身體膿斕,毛孔之內,悉皆流血,大小狼藉,流曳楚毒。於是海空智藏肅寒毛竪,流淚嗚咽,上啟太上曰:斯之罪魂,何罪令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2010 1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時,太上告海空智藏言:斯罪人也,生不慈孝,違弃母,誹謗三寶,侮慢出家,今之受報,塗炭何極,日趣長遠,無可如何。爾時太上仍說偈言:

善善自會善,惡惡歸惡根。生前不慈孝,死後報何恩。苦哉縈痛毒,往返十八門。非吾三赦日,何得暫蒙原。

  爾時,太上說此偈已,大眾悲號,流慟不止,便即抗手彈指。於彈指中,即令大眾回面顧視,盻於南方,即見南宮天堂之內,善男女等威儀庠序,華容挺出,天廚百味,珍玩無有窮者,恣形妍盛,娛樂自在。智藏歡喜,重白道言:不審此人承何福對,得處天堂,衣食自然,受此快樂。

  爾時,太上答海空智藏言:此人生時,至心慈孝,供養父母,禮敬三寶,布施持戒,信重出家,今受福慶,果報無窮。是時太上仍說偈曰:

前緣至孝慈,供養禮無違。敬信於三寶,無期福會歸。天堂裹容曳,福祉高巍巍。斯樂今無極,由來福慶隨。

  爾時,太上說斯偈已,嘆息良久,告海空智藏言:善哉善哉,父母恩重,昊天罔極。嗚呼慈母!云何可報。吾憶前世,誕於洪氏胞,凝神瓊胎之府,積三千七百年。逮至上皇,重胞李母,陰陽數極八十一年。思報母恩,至今劫期,猶恐不復。何況子等凡流之輩,而不報恩。竭力盡心,尚虧禮敬,況犯上事,而有差違。諸教戒中不宣其目,三十六部不著斯言,千聖萬聖,誰不遵教,況子學道而不報恩。汝等眾人,深宜篤志,外存孝養,內蘊弘慈,粉骨糜身,亦不能盡。若有眾生,能為父母書寫此經,讀誦受持,燒香禮拜,於中元日設大齋醮,市辦名香,緣山摘蘂,造諸浄供,夙夜慇懃,請福祈恩,拔度先祖,名報父母養育之恩,五逆十惡罪得消滅。若能每月一日日中,清齋燒香,行道禮拜,誦念轉讀此經,罪亦消滅,名報父母。又於此日,當請高上浄德法師,開講此經,宣通妙義,勸眾生等發慈孝心。如此功德,最上第一,不可思議。千萬功德,不如相勸講誦報恩。於其中問聞此經者,忽生孝心,供養父母,福德無量。上感諸天一切大聖,中感幽冥一切靈識,下流後世遠代子孫,皆生孝順,恭敬不絕。

  爾時,大眾及海空智藏真人等聞太上說無上恩重報父母經,各懷涕淚,受斯語已,愈感孝誠,刻骨不忘,尊敬殷重,各還本國,稽首奉行。

太上老君說報父母恩重經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6-2011 1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教诵习经典禁忌】

见经典如见圣真。凡翻阅经典之前,先沐手叩齿,平神静气,恭敬不二第一。凡玄门经典,乃三界自然之真气凝结而成,来之不易,故要用黄布、红布层层包裹。所陈之处,必有铺垫。开卷之前,双手捧经,平举齐眉,后揭开包裹,左手开经。翻阅页码,不得用手,一般须制作经签:将竹片削成约半公分宽、十公分长,尾端可以雕花,坠以简单饰物。若无经签,可以用线香或殿堂中的其他洁净物代替。凡经典上的文字,不得用经签尖、小拇指、中指指点。遇到不认识的字需要求教时,用经签尾、大拇指、食指或无名指指点。

凡经书,不得涂改、书写。或经书错字,或口传秘旨,或神灵讳字,或运气存意,或种种用法,均是心记。心记不能又恐遗忘时,另备洁纸,把经文页码、文字抄誊一遍,再添修改。熟记之后,焚化笔记。凡写有经文的书卷纸张,均不得任意丢弃,应在僻静、无人的地点焚化。更忌心性放荡,折损、破坏经书。

经典不得放于床头、座椅、腿部等不洁、不尊之处。

习悦经典,忌“凉经”。遇《早晚课》出坛时,诵至“欲求无上道,大众称天尊”(这是《早课》;《晚课》为“欲免轮回苦,大众称天尊”),用红布或经布(若均无,取黄表纸亦可;此处,因经未诵完,故不合经书)遮蔽经文。而后站立起来,称三次天尊后出坛。或做完《天地》《祝将》,或转完天尊后回坛,称三次天尊。复跪下,再揭去经布,继续诵《中堂赞》至功课经完。

学习经典,一般选择干净、僻静处,在黄纸上用繁体汉字毛笔书“學習經典,諸神迴避”八字,贴于墙上。诵习经典,有度人度己之功,读错一字,伤及十类万灵,背负无穷罪孽。一般,私下偷习熟悉,法器习练无错,方可在殿内公开讽演。若不慎读错,及时悔改。

凡经师念经、高功做法事,须秉诚单一,默佑诸方。

殿堂之内,不得喧哗。神明面前,不得言语不洁。

凡印刷、诵经错误者,或印刷邪术、扰乱正法、劝善为恶、非佛非道的书籍,无功有殃。地狱内,设有专科,凡诵读不专者,或不慎诵读错误者,或印经错误者,或师长教经错误者,亡过之后,先在地狱补习经典,读对、改过为止。而后,才交由十殿阎王(若是冠过巾的道士,则交由三官大帝)审查。所以,读经时,应谦虚谨慎、诚惶诚恐、毕恭毕敬,不生一丝懈怠。

经者,口口相传,秘法均不在字面。习悦经典,先拜明师,这叫“过经”。未“过”之经,不得修持。经不“过”,则无师承;无师承,则失其魂。若师父不“过”,改日复进,以诚心打动。

玄门必诵的经典为《早坛功课经》(含《常清净经》、《护命妙经》、《度厄真经》、《心印妙经》)、《晚坛功课经》(含《救苦妙经》、《生天得道真经》《解冤拔罪妙经》)、《三官经》、《玄灵北斗经》(合称“四品经”);常诵经典还有《度人经》、《雷经》、《玉枢经》、《青玄济炼铁罐施食全集》、《皇经》等。常行科仪有四十几种,在此不提。凡全真弟子,须素食、不食酒荤。若是居士读经,或善信跪经,须在前一日起斋戒沐浴。女人经期不进殿堂。各经念诵,另有时辰禁忌,在此不提。

若是道士读《皇经》,则另有严格禁忌,在此不提。玄门经典中,《皇经》最为尊贵,其禁忌最为复杂。

凡善信在道观遇到道士,或寺院遇到僧人,或其他善人诵经,若能陪同跪诵,专诚用神,获福无量,罪业蠲除。遇殿堂诵经,不得凑身观望、翻拉经书等。凡六道中有生灵读经,必有丁甲护持。凡一人诵经,附木精灵、路过蚁虫、蜎飞禽畜,均沾利益;若遇有慧根者,闻经悟性,可以直接拔离六道。诵经中,遇诸天尊圣号,须敲单磬,善信当闻磬叩拜。诵经之时,专一不二,存神运气,山崩地裂,也当不惊不慌,呼吸均匀,如若平常。诵经毕,方可起立查看。自古全真教有“三不起”,经堂念经是其一(另外两条是:寰堂打坐不起,斋堂用斋不起。“三不起”的涵义是:全真教道士在行以上三件事的时候,即使天子王侯来访,也可不立即礼拜;而天子王侯亦不怪罪;行功完毕后,再行见面礼)。

若念经一半身体遇急症或其他紧急事项,可以三拜后,脱去忏服,离开经单;事毕后,返回搭衣,三拜后继续诵经;若是重疾病,可以由其他道士代替,完成诵经,并代为叩首礼谢神灵。

若遇高功法师行跪拜,众善信应随同叩拜。高功俯首面礼天尊时,众善信亦当俯首,心怀诚恐,或忏悔,或祈福家属。高功默讳或表白宣表时,须全坛肃静,不得有杂音,严禁任何拍照、闪光。

另:文字是圣人所造;遇被人抛弃的、写有文字的纸片,捡起火化或埋于土下。不得裸晾于三光下、任凭风雨。

不得践踏凡人书写的书信灰烬,此对他人不敬;不得践踏殿堂内的表疏(关文、符等也在此列)灰烬,此对神灵不敬,有大罪孽。凡科仪结尾,若是在殿内焚化的表疏,殿主须及时双手护送灰烬捧入焚化炉或送入香炉,不得使灰烬随风飘散,以免造人畜误践踏。

     

            善溪子
           2010.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0-2011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上說十煉真神救護經】

  爾時太上老君分形變化,廣歷十方,興隆教法,救度存亡,隨於帝代,為其師範,救諸眾生,常令念誦:

東方慈悲救苦天尊,
南方好生救苦天尊,
西方平等救苦天尊,
北方大慈救苦天尊,
東北方普濟救苦天尊,
東南方無量救苦天尊,
西南方等觀救苦天尊,
西北方惠化救苦天尊,
上方徧慈救苦天尊,
下方廣度救苦天尊。

   老君曰:受吾此教,敬誦十方救苦天尊名號,能為拔贖苦魂,令得悟解。汝等四輩眾生,應有三業六根,殺生偷盜邪淫,貪嗔嫉妒、愚癡顛倒、妄言綺語、惡口兩舌、罵詈(lì)咒詛、違天逆地、不孝不義、不仁不直、罪根無量、致招殃咎。若能奉此真經聖號、俱蒙解脫、孤魂滯魄獲生天堂,塵沙罪咎盡使消除,又或見四輩眾生,能常清淨誦此經,凡諸厄難,亦得蠲(juān)消,壽命延長,身心安泰,稽首皈命天尊,敬信奉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0-5-2012 04: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一救苦护身妙经》护身

尔时。元始天尊。在玄景之上。清微天中。九色玉堂。升七宝座。放大光明。普集万灵。与天教化。十方天尊。道君老 君。帝君元君。丈人圣人。万万仙众。俱来诣座。听宣妙法。於是梵王称善。帝释欣歌。仙乐自响。随光而至。

是时太上老君。身离玉座。步蹑莲花。真人侍於左右。玉女扶於曳裾。至天尊前。奏曰。臣等蒙师开化。受福天堂。施功无极。恩不可量。臣观三界之中。苦海之内。无量众生。横遭厄难。罪网牵缠。异类寻情。难逃生化。臣不可住於太清。欲仗威光。分身三界。救度寻情。唯望至尊。观心慈愍。

於是元始天尊。微起法身。告老君曰。善哉。汝离玉座。惊怖万天。救苦救生。不须汝言。可还座中。吾为宣说。

天尊曰。万物吾生。万灵吾化。遭苦遭厄。当须救之。不须汝威力。化身救度。此东方长乐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数。物随声应。或住天宫。或降人间。或居地狱。或摄群邪。或为仙童玉女。或为帝君圣人。或为天尊真人。或为金刚神王。或为魔王力士。或为天师道士。或为皇人老君。或为天医功曹。或为男子女子。或为文武官宰。或为都大元帅。或为教师禅师。或为风师雨师。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机。今告汝知。

老君重奏曰。此之威神。有无量变化。如何得至我师御前。 天尊告老君曰。汝可举声。唱太乙之名。使仙官齐咏。自然应化现身。於是老君众仙等。尊其教旨。齐声称咏太乙救苦天尊之名。

忽见。帝君班中。有童子一人。步步蹑於莲花。稽首至天尊前。奏曰。臣乃太乙。为我师开化说法。臣集相聚形。听宣妙音。天中快乐一时。地下动经万劫。三界之中。群生受苦。高声呼唤。苦哉苦哉。旋绕天尊礼拜。俯伏乞下天关。

於是众仙见童子奏对。泣泪滴衣。哽噎叹言。天上快乐。地下受灾。轮回报对。何时清闲。
天尊告太乙曰:汝行愿慈悲。众生受苦。依汝行愿。分身救之。童子喜笑。再拜而退。众仙观见童子化一天尊。足蹑莲花。圆光照耀。手执柳枝净水。九头狮子左右从随。乘空而去。又见天尊化一帝君。蹑莲花。手执如意。圆光照耀。九头狮子左右从随。乘空而去。又见帝君化一真人。足蹑莲花。手放神光。上通九天。下通九地。九头狮子左右从随。乘空而去。又见真人化一女子。身著火锦衬衣。披发跣足。蹑於莲花。手执金剑。圆光照耀。九头狮子口吐火焰。绕於身形。乘空而去。

老君奏天尊曰。此圣威德。变化救生。从何而有。甚劫修行。惟愿应机。为众宣说。天尊曰:此圣在天呼为太乙福神。在世呼为大慈行者。在地狱呼为日耀帝君。在外道摄邪呼为狮子明王。在水府呼为洞渊帝君。汝是吾之气。吾是汝之根。汝知吾知此。是九阳之精。甚灵甚灵。汝可秘之。不可尽述。

是时老君闻天尊言。闭目定神。弹指叩头。咒曰。
元元之祖气 。妙化九阳精 。威德布十方 。恍恍现其真 。
三九扬风出 。徘徊离始青。 恭敬生琼液 。奉之免渴饥 。
万灵当信礼 。八苦不能随 。积行持科戒 。提携证玉京。

尔时。天尊重告老君及诸仙曰。若有众生。时遭疾疫病痛缠绵。可以焚香。念诵圣号。看转此经。疾患退散。克获安宁。若有众生求官觅职。奸佞妄生。但当念诵圣号。看转此经。自然嫉妒不生。高迁禄秩。若有众生泛涉江海。波浪所惊。鱼龙欲伤。可以存思念诵圣号。使得达岸。无有害伤。若有众生。值雷霹雳。风雨惊怖。但当存思念诵圣号。神气亦清。魂魄不动。若有众生。父母师资六亲不和。兄弟乖逆。但当存思念诵圣号。看转此经。自感六亲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若有帝王国主。朝生叛臣。兵火作乱。风雨不调。万民涂炭。怨地尤天。但当持斋念诵。看转此经。风雨便得顺时。叛臣败露。国泰民安。若有众生。为邪精鬼贼妄来所伤。但存思念诵圣号。妖魅自止。鬼贼灭亡。若有众生山林往来。被虫蛇禽兽奔夺所伤。但当存思念诵圣号。禽虫自退。不敢来害。若有女人。怀受胎孕。临产艰难。但当存思念诵圣号。自感真气佑护。无痛无伤。便生智慧之男。有相之女。六根具足。母子团圆。若有男子女子慕道求仙。在家出家。养性养命。但当存思念诵圣号。看转此经。便得功行圆满。白日升天。若有众生。 频遭百锁牢狱之中。呻吟难诉。但当存思念诵圣号。便得解脱。出离囹圄。若有众生为七祖九先门人同学。夫妻男女。身殁之后。流滞寒庭。未得托生。但当存思念诵圣号。自然出离阴境。便得生天。若有众生为冤家牵引。复连相缠。但当存思念诵圣号。冤家解释。后连断除。

於是。天尊告老君曰。此圣最尊最贵。最圣最灵。每月三九日。多降人间。常於净室中。焚香礼拜。柳枝净水。时花药苗。如法供养。自然寿满一百二十。五福常臻。八难远离。切忌灶下灰烬。石榴秽物。此为不洁。勿令触之。

天尊说经毕竟。大会之中。寻仙唱善。狮子能语。凤凰能言。鱼龙成人。枯朽还生。蠢动含情。福资皆遍。巍巍堂堂。皆得升仙。於是道君老君。无量众真。同声赞叹。今闻妙音。大获利益。奉辞而退。

@修持《太乙救苦經》百遍能解厄難,咱每日誦念都有感應,能化解一切煞炁。
比如,墳場、醫院、戲院等地方,都可以誦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5-2012 04: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9-6-2012 03:03 PM 编辑

沒有時間修行,首先可以念誦《凈口,凈心,凈身,金光神咒》,再誦念《太乙救苦寶誥》x9 。
每日修持九遍。

《太乙救苦寶誥》  

青華长樂界,東極妙严宫,七寶芳骞林,九色蓮花座,萬真环拱内,百亿瑞光中,玉清靈寶尊,应化玄元始,浩劫垂慈济,大开甘露门。妙道真身,紫金瑞相,随机赴感,誓愿無边,大聖大慈,大悲大愿,十方化號, 普度众生,亿亿劫中,度人無量,尋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

修道者,可以每日修持能讓身心淨化,還能普渡身上的一些附身靈,超度祖先。無量壽福!!!




【太乙救苦天尊灵验记述
太乙救苦天尊,是道教信奉的诸神之一。

太乙,又作太一。

道经说:太乙天尊居天界妙严宫,是专门拯救堕入地狱之人的大神,若人回心向善,只要诚心祈祷,并默诵“寻声赴感太乙救苦天尊”圣号,即能得到解脱和救助。

道教在举行“超度”道场 时,均要悬挂救苦天尊神像,以示接引,救济苦难。

救苦宝诰,见《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内。

有两则故事记述了天尊的灵验:一则:道士张仁表,辨博多才,善于论道演讲,阐述道法旨义,常在宫观殿堂里进行演说。一日,演讲浮诞,有失道旨,听讲者纷纷离去,人多责怪。后因病服药,数月不愈。有一晚上,梦为司命部下步卒骑吏在他住处所擒捕,如世间擒罪犯的情景,路上见宽旷原野都是荆棘遍地,牵顿升曳,其速如飞,衣服挂在丛林树上,芒棘刺身,痛不可忍,约行三十里路,看见遥远的地方有一黑城,城上有烟焰,走近观看才知是一铁 城,护关门卫守士,皆兽头人身,或四口八目,或十臂九头,齿若霜雪,牙如锋剑,真如世间道观里所画地狱之景。

进入城门,珠宫琼堂,玉楼金殿,非常人所观,此处有异于冥关,约行四五里路,一无所见。张仁表徐徐问驱捕的人说:“这是什么地方?怎么与门外所见不同?”骑吏说:“这是太乙天尊宫,经过此宫就是本司。”仁表闻太乙天尊宫,忽然,记得平常讲说多劝人念“太乙救苦天尊”圣号,可以救济诸难,祈福迎祥。 这时,他灵机一动,心想今已到“太乙天尊宫”,何不多诵念太乙天尊圣号呢?即高声诵念“寻声赴感太乙救苦天尊”圣号十余声,牵他的骑吏大笑说:“临渴穿井,事同噬脐,怎可得也?”即闻众笑不止,他又高声颂唱十余声“寻声赴感太乙救苦天 尊”圣号,其调哀楚,其音悲切,泪下沾衣。 忽然,有红光一束照在仁表左右,牵他骑吏一时离去,唯仁表在光明之中,回视周围四方,山川明媚,云物闲暇。

一会儿,救苦天尊与侍从千余人出现在他眼前。仁表礼谒天尊,悲咽叩首,忏悔平生过失,祈救苦天尊赦免。救苦天尊坐五色莲花之上,其坐周围火光焰焰,环绕天尊,火焰中有九色神光,救苦天尊周身及顶,光焰锋芒,外射如千万枪剑之形,覆七宝之盖,后有 骞木宝花,照耀八极,真人力士,金刚神王,玉女金童,充塞侍卫,阴阳太一,四十六神,自领队从,亦侍左右,云车羽盖,遍满空中。 救苦天尊对仁表说:“人生在世,大慎三业十恶;三业之中,口过尤其,一人妄说,万人妄行。妄说之人,首当其罪,你的三业罪,是我救护,才得以出幽苦。你寿命已尽,不当复还,今再赦你七年,诱化于阳世,以我像广示于人间,开引进之门,作趋善之要,希望竭力行持。” 毕,令使童子引仁表还住处,后来,其疾病也顿愈。过了几日后,仁表因事出城于春明门外,见蒿荆之中,有自己原来行走足迹,仔细观察,见棘刺的末端,有所碍挂衣线紫缕以及棘上微有血痕,果然是那天晚上追捕时所经过的道路。

后仁表用自己钱财,在肃明观画救苦天尊神像,又于东洛关外,画救苦天尊圣像多本,开悟群迷,归奉真宗。张仁表七年后而终。

二则:袁逢,峡石人,崇好至道,曾于仙都观得太乙天尊神像,朝夕焚香敬奉。后因事入蜀,波涛骇浪,惊恐不已,袁逢即念“太乙救苦天尊”圣号百余声,顿时,见赤光照自水面,有一丈多长,光中见救苦天尊身着青衣,良久,乃隐波浪中,时觉船也不剧烈震动了。随同的伙伴对袁逢说:“我们看见你所乘的船,在巨浪中回旋数次,大家都以为船会翻沉,惊疑之中,见一道红光照你所乘的船,我们感到很奇异。”后袁逢告诉大家,他这次有幸脱险,全赖念诵太乙天尊圣号,随同的人这才恍然大悟,袁逢不但脱险,而且还能看见救苦天尊化身,这是平日积善感应,慧眼所开的缘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6-2012 03: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则:李邵画太一天尊验】

李邵者,为葭萌县令。云其妻亡已八九年,素不在京国。忽因参选入京,就于三洞观侧客邸之中,偶见其家亡婢,自邻居而出。熟视之,果其婢小玉也,以名呼之,敛衽(rèn)而至。问其故,即云:某随娘子在此,已岁余矣,暂出买物,逡巡即回,回即与报娘子矣。邵待之,食顷方至,买果实茶饼之属,奔驰还家。良久,延邵相见。所居两间,自有庭除少许。既见,叙存没之事,或泣或悲,而频令小玉看时节。久之,小玉报云:来矣。颜色惨悴,语声哽咽,揖邵请去。邵未出门,有一少年,张盖而入,邵忽遽(jù)避之,小玉即引于帘后且立。其妻出迎少年,拜亦不顾,掷盖于地,化为大镬(huò),水满火起,烟焰蓬勃,少时即沸。少年去大帽,即牛头神人也。持义立于镬前,以叉其妻,抛于镬中,号叫痛楚。不久即烂,骨肉分张,寻亦火灭。以叉挑其骨,排于庭中,张盖而去。其妻身亦复旧,苏而徐起,泣谓邵曰:平生罪业,合受三年,今已一年余矣。每日如此,痛苦难言。

邵见其变化苦楚,亦深悲叹,问妻曰:今既相见,所须何物?莫要作功德救拔否?妻曰:适令小玉相邀,全无功德相托尔。此处邻里,有受苦者,画太一天尊一身,便得免罪。知之数月,无托人处,今得君来,将有离苦之望矣。邵即于三洞观中,访太一天尊之像。殿上有古本剥落,厚以金帛,召工画之,亦就观设斋表祝。只三日内,事事週毕,躬自检校无暇。到妻所居,功德既了,方得往报。见其所止,已空屋尔。留托邻母,深荷太一功德,已得解脱往生矣。昨日辰巳间,与小玉俱去也。邵每劝人作太一天尊像,其福报可以立待矣。

(事见《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八 道教灵验记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10-2024 11:26 AM , Processed in 0.15792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