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伤心的少年

请问这里有谁对埃及历史有兴趣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6-3-2009 10: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第二中间期
  第二次贫民奴隶大起义 在埃及重新处于分裂混乱的形势下,爆发了第二次贫民奴隶大起义。起义的情况反映在《伊浦味陈辞》这篇文献中。①虽然这篇文献在叙述上杂乱无章,文献作者对其反映的情况抱有明显的阶级偏见,但从文章中仍可看出起义的一些情况。

  《陈辞》说:“真的,国家象陶轮一样翻转过来;强盗②是财宝的占有者而[富人则变成了(?)]抢劫者”。“到处流血,死亡不乏其人”。表明社会动荡十分剧烈。
  《陈辞》说:“国王已被暴徒废黜”:“国家已被少数不知法律的人们夺去了王权”;“人们已经起来反叛蛇标”;“无边无际的国家的秘密已被泄漏,而官邸在刹那间已被拆毁”,“上下埃及国王的秘密已被泄漏”、“国家的长官被驱逐”,“国家的首长逃亡,他们因穷困而无目标”,“政府机关都不在它们应在的地方,就象畜群没有牧人而乱跑一样,那保密议事室,它的文件被拿去而〈其中(?)〉的秘密被暴露”,“政府机关已被打开,而它们的清单已被夺去”,“地籍(?)书吏的文件被毁损”,“议事室的法律被抛出;真的,在公共场所,人们在它们上面践踏,而贫民则把它们撕碎在街上”……。说明统治秩序被起义者完全打乱了。

  《陈辞》说:“贫民已变成财富的所有者,而不能为他自己制做便鞋的人现在是财宝的占有者”。“陵墓的所有者被赶到高地上,而不能为他自己制造一口棺柩的人现在是宝藏的〈所有者〉”,“从前为他自己乞求渣滓的人现在是碗盘丰盛的所有者”,“袍服的所有者现在衣着褴褛,而不能为他自己穿戴的人现在是精细麻布的所有者”,……表明财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起义者剥夺了剥削者占有的财产。

  参加起义的除了贫民以外,还有奴隶:“所有的女奴隶随便讲话,而当他们的女主人说话时,女仆是厌烦的”,“奴隶变成了奴隶占有者”。

  从《陈辞》看,起义规模很大,推翻了以国王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的统治,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和“强有力的涅杰斯”,起义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但《陈辞》并未具体地记载起义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过程和结果。

  喜克索斯人入侵 当埃及国内处于分裂混乱状态之时,喜克索斯人侵入了埃及。①

  喜克索斯人的成份很复杂,其中主要部分应是居住在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的讲塞姆语的游牧部落,同时也掺杂进一些胡里特人、雅利安人的成份。
  喜克索斯人采用了和平渗透的方式侵入埃及。由于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发生干旱等原因,居住于此的游牧部落放牧牲畜发生困难,于是四处寻找牧场,埃及三角洲是其理想目标。他们开始是三五成群,后来则是大规模地向三角洲移居。当时埃及本身无力阻止他们的渗透;中王国时期作为奴隶来到埃及的叙利亚巴勒斯坦人也可能帮助过他们。
  大约在公元前18世纪后期,入侵的喜克索斯人在三角洲建立起自己的政权。首都在三角洲东部某地的阿瓦利斯。喜克索斯人的首领叫做“赫卡·哈苏特”,意为“外国的国王”、“牧人王”。在埃及建立政权后,他们的国王也采用法老的称号,并逐渐扩大其势力范围达埃及中部,建立了埃及的第十五和十六两个王朝。统治的地区还包括叙利亚巴勒斯坦的若干地区。埃及南部的第十七王朝也曾向其称臣纳贡。

  喜克索斯人既崇拜埃及的塞特神,也崇拜埃及的拉神。他们的国王也自称为“拉之子”,并在名字中贯有拉的名字,如阿乌舍拉、苏伦舍拉等,国王的名字也写在一个椭园形的框子里。
  为了统治埃及,喜克索斯人可能借用了埃及原有的一套统治机构。如他们也设有下埃及的司库和司库首长等职。
  在喜克索斯人统治期间,埃及人同西亚的联系更为加强。他们把战车带入了埃及,但马是否他们带来则还是一个问题。①他们也把埃及的象形文字带到了西亚。
  埃及人反对喜克索斯人的斗争埃及南方底比斯的第十七王朝国王卡美斯不愿与喜克索斯人分享统治权。他召集大臣会议,向他们讲述面临的形势,并征询他们的意见,看是否要同喜克索斯人进行战争。他的大臣们倾向于同喜克索斯人和平相处,其理由是:他们的牲畜可在喜克索斯人的统治区放牧。但卡美斯决心进行战争。据《涅西石碑》铭文,喜克索斯国王曾派使者前往努比亚的库什,企图让库什与其联合打击底比斯。但使者在半途被埃及军队抓获,从而使联合的企图暴露并破产,埃及才免遭两面夹击。

  卡美斯领导的反喜克索斯人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收复了不少失地,但他未完成驱逐喜克索斯人出埃及的使命便死了。其弟雅赫摩斯时攻占了喜克索斯人首都阿瓦利斯(在其统治第17年)并将喜克索斯人赶出了埃及。雅赫摩斯建立了第十八王朝,埃及由此进入了新王国时期(第18—20王朝)。



  ----------------

  ① 普利查德将其译作“穷人”(PoorMan);布利斯特德将其译作“市民”(Citizen),而解释其原意为“小人”。
  ② 如据第十二王朝时期的喜乌特诺姆的赫普泽菲的契约,涅杰斯占有土地,并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
  ③ 如一个名叫伊提的涅杰斯,担任了第十一王朝时底比斯的财政大臣。他的铭文说,他有大群的牛羊,大量的土地、财产。在困难的年代里他养活了整个格伯陵。
  ④ 如《聂菲尔列胡予言》中说,聂菲尔列胡成了大祭司,智者,拥有很高的地位:“他是一个勇敢的平民(即强有力的涅杰斯),一个巧妙的书写人(即书吏),他地位很高,他的财产比他的同侪都多。”
  ① 在西哈托尔的铭文中说:“我迫使(努比亚人)首领去淘金”。见《古代埃及文献》,第1卷,第273—274页。
  ①司徒户威认为,该《陈辞》反映了中王国末的情况(见《古代东方史文选》,1963年版,第63—64页);《剑桥古代史》认为它反映的是古王国末的情况(见该书第3版,第1卷,第2分册,第200—201页);塞特尔斯认为,这反映的是第二中间期(见他的《〈训诫〉的年代在第二中间期》一文,中译文载《世界历史译丛》,1980年第2期);李希泰姆也持此观点(见他编的《古代埃及文选》,第1卷,第135页)。
  ② “强盗”、“暴徒”乃是文献作者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对起义者的诬蔑之词。
  ① 据J.M.怀特的《古代埃及人的日常生活》(J.M.White:《EverydayLife in Ancient Egypt》)一书说,埃麦里在埃及努比亚的布亨要塞的中王国时期遗址中发现有马的骨骼。见该书第17—18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3-2009 10: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新王国时期的埃及

一、埃及帝国的形成和统治
  埃及帝国的形成 埃及在驱逐喜克索斯人后,它的统治者立即开始了对外侵略和掠夺的战争,历时约一百年之久,把埃及从一个囿于尼罗河谷及其三角洲的地域王国变成为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奴隶制帝国。这是古代世界的第一个帝国。

  对外征服从雅赫摩斯一世时就已开始。他向北,在追击喜克索斯人的过程中到达了叙利亚的扎西;向南,则为“驱逐努比亚的游牧人而到达了克亨色诺弗尔”。他的继承者阿蒙霍特普一世时,远征努比亚达到第二瀑布;对西方的利比亚用兵达到伊穆克赫克。

  阿蒙霍特普一世的女婿和继承人图特摩斯一世是埃及帝国的奠基人。他多年征战,同西亚的米丹尼强国争夺对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控制权,把埃及北部疆界推进到了北部叙利亚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在南方,他到达了尼罗河上第三瀑布以外的地方,在第二瀑布以南75英里处建立了要塞。图勒的铭文说,他在此国王统治时成了努比亚的总督,表明当时埃及对努比亚的征服和统治已经巩固了下来。

  随后的两个国王甚少对外征战:图特摩斯二世仅统治8年;女王哈特舍普苏特基本停止了对西亚和努比亚用兵,但发展了同蓬特地方的贸易往来。

  埃及帝国的最后建立者是图特摩斯三世。他在复位第2年(即他统治的第22年)就开始远征西亚,在美吉多战役中打败了米丹尼王国支持下的以卡叠什为首的叙利亚联军。在其统治时期,战败了米丹尼王国,迫使其退至幼发拉底河以北。这一胜利震撼了整个西亚:米丹尼从此不再与埃及为敌,且成了埃及的盟友,还多次与埃及联姻。亚述、喀西特巴比伦也纷纷与埃及交好,巴比伦将一位公主嫁给了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还将埃及的南部边界推进到了尼罗河第四瀑布以外。他以后的埃及诸王进行的战争(包括阿蒙霍特普二世的叙利亚战争)都只不过是镇压被征服地区的反抗和起义,而无新的征服。

  埃及帝国的统治 新王国时期,特别是其初期,君主专制更加强化。埃及的国王被称为“法老”大约是从图特摩斯三世时开始的。从图特摩斯三世给宰相列赫米留的训令可知,国王拥有极大的权威。

  在国王之下的宰相(维西尔)之职,在新王国时被一分为二,即设立了两个维西尔。其中之一主管上埃及事务(兼管努比亚);另一个分管下埃及(可能还包括西亚)的事务。前者权力较大,国王不在时可代行朝政。从列赫米留的铭文和其它资料可知,行政、经济、司法、宗教、土地诉讼、分家析产、灌溉、遗嘱、农事、赋税等都在宰相的职责范围之内。但他主要是执行法老的指令。
  宰相之下有管理各种事务的机构,诸如管理北方港口、南方大门(即要塞)、土地等等的机构。
  地方上仍以诺姆为单位,但诺马尔赫的权力已不如前,他们已不能象中王国那样独树一帜地起来反对王权。

  军队是帝国的物质支柱。这时埃及军队增加了一个新的兵种——战车兵。战车兵大多由富家子弟组成,其生活起居和牲畜饲养均由奴隶、仆人侍候,这是一般人负担不起的。自第十八王朝中叶起,埃及军队中的雇佣兵开始起重要作用。
  对被征服地区,埃及人一方面派总督治理,派军队驻防;另一方面,还利用当地土著王公贵族进行统治。埃及人每占领一地,便把当地统治者的孩子作为人质带到埃及去,让其接受埃及教育,待其父辈死后,便让他们回去接替其父辈的职位:“王公们及其兄弟的儿童被运走,以便送往埃及,作为人质。如果这些王公中有人死去,陛下就派他的儿子来接替他们的位置。”以夷制夷的思想十分明确。在努比亚,由埃及王子任总督,被称作“库什王子”,显然是让其接受行政能力的锻炼。

  帝国时代有一个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官吏出自奴隶主的不同集团和阶层:贵族奴隶主、神庙祭司奴隶主(尤其是阿蒙神庙祭司),以及新兴的中小奴隶主涅木虎。
  维持庞大帝国的军事官僚机构的经济来源,一方面是向国内人民征收赋税;另一方面则是战争掠夺和向被征服地人民征收贡赋。


  二、新王国时期的社会经济


  经济的发展 新王国初年长期大规模的征服战争,给埃及带回大批劳力和其它财富,极大地促进了埃及经济的发展。

  这时,冶炼金属已采用脚踏风箱以提高炉温(从这时的浮雕可知,一人可同时踩两只风箱)。铜制品的制作方法也有改进,除过去的锻造法以外,已使用新方法——铸造法,这种新方法需要更高的工艺水平。
  建筑业是埃及的重要手工业部门之一。第十八王朝中期兴建了埃赫那吞的新都埃赫塔吞;第十九王朝中期又兴建了拉美西斯二世的陪都培尔—拉美西斯(在三角洲东部);底比斯的卡尔纳克和卢克索尔两大神庙的主要部分都是在新王国时期修建的。这说明当时建筑业队伍之庞大和建筑技术之高。
  以亚麻和羊毛为原料的纺织业也很发达。从图特摩斯四世和图坦哈蒙墓中发现的亚麻织品残片看,纺织技术水平很高。纺织机械也有改进,立式织布机取代了卧式织布机,由一人或两人操作可织出较宽的布幅。
  玻璃制造业达到很高的水平。在底比斯发掘出好几座属于第十八王朝时的制作玻璃的作坊。玻璃品种不少,有紫水晶、黑色、兰色、白色、红色、棕色、黄色,以及无色透明等种类。

  农业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提水装置——沙杜夫,这为高地的开发创造了条件。

  商品货币关系也有很大发展。银的重量被用作价格尺度;借贷关系发展了;真正的商人出现了,①

  但是,总的说来,农业技术改进不大;马和轮车都还未在交通运输中起作用;铸币尚未出现,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还很有限;商人虽已出现,但人数很少。
  奴隶制的繁荣 新王国时期的战争促进了埃及奴隶制的繁荣。从这时的一些军人的铭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狂热地追逐俘虏和抓获平民百性,以变成奴隶。因此,新王国时期奴隶人数大增。
  这时占有奴隶最多的仍是王室、神庙和少数官僚贵族奴隶主。如图特摩斯三世一次就封赠给阿蒙神庙1578个奴隶。阿蒙霍特普三世的一个铭文说,卡尔纳克神庙充满了男女奴隶以及所有国家俘获的王公们的孩子。个别奴隶主贵族也占有很多奴隶。如国王用男女奴隶使哈皮之子阿蒙霍特普的礼拜堂不朽,用男女奴隶耕种他的土地。

  但新王国时期奴隶制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在居民中下层中较广泛地占有奴隶。如牧人、商人、老兵、①手工业者、②女市民、军队书吏等都占有奴隶。③

  奴隶劳动不仅用之于家务,而且用之于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劳动。

  虽然新王国时期有的奴隶可能被释放,被收为养子,可能独立租种土地,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经济,甚至可能占有土地,但其奴隶的地位并没有变:他们仍然是其主人的财产。奴隶可被买卖、转让、①出租、在自由民分家拆产时作为财产被分掉。因此,他们的处境仍是很悲惨的。不仅那些在奴隶主家中的奴隶是如此,即使独立租种土地,甚至占有土地的奴隶也是如此。从《维勒布尔纸草》可知,他们租种

  说,希望主人购买她的土地,因为她“度着穷困的生活”。因此,奴隶往往以逃亡、②起义③等形式进行反抗。

  但是,《维勒布尔纸草》中反映的奴隶独立租种神庙和王室土地的事实具有历史的重要性。它反映了在埃及新王国时期奴隶制已极盛而衰,说明在奴隶起义和反抗的情况下,奴隶主正在寻找新的剥削奴隶的方式;表明奴隶制已表现出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了。这种剥削形式同两河流域的亚述帝国时期、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剥削奴隶的形式有共同之处;同罗马帝国时期的隶农制、彼库里也有相同之处。

  土地关系 就总的格局而言,新王国时期的土地关系同古王国时期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即国家、国王、神庙和官僚贵族仍是土地的主要占有者,①但也有变化,主要表现在中下层居民占有土地的情况增多了(如《摩塞档案》中的牧人涅布麦西、《屏洛之墓》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3-2009 10: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源是:继承来的王买来的、获赏的庙等;可能还有职田  有关新王国时期土地买卖的资料仍然不多,现知有《摩塞档案》中记载的王家牧人涅布麦西将3斯塔特土地卖给大有角畜牧人摩塞,其价格是值二分之一德本银的一头乳牛。但这次买卖是以契约的形式出现的,比古王国时期梅腾自传中用酬金获得土地的记载更加明确地确认了土地买卖的存在。另
  新王国时期,王室、神庙、官僚贵族的土地大多采用出租的方式经营。佃户的成份非常复杂:农民、奴隶、雇佣兵、女市民、养蜂人、马夫、下层祭司、牧人等。其中多数是无地或少地的人,但也有一些富人租种神庙或王室的土地,而且租佃的土地数量很多。族对于贫穷的佃户处境非常艰难。②

  涅木虎阶层的兴起 新王国时期,原来的地方贵族已不能独树一帜地在政治舞台上起作用。在政治舞台上起主导作用的是祭司集团和追随王权的官僚贵族。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兴起一个涅木虎(Nmh)阶层,并逐渐地登上了政治舞台。
  “涅木虎”一词出现于中王国后期,其确切意思不清楚。从一些具体例子看,其中有孤儿、贫穷的人等。新王国时期,“涅木虎”具有了与贵族相对立的人的社会意义。属于涅木虎的人可能经营王室土地,称为王室土地的涅木虎,他们享有世袭租佃权,而且身份也世袭。他们租种法老的土地,向法老宝库交纳租税,甚至可能交纳黄金。涅木虎也服务于军队,或为国王提供其它服务。逐渐地,涅木虎成了一个中小奴隶主阶层,占有奴隶、担任官职,成为王权的社会支柱。埃赫那吞改革时曾提拔了一大批涅木虎担任中央和地方的官吏。如大臣麻伊的铭文说:“我——按父母双方来说都是涅木虎。君主玉成了我,他使我成为……而(先前)我是一个没有财产的人。他使我得到(很多的)人。他提拔我的兄弟,他使所有我的人关心(?)我。当我成为一村之长时,他下命令,使我兼任大臣之(职)和‘王友’,而(先前)我曾(要过)面包。”埃赫那吞改革失败后,这个阶层受到打击、迫害,其财产也被没收。第十九王朝的霍连姆赫布国王曾颁布敕令保护他们的利益:豁免他们的欠税,禁止夺去他们运输货物的船只,禁止向涅木虎征收苛捐杂税,还向涅木虎提供某些物质上的帮助,以使其能执行自己的义务等。这大概是因为这个阶层受到打击是于王权不利的。颁布此敕令的目的显然是为了保护这个阶层的利益,从而保护王权自身的阶级基础。


  三、埃赫那吞改革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发展 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前期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时期。但到该王朝中期,统治阶级内部,尤其是王室内部,以及王权与神权、神权与世俗奴隶主之间的矛盾逐步暴露并激化。

  第十八王朝中叶,图特摩斯三世幼年即位,由王后(亦其姑母)哈特舍普苏特摄政。她将幼王贬至阿蒙神庙,而自己当了女王。她依靠阿蒙神庙祭司森穆特和哈普森涅布(维西尔)。在女王死后(或晚年),图特摩斯三世成年,又依靠阿蒙神庙祭司复位,夺回了王权。由此,阿蒙神庙祭司左右逢源,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实力和影响都大为增强。

  阿蒙神庙势力的加强,一方面增强了它对王权的离心倾向;另一方面又引起了它同世俗奴隶主(包括军事官僚贵族和涅木虎)之间的矛盾(在财产与权力上的再分配的矛盾)。因为帝国是由军队打出来的并保卫的;是靠官吏来管理的。但军队和官吏在权力和财产的分配上却越来越不如神庙势力,尤其是阿蒙神庙的势力咄咄逼人,这就必然引起不满。

  法老同阿蒙神庙势力的矛盾在图特摩斯四世时已显露端倪。其表现是该国王将在西亚的一次战争的胜利归功于阿吞神,而不是像通常那样归功于阿蒙神。在阿蒙霍特普三世时,这个矛盾更趋明朗。该国王娶了一个平民女子提伊为后,已引起了包括祭司在内的贵族的不满。他又提倡崇拜阿吞神,修建阿吞神庙;还为提伊王后建造了一艘“阿吞的闪光”号游艇;撤了一位担任宰相的阿蒙祭司普塔赫摩斯的职,而任命了一个非祭司的人阿摩斯为宰相。

  阿蒙神庙祭司当然不甘示弱。他们企图干予王位继承,阻止阿蒙霍特普四世继承其父的王位。这终于导致了新国王即位后实行以宗教改革为其表现形式的政治改革,即埃赫那吞改革。

  埃赫那吞改革 阿蒙霍特普四世冲破神庙势力的重重阻拦而登上了王位。他即位后,先是重新推出对拉神的崇拜,以对抗对阿蒙神的崇拜。在遭阿蒙神庙祭司的激烈反对后,阿蒙霍特普四世决定同神庙势力绝裂。在他即位第6年,采取了如下一些断然措施:

  取消对阿蒙神及其它一切神的崇拜而只准崇拜阿吞神(阿吞神是一个古老的太阳神,以太阳园盘为标志);
  没收阿蒙神庙及其它一切神庙的财产,将其转交给阿吞神庙;
  铲除一切建筑物上的阿蒙字样;
  将首都从底比斯迁至埃及中部的阿马尔那(新首都取名为“埃赫塔吞”,意为“阿吞的视界”),以摆脱阿蒙祭司集团的影响;
  国王本人的名字亦改为埃赫那吞(意为“阿吞的光辉);
  提拔一些出身中下层的人(涅木虎)担任高级官吏,以实施和推进改革。

  改革遭到阿蒙神庙祭司及其他祭司、贵族的激烈反对和抵抗。他们甚至要谋杀国王。
  改革期间,对外征服战争停止了,军队得不到战利品和赏赐;埃及的西亚属地因得不到埃及的关注而离开了埃及,或被小亚的赫梯夺去。这必然影响军队和其他奴隶主对改革的支持。

  改革阵营内部(包括王室内部)发生了分裂。
  埃赫那吞死后,改革便停止了。他的女婿图坦哈蒙时便放弃了改革,恢复了对阿蒙神的崇拜,发还了阿蒙神庙被没收的财产,并赠给其新的财产,首都又迁回了底比斯……。他以后的埃耶和霍连姆赫布继续了这一政策,彻底葬送了改革。改革之都埃赫塔吞被抛弃,荒凉了,变成了一片废墟而被人遗忘。

  改革失败,神庙势力复辟,支持改革的涅木虎阶层受到打击报复。王权重新与阿蒙神庙势力结盟,但已很难主宰神权势力了。

  改革之所以失败,一是因为以阿蒙神庙祭司集团为首的旧贵族势力十分强大,且根深蒂固;二是因为改革者内部的分裂、埃赫那吞的某些举措失误,使原本支持改革的军队、官僚贵族奴隶主离开了改革,从而削弱了改革阵营的力量;三是因为人民群众并未从改革中得到好处,相反,他们的负担更为加重,因而也对改革缺乏热情;四是埃赫那吞的接班人过于软弱,背弃了改革。

  但改革打击了以阿蒙神庙祭司集团势力为代表的旧贵族的势力;在思想上也有一定的解放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3-2009 10: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新王国的衰落
  第十八王朝的前期和中期是埃及帝国的鼎盛时期。埃赫那吞改革的失败严重削弱埃及。随后发生的埃及同小亚强国赫梯的争霸战争并未能使埃及走向更高的顶峰,而只是使埃及暂时免于更快的瓦解。
  埃及同赫梯的争霸战争 争霸战争发生于埃及的第十八王朝末和第十九王朝初,历时约一个世纪(公元前15—14世纪),目标是叙利亚巴勒斯坦。
  叙利亚巴勒斯坦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地区,但在公元前2千年代未能形成为一个统一强大的政治实体。这里又是东西方交通的要道、出海口和商道,因而成为周边强大国家侵略和掠夺的对象。
  埃及在第十八王朝早中期战胜西亚强国米丹尼及其支持下的当地以纳哈林为首的若干小国联盟后,曾一度成了叙利亚巴勒斯坦的主宰。但在埃赫那吞改革期间,埃及忽视了对这里的关注,甚至对西亚一些属地要求帮助的呼吁置若罔闻。于是,赫梯王国乘虚而入,成为埃及在这一带的竞争对手。

  图坦哈蒙和埃耶统治时期,曾同赫梯交过手,但遭失败。
  埃及第十九王朝初年的一些法老同赫梯争霸于叙利亚巴勒斯坦,取得过一些胜利,稳住了埃及在叙利亚巴勒斯坦的阵脚,却未能夺回埃及往日的全部属地。尤其赫梯正处于盛时,其势汹汹,咄咄逼人。

  争霸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在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和赫梯国王穆瓦塔努统治时进行的。
  为了争霸,拉美西斯二世在三角洲东部营建了新都培尔—拉美西斯,并组建了约3万人的军队(其中1万为雇佣军);穆瓦塔努也将首都从哈图斯迁到了靠近叙利亚的达塔什城。
  当时站在赫梯一边的有叙利亚的许多小国:卢卡、纳哈林、阿尔瓦德、麦沙、卡赫美什、科迪、卡迭什、努格什、乌伽里特和阿勒波等。

  拉美西斯二世在其统治第4年时,进行了一次予备性远征,占领了腓尼基沿海地区。第5年,他亲率以四个神命名的军团及雇佣军约3万人远征叙利亚。穆瓦塔努率领赫梯主力战车兵埋伏于卡迭什城东。双方决战于该城西部,拉美西斯二世及先头部队遭赫梯军伏击,拉美西斯二世也险遭擒获,后埃及其它部队赶到,救出了拉美西斯二世。双方经激战后,损失均极惨重,无力再战。

  拉美西斯统治第21年,赫梯新王哈吐什尔提出与埃及缔结和约,实行和亲,并派人送来了和约草案。拉美西斯二世同意了和约,从而结束了争霸战争。
  和约除说明性内容外,包括一个序言和9个条文。和约是两个霸国掠夺本质的反映。它们按和约瓜分了彼此在叙利亚巴勒斯坦的势力范围。和约也是一个军事同盟条约,双方保证在遇到第三国威胁时在军事上互助,并互相支持对付本国内部的危险。
  争霸战争给叙利亚巴勒斯坦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因而遭到该地人民的激烈反抗。战争也削弱了两霸自身的实力,加剧了两国内部的矛盾,给两霸带来严重后果。不久之后来临的“海上民族”入侵给埃及以沉重打击;赫梯王国则完全因这一入侵而陷于没顶之灾。

  新王国的衰落 第十九王朝晚期,埃及连遭外侵和内争的打击。

  首先是“海上民族”入侵的打击。入侵共两次。第一次是在第十九王朝法老麦尔涅普塔赫统治时期。该国王的铭文说,他打败了这次入侵,杀死8500人,俘1万多人;第二次发生在第二十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三世时期。虽然两次入侵都只扫过了三角洲,且均被打退,但还是使埃及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国内阶级矛盾也进一步激化。王权与阿蒙神庙祭司集团的矛盾再度激化。国王麦尔涅普塔赫不信奉阿蒙神,而推崇普塔赫神。他把赶走“海上民族”的功劳归之于普塔赫。但这次王权又遭失败,王权对神庙祭司的依赖更为加强。第二十王朝的拉美西斯三世将大批财富赠给各类神庙(其中获益最多的是阿蒙神庙)就是这一依赖的反映。

  第十九王朝末,埃及还发生了伊尔苏奴隶起义。第十九王朝就是在这一起义打击下灭亡的。第二十王朝中叶,还发生过首都底比斯西部墓地手工业工人的罢工,其起因是该墓地工人应得的各项供应常常中断,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罢工。
  到第二十王朝末,埃及在西亚的属地大部丧失。《乌奴阿蒙游记》记述的埃及使者乌奴阿蒙去黎巴嫩获取木材遭冷落的情景,反映了埃及帝国的衰落。
  公元前1085年,阿蒙神庙祭司赫利霍尔篡夺王位,建立第二十一王朝,新王国时期结束。古代埃及从此进入自己历史发展的衰落期和外部不断入侵的时期。


  五、后期埃及


  后期埃及包括公元前1千年代至公元后1千年代中期,从第二十一王朝至阿拉伯人占领时期为止的时期。

  公元前1千年代前期,先后有利比亚人、埃塞俄比亚人、亚述人统治过埃及。以后埃及又沦于波斯人、希腊人和罗马人统治之下。波斯人在埃及建立了第二十七王朝(公元前525—404年),埃及成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每年向波斯帝国缴纳700塔兰特银作为贡赋,还有实物税。公元前404—343年,埃及一度独立,建立第二十八至第三十王朝。公元前343年波斯人再度统治埃及,建立第三十一王朝。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东征时,占领埃及,埃及成为亚历山大帝国的一部分。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23年死后,其部将托勒密在公元前305年称王,占有埃及和其它一些地区,建立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5—30年)。其末代女王克娄奥帕特拉于公元前30年自杀后,罗马占领埃及,埃及成为罗马元首的私人领地。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埃及属于东罗马帝国统治。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占领埃及,埃及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组成部分。

  后期埃及时期,铁器广泛使用,手工业相当发达,商品货币关系获得很大发展。据希罗多德,第二十六王朝时,埃及有人居住的市邑有两万座。希腊商人在埃及建立了恼克拉梯斯殖民地。法老尼科曾开凿尼罗河至红海间的运河,并雇佣腓尼基水手绕航非洲。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促进了阶级分化,其表现之一是土地兼并的发展;表现之二是债务奴役的发展。第二十四王朝法老波克霍利斯曾颁布敕令,废除债务奴隶制,限制高利贷。

  但是,一系列的外族入侵和统治,打断了埃及历史独立发展的进程,埃及文化也遭毁灭,其象形文字在公元前后被人遗忘,成了死文字。


  ------------------

  ① 桡夫长雅赫摩斯说,他至少拥有19个奴隶。
  ② 据底比斯王陵的资料,第19王朝后期,一个王陵手工业者分队长涅弗尔霍特普拥有5个奴隶(见波戈斯洛夫斯基:《古代埃及的财产和职田》,载《古史通报》,1979年第1期。第3—23页。
  ③ 底比斯王陵的资料说,一个名叫荷尔的军队书吏拥有1个奴隶。
  ① 见《把女奴之子收为养子并将其财产转让给他们继承》;另见卢佛尔 博物馆藏第3230号纸草。上面记载说,第18王朝一个名叫塔伊的司库将自己的一个小女奴转让给了他人;阿蒙霍特普三世的总管在一个调色板上的铭 文中说,他将自己众多的土地、奴隶和牲畜转让给普塔赫神的一个雕象作为祭祀基金。
  ② 见波隆博物馆第1086号纸草;另见不列颠博物馆藏阿那斯塔西纸 草V,Xix,2—206,它说到追踪两个逃奴到了边境。
  ③ 《哈里斯大纸草》记载说,在第19王朝末,一个叙利亚籍奴隶伊尔 苏领导过一次起义,规模很大,他自称为王,“把整个埃及大地变成他的附属 物”,“他们对待神也象对待普通人一样,对神庙不作任何供奉”。第19王朝 就是在起义中灭亡的。
  ① 关于国家的土地。据《哈里斯大纸草》,第20王朝国王拉美西斯三世给各类神庙1070419斯塔特土地。这些土地显系国家所有。据有的学者的意见,该纸草仅存1/3,因而实际给予神庙的土地还要多得多。
  王的土地。在《维勒布尔纸草》中记载的土地(在埃及中部)至少也有几千阿鲁尔(1阿鲁尔=1斯塔特)。国王的土地遍布全国,为管理王室地产,设置了专门的官吏,如哈特舍普苏特女王的庞臣森穆特受命为遍布全国的国王地产的长官;国王图特摩斯三世设有“国王地产一切劳作的领导人”之职;哈皮之子阿蒙霍特普的铭文中还提到有“国王地产的首席监督”之职等。
  庙 地产可见《哈里斯大纸草》和《维勒布尔纸草》。
  族 占有土地的情况则视情况而定。有的占有很多土地。如阿蒙霍特普三世的总管阿蒙霍特普至少占地430阿鲁尔;第18王朝末代国王埃耶一次就赐给一个官吏154斯塔特土地。
  ② 在萨卡拉出土的属于第19王朝拉美西斯二世时的一个文件说,一个名叫麦西的人,其祖先涅斯因功而得到第18王朝开国之君雅赫摩斯的赐地若干。这块土地世代相袭直至麦西的时代,其父赫维作为遗产在赫维及其兄弟姊妹间分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9 07: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你们认识很多呢!!本人也蛮喜欢世界历史,希望在这可认识许多新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3-2009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赫赫,我也超爱埃及历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8-3-2009 07: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如有更多的资料请和大家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2025 09:01 PM , Processed in 0.11501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