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通读世界史和中国史,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
在世界史中,人们很少将王朝衰落的责任归咎于女人。而中国则不然,几乎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都和一个或者多个女人联系在一起,因此才有祸水一说。
以前读《荷马史诗》,对那个引发一场十年战争之久导致特洛伊城被毁的美女—海伦,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如果按中国古人的说法,简直是祸国殃民。可有趣的是,所有有关她的典籍无一例外的,没有对这个女人进行攻击和批评。甚至还有诗人赞美她的美丽,十年的战争打得一点都不冤枉。怪哉!
还有另一个著名的女人,埃及艳后克里奥巴特拉,成功的博得了罗马国王凯撒的欢心,凯撒不顾罗马上下议院的反对,力排众议迎娶她,掀起轩然大波。不仅丢了王位,也搭上了性命。而埃及也因此落到罗马人的统治之下。这样的女人按中国命理学得说法,可以说不仅克夫,更克国。但是历史学家却评价埃及艳后是一个野心家,有出色的政治才华。
相比之下,中国的美人们要不幸的多。不仅承担着惑君的骂名,还要替自己的男人在亡国之后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夏朝喜欢撕丝绸的妹喜,商朝挖人心设炮烙的妲己,周朝烽火戏诸侯的褒姒,汉朝淫乱宫廷的赵飞燕姐妹,唐朝引发安史之乱的杨玉环……不胜枚举。其实,关于这些女人祸国殃民的事情。大多并不是完全真实的,或是被后世的文人添油加醋了一番。
比如说妲己,大约是受《封神榜》的影响,在后世的人眼里,她就是一个由狐狸幻化而成,而且狠毒无比的妖艳女人。其实,真是的情况是,她是作为商王战胜苏护(妲己的父亲,另说是主人)战例品送给纣王的。这样的一个礼品在纣王的心里有多少分量还很难说。而且,商朝是 一个极其迷信占卜的朝代,几乎国家的大小事务都要经过占卜师的占卜才能决定,即便是国王也要遵循占卜的结果,那又有多少的可能性去听从微不足道的后宫嫔妃之言呢,这显然是不足信的。而且,那些关于妲己所谓的暴行,在周朝的典籍里并没有记载,春秋时的文献也没有。可是为什么在后面几千年的历史中,她却突然成为了狐狸精的代表?就连有“最正直”的史官之称的太史公司马迁都在《史记•殷本纪》里毫不惜墨的往她身上拨脏水呢?当然除了她的美丽之外,还有几千年来各朝的卫道士们杜撰出这一例子来告诫君王,要远离美色,避免贪色误国。可怜的妲己,经常要被人抬出来,为纣王的决策失误承担责任。这黑锅背的,比窦娥还冤。
还有另一个经典的例子,经过金庸先生的妙笔生花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就是那个让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在野史的描述中,都把汉人丢了江山了责任都推给她了,却对吴三桂本人贪恋权贵不惜卖国求荣的事实视而不见,简直是欺人太甚。如果真的是如此爱陈圆圆,又怎么会在封王之后就抛之脑后了呢?就算是引发一场战争,与海伦相比这待遇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真是衰到家了。幸好,明末诗人吴梅村为她写了首诗——《圆圆曲》,算是稍微平反了。宋代名妓严蕊的词“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大概也很能代表她的心声吧。
通常这些背负骂名的女人,不是听不见了,就是选择忍气吞声。但也有例外的。
后蜀国王孟旭的宠妃花蕊夫人徐氏,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个女人,史书上记载她“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其实她不仅绝色,才华横溢,也相当有个性。后蜀被北宋灭国之后,花蕊夫人作为战俘到京城朝见赵匡胤,赵匡胤当着群臣的面挖苦她是导致后蜀被灭的关键。花蕊夫人不卑不亢,当场作诗一首,就是著名千古的《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大概意思是,我在深宫里,那里知道外面的事情,十四万的部队都投降了,统统都不是男人!这种辩白显然比哭诉效果要好,赵匡胤和群臣当场愣住,原本要借机羞辱她,却让她出了一口冤气。这次第,怎一个“爽”字了得!更爽的还在后面,赵匡胤大概是为花蕊夫人的才貌所动,待孟旭当夜“离奇”翘辫子后 ,就将花蕊接进宫中封为贵妃,宠爱更甚,完全不怕被人说“接二手”。只可惜,花蕊夫人后来因介于宋廷权力之争,触犯了太祖弟弟光义的利益,在一次打猎时,被赵光义,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混乱中一箭射死。不然,她还很有可能登上皇后的宝座,不过她的声色才情倒没有淹没在历史的洪流里。北宋大文豪苏东坡,风格一向豪放,却专门为花蕊夫人写了一首相当绮丽的词《洞仙歌——冰肌玉骨》: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
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真真叫人感叹,此女只应天上有!
虽然说她们的悲惨事迹可以书写万卷血书了,说实话,我还是很羡慕她们。毕竟,倾国倾城,颠倒众生是每个女人的终极梦想呀。
[ 本帖最后由 吉赛尔 于 5-8-2008 10:54 PM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