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天降

你们觉得本地中文文学需要如何改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4-2008 07: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lo_ol 于 28-4-2008 05:50 PM 发表
算了吧,一門沒有經濟價值的語文

请问你如何去定义语文的经济价值?
中文能存在,必定还有其他重于经济条件的客观因素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4-2008 08: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aphomot 于 28-4-2008 07:32 PM 发表

请问你如何去定义语文的经济价值?
中文能存在,必定还有其他重于经济条件的客观因素存在。


如果是爲了文化傳承,不需要學那麽多,母語班就足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08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lo_ol 于 28-4-2008 08:57 PM 发表


如果是爲了文化傳承,不需要學那麽多,母語班就足夠了

此言差矣!
如果只是学基础的,那你怎么传承文化?
传承文化是需要深厚的文字、文化、文学底蕴的。
而汉语、汉字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他的内涵,决不只是学会沟通话语的泛表层现象所能理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08 1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承文化是需要深厚的文字、文化、文学底蕴的
==================================

母語班時間長一點不就解決了咯?!

深厚的文字:背多一點成語?

文化:背多一點文章?
.
文學底蘊?拜托啦,你不會要求每個人都能妙筆生花吧?!

能寫文章的只需要少數就可以了,大多數華人只需要母語班就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4-2008 05: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lo_ol 于 28-4-2008 11:12 PM 发表
传承文化是需要深厚的文字、文化、文学底蕴的
==================================

母語班時間長一點不就解決了咯?!

深厚的文字:背多一點成語?

文化:背多一點文章?
.
文學底蘊?拜托啦,你不會要求每個人都能妙筆生花吧?!

能寫文章的只需要少數就可以了,大多數華人只需要母語班就夠了

那你就是认为母语班的所谓会说会听就算是能传承文化?你倒说说具体的情况怎么传?
我那句话,正确的理解方式,应该是“需要深厚的文字底蕴、文化底蕴、文学底蕴的”,可见你中文也不怎么样。
要深厚的文字底蕴就是背成语?拜托,别把那种填鸭蛋式的东西拿来偷换概念。所谓的文字底蕴,就是尽可能的知道每个汉字所传承的个别含义。
至于文化底蕴,“背多一点文章就是文化人”才是外行人。所谓文化,通常是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文艺等,是可以多方面的。可见你精神财富处于负资产情况。
还有文学底蕴,谁说追求文学底蕴就是搞创作,要妙笔生花?最起码的文学底蕴,不一定要写,但是要懂得去阅读、欣赏、发掘一些有意义的文字、章句,一样也能丰富文学底蕴。作家可以是有文学底蕴的人,但有文学底蕴的人未必都是作家。
老兄,你不懂我可以接受,但别外行人装内行说一堆,这些母语班未必都能教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4-2008 09: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笑,文化底蘊爲什麽要通過母語來吸收呢?

不懂母語的人大把,難道他們都沒有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0-4-2008 07: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lo_ol 于 29-4-2008 09:40 PM 发表
好笑,文化底蘊爲什麽要通過母語來吸收呢?

不懂母語的人大把,難道他們都沒有文化?

恩,很好笑。
你看到我从头到尾有说过文化底蕴要通过“母语”来吸收吗?
我从头到尾都只用中文,中文并不是我们的母语。
这年头的确很多人会说中文但不懂母语,但不见得人家没文化。
还有,你已经偏离这个主题十万八千里了,现在还想带我绕去哪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5-2008 0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馬華文學確實有很多很好的文章,如陳大爲、朵拉、劉海蓮、番雨桐、黃錦樹、晨硯、林金城、鈡怡雯等。
言論有歐陽文風、許文榮、安煥燃、余历雄、方美富等。
他們無論在用字、修辭、寫作技巧都很出色,也揚名海外。

或許很多人會認爲魯迅、余光中、郁達夫、白先勇等人很出名,上面那些人又有誰真正認識念過他們的文章呢?!?
只是我覺得本地讀書的風氣不高,說實在得有誰真正看過真正的馬華文學??
p/s不是那些所謂的言情小説哦~!!


推介《赤道形聲》是一本很好的馬華文學作品,裏面收入了很多馬華作家在海外的過獎的作品。
可以看看~

p/s馬華文學在國外可是赫赫有名,只是本地人不懂得欣賞~
說實在的,是沒看過多少本書吧~

[ 本帖最后由 daphnesk2 于 4-5-2008 02:3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5-2008 08: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phnesk2 于 4-5-2008 02:26 PM 发表
馬華文學確實有很多很好的文章,如陳大爲、朵拉、劉海蓮、番雨桐、黃錦樹、晨硯、林金城、鈡怡雯等。
言論有歐陽文風、許文榮、安煥燃、余历雄、方美富等。
他們無論在用字、修辭、寫作技巧都很出色,也揚名海外。

或許很多人會認爲魯迅、余光中、郁達夫、白先勇等人很出名,上面那些人又有誰真正認識念過他們的文章呢?!?
只是我覺得本地讀書的風氣不高,說實在得有誰真正看過真正的馬華文學??
p/s不是那些所謂的言情小説哦~!!


推介《赤道形聲》是一本很好的馬華文學作品,裏面收入了很多馬華作家在海外的過獎的作品。
可以看看~

p/s馬華文學在國外可是赫赫有名,只是本地人不懂得欣賞~
說實在的,是沒看過多少本書吧~

呃,潘雨桐,不是番雨桐;安焕然,不是安煥燃.....
马华文学在台湾还有点名气(主要是马华新一代写手都是旅台、留台的),在中国的话还要再努力。
至于《赤道形声》,要和《赤道回声》结合着看的,但是听说万卷楼好像没再版的意思,目前这2本书处于第一版濒临绝版状态中。
黄锦树虽然是马华作家之一,但是他真正出名的,不是他的《鱼骸》,也不是他的《乌冥暗》,而是他在90年代挑起的马华文坛大论争。
言论的话,欧阳文风虽然每星期有文章登在星洲广场,但是他似乎不是马华作家,关系只是和星洲有稿约的美国华裔牧师作家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08 0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aphomot 于 30-4-2008 07:03 PM 发表

恩,很好笑。
你看到我从头到尾有说过文化底蕴要通过“母语”来吸收吗?
我从头到尾都只用中文,中文并不是我们的母语。
这年头的确很多人会说中文但不懂母语,但不见得人家没文化。
还有,你已经偏离这个主题 ...


母語都放棄了,學習普通話這個外語是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08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lo_ol 于 5-5-2008 01:50 PM 发表


母語都放棄了,學習普通話這個外語是爲了?

中文虽然并非我们母语,然而中文却是华人的共同语。
而历史上许多文献也就是以共同语的方式书写记载下来的。
所以,学习中文,更大程度是传承中文中所包含的种种文化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08 06: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aphomot 于 4-5-2008 08:17 PM 发表

呃,潘雨桐,不是番雨桐;安焕然,不是安煥燃.....
马华文学在台湾还有点名气(主要是马华新一代写手都是旅台、留台的),在中国的话还要再努力。
至于《赤道形声》,要和《赤道回声》结合着看的,但是听说万 ...


那些錯字因爲沒注意,不好意思~
前陣子的全球華文論文比賽,第一第二也是馬來西亞得獎的阿~
黃錦樹是利用了斷奶論應起了一陣風潮阿~
歐陽文風是馬來西亞人,即使他是美國同性戀教會的牧師都好,他仍然還是馬來西亞人。他的思考邏輯很好,雖然他的文章多餘偏激,可文筆和邏輯是值得參考的~

說這些是要回應之前有人說馬華文學沒有價值,因爲我不認爲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08 06: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aphomot 于 5-5-2008 02:48 PM 发表

中文虽然并非我们母语,然而中文却是华人的共同语。
而历史上许多文献也就是以共同语的方式书写记载下来的。
所以,学习中文,更大程度是传承中文中所包含的种种文化信息。


國語是國家官方語言=馬來文,華人的母語就是華文阿~不是這樣的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08 07: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phnesk2 于 5-5-2008 06:57 PM 发表


那些錯字因爲沒注意,不好意思~
前陣子的全球華文論文比賽,第一第二也是馬來西亞得獎的阿~
黃錦樹是利用了斷奶論應起了一陣風潮阿~
歐陽文風是馬來西亞人,即使他是美國同性戀教會的牧師都好,他仍然還 ...

呵呵,黄锦树的风波还不止断奶而已。
原帖由 daphnesk2 于 5-5-2008 06:59 PM 发表


國語是國家官方語言=馬來文,華人的母語就是華文阿~不是這樣的嗎?

所谓的华文,不如说中文来得贴切一点。
华人其实来自中国,但是籍贯各有不同,例如如果说你的双亲都是福建人,那福建话才是你的母语。
中文是华人的一种共同语,而这个共同语在先秦以前就已经有了,当然我们无法得知他们那时怎么说,但这种共同语保留在古书传了下来。
而近代的共同语,是明朝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以北京方言为基础开始演变、加工,形成的一种流传至今的共同语,而这个共同语与北京方言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的。只是相较于其他方言与共同语的差异,北京方言与共同语的差异显得较少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08 0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aphomot 于 5-5-2008 07:05 PM 发表
所谓的华文,不如说中文来得贴切一点。
华人其实来自中国,但是籍贯各有不同,例如如果说你的双亲都是福建人,那福建话才是你的母语。
中文是华人的一种共同语,而这个共同语在先秦以前就已经有了,当然我们无法得知他们那时怎么说,但这种共同语保留在古书传了下来。
而近代的共同语,是明朝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以北京方言为基础开始演变、加工,形成的一种流传至今的共同语,而这个共同语与北京方言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的。只是相较于其他方言与共同语的差异,北京方言与共同语的差异显得较少而已。


典型邏輯混亂

你把 華文(普通話)、中文、文言文、白話文、都弄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08 06: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lo_ol 于 6-5-2008 01:45 AM 发表


典型邏輯混亂

你把 華文(普通話)、中文、文言文、白話文、都弄亂了

我先去检讨一下自己的帖再来回复。
但是其实我们讨论的东西,已经严重离题了,还是你开个新主题吧。
人家主题是本地中文文学需要如何改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5-2008 08: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aphomot 于 6-5-2008 06:00 PM 发表

我先去检讨一下自己的帖再来回复。
但是其实我们讨论的东西,已经严重离题了,还是你开个新主题吧。
人家主题是本地中文文学需要如何改进。


好的

而對於這個主題,我的建議是:不需要改進了,已經夠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3-11-2025 03:45 AM , Processed in 0.11318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