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42|回复: 2
|
育才史话之五 育才·女中 战前原为兄妹学校
[复制链接]
|
|
育才史话之五 育才·女中 战前原为兄妹学校
2007/12/30 14:08:58
●麦翔
霹雳怡保育才在勃兴上升期的历史中,有一个横向开枝散叶的蔓延发展,所谓己达达人,取诸社会、用诸社会,这是办校价值观。
1930年代,育才设立夜校(见郑良树:《马华文教育发展史第二册,401 页)。夜校在这个时期蔚为风气,为职业青年、贫困青年提供识字教育和灌输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了不少社会运动的优秀干部与栋梁。
其二,在怡保周围设立分校,一是战前应居民要求,在务边路开分校,校址今在昆仑喇叭一带;二是战后在铁船路的分校。其三、支援其他华文学校的开办与发展,如在1914年,育才校长曾介民同时兼任中华女校校长,中华女校是霹雳女中前身。学校董事重贴,更是常见之事。战后,育才毕业生在各地华校执教掌校的,比比皆是。
胡子春创霹雳女中
育才横向蔓延最为人乐道的是,与霹雳女中结为“兄妹学校”。两校情同手足,互相帮助,在风雨如晦的道路上,携手前进。
霹雳唯一一所女子学校霹雳女子中小学校,创办与育才同期,创办人同为胡子春。1897年,光绪帝颁《国是诏》,令出使各国的大臣,鼓励兴办侨学。新加坡总领事在1906年的报告,就有一段话说:“坝罗(即怡保)有女校一所,为闽商胡国廉倡办。吉隆坡商务公所,亦倡办尊孔学堂,明正开学”(《发展史一》,82页),但霹雳女中校史无此记载。
1960年出版的《霹雳女子中学30周年纪念特刊》,汇集了较多的女中史料。据温慧梅老师在《霹雳女子中学校史简述》一文记述,女中历史浮沉兴衰,数度低糜不振,比育才更为坎坷,情况更为复杂。
温慧梅说,女中前身为中华女校,“民国6 年春,即1914年(按:民历与公历年份矛盾),创办于怡保拿乞律一间三层楼建筑物(与育才发祥地‘万里望路口三间店’在同一街道)。首任校长为曾介民,教务主任古愤生。曾介民同时也是当时育才的校长,也许‘姻缘一线牵’,一开始两校就走在一起了。”
初设拿乞路三层楼
温慧梅指出,民国7 年(1918年),敦请姚德胜接过中华女校经费筹划的主要担子,委其公子姚燮庭直接办理,校址迁入同路(拿乞律)姚氏拥有的店铺上课,改名“俊修女校” (姚德胜又名俊修)。第二度两校走在一起,女中的前身迁到曾经是育才发祥地的同一条街道,而且同是姚德胜产业的“过客”。
俊修女校有了短暂的发展:添置教具,增聘教员,购置缝衣车,设家政班,学生300 余人,声名渐著。但好景不常,1921年姚德胜逝世,失去经费的支柱,俊修女校顿失依靠。校方计划到吉隆坡演剧筹款解困,可是社会舆论认为是“羞耻”的事,侨众哗然。校方只能裁员减薪,缩小规模,迁入“武冷街”(《简史》未说明地址)某屋上课,易名“新中华女校”,经济极度困乏。
陷入困境几经挽救
1922年,梁燊南(1925年育才董事长)自告奋勇,召开华侨大会,议决改组学校,并易名为“怡保女校”,借坝罗古庙“两旁余屋”为校舍。此时,“学潮澎湃,学校仍了无生气”。1923年,梁燊南、胡重益再度出面挽救,梁燊南自任总理(董事长)和校长。一面整顿校风校政,一面于古庙后加建8 间教室,聘林芳兰为校长,增办初中,易名为“霹雳女子中小学校”。
1934年,兰蔚矩任校长,学潮蜂起。1936年,从国内聘请林玮为校长,委廖碧英为训育主任,姚奋南为教务主任,中小学教师增至20余位,学生700 余名,中学部迁入“燊南园”(梁燊南产业,应当在怡保务边路;编委)上课。这时,霹雳女子中小学始脱颖而出,步入平稳发展的道路。
1934年,育才与女中合组“两校董事联席会议”与“两校经费维持委员会”,统筹经费与两校常年发展大计。而且,两校教员多有重叠,活动亦常联合办理。育才女中“兄妹学校”的关系,为育才和女中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此制度一直实行到战后,为单元主义教育政策横加干预,不但割裂了两校联合组织,连中小学董事会亦不得不分家,是殖民主义者“分而治之,各个突破”策略的结果,令人感叹不已。 |
|
|
|
|
|
|
|
发表于 12-1-2008 06: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育才中學
霹雳女子中學- Sponsored by 梁燊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0-1-2008 09: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站在歷史新起點-30th Jan 2008
2008年,是霹靂育才百年校慶的一年。為此,董教總送了兩幅對聯給育才獨中,董總的是:「拓華教,何懼征途險,百載同舟基業建;傳薪火,笑迎風雲惡,千秋共濟育龍崗。」教總是:「育才百載崢嶸月,拓業千秋浩蕩師」。
對聯道出我國華文教育的艱辛路程,又樂觀地看到,在廣大華社的支持下,從小學而中學,歷經滄桑的育才獨中,仍然踏在時代的浪尖,昂首向前!這也是育才百年校慶的主題:「繼往開來 再創輝煌!」
霹靂育才獨中聯合華小、國中將熱烈和隆重慶祝育才百年校慶。育才獨中更是通過校慶,樹立學校形象,凝聚董教員生的力量與共識,擴大聲譽,讓大家對學校有所認識,讓華社,校友、家長、贊助人感到驕傲,讓董教員生感到自豪。這也是校慶的重點工作,「古今中外,概莫例外。」
為了迎接育才百年校慶,以潘斯裡李梁琬清為首的工委會,從2006年就開始推展了多項活動,目的是:(一)提升教育素質、完善硬體建設;(二)瞭解華教歷史、掌握發展方向;(三)開拓社會資源、鞏固支持力量。
首先,設立「霹靂育才獨中千萬元教育基金」,以其利息,進行在職師資培訓,建立更強的師資隊伍;設立貸學金協助清貧優秀生,完成學業;探研文教課題,掌握發展新機。
冷氣化楊金殿大禮堂,加強多媒體教學中心,美化校園,營造優良的學習環境;成立「育才講堂」,邀請專家學者,向全校師生演講,以「提高認識,拓寬視野」;訪問學校進行辦學交流,以期優勢互補。
其二、編撰三冊《百年育才》專集,分別是:《今日育才》、《百年長征》和《百年大典》,組織老師編寫《育才歷史》教材,讓學生瞭解母校歷史,認識華教歷史,緬懷先輩功績,繼承拓荒精神,承傳華教,發揚光大。
設立「育龍崗文物藝術中心」通過文物、圖片、進行生動的歷史教育,舉辦各項活動,推動本國華教史和華人史的研究。
再者,拜訪和向社團、文教機構匯報學校情況,加強與各界的聯繫;舉行校友回校活動,讓校友對母校多一點關懷和支持;組織百人合唱團,推廣文藝活動;聯合各區聯委會舉辦社區關懷活動,結合地區的力量,開拓社會資源,共謀華教的發展,為育才獨中的建設奠下堅實的群眾基礎。育才獨中總務吳章明在其「調寄採桑子,育龍崗」詞中寫道:「群山懷抱多靈秀,創造育才。創造育才,力勤耕耘,桃李滿園開。經冬不改莊嚴貌,拂去陰霾。拂去陰霾,步向光明,傲立對將來。」
育才獨中站在歷史的新起點,它將以奮發鷹揚,凌空翱翔之勢,持續發展,創新發展!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