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650|回复: 9

中日韩-三角关系

[复制链接]
庄Ch'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9-11-2007 08: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希望中国人民了解的事实

● 作者:甘草 2005-04-12

  想起70-80年代两国关系良好的时代,我对最近的中日关系感到很遗憾。我也承认其主要原因在于从90年代开始的日本政治变化。即,有一部分右倾政治家美化或过少估价日本过去的罪行,坚持参拜那座供奉着甲级战犯灵为位的靖国神社等等。
 我作为一个希望中日友好的日本普通公民,当然不支持那些右倾政治家的发言和行动,也不支持扶桑社那本歪曲历史的教科书。我曾经在中国留学过,又当过大学教师。我参观过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我当然承认日本过去的罪行,在此向中国人民表示最深的谦意。

  认识差距

  不过,我最近觉得:中国人民对日不满情绪的原因的一部分是否在于中国人民对日本的一些认识差距? 今年8月在中国举办亚洲足球赛时刮起的反日风潮是令日本人民感到非常惊讶的。我开始有一点想不通:为什么有一部分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会这么强烈? 仔细地看了各种报道后,我才发现:反日情绪的背后或许也有一点认识差距。有的中国人在诉说“日本从来没有谢罪过,也没有赔偿过!”。又有的人在诉说“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侮辱中国!”。于是,我在东京向十几个在日中国人问了这些问题。没想到,他们也同样地相信,令我感到非常惊讶。我想这不太符合事实。

  谢罪问题

  就谢罪问题而说,1972年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时,日本田中首相以书面形式表示了谦意。即,在《中日联盟声明》(日中共同声明)上写着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50岁的我还记得72年当时的情况。但是,我最近发现:有些中国青年不一定了解这项声明的内容。我不知道中国青年能否接受在这声明上的谢罪方式。但不过,至少当时的毛主席和周总理接受了这项声明。另外,日本历代8位首相也已经以口头形式向中国历代领导表示了谦意。

  赔偿问题

  就赔偿问题而说,72年恢复邦交时,中国政府放弃了‘对日索赔权’。在《中日联盟声明》上写着“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对此,这30年来,日本以经济援助方式(ODA)一直支援了中国,表示了谦意。其支援总额已经到达了3兆日元。另外,日本对中国还实行了3兆日元的低息贷款。
  这30年来,日本在全中国超过150个地方,支援了中国国家建设事业。主要支援项目有: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地铁、港口、大桥、发电厂、钢铁厂、水库、电视台、通信、医院、学校等等。举几个具体名称的话,有:北京机场扩建、上海浦东机场、西安机场、上海宝山钢铁厂、北京地铁、上海外环公路、大连港口、重庆第二长江大桥、中日友好医院/云南化肥厂/海南岛公路等等。
  我不是要鼓吹日本做了多少。我只是希望中国人民了解事实,以避免发生误解,以使反日情绪缓和一点。日本有一家中文报纸最近刊登了山根隆二国会议员的谈话。他说“日本政府给中国大量援助之事,我们并没有感到很大的自豪。只是希望中国政府和人民给予认可,并且把事实能够公开出来,客观地报道战争时(军国主义旧日本)和战争后(民主主义现代日本)的差别”。

经济援助

  有的中国人跟我说“经济援助不能说是赔偿”。对此,让我指出3个看法。
 第一:既然中国放弃了索赔权,按道理来说,日本无法赔偿,只好采取别的方式来向中国表示谦意。这就是经济援助。再说,中国是日本最大的经援对象国。
  第二:美国也在实行对外经济援助。但是,美国从来没有支援过中国。因为美国有一条〈海外援助法〉,规定不可支援社会主义国家。再说,日本对外经援总额比美国对外经援总额还要多,据世界第1位的总额。当然,我不是要买恩的。我只是希望中国人民了解事实,以缓和一点反日情绪。
  第三:足球赛时刮起了反日风潮以后,不少日本人对此大失所望,认为“日本支援了30年的中国,结果得到的不是友好,而是反日”。现在日本国内有舆论,建议停止对中援助。我再次承认: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结果导致了中日关系冷淡化的主要原因在于90年代以来的日本政治变化。但是,为了避免停止对中援助,我希望中国人民也了解日本对中国的援助,以缓和日本人民对中国的失望,切断负面连锁反映。
  顺便说,我又了解:有一部分中国网民为了排斥日本货,因特网上公开了日本企业名单。各位是否知道:03年流行SARS(非典)时,日本政府和企业(索尼、丰田、日产、资生堂等)对中国实行了医疗支援16亿日元。
  我在因特网上经常看到的争论是:中国国内人说“日本人坏得要命”。在日中国人说“日本人没有像国内人所想象的那么坏”。这种认识差距是由何而产生的呢? 我的爱人在新东京机场(成田)服务台做中国语翻译工作,每天都有机会迎接初次来日本的中国旅客。那些中国旅客当中的不少人,看了日本实际情况后,出境回中国时都会说:“出乎预料之外,跟我想象的不同!”

教科书问题

就教科书问题而说,我也当然反对篡改历史。01年和今年发生教科书问题时,我也在东京参加了抗议活动。
  不过,各位是否知道:现在在全日本中学生当中,在使用那本「扶桑社」歪曲历史教科书的学生比率占多少? 只有0.04%。就是说,按比率来说,1万个学生当中只有4个才使用那本书。不是所有学生都在使用的。
  让我说明日本的教科书制度。跟中国的不一样,日本的教科书不是由国家编辑统一内容的,而是由各个私营出版社各自编辑的。然后,各地地方政府和私立学校可以选择任意一种教科书。大部分的日本人不愿意选择那家右翼出版社扶桑社的那本书。现在有8个出版社在出版历史教科书。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东京书籍」,占61.2%的比率。相反,最不受欢迎的就是「扶桑社」。选择了它的只有极少数的右倾地方政府和右倾私立学校。01年9月11日《人民网;日本版》(中国人民日报社)也有报道说“扶桑社教科书占总量的0.04%”。
  希望中国人民了解的是:大部分日本人民的想法跟那些极少数右翼的想法不一样。大部分的日本人民是有良心的。今年发生问题时,也有2万8千个日本人民参加了抗议签名活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熙德教授最近在日本《每日新闻》上发表了文章,指出“有不少中国青年以为大部分的日本人民支持右翼的想法”。其实不是。希望中国人民了解两国之间的不同制度,以及从而发生的教科书问题。希望大家不要太操心。

  靖国神社

  我当然反对日本首相和政治家去参拜靖国神社。不过,各位是否知道:日本国会议员们当中,不想去参拜的人大大多于愿意去参拜的。
  我通过中国国内的因特网上才知道:每年8月15日,靖国神社都会出现穿着旧日军军服的“鬼子”。网上有他们的相片。中国一部分网民比我更熟悉日本右翼的动态,令我感到惊讶。看到了这些网上相片的中国人民会忧虑日本军国主义即将复活吗? 于是,我今年就亲自去看看,结果见到了9个鬼子在神社里模仿旧日军行军示威。1亿3千万日本人民当中,以这种方式损害中国人民的心的,仅只有9个人。(再说,我发现他们当中有一个人看来神经似乎有一点问题。与其说恐怖,还不如说有一点滑嵇)。

  结语

  我承认日本政治的怀一面。但是,我又希望中国人民也了解日本的好一面,全面地了解日本。希望在日中国人向中国人民传达这些事实,让人民了解日本的实际情况,以缓和反日情绪。

[ 本帖最后由 庄Ch'ng 于 9-11-2007 09:3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庄Ch'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9-11-2007 09: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知韩派眼中的韩国
时间:2006/07/18 出处:在日生活
  曾几何时,泱泱中华开始了闭关锁国,其后招来了半年屈辱。可喜的是现今的中国是一个相当开放的国家,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这自然需要众多人才。
 我当年有幸选择了韩国语(当时还叫朝鲜语)专业,之后也就渐渐走上了中韩交流之路。据说美国智囊团中为对华政策谋划的人都是“知华派”,意为对中国有相当了解的人,日本政界也有不少“知华派”,当然了,“知华”不意味着“亲华”,“知华”的他们制定些个政策可说是更加狠毒,招招致命。我学习韩国语四年,其间所学涉及韩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后来也去韩国留学两年,然后进入了中韩合资企业,也就是说这么多年一直在和韩国人打交道,那我算不算是个 “知韩派”呢?我想至少也算是半个了吧。现在中韩关系日益密切,国内韩流日盛,国内媒体对韩国的报道也非常多,当然几乎都是充满赞颂之词,再加上精美的韩国影视歌曲的轮番轰炸,这让大多数不了解韩国的中国人对韩国产生了相当的好感。
 但真正的韩国如何呢?与韩流相对,最近网上出现了不少揭露“真实”韩国的文章,可惜有的年代久远,有些又非常极端,充满个人感情,但他们大部分内容在我看来是比较真实的。我本不想挑起与邻国的矛盾,但国内媒体对韩国的过分吹捧和韩国媒体对中国的极端歪曲实在形成了太鲜明的反差,让我有点看不过去,所以这里结合我和所认识的朋友们在韩国的经历来谈谈我眼中的韩国,希望能去伪存真。文章比较长,请耐心看,然后明眼的看官自行判断。

 “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很多中国人至今仍习惯性的把韩国当作中国前属国,谈到韩国颇有轻蔑之色。更多的中国人认为韩国文化源于中华,中国作为宗主国曾保护过朝鲜,所以就一厢情愿的以为韩国人就理当对中国人友好,对中国人亲善。要正确认识韩国,首先就要彻底抛弃上面这两种观点。1,历史上的殖民附庸体系早已被摧毁,如今的国家都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按照国际法,各国主权平等神圣不可侵犯。如果中国人以一种宗主国对属国的高傲态度对待韩国,那么必然也不会得到对方的尊重。
 至于第二点,其实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表明韩国人应该对中国友好。上溯到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还有后来的汉四郡,按现在韩国人的说法:中国人是作为所谓“入侵者”统治朝鲜半岛北部的,南部的“韩民族”后来赶跑“侵略者”赢得了独立,而后隋唐时还发生过战争,不然它们的卢武铉总统也不可能今年在会见布什时说出: “中国曾经侵略韩国数百次,这样的刻骨仇恨我们怎么可能忘记?”明朝后的几百年可能存在朝鲜作为属国对宗主国谦卑的友好,(毕竟我们可以保护它),而从甲午战争后,这种谦卑(可以说是被强迫的)的友好也渐渐消失了。
  19世纪末朝鲜李朝的统治风雨飘摇,而朝鲜人的民族意识也渐渐崛起,作为中国附属国的地位当然不会让他们觉得满意。举个例子,我在韩国的时候有幸看过它们现在的小学教材,在三年级或者四年级分册中有这么篇文章,讲有个中国使臣来到朝鲜,作威作福,蛮横无理,提出三个问题要人回答,威胁说如果回答不出就要如何如何,后果很严重。当然结局是圆满的,一个朝鲜小孩子回答了问题,中国使臣羞愤的无地自容。小故事而已,但很能体现韩国人是如何看待当年作为属国的历史。把这个用作全国的小学教材,大概韩国小孩从小心灵中就有“中国人蛮横无理”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吧,

 咱们回到19世纪90年代,一方面,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实力大增,将朝鲜作为跳板入侵中国是其从上至下的共识(明万历年间丰臣秀吉就干过同样的事),另一方面,朝鲜王朝也希望日本势力进入以平衡清帝国,以图见机行事独立。可惜弱者是不可能玩转两大强国的,为争夺朝鲜控制权,甲午战争爆发,清国失败,朝鲜 “独立”,改国号“大韩帝国”。当然这个大韩帝国立刻被一纸“日韩合并条约”划归了日本,其间朝鲜也期望美国从中斡旋,可以预见,美国人可不愿为了它们而得罪日本,所以从此“大韩”就开始了其50年的殖民地岁月。出乎意料的是,它们并没有表现出如今“切手指”的,也没有如今“抵制日货”的决心,更没有 “全国捐金”的壮举,不然可够日本人头疼的了。朝鲜人默默承受了,既没有游击队的反抗,也没有大规模的暴动,据资料称95%的朝鲜人还乖乖的改了日本姓,说起了日本语,二次大战时不少朝鲜人更是加入日本军队在中国作威作福,后来韩国的朴正熙总统当年更是日本士官学校的高材生。从这里我是找不出什么理由证明韩国人对中国人有什么深厚感情,重温这段历史,如今韩国的历史教科书也顶多写:“一个统治者被打跑了,另一个更残暴的统治者又来了。”不要忘了,东学党起义是在朝鲜王朝乞求下,袁世凯带兵血腥镇压的。
  50年转眼一挥间,1945年日本败亡,朝鲜终于又迎来了独立。可惜南北在不同势力的支持下不能统一成立政府。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38线成了天堑沟壑,中国自然在韩国人眼中成了十恶不赦,阻止“大韩民族”统一的罪魁祸首(在此引用韩国人原话)。
 韩国政府成立之后,接连颁发排斥华商的禁令,包括“仓库封锁令”、“外币使用规模限制令”等等,这便是华商受难的开始。接着,自由党和朴正熙政权两次进行 “货币改革”,偏爱现金的华商更受到致命性打击,很多华商因此变得一贫如洗。1961年,韩国政府颁布“外国人拥有土地禁止法”,1971年制定“外国人土地取得及其管理法”,规定华人一家只能拥有一间房屋、一家商店,连炸酱面售价也受到严格管制的情况下,华商便成了走投无路的一群。70年代初,原本有 12万人口的华商锐减到只剩下2万人。唐人街遍布世界各地(包括日本),唯独韩国没有。“炸酱面”“赤匪”“中国奴”等韩语中专门针对中国人的侮辱性名称也出现了,直至现在我在韩国BBS上还经常看到,频率之高让我非常愤怒。最近惊闻韩国庆祝“韩国炸酱面”诞生100周年,鉴于韩国人试图盗取“活字印刷术发明权”,考证出“西施可能是韩国人”,“孔子可能是韩国人”等等劣迹,我挺怕它们有朝一日说炸酱面也是韩国的发明。这就比较讽刺了,因为当年“炸酱面” 是它们对中国人的一种侮辱称谓呢。
 为了吸引华商投资(这次排外的韩国人好像开窍了),今年韩国争取到了世界华商大会的举办权,而唐人街也紧锣密鼓的开始筹建(可惜是面子工程,不是华人自然聚居形成的,不过聊胜于无)。华商大会黯然失色,李嘉诚等大人物竟然不到场,据分析还是因为当年韩国“排华”影响了整整一代华侨,至今他们对韩国这个 “华人不能立足”的可怕之地仍持有负面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庄Ch'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9-11-2007 09: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不要忘了,中韩92年才建交,之前韩国国内进行的是最反共的宣传教育。再建交后当然不能再这样明目张胆了,收敛了一点,但刻意丑化歪曲中国的行为还是没有停止,这点所有去韩国生活过的中国人肯定有相当的感受,好多人因此根本就不看韩国新闻,当然对韩国的印象也非常糟糕了。
 说了这么多,叙古论今,一厢情愿的中国人应该可以感到了,韩国人对中国其实不能说具有好感。那么他们对中国是种什么感情呢?很复杂。憎恨?大概有一点,除了少数极端民族主义者比较强烈之外。害怕?这倒是真的,从历史来看,从领土来看,从经济规模看。。。无论从哪方面看,中国这个邻居是有点威胁,特别是现在韩国总想强出头做“东北亚平衡者,东北亚的中心”(在此引用韩国媒体言论),并且利用“高句丽”历史问题希望引起长白山,吉林延边甚至东北的领土归属问题。不过在我看来,对中国的感情最多的还是轻视。

 韩国人对中国的轻视是由来已久的,前面已经提到,“炸酱面”这个侮辱名称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韩国人(或许应该叫日本人才对)称呼华侨的,它们当时虽然是日本帝国的二等公民,但却非常歧视那些背井离乡的华侨。对比中国在抗战期间如何善待朝鲜难民,流亡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如何在国民政府的保护下坚持到最后抗战胜利,韩国人的行为实在令人不齿。
 后来反共宣传中自然抨击中国的社会制度,70年代末韩国经济腾飞,韩国人终于在“半万年历史”(在此引用韩国历史学家原话)中第一次有了富裕的感觉,而恰巧此时中国的经济状况非常不佳。看着当年的巨人如此萎靡,这给了韩国人一个绝好的增强“民族自信感”的机会。20多年来,韩国新闻媒体总是千方百计揭露中国的贫穷落后野蛮愚昧无知,拿韩国值得骄傲的部分和中国的弱点比较(当然不会拿弱项和中国的强项比较了)。在韩国时常能听到“我们推倒了万里长城”这样煽动性的言语,以至于我在韩国期间为了避免从身边韩国人口中听到这句话,不自觉地总想在任何方面都超越它们,甚至在喝酒上也不愿落后,这样也醉倒过好多次。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事:韩国人如果比较喜欢你,会对你说:“你长得像韩国人”,他们认为这是赞扬你,我总是笑着接受了。但我认识的一位朋友为表示友好,对一个韩 

 我为了提高自己的韩国语水平,每天坚持阅读韩国新闻,刚去韩国时每天都抽出点时间看韩语节目。后来我统计了一下,每天都能看到不少关于中国的消息,当然,几乎都是负面的,如果有说中国好的,那八九不离十最后都要表达这样一个意思,“中国如此发展会对韩国造成威胁”。不仅是新闻,一次在娱乐节目中看到过这样的场面:采访一个刚从中国回来的韩国女艺人,主持人问她中国如何,她笑嘻嘻的把中国批判一番,什么脏呀,烂呀,穷呀之类的,在场的观众也非常受用,台上台下笑成一片。对于很多韩国人来说,嘲笑中国是最能增强它们“民族自豪感”的事情了,于是它们乐于找出中国的各种弱点来嘲笑,新闻媒体也非常愿意配合民众的这种心理,想方设法挖出这些东西来供国民消遣。所以我有时很纳闷,它们的记者怎么能找到这么多反映中国贫穷落后的新闻,如果我是个没去过中国的韩国人,那么百分之百我会觉得中国是?了这样的媒体,这??易理解了。有网络文章说在韩国繁华的明洞街头出现过“中国人谢绝”的条幅,这个我相信,因为我曾经见过照片,而且不止一个中国朋友告诉我在韩国商店遭到营业员歧视的事。别说在韩国,就连在青岛,在北京望京,不也发生过韩国人店谢绝接待中国人的情况吗?04年高句丽历史事件闹得最厉害的时候我恰巧在韩国,我看见过韩国人焚烧中国国旗,在中国大使馆前示威,以至当时我有种想立刻逃离韩国的想法。后来在街上也遇到过不少宣传,讲东北甚至山东古代都是“三韩”的领土,我只能置之不理。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不少中国人非常崇尚韩国人所谓“尊重儒家传统”这点,认为要像韩国学习。我听到这样的话有点吃惊,后来看到国内媒体用近乎肉麻的言语报道韩国人如何尊重传统,我才恍然大悟,有这样的媒体,难怪有这样被误导的国民。
首先要澄清一点,韩国是一个相当西化的国家,可以说到了全盘西化的境地。举个简单例子,韩语被韩国专家论证为“世界上最简洁,最优秀的语言”,但现在是外来语成灾,餐厅不说餐厅,跟着英文音译为“乐死特朗”,(restaurant)桌子不说桌子,也从了英文说“特意伯尔”(table),甚至更玄妙的是老婆居然也习惯叫做“歪扑”(wife),悲哉韩国语,悲哉我这个当年认真背诵韩文单词的好学生。现在固有名词都让位给了这种不洋不土的韩式音译,是不是以后干脆直接说英文比较好呢?要知道韩文中70%是汉字词,剩下的30%也被大量西方外来语占据,这种“世界上最简洁,最优秀的语言”是不是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 本帖最后由 庄Ch'ng 于 9-11-2007 09:2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庄Ch'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9-11-2007 09: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剩下的所谓“儒家传统”,只是中国媒体的想当然罢了。韩国人是不会承认的,它们很早以前就开始做的就是割断所谓“韩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联系,也就是,“去汉化”。汉城改“首尔”的闹剧刚刚过去,这不,几个韩国议员又开始张罗把“汉江”改为“韩江”了。在韩国,“中医”被改名成“韩医”,并被作为高丽医学而拼命向世界宣传推广。针灸也被认为是韩国人发明的,我没看过大长今,不知道里面是不是存在歪曲,但朝鲜日报分明是报道了这个“发现”,并找到了个法国人作证,宣称要纠正世界人民的错误认识,把针灸重新还给韩国。“活字印刷术”也被认为是韩国人先发明,这与中国学者发生了争论,韩国专门建立了印刷术博物馆,把中国在“印刷术”方面的功绩完全抹去,只片面夸大宣传自己,并邀请各国客人免费参观,并经常在国际场合进行宣传。我有幸被邀参观过那个博物馆,我只能承认他们在这方面的确做的非常好,“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成了真理”,韩国人用这种方式“虚构”真理非常在行。
国内的媒体还宣扬过说韩国人如何如何重视“端午”,似乎应该把端午拱手相让了。但很抱歉,我在韩国还真感觉不出来。首先我身边的年轻人根本就没人知道端午这个东西,那一天也根本不像国内媒体所说“全国庆祝”,连休假都没有,一切如常。当然有的地方有庆祝活动,但那是拿来作秀的,政府出钱搞的公关活动,为什么要这么劳民伤财?把端午这个东西从中国人手上夺过来成了“大韩民国”的文化遗产,光荣呀,“民族自信感”大增呀,更重要的是,以后可以以此为证据 “考证”出韩民族文化对中华的影响。
 我在韩国被多次问到:“中国有没有中秋节,中国有没有春节”之类的,不要笑,这其中很多是名牌大学博士,以至于我后来实在厌烦了答他们:“农历是中国人发明的,所有农历节日中国都有。”还有个韩国名校博士一次和我讨论,信誓旦旦的说甲骨文应该是从朝鲜半岛传到中原的,并引用了一些韩国学者的“论据”,遇到这样的事我都懒得争辩了,真希望他在国际学术会上做这个报告,也给西方人看看韩国学者的“风采”。后来我看了篇韩国学者的文章,乖乖,连大禹治水用的 “神书”都是朝鲜半岛传过来的,对韩国学者的学术能力我简直找不到语言形容了,惊如天人。要知道韩国直到15世纪才有自己的文字,韩国建国后为了“去汉化”才禁止使用汉字的,它们的学者“参考”的史书几乎都是用汉字写成的中国史书,它们以前还根本没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看过一些国内媒体写的文章,盛赞韩国的人情世故,说韩国人讲礼貌,尊老爱幼等等。等级制度森严,的确,尊老,我承认,但爱幼,只能说那位作者胡说八道了。如果摆出一副前辈的尊严,对着后辈“狗崽子”“龟孙子”骂不离口,再时常赏两个巴掌拍拍后脑勺也叫“爱幼”的话,我倒情愿前辈们不要“爱”我, just leave me alone。我作为一个外国人,在韩其间自然少于受到如此“优待”,不过看着身边的韩国小辈们屡屡被前辈捉弄教训却还要服服帖帖的甘受,真觉得有点同情他们。不过一年后我的同情心也消失了,因为又来了新人,当年的后辈成了前辈。对于新来的后辈们,这帮当年的“受害者”手段可一点也不含糊。
 在韩国,前辈说的话必须无条件服从,遇到无理要求也不能公开反驳,不然就成了集体中的异类,受所有人的排挤,生活更加悲惨。表面上韩国人的小团体是非常团结,吃饭,喝酒,活动大家都在一起(因为不能不去,不然又会受排挤),但鉴于前辈和后辈这种完全不平等的上下级关系,后辈是不是真心尊敬前辈,只有鬼知道。据我所知,好多平时看起来相当亲密的前后辈一旦分开,那就是老死不相往来,大概能说明点问题吧。另外我所认识的韩国人似乎还真的没有什么朋友,实在郁闷了就靠着自己前辈的权威“命令”几个后辈出去陪着喝喝酒,也不管对方愿不愿意。想想这种人生也挺失败的,不过韩国人也习惯了吧。 

 总之韩国的社会关系是非常让人压抑的,刚去韩国时我也试图融入它们的文化,不过后来我放弃了。因为感觉如果我真的逼自己融入了他们这种文化,我会变成一个狭隘自私的人,变成一个不考虑别人感受,用权威等级压迫后辈的人,这对我以后的发展是很有害的,除了韩国人,我还真没有发现哪个外国人喜欢它们那种社会氛围。
“人必先自辱,而后人辱之” 

 现在很多中国人总爱说韩国人无知,狂妄自大,这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韩国人本身的行为让我们有了这样的印象,是它们自己带来的恶名。而且,这些无知,无礼,狂妄自大的行为如此之多,如此之普遍,已经成为了所有在韩国生活过的中国人所不能回避的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韩国人对中国客人提出的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有很多甚至已经很无礼,足以让对方生气了。不过我前面已经介绍过韩国人对中国的感情和他们不考虑别人感受的特点,所以在它们看来,根本不能算是无礼,说不定还会觉得咱们神经过敏呢。
  我在一个韩国华人论坛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些在韩国的中国人常常遇到的问题,当时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和我遇到过的几乎一模一样,看来大家都差不多。在此摘抄转载一下,我就懒得打字了。。。。
  A 你父母是干什么的?来韩国的都是中国的有钱人吧!
  B 中国有面包么?中国也有方便面吗?中国也有苹果吗?中国也有练歌房(卡拉ok) 么?中国也有台球厅么? 中国也过春节呀!中国也有网吧?中国人也用手机吗?

  C 这个比较诡异:中国人洗澡么?
 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呢?因为前几年有一个去过中国的韩国人写了篇文章讲中国人如何不讲究个人卫生,夏天身上散发恶臭,结果被韩国好多网站和报纸都转载了,(我已经说过,韩国媒体是非常喜欢这类文章的,韩国民众也是非常乐意通过这类文章来满足自己“民族自豪感”的),非常出名,大概韩国人对中国人卫生状况不良的印象由此而来。。。
  D 针对朝鲜族朋友的,一般会问:“你们是不是都很想来韩国当韩国人呀?你们希不希望从中国独立”之类的问题,
  说到朝鲜族,感觉韩国人有两个标准,只要是在国际上得了奖或者出了名,那不管是中国朝鲜族还是韩裔美国人,那统统都叫“在外同胞”,要大肆宣传一番;不过要是中国朝鲜族在韩国作奸犯科之类的被抓住了,那媒体首先强调的是那个罪犯是中国人。 

  E 韩国人在带领人参观的时候很喜欢问:"中国也有这么高的建筑吗?""中国也有地铁吗?转述两个好玩的例子(不是我亲身经历,虽然我也遇到过上述两个问题):
  “一次韩国朋友带领我们去汉城市内观光,参观了他们全国最高最自豪的“63大厦"(不太高,就63层),结果问我们:中国也有这么高的建筑吗?我们平时被他的类似问题已经折磨得受不了了,一哥们就说:没有,韩国的这建筑世界第一高。。。那韩国人听了想了想,说:美国有更高的,我们这个大概只是亚洲第一吧。。。” 

“ 还有一次,韩国友人带我们去汉城的一个市内公园玩,大家都知道韩国国小,能在汉城搞出块还不算小的地方种点花草树木就很不得了了,所以就礼节性的赞扬了一下,结果一韩国人自豪的不行,问我们:北京也有这样的市内公园吗?我们一哥们回答:我们有颐和园,比这个大。。。那家伙听了顿时不说话了,他再孤陋寡闻,颐和园的大名还是知道的,最近中国旅游广告比较多。。。”
  原文作者最后一段写的很好:


  “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是不是很不爽?其实韩国人的这些表现也提醒了我们,现在中国正在变强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其中也不乏那些来自相对落后国家的人们,我们在和这些外国人接触的时候会不会也出现韩国人这种“暴发户“心态呢?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提些弱智的问题,虽然别人当场不说,但对中国整个的印象肯定会受到影响。。。所以大家都应该反思一下,有则改之,不要让别人也觉得我们泱泱大中华的国民和韩国人一样小肚鸡肠,狂妄无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说到韩??笑,隔着个海,还有领土争端?正如我在前面已经提到,韩国经过几十年的教育,现在韩国人一致认为,“高句丽”是它们“韩民族”的祖先,“高句丽历史”是韩国历史。04年由于中国的“东北工程”将高句丽史列为中国史一部分曾引发了中韩外交冲突,?? 涨。至于真相如何,我这里就不深入讨论了,把工作留给学者,有兴趣的看官可以去查查相关资料。
 但那些绑着写有“还我河山”四个鲜红大字布条的韩国人时常会成群结队出现在吉林吉安,延边,或者长白山。我看了朝鲜日报做的调查,居然过半的韩国年轻人赞成“夺回”“满洲(东北)和间岛(吉林延边)”。还是那句话,“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成了真理”,韩国在高句丽问题上已经完成了发动群众的工作,而中国人大概很少有人知道高句丽,说不定还有不少人赞成韩国的观点,却不知道这个争端关系到了东北的归属。

  如果高句丽历史争论只是做秀,为将来做准备的话,那么延边和坪A焱琳?艘丫?谠诿媲啊?
 中国与朝鲜和韩国存在着黄海大陆架的争议。中国主张按自然延伸原则划界(对待日本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大陆架延伸更远),但韩国主张按中间线原则划界。这样,中韩双方便产生了6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韩国在黄海上对于中国主张中间线原则,而在东海上对于日本却主张采用自然延伸原则,完全没有原则性,只希望两边都占便宜。1991年5月至8月间,韩国在没有与中国达成协议的情况下,连续在中方黄海水域进行石油钻探活动,遭到强烈抗议。 2004年7月,韩国还联合日本,在中国东海中方一侧的大陆架进行石油钻探,也遭到中国的抗议。

[ 本帖最后由 庄Ch'ng 于 9-11-2007 09:3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庄Ch'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9-11-2007 09: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中韩两国在东海还有12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区。中国主张按自然延伸原则与其划界,而韩国则主张按和划分黄海大陆架相同的中间线划分东海大陆架,两线之间便形成了12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区。1974年1月30日,韩国与日本政府签订东海《共同开发大陆架协定》,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等。中国政府曾发表声明,指出上述协定是非法的、无效的。
 韩国汉城市议会2005年10月24日召开第159次临时会议,制定了所谓的旨在“废除《间岛条约》”的决议案,决议案认为“间岛原是韩国领土”,因中国清朝与日本签约而被“割让”。决议案称,此举从国际法上看“违背当事人的意志”,所以韩国认为中日之间签署的《间岛条约》“根本无效”。又称,国际法认为,即使条约有“不妥之处”,在签定一百年(2009年)之后,通常也被视为有效。因此,决议案认为韩国政府应该为“找回”间岛及时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

  “间岛”,原名“垦岛”(因大批朝鲜移民越界垦殖而名),系图们江北岸吉林省延边地区和龙县光霁峪前的一处滩地,自古系中国领土。清政府与朝鲜政府曾多次勘定国界,确定该地为中国领土。
 后来日本捏造所谓“间岛悬案”,并且恶意歪曲所谓的“间岛”范围,将纵十里、宽一里的滩地,扩大到“海兰河以南、图们江以北,宽约二三百里,长约五六百里之地”,即中国延吉、汪清、和龙、珲春四县地区,妄图一举侵吞这些地方。经过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多方努力,最终挫败了日本的这一侵略图谋。1909年9 月4日中日双方代表在北京签订《中韩界务条款》,即所谓的“间岛协约”。 

 可以看出,韩国和中国是确实存在领土争端的,但中韩政府目前比较务实,特别是中国现在面临日美的压力,又要和平崛起,所以对以上的争端都做了最低调的处理。韩国政府也不敢造次,所以中韩间至今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冲突。但韩国媒体向来有煽风点火,制造反华情绪的“光荣传统”,再加上其教育部门的作用,现在几乎所有的韩国人都认为中国“侵占”了它们的领土,其险恶用心不能不察。
  最后总结一下“大韩民族”的特性,在我看来,韩民族和日本民族是最相似的,特别是经过50年日本殖民统治,它们的共同点相当多。 


  1, 国土狭窄,自然资源贫乏,严重依赖国外市场。日本好歹有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韩国只有不到10万。经济都是外向型,原料基本靠进口,日本历史上强盛时走上了武力扩张之路。
  2, 单一民族,排他性非常强,狭隘民族主义盛行。日本右翼分子让中国人愤怒,但韩国更加狭隘极端的民族主义却时常让我冒冷汗,真庆幸它们至今仍然分裂,没有强大的实力。
  3,为了“民族自豪感”,不惜篡改历史。记得有文章说日本人考古作假,让人鄙视。不过后来见了韩国人的“考古”,我倒觉得至少日本人还想着去做假证据,韩国人甚至把这一步都省了,还把成果出来大肆宣传。我不知道日本是不是也搞“去汉化”,但韩国搞得也太离谱了一点。
  4,没有继承到儒家的真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儒家强调“仁”,这很难和日本帝国主义联系到一起。而韩国的那种社会风气和韩国人的诸多品行也难和“仁”和 “礼”联系到一起。所以说它们皮毛和架子是继承了,而且比我们做的还要“儒家”,但真正理解了吗?我看未必。 


 5,韩日战后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一致,当然是韩国照搬日本经验和体制。所以韩国精英们对日本是相当推崇的,几乎达到了言必称日本的地步。至于国内大肆宣扬的 “反日”,抱歉,我在韩国还真没感觉出来,身边的韩国人全套日本电器,倒是咱们几个“穷苦”中国人买了比较廉价的韩国产品支援了他们的三星LG。韩国国产车确实满街跑,日本车很少,不过去江南的富人区看看那里lexus也不少,原因很简单,贸易保护嘛,价高老百姓买不起。这里说句题外话,国内的车市,现在奇瑞吉利几个越卖越好,真高兴,这才是咱们的中国企业,不要贸易保护,和合资,外资企业硬碰硬,这样成长起来才有竞争力,我看好中国汽车。
其实关于韩国的点点滴滴还多的很,比如韩国料理,韩剧等等,以后有时间再慢慢写,我这个“知韩派”也发挥点余热,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韩国,你知我知大家知,岂不快哉?

(以上文章全为转载,并非出于本人手笔)

韩国...呸!!!!!!

[ 本帖最后由 庄Ch'ng 于 9-11-2007 09:2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2-2007 07: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第一篇,关于中日关系的 ,分析的很好。我的一位政治老师,曾在日本做访问学者,呆在日本几年,他得出的结论和文章中的一样。
至于韩国,不大清楚,但是我正好也有一位去过韩国旅游的政治老师,提起韩国,她只是笑着直摇头,不多说什么。不过有时偶尔说那个民族太疯狂了,太狭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0-12-2007 07: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實韓國不是像韓劇那樣的美好
有去過韓國的人都知道
韓國人其實很貧窮
講話又大小聲
沒有禮貌
文化就有限公司;L
和大馬相比
大馬還勝過韓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008 0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千五百万中国人不会白死的:@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11-2008 1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有一件事我一直想不通,既然日本大众都不买右翼分子的账,但为何总是右翼分子在执政呢?你讲的放弃赔款的事情我也知道,建交时以及各界日本政府向中国致歉的事我也了解(只是说感到遗憾,但没道歉),但为何中国人还这么讨厌日本呢?因为我们要的并不只是表面做做样子,如果日本能像德国那样真心实意地反省错误,不再去参拜战犯,中国民众同样会原谅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1-2008 1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民族自豪感”,不惜篡改历史。记得有文章说日本人考古作假,让人鄙视。不过后来见了韩国人的“考古”,我倒觉得至少日本人还想着去做假证据,韩国人甚至把这一步都省了,还把成果出来大肆宣传。我不知道日本是不是也搞“去汉化”,但韩国搞得也太离谱了一点。”
這個好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7-2025 12:21 PM , Processed in 0.11140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