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10-11-2007 07: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大师 的帖子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有很多人都在討論當中..
但我有收集到一篇文,也是討論類似的問題...可以作為參考,希望能幫助到你......
[ 本帖最后由 篮球021 于 10-11-2007 08:03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1-2007 08: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四千年以洛阳话为标准音 日朝越语都受影响
以洛阳话为标准音,朝鲜、韩国、越南、日本都受影响
近日,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普通话研究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区别于现在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中国古代也有着独特的标准音。通过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郑张尚芳先生对于古音的研究,我们似乎可以穿越历史的长河,用古音来诵读《诗经》、《论语》和几千年前的孔子进行一次“交谈”。
古时候就有“普通话”,以洛阳话为标准音历时4000多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按照古音的发音应该是“zhiang(将)zê(则)mraeng(蒙)ngüad(虐)guang(广)”;“ng-i(捏)jie’(节)dih(底)jiangh(尚)shiang(爽)。”郑张尚芳告诉记者,并且尝试用现代拼音进行标注,而《北京科技报》按照上古音应该念做“beeg(比)grang(关)kaal(扣)ggre(归)buugs(罢)”,郑张尚芳说,在这些注音中,声母双字母表浊音,韵母表长元音。音节尾-表上声,-h表去声。
“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民族的共同语言,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有了当时古代的‘普通话’。”郑张尚芳告诉记者,因为我们的国土面积很大,各地都有各地的方言,还有不同的民族,因此大家交流起来就会遇到一些问题。
例如,孔夫子的弟子三千,来自全国各地,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语言,很多弟子就会听不懂。所以,当年的孔夫子就是用雅言与弟子交流的,《论语》里就曾提到孔夫子是:“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而雅言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它也是古代的官话。
说到雅言的起源,郑张尚芳说,我们知道孔夫子生活在周代,周代文字学的是殷商文字。周人在洛阳建立成周,把殷贵族知识分子集中在成周,周人就向他们学习文字,学文字的时候就按照他们的发音学。而殷人又是向夏人学习的。所以,古代的雅言就是夏言。古华夏人是汉族的核心,说的夏言有着巨大的凝聚力,众多古代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民族后来不再出现,实际都通过使用汉字改说汉语融入汉族大家庭,北魏鲜卑拓跋王朝改元氏就是史证。
而夏建都在洛阳,然后殷代建都也在洛阳周边。所以历代雅言标准音的基础就是在洛阳一带,这一点一直到唐、宋、元、明都是如此。因此,可以说古代的普通话是以洛阳话为标准音的。从上古、中古一直沿袭至近代官话,历时四千多年。 |
|
|
|
|
|
|
|
发表于 11-11-2007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篮球021 于 10-11-2007 08:01 PM 发表 
中国四千年以洛阳话为标准音 日朝越语都受影响
以洛阳话为标准音,朝鲜、韩国、越南、日本都受影响
近日,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普通话研究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区别于现在以北京音为标准音 ...
很可惜 這種語言並沒有被保留 |
|
|
|
|
|
|
|
发表于 12-11-2007 03: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3-11-2007 0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问
清帝被迫退位,然后他去那里了
他的后人呢? |
|
|
|
|
|
|
|
发表于 15-6-2008 0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5-6-2008 07: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神凤想给些意见,莫见怪.
楼主的清朝(1644 - 1911) ,创建人楼主放"努尔哈赤' 有些不妥. 年份与创建人有些冲突.
清建国有三说:
其一说: 顺治元年(1644)至宣统三年(1911) 止 -- 乃说清入关算起, 顺治乃如关后第一位清朝之君.
其二说: 崇德元年(1636) 至宣统三年(1911) 止 -- 乃皇太极改国号(金)为"清"算起.
其三说: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 至宣统三年(1911) 止 -- 乃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
如楼主是以年份(1644 - 1911)为准的话, 创建人该是顺治帝(此说最为普遍). 如楼主是以努尔哈赤为准的话,年份该改为1616 - 1911.
如有不对的地方, 还请见凉. |
|
|
|
|
|
|
|
发表于 5-7-2008 01: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清入关是南明还是正统
满清窃国啊
大家不要被蒙蔽 |
|
|
|
|
|
|
|
发表于 6-7-2008 0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主的想法似乎是只要稱帝者就算入,因此清代要從皇太極開始算下去。不過努爾哈赤和曹操類似,都是繼承人追封為皇帝的,要怎樣處理就看樓主了。
其實在一些年代,許多皇帝同時出現,例如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因此不能夠說按照所謂的“正統”來區別。其實所謂的正統只是古人為追求自己的政權合法性而提出的一套說法,但是在現今的歷史研究上並沒有這種區分,只要是曾經在中國史上出現的政權都被視為是中國史的一部分。
另外,我覺得很奇怪,這裡似乎有一票人都保持著強烈反清的情緒,可是卻拿不出真功夫出來。歷史,是講求證據與論證的,而不是嘴巴上打打嘴炮。 |
|
|
|
|
|
|
|
发表于 6-7-2008 10: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