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思念日記

造心廠主辦﹕鮮風作浪小劇場發表會 2008年1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1-2008 03: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有兴,去看了鲜风作浪。
真的很鲜,有点腥。
挑起我很想骂人的优雅心态。。。。
我不会很衰口,会被扣分的。
唉~~~


醒了
醒了,恒毅中学。
醒了,恒毅中学。
醒了,恒毅中学。
醒了,恒毅中学。
醒了,恒毅中学。
p/s:本人可以很不要脸的请求恒毅中学偿还两令吉的票价,这剧已经在U戏看了。。有点想呕。。他XX¥%$%¥§¥%$##℃$¥¥R¥E%WXC $#%$#$℃的!!!!!

侧根
。。。。。。。。。
哗!
十年难得一见的烂剧,怀疑你的根侧一边。
Oh my go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1-2008 08: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要看不见又不行 于 28-1-2008 03:49 AM 发表
今天有兴,去看了鲜风作浪。
真的很鲜,有点腥。
挑起我很想骂人的优雅心态。。。。
我不会很衰口,会被扣分的。
唉~~~


醒了
醒了,恒毅中学。
醒了,恒毅中学。
醒了,恒毅中学。
醒了,恒毅中学。 ...


希望你可以提供我们宝贵的意见对于你的不认同。。。
我相信恒毅导演也渴望有你的意见来让他往后的进步空间。
联络我们吧。
电话,我已经发短消息给你了。
也许没办法还你两零吉(有点奇怪),不如出来聊聊分享戏剧心得的时间后,我请你喝杯茶,相信你的意见对我们来说一定很宝贵。。。
希望大家依然抱着学习态度支持这个演出。
还是要谢谢主办当局有这样的一个舞台让更多自己无法自立主办演出的表演者有良好的表演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2008 0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去看了鲜风作浪.
感觉还好,为什么说还好呢?
因为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为什么说不一样呢?
因为在整个剧场里,大家在没有了华丽的衣服,没有任何多余的布景之下,演完了四部戏.
当然不止是这因素让我说它还好.

第一部戏,一部比较多内心戏而且有很多隐喻,通过演员的表演把那个情绪带出来.很喜欢大哥在讲一大堆话的时候,还有配乐(有演员发出).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演员的对白听不清楚,导致在看的时候,不能很顺畅的看.
第二部戏,由中学生呈现!! 很不错!! 这不错是包含了两个层面.第一尽量争取机会与他人做交流.第二还是中学生就有了自己的想法,通过这部戏想要表达毒品的危害性.传达一个呼吁大家不要靠近毒品的讯息.虽然戏排得不是很顺畅,但是至少你们肯踏出这第一步,已经非常的不容易.不管你们听到任何的褒贬,希望你们能够坚持下去!!
戏剧就是要从不断的摸索,探讨中学习.这样才能有所进步.
第三部舞蹈.虽然我不是很懂舞蹈,三位舞蹈员的肢体不错.不过我觉得舞台好像小了一点.如果空间可以再大一点的话,那么舞蹈员可以更尽情的跳.
第四部戏点子很好!!!! 一部由声音与演员一起演出.演员为了突出他内心的慌张与不安,会在剧场里不按牌张的出现.导致有些比较小胆的观众害怕而影响了其他一些观众的不满.因为在这部戏上演的时候听到了一些笑声,紧接而来的就是"SH..........".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又变成了是好的.为什么我那么说呢?因为整场戏都在很暗的情况之下演出.灯光通常都是以手电筒来发射.让我感觉是我在偷窥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而那些笑声和"SH..........."就变成了理所当然!!!虽然导演是第一次自篇自导自演难免有很多地方做得不足.但是还是那一句 : 坚持!!! 坚持不是说这是你做得最好!! 而是那棵对戏剧的坚持!! 不要因为一次的不好或失败就把脚步停了下来!!

活到老,学到老!!!在戏剧的旅程里是没有永远的毕业,要不断努力的学习,探讨与摸索!!!!虚心向人讨教是应有的态度.别人今天的不认同并不代表明天别人对你另眼相看.

光说不做,只看乱说,不会让你进步.谢谢Fresh让我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不管大家是否喜欢戏剧,希望大家为那群不断在戏剧路途上努力的人加油!!! 但是,不是"火上加油"喔!!!

[ 本帖最后由 爱花人 于 28-1-2008 11:1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2008 04: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要看不见又不行

其实纵观槟城的戏剧发展,确实有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究竟应该以怎样的一个方向来规划与成长?
虽然普遍上每一个作品的呈献都会有正负双面的声音,不过究竟是应该只是狠狠地给这群尚在寻找方向的孩子巴耳光,还是在严厉的教训里提供他们一个思考的空间?

很多时候,站在不同的观点,是很难规定究竟应该以什么角度来审视。
比如说,有人觉得:我付钱,是来看成品,不是看实验。
有些人则觉得:我从他人的经历当中,看见即使不完美但却真实的付出。

批评很正常,建议很珍贵,若能让平衡在成长和认证之间共处,剧场的健全性也许会比较完整。



ps:别以符号来发泄脏话,这很伤人的。
    将心比心,表演者知道自己的作品差强人意,那观众也可以试着体谅表演者的不足。好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2008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大家愿意给于宝贵的意见。。。
各人会有各人的想法,参与者主要是与大家分享他们自己的看法。
或许经验不足,或许已经演过了,或许方式新鲜,
但,不是每个观众都有同样的看法,也不是每个的观众都会看过已演过的戏。。。
在批评的当儿,可以试着转一个角度来看看同一件事:
他们是否有进步??其他的观众是不是还没看过这些戏呢??
从不一样的角度来看,来想,演出的戏,发出的讯息和感觉会不一样的。。。
剧场者应该知道,同一部戏,每次的演出,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既来之,则安之,试着以享受的心态来看,不是会让自己舒服一点吗??
参与者的成功,一半是来自他们勇敢踏出第一步来参与这表演,另一半则是有所突破,
不是每个人都敢出来表演的。。。
像我就不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008 1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戏子花园 & 爱花人

两天的八个项目,涵盖各种课题、手法、尝试。

这一个活动的目的,无疑的,是达到了。
“鲜”应该是这次演出的中心吧!
新鲜的尝试,给予槟城的表演艺术一个湛蓝的天空,任由他们去挥画。

首日与次日的项目,各有千秋。
有个别的长短,故凝聚成了一个清新。
无可否认,这一次的演出是明显的突出了其实验性质,从不同的角度方面来看,可以看出不同的色彩和进步空间。
尝试的东西,就是一种面对的勇气。
大家都在不断的失败中寻找成长,也在不同的尝试里看见新的空间。

我个人觉得,让这一次经历的朋友们好好的体会个中滋味。
让他们从尝试之中体会更多、更深层的领悟。
总结整个演出的观点,我以下面短短的几个字来道出心中的话:

概念是构架,思想是基础,感觉是精神,感情是灵魂。


表演单位自己明白这一次的付出有多少,还有多少成长空间,以后要怎么改进 - 就够了。

大家觉得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0-1-2008 05: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1# 要看不见又不行 的帖子

请将心比心
你也不想自己的作品被人给予同样的恶意批评吧
何况,在评断一部作品之前
我们应该要先了解对方的背景
他是进步了吗?还是退步了?
这是他的第一次吗?还是,他像你那样身经百战,而且年年入围XX奖?

如果
如果我们都是喜爱戏剧的人
如果你和我都一直在为推动剧运努力
那么
我们的一句话会不会就抹杀了一棵戏剧的幼苗?

对了,最后
你的教养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哦
加油!
还有,我知道你是谁。
多多保重!祝福你 。


致:多丽思
好久不见
那天看到你真的很开心
尤其,当你穿上那件红色的衣服时
谢谢你当初的鼓励与指导我(们)在有进步
虽然还不是很好,但是
至少我知道批评他人作品时的风度与宽容,坚持与固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8 05: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紫色凌晨



观众的反应,是一种最直接的意见回馈。
有时候,纯粹是因为情绪难平,所以就会依据心里的感受直接就掏出来。
为此,听取意见的时候,也可以尝试从中学习:其究竟含义是在哪里?
那些难听的话语,也就笑笑而过吧!
当感觉和思想混杂的时候,表达的东西也会显得浮躁,
这也可以是给表演单位一个反省空间:也许深入性不足。

狠批的好处是训练坚韧性。
站得出来就把皮扒得紧一点,任由风吹雨打都认了。
不这样咬紧牙根,就很容易被挫折心打败了。
一次的成功不是永远的胜利,失败也同样不是万劫不复,
在不断的跌撞中勇敢地站起来,为自己的坚持付出一份心力,
同时也在肩并肩的过程中培养起自我的意志,
想深一层:这是最珍贵的成长。

有了对自我的认知,其他人再怎么说都不要紧。
很多人承受不了爱之深责之切的文化,
没关系,不管是爱的教育还是藤鞭教育都好,
最重要的是:用心 -  用心去做,用心聆听,用心学习。

受惠的终究是自己。


好好加油,前面的路还长。
我会回来看你们的。




========== + + + ==========



愿以此文章与大家分享:


Growing Pains
Difficult Times

It can be very challenging to maintain a positive attitude and a measure of faith when you are in the midst of difficult times. This is partly because we tend to think that if the universe loves us we will experience that love in the form of positive circumstances. However, we are like children, and the universe is our wise mother who knows what our souls need to thrive better than we do. Just as a young child does not benefit from getting everything she wants, we also benefit from times of constriction and difficulty to help us grow and learn. If we keep this in mind, and continue to trust that we are loved even when things are hard, it helps us bear the difficult time with grace.

This period of time in history is full of difficulty for a lot of human beings, and you may feel less alone knowing you are not being singled out. There are extreme energy changes pulsing through the universe at every level and, of course, we are all part of the growing process and the growing pains. It helps if we remember that life is one phase after another and that this difficult time will inevitably give way to something new and different. When we feel overwhelmed we can comfort ourselves with the wise saying: This too shall pass.

At the same time, if you truly feel that nothing is going right for you, it
s never a bad idea to examine your life and see if there are some changes you can make to alleviate some of the difficulty. Gently and compassionately exploring the areas giving you the most trouble may reveal things you are holding onto and need to release: unprocessed emotions, unresolved transitions, or negative ways of looking at yourself or reality. As you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things you can change, you can more easily surrender to the things you cant, remembering all the while that this phase will, without doubt, give way to anoth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1-2008 1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演出的录影啥时候可以看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2-2008 09: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流的方式与本位(致紫色凌晨)

写日记与搞演出最大的不同,就是是前者纯粹是你个人的事,“自作自受”,与人无干。后者呢,是搞戏的都知道,要有交流。那什么是交流呢?除了演出现场表演与观众相互之间的刺激与影响外,演出者最期待的就是观众的观感(肯定或否定)了。因为这是一面镜子——通过别人的眼睛看到自己的形象。只是观感的表达方式有各式各样,视乎观众自身的习惯、性格、学养还有意愿等。
我觉得最后一项(意愿)尤为重要。因为他体现了观众的地位——作为演出者的交流对象即受众的一员,实际上还有另一层身份即你的产品(戏剧节目)消费者。所以他可以洋洋洒洒大发议论也可以简单以一两个词语如“呕”、“烂”表态。就像另一些人也会说“好、赞”之类的(忽然想到,如听到后一种评语,你就不会再要求评者“要先了解对方的背景”了吧?)。
总之,我的中心思想是,回馈的主动权与方式是在观众手里。作为演出的一方,你能做的就是在剧场里做好该做的一切,然后面对所有的回应。当然我的意思不是你只能默默承受所有的指责,所有错误的批评都可以用反批评来澄清。只是像要看不见又不行网友的批评纯属个人喜好(作为关键词的烂及呕并无具体举例说明),对个人喜好的反应实在没必要一会儿可怜兮兮(“我们的一句话会不会就抹杀了一棵戏剧的幼苗?”——不会那么脆弱吧?)一会儿又酸气十足(“你的教养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哦”)还有,最不该说的是“还有,我知道你是谁”(这样说和讨论有什么关系?这样的语气只让人感觉语带威胁,实在有违网络匿名发表的意义)。
关键是烂、呕之说是否有代表性?这倒可以通过调查了解。但可能又是一个难题,因为周围的人碍于情面而不说真话。如此一来反而显得要看不见又不行网友的意见是难能可贵了。
实际上,批评就意味着希望(至少潜意识中还希望他好起来)。就像入场时带着期望。
演出者认清自己的本位,做该做的事。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只想听好话,捧杀这个词语的意思应该理解吧?不要那么娇气,总以幼苗自比(建议不妨自比为小草,小草不怕践踏也)。
还有一点,要记住观众是花时间金钱来消费的,他们对消费品的评头品足是很自然的,你如果不想听就回去写日记好了(实际上现在的网络日记反而唯恐人家不来评论)。
最后一点是作为实验性的演出是有该不该收费的争议的。因为既然是试验就意味者有失败的可能(或者不成熟的状态),而观众是没有义务花钱花时间来为你的失败买单的。
就算是名家、大导演如孟京辉的作品也要面对观众不客气的质疑。
http://chinese3.cari.com.my/myfo ... 6562&extra=page%3D1
所以作为演出者还是姿态低一点儿好。

[ 本帖最后由 wokaonigejiba 于 3-2-2008 09:3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2-2008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天花了十六块。。

两天,八场剧,十六块。。。
先不谈值不值得,因为个人踏进剧场的要求都不同。
但是,可以看到不同的表演单位有不同的层次:中学生、大学生、剧/舞团背景的等等。。。
如果《鲜》的目的是要提供一个交流空间给不同层次的表演者,那《鲜》做到了。

p/s:那天第一天的表演,在我前面几排的,有个家伙从表演开始就躺在观众席地上睡觉,直到第三部才醒来。后来分享环节时才知道他是有份参与《世界》编导,来头好像是什么台湾某大学某科系的;好像跟表演有关。唉,又是观众素质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2-2008 03: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表演单位自己明白这一次的付出有多少,还有多少成长空间,以后要怎么改进 - 就够了                      -多丽丝-

很喜欢这句。。。
当然。。
我也明白有批评才有进步。。。。
可是我记得两天四场的表演结束后。。
都有讨论的环节。。。
如果可以选择在那个时候。。
把想法或批评讲出来。。。
至少表演者知道自己什么地方不足了。。。
知道自己什么地方需要再加强,改进。。。
相信每个表演者都是愿意接受任何批评的。。。。
而且,也可以让喜爱戏剧的观众更了解一些也许他们都没想到的问题。。
在这里虽然也是一个空间。。。
但毕竟效果不大。。。
而且。。
有少少伤人。。。。

不过。。。
觉得《鲜》真的不错。。。
至少一班对戏剧有热诚的表演者有一个空间去发挥。。。

p/s:《鲜》和《U戏》的性质很像,比起演出,恶魔还蛮喜欢这种交流的方式。。。。期待《鲜2》和《U戏2》。。大家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2008 03: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嗨,舞台剧的各位,我是侧根的导演。
昨晚与造心厂的“第一神主牌“喝茶才知道这里有很多表演后的心声,所以特地跑来看看。
其实,那天表演后很害怕,很害怕被批评,所以做了很愚蠢的事,就是让观众知道我是新手,骗了大家的同情心,而封杀了自己进步机会;很多该传到我耳边的声音,都被同情的栏杆栏着了!这回我想要麻烦大家把同情的方式改变一下,让我听到我应该听到的话,我会非常、非常的感谢他/她。

要看不见又不行,
很抱歉,让你看了一部烂剧;同时,也很感谢你的坦白。艺术本来就是很主观东西,我不介意你如此坦白,也许我的脑根侧一边... 就当我厚脸皮,你是否愿意告诉我更多,帮我了解我的问题。(我愿意退回票钱,因为错不在于造心厂。)谢谢及对不起!

爱花人,
谢谢你为我的剧做了一个简单总结,也很感谢你的支持及鼓励;别担心,我曾经被人用“打不死”这三个字标签过。可以的话,别当我是新人告诉我更多。关于观众的笑声,其实是他们的朋友被吓到后而引起的。手电筒的设计原本安排在故事的尾端,从内心世界回到现实世界时而出场的,谁知演出时有两盏灯出了意外,很感谢工作人员机急的用了手电筒。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2-2008 10: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这里是一个交流的平台,来这里的分享,不管以什么见解作出发,都希望可以做到让大家从中汲取可以吸收的养份,同时学会了屏弃那些有的没的挑衅以免阻碍成长。严格上来说,侧根是一个勇敢的尝试。因为作为一个没有舞台经验的新手,第一次表演就上了自编自导自演,而且一下子加入很多元素,出现手忙脚乱的状况,应该说是很自然的。对于这个演出的整个中心思想,凝聚观众的注意力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是一个给观众抛出一个大思考球的主题,倘若无法做到让观众屏息观赏,那么大家的思想就会分散,游走在空气里。批评,是思想、心理上一把隐形的刀子,锐利得可以轻轻一划就鲜血四溅;它也同时是一个很好的弹簧,让接受批评的人得以在收集了所有的意见之后,找到自己的不足与进步空间。

其实我个人对这部剧的看法是:贪心。从灯光设计到演出的铺排,都是一手包办的情况下,出状况的机率是非常高的。我记得当时后你说所有的音响测试在演出场地以外的其他数个不同地方尝试都没有问题,唯独到演出现场才出现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演出的技术测试是非常重要的。你看见其他的演出单位调等、走位、试音么?那就是为了确保技术跟表演能够吻合,同时也是测试技术有没有问题(虽然并不百分之百确保正式演出也不出状况)。

很明显的看得出来,这是个超出一个剧场新人能力的尝试。很抱歉我看了也觉得浮躁,因为整个感觉都很像独立电影的手法,然而却又达不到要表达的东西。观众的观后感是你可以直接知道要如何调适及调整自己的管道,希望你不要感到难过,因为毕竟你已经踏出了第一步,知道很多东西若要达到一定的成果还需要多加油。

加油吧!我弄第二天第二场的演出时也出现状况...[真狼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2-2025 10:06 PM , Processed in 0.12233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