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962|回复: 23

有什么书和司马千的<史记>一样是必看的经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8-2007 06: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喜欢看史记吗??我是超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8-2007 04: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人欣赏史记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8-2007 1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过,中国的文化记录我觉得算保存的最齐全的。。推荐 左传,吕氏春秋,贞观政要(这个据说宋朝皇帝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8-2007 1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四库全书》就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8-2007 1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要看史记呢。

我喜欢庄子,上善若水,大道无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8-2007 1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春秋战国时代的古书,哪来汉代的史记呢?
所以我推荐春秋战国时代的书,像战国策等之类的,
都会是不错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6-8-2007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读过三国志一点,其他的都是从很零星的历史书读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8-2007 03: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麻仓剑星 于 14-8-2007 12:21 AM 发表
看完《四库全书》就行了。



呵呵,根据考据学的角度,《四库全书》是最后没有办法才拿来看的书呢

呵呵,如果不是要勘误的话,能不看最好就不要看。

[ 本帖最后由 环游世界 于 18-8-2007 03:4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8-2007 04: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ongszewei 于 16-8-2007 12:50 AM 发表
没有春秋战国时代的古书,哪来汉代的史记呢?
所以我推荐春秋战国时代的书,像战国策等之类的,
都会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看完我可以跪下把你当神拜,
四库全书的书籍万本需要一个大型的图书馆才可以容纳,听说马大刻意建议座图书馆来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8-2007 08: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atricksoh 于 4-8-2007 06:29 PM 发表
大家喜欢看史记吗??我是超爱。。


历史上的两司马, 你看了司马千的,当然要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8-2007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omaster 于 25-8-2007 08:38 AM 发表


历史上的两司马, 你看了司马千的,当然要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是史学两司马,另外还有一个“文学两司马”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6-2008 03: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库全书》是满清文字狱的成果 所以可信度不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1-2008 1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环游世界 于 18-8-2007 03:48 PM 发表



呵呵,根据考据学的角度,《四库全书》是最后没有办法才拿来看的书呢

呵呵,如果不是要勘误的话,能不看最好就不要看。


天,我校的四库全书……很少人去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1-2008 10: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史记,明史与清史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08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多了
四书五经
左传三国
永乐四库

看不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2-2008 03: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家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

究天地之際
通古今之變
成一家之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2-2008 08: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对春秋战国时代蛮有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2-2008 09: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是當由周平王四十九年(公元前722)開始記載史事, 也是當時編年體史書的始祖. "春秋"在當時既是各個戰國史書的通名, 孔子是魯國人所以"春秋"也是魯國史書的專名,
當時東周式微, 禮制不振, 各諸侯據地稱雄, 孔子根據"周禮"以自己的是非標準來著作和整理史書文獻, "筆則筆之, 削則削之"加上"微言大義"是孔子著"春秋"的準則, 凡有違背其"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應有的名份等級和之間的禮制, 皆在譏貶之列, 對亂臣逆子進行口誅筆以期撥亂反正寄托他的政治觀念.
由於孔子以"周禮"的崇敬寄寓於著作, "春秋"可以說是倫理思想的藍本而非正史, 而且記載史事過於簡單, 後來有三傳加以解釋, 其中一傳就是左傳.(記載春秋是孔子所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2-2008 09: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onny 于 3-12-2008 08:20 PM 发表
本人对春秋战国时代蛮有兴趣

春秋戰國比較多人才是因為當時的各諸侯都求賢若渴, 勵精圖治, "史記"中的世家, 列傳的背景也是春秋時期居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2008 1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粥兄!!!果如我所料...........喺一位"史"人嚟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7-2025 01:40 PM , Processed in 0.13875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