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438|回复: 5

新中国的几次对外战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6-2007 1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朝鲜战争
1950年,朝鲜告急,美军战舰进入台湾海峡,美国飞机已经开始对中国边境进行轰炸,联合国旗下16国联军已经逼近中国边境。此时毛泽东力排众议,在林彪等人怯战的情况下,令彭德怀这个从未到过东北的湖南人带领四野的第13兵团进入北朝鲜,与联合国交战。联合国当即决议,中国是侵略者。但中国既然出兵,就是要与联合国一战。中国军入朝后,与联合国军短兵相接。13兵团首战高捷后,毛泽东又命宋时轮这个湖南人带领第九兵团迎战东线美军第10军。在西线,13兵团将联合国第8集团军打得抱头鼠窜,其中勇猛的突厥旅被中国人简单消灭;美第二师在38军两个团的伏击下,被打得溃不成军,一个下午就损失了4000人;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在撤退中车祸丧生;南朝鲜的几个师被全歼;整个第八集团军土崩瓦解。在东线长津湖一带,连冬衣都没有的九兵团将士在冰天雪地里包围了美军最精锐的陆战第一师,人民日报和中央电台自信地向世界宣布,该美军精锐部队就要被全歼了。最后,美军侥幸突围出去,美第10军11万多战斗人员坐船撤退到南朝鲜,2万人的陆战第一师损失了1万1千多人。美国全国进入了紧急状态,大批青壮年被征入伍。中国给美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心理震憾是难以磨灭的。

1953年7月27日,敌我双方终于达成停战协议。这场从三八线上爆发的战争,在经历了3年多之后,终于又在三八线附近结束。关于这场战争双方的损失,据彭德怀的报告,3年多的抗美援朝战争 ,共毙、伤、俘敌军109万人,其中美军39万。击落击伤敌机1200架,战车3000余辆。中国军队、中国人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究竟作出了多大的牺牲,中国政府迄今未正式宣布过。

第二 中印之战
中印之战是有其深刻的根源的。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一直在做印度“大国梦”,常常以“亚洲领袖”自居。正是他的这种地区扩张主义,酿成了60年代初期中印边界战争 。
1962年,印度不断向中国发动侵略,中国万般忍耐,印度却把中国的忍让当成了软弱,一向鼓吹和平的尼赫鲁这个印度哲学家(加总理)制订了所谓前进政策,决定武力清除边境上的中国军队。国际舆论当然是站在印度一边谴责中国侵略。一场对印度的惩罚性战争开始了。毛泽东的逻辑很简单,与其让世界无休止地指责中国侵略,还不如让大家看看中国真动起手来是什么样子。因此,中国的目标是越过麦克马洪线,给印度人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印军有一支精锐部队,叫捷克连队,跟英国人参加过鸦片战争、八国联军,曾经在北京城里耀武扬威,毛泽东知道后,手一挥说:百年奇耻!! 命令解放军务必将此连队全歼。这个连队的结局就是没有一个人回去。解放军对印军摧枯拉朽似的打击使整个印度民族陷入了恐慌和心理崩溃。据印度国防部1965年公布的数字,印军共阵亡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军人1383人,另有26人在被俘期间重伤死亡;失踪169 6人;被俘约翰·达尔维准将以下军人3968人。中国边防军伤亡2000余人,无1人被俘。

第三 抗美援越
1965年春,越 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秘密到达长沙。他到这里会见正在视察工作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毛泽东会见胡志明时开口便说: “胡主席,你来自越南,我来自湖南,咱们一家子嘛!有什么困难?要人有人,要物有物,你说。”这时,胡志明从口袋里掏 出一张绘制着越南河内以北要抢修、抢建的十二条公路的示意图,正是这张示意图,使中国调动了8万大军赴越南。
自1965年8月1日至1968年3月,前后分5批入越轮战的中国高炮部队,连同配属援建工程的高炮部队总计15万余 人,3年中,共对敌作战2153次,击落美机1707架、击伤1608架,俘虏美军飞行员42名,有力地支持了越南人 民的抗美救国斗争。20多年间,中国向越南提供的军事、经济和自由外汇的援助总值超过200亿美元,其中包括足够装备 陆海空军200多万人的轻重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品,成百个生产企业和修配厂,2亿多米布匹,3万多辆汽车几百公里铁 路以及全部铁轨、机车和车厢;500多万吨粮食,200多万吨汽油,3千公里以上的油管以及几亿美元的现汇等。中国对 越南的援助不附带任何条件,绝大部分是无偿,一小部分是无息贷款……

第四 中苏珍宝岛之战
1969年3月2日,中国边防站巡 逻队30人分成两组前往珍宝岛巡逻,苏军立即出动70余人,分乘2辆装甲车、一辆卡车和一辆指挥车,上岛后分成四路, 合击中国巡逻队,中国边防军被迫自卫。苏军打死打伤中方6人;中方击毙苏军7人。3月15日,苏军增兵再次向珍宝岛发 起攻击,苏军30余人在6辆坦克、3辆装甲车掩护下向守岛中国部队攻击,中国边防军用75毫米大炮和各种轻武器进行反 击,经一个多小时战斗,击退苏军。中午,苏军又出动6辆坦克和5辆装甲车在3架飞机配合下,再次向守岛中国部队发起进 攻;下午15时又出动10辆坦克、14辆装甲车和近百名士兵发起新的进攻。17时被中国军队击退。

3月17日,苏军再次出动5辆坦克和70余人,在猛烈炮火支援下,向珍宝岛发起进攻,经一个多小时战斗,我方击退敌军,击毙亲临前沿指挥 的苏军上校里昂诺夫。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我边防部队共歼灭苏军200余人,击毁击伤其坦克、装甲车17辆,击毁卡车、 指挥车各一辆,并缴获苏军F62坦克一辆,及各种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等。

第五 西沙保卫战

1974年1月19日早上7时,南越军队在琛航岛登陆。23名 荷枪实弹的南越军直扑琛航岛,敌人偷袭登陆失败,南越总统阮文绍从西贡发出命令:“打!”上午10时,双方军舰交火。 敌我舰只是四对四。开战不久,我海军扭转被动局面。南越一艘被命名为“怒涛”的护卫舰,被我炮火击中,油库起火,弹药 库起火,终于支持不住,沉入大海的怒涛之中。海军决战之后,接着是登陆作战。1月20日晨,我军12艘舰艇,停泊在西 沙永乐岛海面,经过不多久的激战,我军全歼甘泉岛守敌。接着立即挥兵珊瑚岛,旋即,南越的国旗在珊瑚岛折下。两天战斗 结束,共计击沉敌舰一艘、重伤三艘,击毙敌舰长以下100多人,俘南越军少校以下48人,美国顾问1人。我方代价:牺牲舰政委以下18人。直到1988年3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才在情况复杂的南沙升起五星红旗。

第六 对越自卫反击战
在中国与苏联关系交恶之后,越南公开倒向苏联,以苏联作*山推行他们的地区霸权主义;同时,越南在柬埔寨制造了一个“韩桑林政权”,以扩大越南对柬的“移民空间” 。并且在中越边界上不断挑起磨擦,对中国进行蚕食。1978年8月,越南出兵占 领了友谊关右前方的中国领土浦念岭。占领者高喊:不光这里是我们的,连广东广西也是我们的,凡是有木棉树的地方都是我 们的。他们甚至公然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南沙群岛更名为黄河群岛。越南的扩张主义行径激怒了中国领导人。

1979年2 月17日凌晨,中国火箭炮群的火光划破长空。前线总指挥许世友、杨得志如期下达攻击命令。万马千军杀向越南。其时,莫斯科发表声明说:苏联将履行根据苏联和越南友好合作条约所承担的义务。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说:在亚洲共产党国家之间的 斗争中,我们不偏袒任何一方。国务卿万斯会见中国大使柴泽民,要求中国撤军。

日本一位著名军事研究员记录了当时分析到 的情况,他写道:2月17日晨,集结在中越边境上的17个师,总计22万5千人的中国军队,以12个师的兵力,在国境 线全线上对越南六个省11个县开始进攻。其中高平正面投入的兵力是6个师,谅山方向3个师,老街正面3个师。2月18 日午后,中国军队在老街、高平、同登等地的进攻,受到越南军队的抗击而一度停止。19日至20日,谅山正面加强了一个 师及40辆坦克;高平正面加强了两个连40辆坦克,再度展开攻击。中国军队20日占领老街,包围同登。其后,中国军队 猛攻同登、高平,24日占领同登。27日占领高平。双方在谅山的战斗最为激烈。中国军队在陆续投入8个师的兵力之后, 于3月4日占领了谅山。

正是这些战争才打出了改革开发这么多年大好的国际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2007 04: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阐述法过度主观,而且其中几项阐述还有待考证(如NEHRU被主观的形容成是大扩张主义者),跟以下过度戏剧性的谈话(毛泽东跟胡的那几段台词)。中国也应该没有投入越战的证明。

整体来看,你的阐述太中国英雄化,很难被采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7-2007 03: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主是摘自中國網站的吧,雖然不錯,可是稍微民族主義味道重了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和生闲人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7-7-2007 0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中国之所以在这世界上树立了“世界大国”的形象!可说是归功于老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9-2007 02: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和生闲人 的帖子

应该是周恩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2008 12: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有这样的事,我现在还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7-2025 02:41 AM , Processed in 0.120904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