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5683|回复: 69

东南亚历史上的“华人”国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6-2007 09: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兰芳共和国”地图:



今天的马来西亚华人很少人知道,在19世纪,东南亚曾经出现过一个华人建立的现代共和国家----兰芳共和国,前后共存在100多年,后来被荷兰人消灭。

220多年前,在世界第三大岛---东南亚的加里曼丹(印度尼西亚人对婆罗洲的称呼,今约有三分之二为印尼领土)西部,诞生了一个华人建立起来的小国家“兰芳共和国”。它的开国元首是中国广东省梅县石扇堡人罗芳伯。

很早的时候,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有很多华人来到加里曼丹岛谋生。他们大都集中在该岛西部的沿海城市坤甸一带打工。有的在农村种植水稻、椰子、咖啡、胡椒,有的则在山区开采石油和煤炭。

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由于路途遥远,他们得不到中国的关心和照应,所以被乾隆皇帝称为“天朝弃民”。为了生活,他们需要团结互助,于是组织了不少“同乡会”之类的组织。

后来,这些组织联合起来,成立了以东津为首都的兰芳共和国。罗芳伯因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出众的组织才能,在坤甸一带华人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所以被各地搞同乡会的人推举为领袖。

于1776年罗芳伯建立了“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将这一年定为兰芳元年。罗芳伯参照西方国家的一些法制,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国家有国防部,但没有常设军队,而是全民皆兵,平时分散各地搞生产,战时集中起来御敌。地方分省、府、县三级,由各级公民投票选举出当地行政机关的负责人。

罗芳伯当了19年的国家元首,或称为大唐总长(或者大总制),于1795年病逝。随后,由全国公民选出江戊伯继任国家元首。此后还有5人先后担任过这个职务。最后一位是刘台二,故被人称为共和国。至于“国之大事,皆咨决众议而行”,也有似于议会制。

罗芳伯在中国国内,也是一个平民百姓,没有任何特殊身份。到海外后,因为他才能过人,所以被大家推为首领。带领众多海外华人,谋求共同的利益。后来因为华人势力太大了,有好几万,当地土著居民也归附了好几十万,他们帮助婆罗王平了叛,婆罗王看华人的势力已成,不得已拱手让位。兰芳国能建立起来,主要还是华人群体实力很强的缘故。

罗芳伯是华人势力的代表,是由华人们推选出来的。除了个人能力之外,在华人圈内并不具备绝对的优势。也就是说,大家能一起推选他,也能够一起废了他。所以,罗芳伯敢于向土著居民称王,但不敢在华人面前称王。

后来,他们还曾经遣使回国,觐见皇帝,请求称藩,想把西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大清的版图,或者变成藩属国家。意思是,我不敢自立为王,但朝廷下令封一个王总可以吧。但这件事没有结果,有可能是使者没见到皇帝,也有可能是清朝皇帝不予受理,根本不理睬这些天朝弃民,或者根本不能容忍南方的汉人在海外建个国家。

1886年,这个在异域建立起来的华人小国,遭到荷兰殖民主义侵略军的进攻。兰芳共和国全体民众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因武器太差而遭到失败,这个华人小国也不幸灭亡。“兰芳”共存在了110年。比马六甲王朝久了一点。

兰芳国的历史长达110年。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6年建立,清光绪十一年/1886年被荷兰侵略者消灭。有关事迹可参考吕振羽著的《简明中国通史》第15章第927-932页;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材:《中国古代史讲义》下册第34章第496-497页)。

亚细安客属联合总会会长吴能彬博士说,经海内外专家学者多次考察证实,罗芳伯于乾隆3年即公元1738年出生于广东梅县石扇堡。在坤甸建城(1771年)的次年,即1772年5月,罗芳伯与一批热血客家青年漂洋过海,从乌石海边登上婆罗洲(今西加里曼丹岛)。当时,岛上社会治安极为混乱,土匪横行,海盗称霸,烧杀抢夺,无恶不作,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罗芳伯与当地皇族婆罗洲苏丹结为兄弟,团结战斗,带领福建、广东籍华人和各族民众,平定内乱,镇压首恶,励行法治,声望如日中天。

在军事上夺得胜利的同时,罗芳伯目睹民众生活困苦,日缺三餐,夜无居处,心中十分不安。他随即着手组建“采金公司”,开发当地丰富的金矿资源,推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罗芳伯并未陶醉在欢呼声中,他以特有的政治天才,推行民主政权建设,于1776年创立共和体制,定名为“兰芳大总制共和国”,在世界诸国堪称第一,比华盛顿1787年当选为首任总统并实现联邦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共和体制还早11年。

在印度尼西亚历史上著名的兰芳共和国,刘姓华人就曾担任第四届、八届、九届大总制,他们分别是刘台二、刘亮官、刘鼎,都有是祖籍广东梅县的客家籍刘姓华人

兰芳共和国见于国史的时候不多,只知道几百年前中国人在现在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搞了个共和国,往往相信那时中国全民热爱君主,君主制度更是天经地义,偏偏华侨在17世纪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合众式样的国家。如果仅仅对中华民族有这么一点了解的外国人,你要认为中国人的天性是自由平等。由于史料的原因,我们无法知道罗芳伯搞的是自由平等的现代政治,还是不堪入目的帮会统治,或者自由平等与帮会政治兼而有之,就象20世纪初期的芝加哥。不管怎样,从中国人的功业来研究共和体制,是不容易得出结论的,他很快就会淹没在一大片和共和无关的中国传统思潮当中去。

当时荷兰人一直有顾虑,不敢全面占领,怕同文同种的中国干预,但清廷统治下的中国当时已经摇摇欲坠,捉襟见肘,根本顾不上,也不把他们当自己人,结果荷兰人后来才放大胆子把该国彻底灭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5-6-2007 09: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东南亚建立的华人国家不仅是比较有名的“兰芳共和国”一个,还有其它几个国家:

  广东省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戴燕王国,自任国王,王位世袭,立国百余年。于十九世纪亡于荷兰。
    广东省潮州人张杰绪,在安波那岛(纳土纳岛--印度尼西亚北部岛群)建立没有特定名号的王国,自任国王。十九世纪时,因张杰绪逝世,内部发生纷争,王国瓦解。
    福建省人吴阳,在马来半岛建立另一个没有特定名称的王国。于十九世纪被向东扩张的英国消灭;
  暹罗(泰国吞武里王朝)的开国国王郑昭,祖籍广东澄海,于1767年统率义军赶走了缅军,建立了泰国第三个王朝。郑昭被部属拥戴为王,史称达信王。开始了短暂的吞武里王朝时代。1782年一次倒戈事件中被杀。
  三佛齐国王张琏(广东饶平人)1559年称帝,至1563年失败。
    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黄森屏出使文莱,后任婆罗国苏丹。黄森屏之女嫁给文莱第二苏丹阿合曼。阿合曼死后,黄森屏之女继位成为文莱国王。此后文莱王位由女系继承,凡20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6-2007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开眼界。。不过我有一些疑问。

坤甸也有al-Kadri王朝。。
我到那里游玩时也参观了他们的王宫istana kadriyah,网上资料说是建于1771年。。

也看看这个网站。。http://www.4dw.net/royalark/Indonesia/pontian.htm

一个是中国来的,一个是阿拉伯来的。。会不会是在说着同一件事?

[ 本帖最后由 chingfong85 于 16-6-2007 06:3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6-2007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有可能。

由于这是个转帖,我没有更详细的资料。

不过,根据楼主提供的资料。上面也说了,有关的阿拉伯人,是荷兰人“承认”的“苏丹”。

罗芳伯的统治制度,在当时是匪夷所思的。因为他从来没有自称为王。在那种时代,不称王的人,就不能算是统治者。而一个统治者,有没有实权或政治上的影响力,也就很微妙了。

我们可以想象,几个阿拉伯人来到那里,建起了一间很大很大间的“屋子”,当地的人看到了,却认为是“皇城”。这些人就顺理成章的成为统治者。当然,要办到这些,只要有钱和设计的人,就能办到了。在当时,要成立起一个国家,我们并不需要和谁人开战。就好像去到一个市集或空地,自己只要有摊子,就可以开档做生意。假如自己的生意做得大,旁边或对面就会有其他的摊子出现。不久,就会发展成一个镇,然后城,然后国。

比较客观来看,所谓罗芳伯的“王国”,更加像是他的公司。只不过,这个“公司”的范围太大,已经有了“王国”的规模。

我个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之下,统治者的定义是什么?有国旗,还是有王室象征?最基本的应该是,他能征收税务和制定法律。

可惜,楼主所提供的资料有限,而且我们也不清楚,罗芳伯他那帮人,势力到底有多大,有没有给al-Kadri的苏丹缴税,或遵从苏丹制定的法律。如果罗芳伯没有做到这两点,恐怕al-Kadri “王朝”也至多是住在一间很大间屋子的一群人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6-2007 12: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xiguan.net/yuanbingling/007.htm

这里说是 lanfanghui,应该是兰芳会吧。。是指帮会(kongsi)吧?。。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kongsis and the indigenous Dayak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mining and land development, did not abate. As Dagang expanded its activities in the Lara region, the gold-diggers among the Dayaks seethed with discontent, with the encouragement of the Malay rulers who also had their own axe to grind. Soon they started killing those among the Chinese who lived in isolated houses and out-of-the-way places. Although the kongsis repeatedly brought these incidents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sultan and the Dutch colonial authorities, they were not given any satisfaction. As a result, the ethnic conflict steadily grew more violent.

照这个网站看来,兰芳应该是帮会。。而且那里已有马来苏丹。。
有谁能整理一下这些资料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6-2007 0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到网上去走了一回,发现到各有各的说法。不外是在议论到底是帮会,还是共和国。

先看看这段∶When Low Fan Pak reached Western Kalimantan, the Holland has not yet aggressively moved to Kalimantan. Along the coastal area, a lot of Java people and oceania's Bugis people settled down. Also, the Sultan's power were confined to the coastal area, the inland power belongs to the Dayak. The territories among Sultans were not well defined as well.

这段说明了各地有影响力的人,各自占地为王。名义上是统治者,但是政治影响力有多大,实在是可圈可点。

In the beginning of 1740, the Chinese numbered only a few tens. By 1770, the Chinese has grown to 20,000 strong. By blood clan or by the area they are from, the Chinese established Kongsi(company) to protect themselves.

这段说明了帮会成立的必然条件。 根据袁冰凌的著作∶十八世纪的婆罗洲,分属于二十多个马来王国,荷印殖民政府尚未正式统辖该地区。根据考古发现,当地的产金历史相当悠久,至少在十五世纪,爪哇移民已在内陆的上侯(Sanggau)、万那(Landak)、马坦(Matan)上游从事采金活动。华人金矿业的缘起,大约是在1740年前后,首批华人矿工二十多人应南吧哇(Mampawah)土王之邀,从北部的渤泥(Brunei)到南吧哇境内的百演武(Soengei Doeri)开发金矿,结果很成功。这一经验刺激了婆罗洲岛上其他马来首领竟相仿效,招徕华人到各自境内开矿,以牟取高额地租与税金,三发(Sambas)苏丹每年的收入达黄金五百两。
在中国国内,南洋开金山的消息不径而走。十八世纪中期,大批粤东移民随着南航的三板船,前来婆罗洲西海岸,大约每年二、三月有1500-2000人到达,而在六、七月有数百致富者带着钱袋回中国。

In 1776, 14 kongsi banded together to form a He Soon 14 Kongsi in order to break the bottleneck of being grouped by area or by blood. At that time Low Lan Pak established his own Lang Fan kongsi. He then united all the Hakkas in the San-Sin lake area and build a Mem-Tau-Er township and made it the headquarter of his united company.

这段说穿了,也就是私会党争地盘,就如上海滩般,冯敬尧倒了,许文强就起来了。

At that time, Kun Tian(Pontianak) which located in the lower stream of Kapuas River was an important commerce area and was controlled by Sultan Abdul Laman. The upper stream of the river is controlled by the Dayaks. Kun Tian neighboring state Mempawah's Sultan tried to build a palace in the upper stream which led to the fighting between the 2 Sultans.

翻译∶那时,处于卡普阿斯河(坤江)下游的坤甸是商业重镇,受苏丹阿都拉曼所管。上游则由达雅族人控制。由于邻国的南巴哇的苏丹想要在上游建立皇宫,因此引起这两位苏丹的战争。

The Kun Tian Sultan asked Low Lan Pak for help. Since the palace is being built near the Lan Fang company territory, Low Lan Pak decided to help Kun Tian Sultan and defeated the Mempawah's Sultan.

翻译∶坤甸苏丹寻求了罗芳伯的帮助。由于苏丹皇宫处于罗芳伯的地盘,所以罗芳伯答应了苏丹的要求,也打败了南巴哇苏丹。

The defeated Mempawah's Sultan then joined forces with the Dayaks and launched a counter-attack. Low Lan Pak again defeated Mempawah Sultan and this time marched North all the way to Singkawang. Singkawang Sultan and Mempawah Sultan signed a peace treaty with Low Lan Pak and Low Lan Pak's popularity increased dramatically.

翻译∶战败的南巴哇苏丹联合达雅族人并展开反击。罗芳伯再次打胜并追击北上至新家旺。新家旺和南巴哇苏丹于是向罗芳伯签下和平条约,罗芳伯因此声威大振。
  

After that, Chinese and locals, turned to Low Lan Pak to seek protection, and when Kun Tian Sultan realized that he can not challenged Low Lan Pak, The sultan himself seek protection from Low Lan Pak.

翻译∶从此,华人和本土人士皆靠拢罗芳伯,寻求庇护。坤甸苏丹至此才知罗芳伯已势大,唯有称臣。


不过,无论如何,之后的事情似乎各有说法。有的说苏丹感激而献地给与自治,也有的说是罗芳伯要求割地作为战争酬劳,更有的说,与苏丹结为兄弟,哥哥负责收钱,弟弟负责管理。


虽有文献指出,这也不能算得上是共和国家,因为“客长”是当时负责收税的华人最高领袖,然后呈交与荷兰人当局。

是小国,还是帮会而已,的确是很难下定论啊。因为如果是帮会的话,你有看过占地几百里阔的帮会地盘吗?不过,马来西亚的国会里,一些议员的作风,也是和私会党蛮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7-6-2007 07: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ecs283 的帖子

真是太用心了。。

原来那里有那么多王朝。。可能在帮会最辉煌的时候国王就好像是傀儡罢了吧 / 像你所说彼此合作、不互相侵犯。。

印尼的制度是怎样的?他们的苏丹现在还有特殊地位吗?完全平民?

(题外话:听当地人说,Pontianak 那里的华人也是客家人居多。当地的许多商店也是华人的。。不过,那里也有许多生活比较困苦的华人。。)

[ 本帖最后由 chingfong85 于 17-6-2007 07:3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6-2007 07: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更加劲爆啦。。你应该也看到了吧,不过还是放上来分享。。
http://www.indonesiamedia.com/2003/06/berta-0603-lanfang.htm

Orang orang Lan Fang yang lari ke Sumatra bergabung lagi di Medan. Dari sana mereka menyebar ke Kuala Lumpur dan Singapura. Salah seorang dari keturunannya adalah Lee Kuan Yew. Hakka adalah kelompok minoritas di Singapura, namun orang Hakka memainkan peran penting dalam mendirikan Lan Fang Kongsi yang kedua di Singapura.

原来李光耀是他们的后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6-2007 08: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那个链接,也是译文来的;和华文版没有什么差别。

曾经有看过李光耀自比罗芳伯的文章。

至于李光耀是不是他们的后代,就要看李光耀的传记了。

希望有看过这本书的人,可以供提供一些资料。

说到这里,我相信印尼是不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不然的话,会有几百个苏丹轮流等着做Agong,本来就很惨的印尼就惨上加惨了。

自从满者伯夷倒下,占山为王的情况更多。几个阿拉伯人不是来到这里做苏丹了吗。阿拉伯人能占山为王,华人也能。只是华人君臣意识太强,总认为若自己没有做王的命却又硬要做王,是会折寿惨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6-2007 0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前有讀過兰芳共和国,不過今天才知道關於多一點的消息,謝謝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8-2007 0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ingfong85 于 17-6-2007 07:46 AM 发表
这个更加劲爆啦。。你应该也看到了吧,不过还是放上来分享。。
http://www.indonesiamedia.com/2003/06/berta-0603-lanfang.htm

Orang orang Lan Fang yang lari ke Sumatra bergabung lagi di Medan. Dari ...


原来兰芳共和国竟然在马来半岛以南的小岛复国 - 李氏王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8-2007 03: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多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008 0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和大家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3-2008 10: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都是荷兰人告破坏。。:@  不然现在的历史将会有很多华族在东南亚的国家。。有可能马来西亚也是华人的国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3-2008 10: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都是荷兰人告破坏。。:@  不然现在的历史将会有很多华族在东南亚的国家。。有可能马来西亚也是华人的国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6-2008 04: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9-6-2008 08: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ingfong85 于 18-6-2008 04:18 PM 发表
顺便看看这里。
http://cforum.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574068&highlight=%CCm%B7%BC


好像没有什么特别。

都是从维基上得到的资料。

网友的讨论也很普通。

酱久没有看到你,最近在哪里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6-2008 09: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ecs283 的帖子

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由于路途遥远,他们得不到中国的关心和照应,所以被乾隆皇帝称为“天朝弃民”。为了生活,他们需要团结互助,于是组织了不少“同乡会”之类的组织。


满清会顾及我们华人的安危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6-2008 10: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novic 于 19-6-2008 09:49 AM 发表
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由于路途遥远,他们得不到中国的关心和照应,所以被乾隆皇帝称为“天朝弃民”。为了生活,他们需要团结互助,于是组织了不少“同乡会”之类的组织。


满清会顾及我们华人的安 ...


我发表这个帖的时候,倒是没有想过他们得不到清朝的关心,是可惜的事情。

而是,他们已有划地为王的资格和能力,却无心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

观望他们四周的王国,大多数都是同样外来移居者,就只不过有几个钱,有几个雇佣兵,就占地为王了。

若他们向武吉斯人学习的话,东马历史就要改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6-2008 1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清是不会顾及我们华人安危的,

当时的中国是“清国”, 不是中国, 日本人也不认满清为中国,
不是华夏正统,

那么近的琉球求援军,满清也懒得理, 何况是borneo ,
就是因为我们是华人, 当时琉球是汉化的, 求助使节也姓林。

当时没有中国, 洪门的洪就是说中土已失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7-2025 01:50 AM , Processed in 0.15771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