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145|回复: 23

坐骨神经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6-2007 07: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教各位,有何药方可医治坐骨神经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4-2007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坐骨神经痛

如何治疗坐骨神经痛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07 09: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用手法治疗

市面上有坐骨神经痛药丸.
要彻底治疗,可以通过骨伤推拿手法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70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4-2007 03: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坐骨神经同等椎间盘吗?如果不一样, 那么那里不一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4-2007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usanliau 于 13-4-2007 04:48 PM 发表
如何治疗坐骨神经痛呢?

坐骨神经与脊椎盘脱位有点相象,基本上都是由第三或第四脊椎移位或损坏而引起,每当发病的时候,疼痛就会由腰椎延伸到小脚;严重的话,走路都成问题。
这种病时好时坏,尤其天气转凉的时候,发病率非常高,所以我建议不要卧地板或没有穿衣服睡觉,这样可以减少发病。
基本上来讲,坐骨神经或脊椎盘脱位在中医上没有根除的方法,只是一些推拿或针灸方法只能减轻疼痛,而西医方面呢,开刀是唯一的方法,痊愈率80%。
我个人认为,目前中国和新加坡都有一种叫"微创手术",病态不严重的话,只须3个小时手术之后就可以回家,因为医生只是在病人身体开一个小洞,然后利用激光方式把突出的脊椎割除吧了;严重的话,手术会比较麻烦。
如果担心手术会引起恐惧的话,其实,YOGA也是一种慢性治疗方法,总的来说,好好照顾身体,适应时候变化,尽量减少突发疼痛,不要做强烈的大动作,那么,发病率就不会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4-2007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坐骨神经与脊椎盘脱位有点相象,基本上都是由第三或第四脊椎移位或损坏而引起,每当发病的时候,疼痛就会由腰椎延伸到小脚;严重的话,走路都成问题。
这种病时好时坏,尤其天气转凉的时候,发病率非常高,所以我建议不要卧地板或没有穿衣服睡觉,这样可以减少发病。
基本上来讲,坐骨神经或脊椎盘脱位在中医上没有根除的方法,只是一些推拿或针灸方法只能减轻疼痛,而西医方面呢,开刀是唯一的方法,痊愈率80%。
我个人认为,目前中国和新加坡都有一种叫"微创手术",病态不严重的话,只须3个小时手术之后就可以回家,因为医生只是在病人身体开一个小洞,然后利用激光方式把突出的脊椎割除吧了;严重的话,手术会比较麻烦。
如果担心手术会引起恐惧的话,其实,YOGA也是一种慢性治疗方法,总的来说,好好照顾身体,适应时候变化,尽量减少突发疼痛,不要做强烈的大动作,那么,发病率就不会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4-4-2007 04: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骨伤科学

原帖由 uken 于 14-4-2007 03:33 PM 发表
坐骨神经与脊椎盘脱位有点相象,基本上都是由第三或第四脊椎移位或损坏而引起,每当发病的时候,疼痛就会由腰椎延伸到小脚;严重的话,走路都成问题。
这种病时好时坏,尤其天气转凉的时候,发病率非常高,基本上来讲,坐骨神经或脊椎盘脱位在中医上没有根除的方法,只是一些推拿或针灸方法只能减轻疼痛,而西医方面呢,开刀是唯一的方法,痊愈率80%。 ...


我本身就是小时脚车摔倒而坐骨神经疼痛,15年后,给我的骨科启蒙老师用手法治疗五次,不知不觉没发作也有10年了,这就是当年我对这一骨伤手法医学热诚学习的起点。时至今日,在我手中,医院,义诊处,治疗痊愈的坐骨神经痛患,也不下3~5百个。

[ 本帖最后由 骨大夫 于 14-4-2007 04:1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4-2007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所谓的坐骨神经痛可能是外科损伤或是久病复发那种,一般的外伤科只要外在治疗就可以达到功效,如果是脊椎骨而引发的坐骨神经痛不是那么容易根治。
我本身也是一个例子,强烈运动和挫伤腰椎之后,经常性引起坐骨神经痛,后来照X光,发现脊椎骨第四根凹凸不平,各种中医西医都寻遍了,每次病发都使到双脚无力,疼痛不已。后来,尝试西方物理治疗之后,病发率逐渐减少,现在,间中还感觉腿部麻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4-2007 05: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uken 的帖子

原帖由 uken 于 14-4-2007 04:40 PM 发表
你所谓的坐骨神经痛可能是外科损伤或是久病复发那种,一般的外伤科只要外在治疗就可以达到功效,如果是脊椎骨而引发的坐骨神经痛不是那么容易根治。我本身也是一个例子,强烈运动和挫伤腰椎之后,经常性引起坐 ...


你说[坐骨神经痛可能是外科损伤或是久病复发那种,一般的外伤科只要外在治疗(中医还是西医?)就可以达到功效根据你的情况,你能断定是因为脊椎盘脱位而引起的坐骨神经痛,该也是医生吧。

原帖由 uken 于 14-4-2007 04:40 PM 发表
基本上来讲,坐骨神经或脊椎盘脱位在中医上没有根除的方法,只是一些推拿或针灸方法只能减轻疼痛,...

[ 本帖最后由 骨大夫 于 14-4-2007 06:1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4-2007 06: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腰椎间盘突出可能引发坐骨神经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腰椎间盘髓核,从纤维环的破裂处突出,压迫脊神经根,而引起以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临床综合症候群。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疾病,多发于生于青壮年。产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在因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外在因素为负重过大或快速弯腰、侧屈、旋转形成纤维环破裂,或腰部外伤,日常生活工作姿势不当,也可发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常在第4—5腰椎间隙或腰5骶1,间隙处发生。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活动受限,一侧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由臀部开始,向下扩展至足部,疼痛比较剧烈,反复发作,卧床休息可减轻疼痛;神经根严重受压时,可引起相关肌肉力量减弱甚至瘫痪或丧失劳动能力;当马尾神经受压迫时,会出现会阴麻木、刺痛,影响排便排尿及性功能,女性可出现尿失禁现象,男性可出现阳萎。本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卧硬木板床,骨盆带牵引、手法治疗等。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腰部伤筋”的范畴。外伤及风寒湿邪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因,肾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因。

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气滞血瘀型:多因外伤所致,证见腰痛尖锐伴下肢抽痛,转侧困难,步行艰难,舌暗有瘀斑、脉弦。

2.风寒阻络型:证见腰腿串痛,遇寒加重,肢体拘急,入夜则甚,舌淡苔白,脉弦紧。

3.肝肾两虚型:证见腰部酸痛,腿软发麻,下肢肌肉萎缩,活动则甚,卧则减轻,舌红少苔,脉沉细。

坐骨神经痛不一定都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

坐骨神经痛是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即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的疼痛。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最常见的病因是由坐骨神经邻近结构病变影响引起,如腰椎间盘脱出、椎管内肿瘤或脊柱本身的疾病等都可因压迫神经根引起坐骨神经痛。

[ 本帖最后由 骨大夫 于 14-4-2007 06:3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4-2007 06: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第16卷 临床报道

“牵旋抖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张九江
广西北海市中医院(北海市新建路1号 536000)

关键词: 牵旋抖扳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 

  中图分类号 R274.915.3

  1993~1999年6年来笔者应用牵旋抖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6例,收到显著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95例,女61例;住院77例,门诊79例;年龄21~68岁,病程1天~2年。有腰部外伤史者123例,单纯性腰痛65例,腰痛伴腿麻木91例,兼骶髂关节错位47例,兼梨状肌损伤88例,兼腓肠肌萎缩32例;腰椎间盘突出部位L3~412例,L4~571例,L5~S134例,L4~S139例。疗程最短15天,最长137天,平均43天。所有病例经行腰椎X线照片,排除腰椎肿瘤、结核等症;经CT确诊129例,经MRI确诊27例。全部病例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标准[1]。

2 治疗方法

2.1 牵引法 先采用骨盆电动牵引,牵引重量在440~785N(45~80kg)范围内选择,基本按体重重量牵引,牵引时间在25~35分钟。
2.2 旋腰法 在双连凳上进行。患者坐前凳,双手手指交叉置头枕部,俯伏。医者坐后凳,找准偏歪腰椎棘突,以一手拇指指腹顶推之,另一手穿过患者胸前搭其肩上,令患者弯腰旋达到最大限度处于失重状态时,双手同时发力,此时多可听到拇指所压棘突发出清脆的复位声,再交换手,往反向旋转一次。
2.3 抖腰法 取俯卧位。患者双手抓床前缘,腰部放松,医者立于床后,左右手分别握住患者左右踝,一边牵拉,一边向上抛抖,连续进行7~10次。如患者体重过大,可让助手抱起患者臀部,与医者同时向上发力。
2.4 扳搬法 先定点斜扳。患者侧卧位,医者左手拇指压偏歪腰椎棘突,左手其余手指压患者下腰段,左前臂压患者臀部,右间臂推患者肩部,两手同时相反发力,此时可听见患腰小关节的“喀哒”响声。再行过伸搬法。患者俯卧,医者一手按压患者患病的腰椎处,另一手抱患者膝部慢慢后伸,其时往往可以听到腰椎病变部位的关节弹响声。继行压膝抬腿法。患者仰卧,医者一手抱患者小腿,另一手压患者膝部,缓缓向上抬。
2.5 松解法 患者俯卧,医者以手掌根自腰骶关节起向患者臀部、大小腿推按,往复10次;以肘部按压病变腰椎及同侧臀肌、腿肌;患者仰卧,做抱膝状,医者压膝;患者屈膝双足底相对,医者压膝向下;患者一足搭于另一腿上,医者压其髋部;以万花油擦患腰,而后行滚、揉、拍法,继则以加热之拔火罐在病变部位反复刮擦,直至出现红痧为止。

3 治疗结果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156例中,治愈:腰腿痛麻木消失,恢复正常功能,共132例,占84.62%;好转:腰腿痛麻木减轻,腰功能活动接近正常,共22例,占14.10%;无效,原有症状未减,体征仍存,计2例,占1.28%。总有效率达98.72%。

4 讨论

  牵旋抖扳法为笔者在近年临床实践中,广取传统手法各家之长,吸收近期出现的新方法新技术,反复比较、筛选,最后得出一套系统全面、简便易行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手法,很适于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4.1 应用必要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下腰椎段及腰骶椎间。腰部损伤后,腰椎内外平衡失调,引起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腰骶痛或坐骨神经痛。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后局部充血水肿,产生较大的表面张力,不容易主动或被动复位回纳;又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后通常伴随一系列腰骶臀部症候群的发生,如腰骶关节炎、骶棘肌炎、骶髂关节错位、臀上皮神经损伤、梨状肌损伤等症,通常以单一手法治疗,收效不明显。所以在近年临床实践中,我以上述几种手法联用,除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到明显疗效外,其余腰骶臀症候群也得到有效的治疗。

4.2 手法应用要点

  上述几种治疗手法是按先后顺序一项接一项紧密运用的,其原因是:
4.2.1 骨盆牵引 使腰椎间隙增宽,椎间盘内压力降低,椎间孔与神经根管增大,从而使突出的腰椎间盘初步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3]。
4.2.2 旋腰法 是根据脊柱平衡原理,使腰椎处于先前屈后侧弯位,再以偏歪腰椎棘突为支点在腰椎失稳瞬间旋转,使错位的关节突对位;而旋腰时立生的弹性回缩力促使髓核回纳,破裂的纤维环合拢,进一步解除神经根受压[4]。
4.2.3 抖腰法 旋腰后在俯卧位上进行。患者双手抓床前缘,术者牵引其双腿进行抖动,作用力集中在中下腰椎及腰骶椎,使椎间隙进一步增大,在向上抛抖刹那,产生的向心力大于髓核回纳的阻力,且在重力协同作用下,使病变腰椎间盘负压突然增大,利于髓核有效回纳[5]。
4.2.4 扳搬法 紧接抖腰后进行。通过斜扳及过伸位后搬,使腰椎间盘纤维环活动,令突出的腰椎间盘改变向后的方向,远离神经根,从而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又可使腰椎小关节的紊乱得到理顺,回到正常解剖位置[6]。
4.2.5 松解法 是上述手法的补充。通过滚、揉、推、拍等法,达到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松解粘连,解痉止痛的作用。拔火罐刮痧法则在急慢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均适用。通过刮痧,可解除腰骶部肌群、筋膜、韧带与软组织的痉挛、疲劳,恢复其正常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康复。
  上述各法连用,可使腰椎间盘的复位回纳成为现实并相当牢靠且不易复发。在临床治疗中还发现,对于伴随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发生的腰骶臀症候群,通过上述几种手法治疗后均得以消除或减轻,产生意想不到的奇效。

参考文献

[1] 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1153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2
[3] 李华民,党中苏.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腰痛杂志.1996,17(4):249
[4] 冯天有.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79
[5] 贾振富.牵抖定点按压旋转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4例报告.颈腰痛杂志.1995,16(3):175
[6] 孙绍棠.一压二牵三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国骨伤.1999,12(1):53

http://www.dqjy.org/html/jl/1.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6-2007 09: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ollyho 于 14-6-2007 07:08 PM 发表
请教各位,有何药方可医治坐骨神经痛?



我妈妈也才患。不好给人推拿, 越推越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6-2007 08: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要如何治理呢?

原帖由 ohbin 于 14-6-2007 09:45 PM 发表



我妈妈也才患。不好给人推拿, 越推越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6-2007 1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里会越推越惨

原帖由 ohbin 于 14-6-2007 09:45 PM 发表
我妈妈也才患。不好给人推拿, 越推越惨。


我以前也脚车跌痛过,痛了15年, 好久是吗。启蒙老师用中医正骨推拿手法5次治好,7~8年已不在犯痛了,那里会越推越惨呢?   现在我也正在给病患治疗这个毛病了,但你别pm找我治疗,因为这里是家里论坛,只能交流对讲,真有这个需求求救,也得尊敬的坛主 说OK,或去找别的骨大夫,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07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奇针刀—疼痛救星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亲人、同事、朋友患有偏头痛、头晕、膝关节痛、颈椎病、胸椎病、腰椎病、各种骨刺、肩周炎、腱鞘炎、坐骨神经痛、上下肢疼痛麻木、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关节强直、外伤后遗症、手术后遗症、痛风、痛经等疾病,现在可以用国际最新医学方法——针刀疗法,使上述疾病得到根本的治疗,并且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特别是那些需要置换膝关节和腰腿痛需要手术的病人,可以通过针刀医学的治疗,使病人免除换关节和腰部手术的痛苦,且费用少,无风险,一般不影响病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另外,大多数骨伤疼痛疾病都可以用针刀进行治疗,且大部分可以根治或临床治愈。

治疗特点:⒈诊断快速准确(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病根);⒉治疗过程简便、快速;⒊疗效快(有的可立即消除疼痛);⒋治愈率高(绝大部分病人可获得治愈,且不易复发);⒌疗程短(一般一次见效,两个疗程治愈,有的一次即可治愈,特殊者例外);⒍无副作用(物理疗法),痛苦小,费用少,方便可靠。

麻坡分行:37-15A,JALAN BAKRI,84000,MUAR,JOHOR
联系电话: 017-658 6038(王医生,请电话预约)

这不是打广告!!
只是我本身有让王医生看过,

效果很好,想与大家共享~
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人!

[ 本帖最后由 xinxian 于 10-10-2007 09:3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0-2007 09: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hollyho 的帖子

中医骨科,针灸,自练气功治疗都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10-2007 09: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ohbin 的帖子

那是蒙古大夫,要找骨科高手才行。

推拿、拨罐、针灸都是好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0-2007 06: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本身是患者,动刀已6年。还是有后遗症的。但不得已就开刀吧。不用这莫痛苦。物理治疗可帮到就做吧。帮不了就别等了。快快到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0-2007 0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坐骨神经痛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0-2007 06: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快乐+开心 的帖子

一、什么是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

二、坐骨神经痛病因病理

按病损部位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前者多见根性坐骨神经痛病变位于椎管内,病因以腰椎间盘突出最多见,其次有椎管内肿瘤、腰椎结核、腰骶神经根炎等。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变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经行程上,病因有骶骼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臀部外伤、梨状肌综合征、臀肌注射不当以及糖尿病等。

三、坐骨神经痛症状

本病男性青壮年多见,单侧为多。疼痛程度及时间常与病因及起病缓急有关。
1、根性坐骨神经痛。
起病随病因不同而异。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常在用力、弯腰或剧烈活动等诱因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病员为避免神经牵拉、受压,常取特殊的减痛姿势,如睡时卧向健侧,髋、膝关屈曲,站立时着力于健侧,日久造成脊柱侧弯,多弯向健侧,坐位时臀部向健侧倾斜,以减轻神经根的受压。患肢小腿外侧和足背常有麻木及感觉减退。
2、干性坐骨神经痛。
起病缓急也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受寒或外伤诱发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行走、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时疼痛加重。脊椎侧弯多弯向患侧以减轻对坐骨神经干的牵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9-2025 05:53 AM , Processed in 0.15707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