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413|回复: 3

俄罗斯为什么没登上月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6-2007 05: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俄罗斯为什么没登上月球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人狂热地庆祝“阿波罗”登月取得巨大成功时,人们却看不到首先发射卫星、第一个把人送上太空的苏联有任何惊人之举。

对此,人们迷惑不解。美国的评论家们和其他国家的记者们忍不住哀叹,“美国人稀里糊涂地在登月竞赛中浪费了255亿美元,苏联人叫喊登月纯粹是虚张声势!”

然而,美国军方及政府的上层决策者们对这些不屑一顾。他们掌握了苏联载人登月计划的内幕。这,应归功于他们的侦察卫星———“发现者号”。

1968年9月,“发现者号”拍摄到苏联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全貌,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发射场上有两个专门发射“N-1”登月火箭的发射台及这两个火箭发射台之间的火箭总装测试大楼。经验老到的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不难判断苏联为他们的载人登月设计了新颖的大型运载火箭,并正在快马加鞭地进行发射试验。1969年8月,“发现者号”又拍摄到拜科努尔发射场的全景,这引起了美国军方的震惊。原先两个好好的发射台,现在已是满目疮痍。显然,“N-1”火箭首次试验失败,火箭尚未离开发射台就发生了爆炸。


1989年11月,莫斯科已是雪花纷飞的时节,著名的莫斯科航空学院迎来了远道而来的6位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他们被热情的苏联主人带到了一间陈列室。主人指着苏联登月飞船的登月舱,告诉他们这个登月飞船能载2名宇航员,是“联盟号”飞船的改进型,只是在“联盟号”基础上增加了上升段、下降段和四只可伸展的登陆腿。主人还详细介绍飞船上的一些零件的作用以及它们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他们透露,苏联原打算在1968年登月,赶在“阿波罗”登月飞行之前。可是,由于计划受挫,于是1972年暂停,1974年正式取消了登月计划。

那么,苏联登月方式是怎样的?与美国的“阿波罗”登月相同吗?

苏联人的登月采用两枚运载火箭,它们分别将载人登月飞船和宇航飞船先后送往绕月轨道。登月飞船由“联盟号”飞船和登月舱组成,与“阿波罗”飞船相似。

相对美国从巨型运载火箭“土星5号”到“阿波罗”登月飞船都需要重新研制所耗费的巨额资金和时间来说,苏联人的花费少得多。其次,用两枚火箭分别发射载人飞船,比一枚火箭安全性高,特别是初次研制的火箭。从载人登月的方案来说,苏联方案有它的独到之处。

一个很不错的登月方案既可行又安全,还耗时少,节省大量资金,为何苏联人登月未能成功呢?

问题出在运载火箭“N-1”上。“N-1”是一种高113米,重2700千千克,总推力为45000千牛的火箭,它比“土星5号”的总推力33350千牛还大,它的高度比“土星5号”还高,它们的重量基本相当。“N-1”还是世界罕见的五级运载火箭。它的第一级由主体发动机和环绕四周的30台液体火箭助推器组成,第二级、第三级火箭也分别捆绑8台和4台助推器,预定这三级火箭把登月飞船送入绕地球轨道。第四级火箭将飞船射入月球转移轨道助推段。第五级则使登月飞船绕月飞行。“N-1”不仅是巨大的多级火箭,更是新颖火箭。它比“土星5号”晚搞了4年,照理,这种火箭更应该进行全面的试验。苏联60年代提出研制“N-1”,由著名的航天火箭专家科罗廖夫担任总设计师。在“N-1”火箭的第一级采用什么样的推进剂上,科罗廖夫主张采用液氢、液氧,而与“N-1”的另一名设计师格鲁什柯产生严重分歧。

格鲁什柯主张“N-1”的第一级火箭发动机,采用普通的液体推进剂,并且由他的设计局承担“N-1”的第一级主火箭及它周围30台液体火箭助推器的设计,其他由别单位承担。这样,“N-1”这个五级巨型火箭就由两家设计局研制,这在当时实为罕见。这样做,对火箭研制来说,确实是埋下了隐患。1966年,科罗廖夫不幸逝世,对“N-1”的研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1969年1月,“N-1”火箭研制出来了。2月初,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拜科努尔的航天发射场的2号发射台高高耸立着113米高的巨型火箭。当发射的命令声刚刚响起,一团耀眼的橘红色的火柱,将这个庞然大物推上了天空。那些见多识广的行家也对这枚“火箭之王”的巨大惊叹不已!方圆几十公里的人们不约而同地高呼“乌啦!”可是,欢腾仅仅持续了70秒,火箭尾部猝然起火爆炸……问题就出在第一级火箭上。其中原因不少,最主要的是缺少充分的试验,欲速则不达。苏联人想走捷径,过分地吝惜金钱,结果付出了更大的、更重的代价。

同年7月3日,“N-1”第二次出现在发射台上。比前一次更不幸,火箭还没有离开地面,一个氧气泵突然发生爆炸,引爆了另一端已经注满燃料的火箭,由此引起了连锁爆炸,爆炸威力之大完全摧毁了苏联的这个发射基地。此后重建共用了10年时间。

如果“N-1”火箭1969年2月和7月两次发射成功,那么苏联人就会抢在美国人之前把人最先送上月球去创造奇迹。可是“N-1”太不争气了!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367246.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6-2007 05: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ergei Korolev 的死确实是影响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6-2007 0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korolev即使活下来会不会到最后和von broun一样,
忍不住官僚而选择退去?

补充一下,korolev直到死后,kgb才让他的名字曝光。

那场地面火箭爆炸也是致命伤。
其实是因为在场的军方指挥官贪功而造成的意外。
意外在30年后才正式曝光。
当场死亡很多科学家和技术人员。
而这些人员并不是10年内所能够培养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6-2007 10: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pfg1group 的帖子

Haih。。。。官僚一向来都是科学的绊脚石。

没错, Von Broun 也是那时才知道那个跟他斗了这么久的对手是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7-2025 11:31 PM , Processed in 0.11704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