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據時期種族關係被煽動 重新認識國家歷史 - Thursday, January 25, 2007
從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直到英軍于9月3日回到馬來亞那段期間,日軍開始撤退,馬來亞人民抗日軍開始進駐到一些日軍撤退的城鎮,迅速控制了許多大小城鎮。
在那18天內,馬來亞陷入了一片失序狀態中。那一段時日,正是大馬種族關係緊張的源頭。
理大教授謝文慶撰寫的《紅星照耀馬來亞》一書指出,日軍撤退時,一些馬來村長、縣級公務員因為沒有日軍的保護,導致被捕,甚至處決,其中一個是居鑾的官員厄沙(Esa Abdullah)。而且,警察局也成了抗日軍襲擊的目標,警察成了無牙老虎,起不了作用。 前理科大學社會學副教授柯林(Collin Abraham)指出:「日軍在日據時期,徵召許多馬來人成為警察和軍人,對付抗日軍,抗日軍大部分是華人,讓人有「華人殺馬來人」的印象。」
他說,當時抗日軍內的華人跟英軍聯手抗日,對抗馬來人,因為他們為日軍服務。這意味著是英軍支持抗日軍對抗馬來人。不知情的人就以為華人打馬來人。
而且,在戰后,因為抗日軍在全國展開除奸工作,導致許多馬來人被殺害。當時整個馬來亞被一種復仇的氛圍籠罩著。只要抗日軍找到一些日軍的共謀者,就會進行「審判」,或將他們豎立在木條上遊街,讓人民洩憤。有些人死后,屍體還被肢解,眼睛也被挖出來。當報復活動蔓延到馬來警察和馬來甘榜,華巫社群之間的暴力衝突也隨即爆發。
柯林繼續說:「主要的問題是,抗日軍當時在尋找協助日軍的人,他們殺害的共謀者中有些是馬來社群中重要人物的親戚。」
其中最為轟動的是在柔佛州峇株巴轄的華巫種族暴動。這起從1945年5月即被挑起的種族暴動,在這段日子重新被挑起。
《馬新僑友會》一書便指出,1945年5月,柔南的日軍以「抗日軍是華人的組織,將來華人掌權,馬來人要受華人統治」以及「給馬來亞獨立,讓馬來人掌權」來煽動馬來人的情緒,還發武器給他們。日軍還派人偽裝成抗日軍,到回教堂拉屎、燒回教堂,做一些褻瀆回教的事情,引發馬來人仇華。
這導致馬來人持武器走入華人區,用巴冷刀屠殺華人,還放火燒屋。后來抗日軍向各村鎮馬來群眾宣傳,擊斃帶頭指揮殺人隊日本軍官,排華事件才平息下來。除此之外,糧食之爭也造成了種族衝突。在檳城,興都教徒和印裔回教徒之間因搶奪日軍留下的糧食,而爆發了長達幾天幾夜的衝突,直到英軍重新維持了秩序並實施定量配給糧食,衝突才告一段落。這十多天的失序以及無法從人們腦海中抹去的屠殺行動,最后可能就被簡化成「華人殺馬來人」的種族屠殺行動。
誠如謝文慶在書中的前言說的:「只有了解了在這段決定性的時期發生了甚么事,我相信,一個馬來西亞人才能了解戰后馬來亞的政治和社會。」
「而且,馬來人反共的態度也是在那時候生根的,這也是為甚么馬共推行的鬥爭會一直失敗的緣故。」
資深報人賽扎哈里指出:「若你讀馬共鬥爭史,他們一開始都是地下運動。直到1955年,當東姑阿都拉曼要獲得獨立,就要跟陳平見面,陳平當時在森林里,因后來馬共又變成非法組織。在抗日時期,他們是幫助英國趕走日軍的盟友,緊急狀態時,把他們趕到森林去,說他們是恐怖份子,殺人、造成很大的傷害等。」
「英國一直以來都在背后操縱著,是他們先開始說馬共是恐怖份子,也是英國先開始宣布緊急狀態,但是英政府沒有受到譴責。除非我們以正確的角度重寫歷史,否則你永遠得不到正確的概念。你只得到單方面的歷史,你會有一種偏見,即『華人等于馬共等于中國』,『馬共反回教』,而一些馬來領袖毫無疑問地接受了英政府的這套說法。」
1955年,華玲會談失敗,陳平認為東姑不得不聽命于英政府,要求馬來亞獨立后再談,再度回到森林里。1957年10月,馬共要求跟東姑再進行會談,選在馬泰邊境的哥樂鎮進行,可是會談並未實現。
隨著1958年8、9月間,霹靂南部由陳洪領導的120個解放軍以及柔北何浪領導的160個解放軍向政府投降,使其元氣大傷,最后退到泰南等待時機。
1974年,馬來西亞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馬共失去最重要的支持。
1989年,馬、泰政府和馬共三方簽署《和平條約》,馬共正式放下武器,結束長達40年的武裝鬥爭。審視歷史,我們才能明白,在「成王為王,敗者為寇」的邏輯下,馬來亞共產黨,以及馬來亞人民抗日軍為甚么成為政治人物炒做的題材。因為隱藏在爭議裡頭,是各族人民對歷史的錯誤理解。重新書寫馬來亞的歷史,是我們這個時代不能忽視的工作。
分而治之遺害綿綿 英殖民政府分化各族 英殖民政府在殖民馬來亞的時候,採用了「分而治之」的手法來分化各族,以便殖民政府繼續統治馬來亞。
根據柯林所著的《經典時刻:透視馬來西亞與馬共的和平協議 》(The Finest Hour - The Malaysian:MCP Peace Accord in Perspective),英殖民政府在經濟上向來不鼓勵馬來人從事橡膠種植以及開採錫礦,只讓馬來人回到原始的稻米耕種活動。
這項策略,一來可讓馬來人免于接觸需要採用新型科技的經濟活動,二來也確保馬來人生產的稻米可供給華人和印度工人的需求。
二戰之后,英殖民政府重返馬來亞,卻沒有體恤人民的生活困苦,導致后來工潮不斷。
馬共領袖應敏欽在其回憶錄中提到,日本投降后,英國殖民主義者宣布取消日本貨幣,這加重了人民的負擔。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馬共組織號召全國人民展開鬥爭,要求應政府提供合理的待遇。
柯林指出,二戰之后,英殖民政府注橡膠這類重經濟作物的生產,以及建造道路這類方便運輸的公共設施上,因而忽略了將農產品多樣化以提供就業機會,而食品的生產也受到忽略。
工人面對饑餓的生存問題,基礎設備如食水和房屋也不完善,再加上當時的瘧疾肆虐,以致人民渴望能夠有更好的生活素質。
另外,曾參與二戰的印度人,在思想上,也產生了轉變。
這些印度人從低級的工人搖身變成為印度獨立鬥爭而戰的士兵,當時在印度國民軍中的一支女軍隊,裡面的成員皆是園坵工人。隨著經濟狀況惡略,再加上受到印度愛國主義的啟發,他們產生了另外一種新的身分認同和歸屬感。
這也是印度人和華人這些外來移民開始「落地生根」的時候,心開始轉向馬來亞這塊土地。
然而,英殖民者「分而治之」的手法,卻影響了各族關係,迄今仍未能平復。
殖民政府肅清 馬共逼上梁山 柯林認為,英殖民政府宣布緊急法令是為了對付要以武力對抗英殖民政府的人──馬共和馬來民族主義者,而工會法令則是為了確保經濟不會因為工潮而崩潰。
而且,1948年的緊急法令,過后也逐漸演變為惡名昭彰的內安法令,影響迄今。
1948年6月16日,3名英國人在和豐被殺,2天后,英殖民政府宣布了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大事逮捕共產黨人,馬共再次成為非法組織。
柯林說:「英殖民政府在馬共拿起武器之前就宣布了緊急狀態,他們除了對抗之外,沒別的選擇。馬共還沒準備好對抗英政府;因此,他們肯定失敗。」
在英政府宣布緊急狀態的同時,也修改了同年5月制定《工會法令》(Trade Union Ordinance)。緊急狀態的宣布非常突然,加上修改法令,整個社會的氛圍突然對工人很不利。
緊急狀態頭一年,英殖民政府大事逮捕、驅逐出境和殺害馬共,把他們的頭砍下示眾。此舉引起了人民反感,后來便使用收編方式,例如投降者可獲得500元賞金等。
英軍也採取「布里茲計劃」(Briggs Plan)將華人聚居在新村內,採取身分證制、限糧、宵禁、搜查村民以切斷馬共的情報和糧食。在無法獲得物質供應,加上國際形勢急轉,馬共也被迫退出歷史舞台。
人民力量反殖民 馬共為獨立奮戰 二戰過后,馬來亞園坵工會缺乏良好的領導,馬共取而代之。當時,馬共希望創造一個「馬來亞民主共和國」,採取了公開以及統戰的方式爭取獨立。
馬共在全國設立了辦事處,根據應敏欽,馬共辦事處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和民族主義人士及其他社會階層人士,共同合作並推進爭取獨立的鬥爭。
她寫到:「為了共同的鬥爭和理想,我們和布哈魯汀醫生(Burhanuddin Al-Helmy)、阿末波斯達曼(AhmadBoestaman)及其他馬來亞馬來國民黨(Parti Kesatuan Melayu Melaya)等民族主義人士成為親密的朋友。」
隨后,馬共、馬來民族黨、覺醒青年團(API)、衛國青年團(PETA)和覺醒婦女會(AWAS),馬來亞農民陣線(BTM)和穆斯林(Hizbul Muslimin)等組織,聯合起來為馬來亞的獨立而戰鬥。
1947年,由馬來左派力量就聯合起來組成人民力量中心 (PUTERA),以及非馬來人的政治力量則組成泛馬聯合行動委員會(AMCJA),聯合發動全國罷工罷市,長達一星期,在這期間工人不上班,商店關門,罷工波及英政府的行政部門。
同時他們也發表了《人民憲章》,當中建議所有種族的人民享有公民權,而所有的公民都稱為「馬來人」(Melayu)。
「我把戰后,緊急狀態之前,稱為馬來亞的經典時刻(finest hour),因為馬來人、馬共、馬來左翼運動份子,一起組成聯盟反英殖民政府,來成立一個團結的馬來亞。」柯林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