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871|回复: 29

万神之帝(上帝?非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6-1-2007 07: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来看看,我们也有万能之帝!
先天尊神 - 玉皇大帝
先天尊神 - 玉皇大帝

  玉 皇 大 帝 的 来 历 : 玉 皇 大 帝简 称 玉 皇 , 又 称 昊 天 金 阙 至 尊 玉 皇 大 帝 、 玄 穹 高 上 玉 皇 大 帝 。 宋 代 真 宗 和 徽 宗 都 上有 圣 号 。 宋 真 宗 上 圣 号 为 太 上 开 天 执 符 御 历 含 真 体 道 玉 皇 大 天 帝 。 宋 徽 宗 上 圣 号 为太 上 开 天 执 符 御 历 含 真 体 道 昊 天 玉 皇 上 帝 。 道 经 中 全 称 作 昊 天 金 阙 无 上 至 尊 自 然 妙有 弥 罗 至 尊 玉 皇 上 帝 。 据 《 高 上 玉 皇 本 行 集 经 》 , 玉 皇 大 帝 乃 昊 天 界 上 光 严 净 乐 国王 与 宝 月 光 皇 后 所 生 之 子 。 出 生 之 时 , 身 宝 光 焰 , 充 满 王 国 。 幼 而 敏 慧 , 长 而 慈 仁, 将 国 中 库 藏 财 宝 , 尽 散 施 穷 乏 困 苦 、 鳏 寡 孤 独 、 无 所 依 靠 、 饥 馑 残 疾 的 一 切 众 生。 净 乐 国 王 驾 崩 後 , 太 子 治 政 有 方 , 告 敕 大 臣 , 俯 含 众 生 , 遂 舍 国 赴 普 明 香 岩 山 修道 , 经 三 千 二 百 劫 , 始 证 金 仙 , 初 号 自 然 觉 皇 , 又 经 亿 劫 , 始 证 玉 帝 。


万神 之 帝 : 玉 皇 大 帝 是 诸 天 之 帝 、 仙 真 之 王 、 圣 尊 之 主 , 三 界 万 神 、 三 洞 仙 真 的 最 高神 。 玉 皇 有 制 命 九 天 阶 级 、 征 召 四 海 五 岳 之 神 的 权 力 。 万 神 都 列 班 随 侍 其 左 右 , 犹如 人 世 间 的 皇 帝 和 公 卿 。 白 居 易 有 诗 称 「 安 期 羡 门 辈 , 列 侍 如 公 卿 。 仰 谒 玉 皇 帝 ,稽 首 前 致 诚 」 。


总 执 天 道 : 玉 皇 大 帝 是 三 清 之 化 身 。 三 清 与 玉 皇 ,犹 如 先 虚 无 而 後 妙 有 , 先 无 极 而 後 有 太 极 , 先 无 为 而 後 有 为 。 故 玉 皇 为 三 才 主 宰 ,掌 天 地 人 之 均 轴 。 玉 皇 大 帝 遣 紫 微 北 极 大 帝 掌 天 地 经 纬 , 遣 勾 陈 上 宫 大 帝 掌 天 地 人三 才 , 主 人 间 兵 革 , 遣 后 土 皇 地 只 掌 阴 阳 生 育 、 大 地 山 河 。 天 地 万 物 、 阴 阳 造 化 无不 在 玉 皇 大 帝 所 掌 之 中 。


奉 祀 : 玉 皇 大 帝 神 诞 之 日 为 正 月 初 九 日 。道 教 宫 观 要 举 行 金 箓 醮 仪 , 称 「 玉 皇 会 」 。 参 加 醮 仪 的 道 士 和 道 教 信 徒 都 要 祭 拜 玉皇 大 帝 , 行 「 斋 天 」 大 礼 , 以 祈 福 延 寿 。 福 建 和 台 湾 省 民 众 称 玉 皇 大 帝 为 「 天 公 」。 正 月 初 九 要 「 拜 天 公 」 , 一 家 老 小 , 斋 戒 沐 浴 , 上 香 行 礼 , 祭 拜 诵 经 , 有 的 地 方还 唱 戏 娱 神 。 中 国 北 方 过 去 还 有 举 行 玉 皇 祭 , 抬 玉 皇 神 像 游 村 巡 街 的 习 俗 。 十 二 月二 十 五 日 传 称 是 玉 皇 大 帝 下 巡 人 间 的 日 子 , 旧 时 道 观 和 民 间 都 要 烧 香 念 经 , 迎 送 玉皇 大 帝


[ 本帖最后由 leopard_99 于 16-1-2007 07:1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1-2007 07: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有万能之帝!
先天尊神 - 玉皇大帝
先天尊神 - 玉皇大帝

天公大过天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1-2007 08: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阿公疼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007 08: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opard_99 于 16-1-2007 07:11 PM 发表
天阿公疼我们

你学基督啊(神爱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1-2007 08: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赫赫
老天爷,你是最伟大的
请你给我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007 1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公疼好人.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7-1-2007 1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講一個故事給大家省思:

三國演義外傳:
http://chinese.cari.com.my/myforum/viewthread.php?tid=653090&highlight=

到現在還沒有觀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007 1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問我拿出天公的經書來, 殊不知天道無處不在, 哪還需要書?

http://chinese.cari.com.my/myforum/viewthread.php?tid=732387&highlight=

#22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1-2007 12: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mitaichi 于 2007.1.17 12:08 AM 发表
再講一個故事給大家省思:

三國演義外傳:
http://chinese.cari.com.my/myfor ... 3090&highlight=

到現在還沒有觀眾.


你的小说太深奥了
恕我看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007 1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shifu 于 17-1-2007 12:19 AM 发表
你的小说太深奥了
恕我看不懂


  原來我表達這麼差, 怎麼當作者?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007 12: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mitaichi 于 2007.1.17 12:21 AM 发表


  原來我表達這麼差, 怎麼當作者?


.

读了第二遍,明白了,很好笑
不是你表达能力差,而是我理解力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007 1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shifu 于 17-1-2007 12:24 AM 发表

读了第二遍,明白了,很好笑
不是你表达能力差,而是我理解力差


還好還好. 第一個觀眾. 歡迎光臨. 天公賜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007 10: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众神之帝 是 圣神.阿修罗样 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1-2007 10: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运子 于 17-1-2007 10:25 AM 发表
众神之帝 是 圣神.阿修罗样 啦~~

那是你的信仰
我有我信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007 10: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教】玄穹高上帝(玉皇大帝)【佛教】因陀罗是雷电之神,众神之首“帝释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007 10: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运子 于 17-1-2007 10:25 AM 发表
众神之帝 是 圣神.阿修罗样 啦~~



希腊的众神之王。宙斯是克洛诺斯之子,主管天空。希腊神话中的至高神,掌握雷电,所以又被称为雷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1-2007 1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皇大帝 是較人格化的. 不人格化的時候是 . 去研究一下, 天 不可能是 阿修罗, 天 也不可能是 因陀罗, 天 也不可能是 帝释天.

古印度的諸神都沒有一個可以比擬 中華 所說的 天. 古印度沒有 天 的概念. 把 天比擬為印度神是超級貶低.

天 就是 道. 天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007 03: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运子 的帖子

阿修罗是印度教及佛教神話中的一群神祗或魔鬼,因為不同宗教的傳說或歷史發展而具有不同的神格及地位. 印度教的阿修罗Asura與琐罗亚斯德教(祆教)的善神阿胡拉Ahura是同源詞. 它們大概是源自更早期的原始印歐語的詞根, 可參考北歐神話的阿萨神族Æsir, 都有著非常相似的詞根以表示"神"的位格.

·····························

印度教神話的阿修罗( 梵文:असुर )是一群追求力量的神族, 有時更被稱呼為惡魔, 阿修罗族及提婆族(包括那伽族)都是迦叶波(Kashyapa, 烏龜之意)的後代. 最早期的文獻記載阿修罗族是一群司掌道德及社會的神祗, 如伐楼拿(佛教名: 水天)掌管天則與理法rta, 和跋伽(Bhaga)守護信徒的財富與婚姻; 提婆族則司掌自然現象, 如黎明女神乌莎斯(Ushas)及氣候神/雷神因陀羅等.

密特拉(Mitra, 佛教名: 彌勒菩薩), 伐楼拿及弗栗多都是很具知名度的阿修罗神祗. 毗楼遮那(佛教名: 大日如來), 松巴(Sumbha)和尼森巴(Nisumbha)原為阿修罗王, 後被佛教吸收成為佛陀.

於後期印度教的文獻如《往世书》和《过去如是说》(itihasa)中, 兩族開始被明確的二元化, 阿修罗族作為提婆族的對立被描寫成邪惡的一眾. 根據薄伽梵歌16.6章的詳細描述, 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帶有daivi sampad(神聖的特質, 提婆的詞根)或asuri sampad(惡魔的特質, 阿修罗的詞根). 總結薄伽梵歌16.4章, asuri sampad代表了傲慢, 自負, 妄想, 狂怒, 嚴肅及無知. 部分品格正氣的原阿修罗族的神祗, 如伐楼拿後期就因此而被"易族"至提婆族.

·····························

在佛教里,以好战出名的阿修罗道,因有福报而没有德性有的说法只是将他纳入鬼神中,或说是堕落的天人,北传佛教将他列入善道,南传佛教则归类入恶道中。

阿修罗原是印度远古诸神之一,被视为恶神,属於凶猛好斗的鬼,经常与帝释天争斗不休。如同阿修罗的梵文翻译意指「非天」,他的果报殊胜,能生活得有如天人般享福,但却没有天人的德性,性好争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007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运子 于 17-1-2007 10:25 AM 发表
众神之帝 是 圣神.阿修罗样 啦~~

么水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007 04: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被那头转移到民间信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8-6-2024 12:26 PM , Processed in 0.08504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