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502|回复: 32

《靠着什么成立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12-2006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多丽丝。
    一个从挖掘文字到依赖文字的女子。
    累积了所有的这些跟那些,
    集合成随意翻阅的点滴。
    没有两把刷子,
    只有十根很认真打字的手指;
    没有文绉绉的笔锋,
    只有很坦诚的心,
    跟很真挚的情。
    在北马的戏剧舞台上写过剧本、做过导演;
    其他的打杂、演员也都混过。
    发现自己没有画画的天份,
    但是还认识几个字,
    所以决定卖身给写字。
    写什么?
    什么都写。
    但是因为没有大志,
    也没什么本事,
    所以只能写写一些生活上的小事。




[ 本帖最后由 多麗絲 于 6-12-2006 05:5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12-2006 1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舞台剧,为艺术牺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2-2006 0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没有志愿,但是绝对不可以没有志向

    小时候,我们都写太多作文。
    老师一下子要我们写“我的自述”,一下子要我们写“我的童年”,一下子要我们写“我的家”,一下子要我们写“我的志愿”。
    我们就这样围起了每个人的那一座城堡的墙 - 意识。
    我们很有老师、律师、工程师、医生的志愿。
    因为,放眼全世界,大家都这么告诉着自己的小孩:“你要好好念书,将来才能当个有出息的人”。
    即使美国的所谓开放家庭,也是说:“你朝你的兴趣去前进”;可万一那小孩说:“我想当个清道夫”,我想那家长也会嘡舌。
    我们写了很多堂皇而且感动的志愿,但是最终并没有真正成为志愿栏上的那个,也满街都是。
    所以我们写下来的志愿,究竟是为了什么?
    是因为大人们的寄托,是因为国家的发展,是因为教育的需要,还是因为我们真正的有那么一个坚持,要成为自己志愿中的那一个?
    那时候,我们都还太小,不会明白,原来要当老师要过很多关,原来要当律师就要准备可能会有“生孩子没屁眼”的诅咒,原来要当工程师就要把脑筋方格出来填入很多资料,原来要当医生就要能像刽子手“手起刀落”。
    想想:有多少人有那个坚持?
    最后,我们都妥协给现实。
    我们说:“那个坚持需要很多东西来堆砌”。
    包括很多是无能为力的钱。
    我忘记了我以前填过的志愿,但是不外乎老师或者大商人之类的。
    后来慢慢长大,发现自己跟那些所谓的志愿,好像都八竿竹子打不着边的。
    所以我唯有这么告诉自己:至少我有我的志向。
    志向跟志愿的不同,在于其本质的回异。
    志愿很直截了当,老师就是老师,医生就是医生。
    但是长大后,发现老师也有分教什么的老师;医生也有分专哪科的医生。
    那么,志向就显得“伸缩性强”一点。
    那是一种:“我朝着我坚持的方向走,但是我不一定要成为那个方向的目标”。
    听起来很混。
    什么叫作“朝着坚持的方向走,但是不一定要成为那个方向的目标”?
    如果不要成为那个方向的目标,干嘛还要坚持往那个方向走?
    因为我们不能决定我们的终点,但我们却可以选择前往的方式。
    让伸缩性成为我们的垫子,我们可以活得更快乐。
    打个比方,你很想成为老师,但是你不一定要到学府里面去教书。因为你可以把你的“老师”这个自愿,转化成“教导知识的人”,那么,你可以成为“补习老师”,你也可以成为“咨询对像”。
    重点是:你的志向是以“教育”为基础,而不是单纯的想成为一个老师而已。
    而这个志向,将驱使你去往一个更完整性的发展前进。
    你永远不会知道你会成为什么,那么何必把自己框死在一个没有意义的志愿里面,而扼杀了你可能因为志向而更伟大的机会?
    你想成为医生吗?无国界医生那种没有舒适的办公室,没有让你因为医生而富贵荣华的开名房车,住高级公寓的医生你愿意去做吗?你觉得那些在环境条件很差的落后地方付出的医生是为了什么去跟舒适过不去?是因为他们是医生,还是因为他们只想医治病患,让这个世界更健康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两条虫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6-12-2006 0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我在想..为什么大家都向往那些高薪的工作
很少人会写我的志愿是去当象清道夫酱的工作
那如果全部都当了医生老师..有谁为我们扫地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2-2006 0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点;糟一点

   常听说:“为什么事情总是这样?难道不能好一点吗?”
   说实在话,好一点的衡量尺度是多少。
   没有公式化标准的东西,很难定度好所谓的“一点”是多少。
   这一秒,你可能觉得:“事情很糟糕”;
   那是因为你还没有遇上比这个更糟糕的。
   下一秒,你或许认为:“这个太好了”;
   那也不过你还没有碰到比这个更好的而已。
   在每一样东西都在变更的情况下,当下的好或糟,都不是一个恒久的东西。
   所以,如果可以有体谅,那么所有的好或糟都不过一个短暂。
   好就好嘛,糟就糟啰!
   好的时候,积谷防饥;糟的时候,等候契机。
   每一个当下,就是一个经历,一个体验。
   好或者糟,都在尝试沟通一个讯息:这一刻的到来,是为了下一刻而准备。
   所以好一点或者糟一点,那只看自己怎么看待。
   说得衰一点,人们总以为自己一定是对好事来者不拒,对坏事总是避而不及。
   很现实啊!
   好事来得多,指数一直往上飚,high的情况,像嗑药一样,用毒量需要越来越高才能满足。
   到最后,毒发攻心,真如传说中的天方夜谭,笑死了。
   那是不是依然是一件好事?
   活着,本来就是要在好之中接受糟,糟里面努力好。
   不然你活着来干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2006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两条虫 于 6-12-2006 01:36 PM 发表
有时我在想..为什么大家都向往那些高薪的工作
很少人会写我的志愿是去当象清道夫酱的工作
那如果全部都当了医生老师..有谁为我们扫地呢

很简单,为了过好的生活就要往上爬,
扫地的工现在给外劳霸占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6-12-2006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都要有的觉悟

   其实不只是男人是视觉性的动物。
   也别老是把“下半身思考”这个皇冠都套在阿当的子民头上。
   女人也一样是视觉性动物,一样被下半身左右思考。
   只是女人很ㄍ一ㄥ(就所谓的“矜持”),所以在表现上会拉刹车挚。
   如果女人也一样把整个人类的直觉都赤裸裸的表现出来,
   不管阿当的子民还是夏娃的孩儿,
   大家都一样,色。
   因此,照顾自己的仪容是每个人都要有的觉悟。
   有些人说:“他说随性就好”,或“舒服就好”。
   我告诉你:“错!”
   今天没人要你扮得跟花一样艳,或者说叫你不得不set好才出门。
   但是你绝对不可以“干净、清爽”做藉口的随便拖一件睡衣加牛仔裤就出门。
   你可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其中几天(而且还是要间隔开来很远的那种)这么穿,其他时候,请在“简单”上面花一点点心思。
   就一点点就好了。
   素宴,一开始的时候,他可以吃一些时候来清清肠胃。
   反正恋爱的激素在发酵,你穿什么都美(不穿更美)。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你久久穿点好看的,他会用眼神告诉你:“你好漂亮”。
   然后再久一点,你就会发现,他的目光,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晾在别家的晒衣竹(女人)上面了。
   没错,女人是更注重精神的结合,但是如果你的另一半真的都拖着出去的时候,请问:
   “你们会不会也把眼睛挂在自家以外的砧板上去?”
   男人看玲珑,女人也看线条好不好?
   但如果你是愿意长期茹素打斋的,那你不在这个行列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2-2006 05: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选择,还是不愿意选择?

    很多人很爱无奈的说:“我别无选择”。
    为什么选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我别无选择”。
    为什么选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对象?“我别无选择”。
    为什么选一个自己不喜欢的房子?“我别无选择”。
    别说到自己这么的无辜。
    你可以不要选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只要你有继续失业直到找到喜欢的工作的勇气。
    你可以不要选自己不喜欢的对象,只要你有继续单身直到找到喜欢的对象的勇气。
    你可以不要选自己不喜欢的对象,只要你有继续寄人篱下直到找到喜欢的房子的勇气。
    为什么很多人都没有那个勇气?
    因为那个勇气的终点,很可能不是说你有勇气就一定会达到的。
    有勇气承担自己的继续站在钢线上的人,才配到达找到自己喜欢的终点。
    为什么?
    因为那是一个对于生命本身的一种看重。
    没有人叫你设定成为李嘉诚第二或者比尔盖兹Junior,即使你要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你要有那个魄力,还有那个勇气,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决不放弃。
    不放弃,很难吧?
    很难,不代表不能成功。
    没有勇气去坚持的话,别哭丧着脸说没有选择。
    你只是不愿意去做这个选择而已。
    如果你不愿意去选择,那请你安份一点,喜欢你所选择了的东西。
    有时候,问题只是出在你的眼睛长错地方而已。
    你的选择并不见得一定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7-12-2006 0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度与宽度

    人的视野,似乎有长和宽两种伸延的方式。
    看得深,有时候不比看得阔好。
    因为越深就变的越狭隘。
    就像求知识,一直深入到最后,很可能是除了那个专长的领域以外就什么都不懂的白痴了。
    在长与宽之间,怎样去达到不同的成效呢?
    换句话说,怎样定夺:我这样是深入了;还是广阔了?
    人家老说的:“尝试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了吧!
    在观看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的时候,把看的方向换一换,积蓄了各个不同的观点,然后再来从中拿取最合适的结论。
    世界那么宽,为什么要死心眼的往核心钻?
    难道不知道那岩浆是毁灭性的吗?
    先多收集资料再作决定不迟。
    老在一个点上不断的转呀转的,总要转出毛病来。
    如果把眼光放在旁边的空白上,然后想想要怎样去利用那些空间,那么这个点就变成了画圆圈的轴心了。
    不只画圆圈,画什么都可以。
    因为每一样东西,都有一个中心点。
    那个中心点固然重要,但是它的存在价值不完全指靠它而已,而是它到底可以成就多少东西。
    就像地球一样,只有一个核心,但是她可以成就表面上那么多伟大的空间。
    或许有人会说:“那太麻烦了吧?每一次都要这么多工才可以”。
    请问:“你省下来的时间要拿来干嘛?钻另外一个牛角尖吗?”
    没有人告诉过你:牛角尖的尽头是一个死胡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2-2006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向阳光与转向黑暗

    在有光的地方,物体的背后一定拖着影子。
    物体的正背面,都是一个个最现成的教材。
    亮的地方,轮廓、形状、颜色、材质,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暗的地方,乌漆抹黑的,只有扁扁的一片。
    对于事情,如果在经历的是好事,人们都会争相站到光面去,享受光和热;反之,当遇上了坏事的时候,大家都纷纷的躲在阴暗里,费尽心思的想要逃开。
    其实,光,看多了,视觉会受影响;照多了,也会晒伤;在黑压压的地方,不是只有湿和冷,一样有再没有光的时候才能看见的亮。
    有没有听过一种有个很好听的名字:蓝眼泪,的微生物?
    在没有受到污染的海洋,每当夜里的时候,如果乘的是小快艇,坐在船边,会看见海上泛着亮光。初时还以为是月光,后来发现:月光怎么可能是蓝色的?伸手去盛起一些海水,轻轻让水退去之后,那些蓝蓝的小点点就停留在手上。小船靠岸之后,跃下,发现长长的沙滩都布满了小蓝点。
    难道这些微生物白天的时候都不在吗?不是,它们一直都在,只是在太亮的强光下,看不见它们的美。
    如果,在人生的道路上,遇上风浪的时候,抬起头来往光的方向前进;跟好事交往的时候,稍微蹲下来看看自己的影子。
    你的人生观,将会有所不同。
    这些天上掉下来的星星,需要你的细心才看得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2-2006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半斤跟八两,有差吗?

    很多人,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旁边的人就会围过来。
    谁叫人的好奇心总是驱使着发展的滚轮呢?
    你一句我一嘴的噼里啪啦,旁边看热闹的也若有其事般的议论纷纷,指指点点。
    我喊你的东南西北长短肥瘦;你喝我四个方向积型大小。
    吵什么呢?
    不想想:我瞪你的时候,你的瞳孔里我看到什么?我的眼里你又看见了什么?
    不都是自己!
    都一样,那有什么好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2-2006 1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珍惜当下;说得比做的容易...太多了

    看书,尤其看新书,总是抱着很大的期望。
    书皮,就占了很重要的因素;
    封面是否吸引人,简介是否有张力,都影响这本书的受青睐程度。
   
    开始看,很专注,很认真。
    如果看得很仓促,很快就把书翻完了。
    然后把书放一边,开始又去找新书。
    如此周而复始。
    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究竟看过了哪本书。

    慢慢看的,
    把感觉好好的整理,把感想好好的记下来,把见解好好的分享,
    这书越看越有味道。

    有些人看书,
    看完了之后把书合起来,
    好好的思考消化,
    然后发现:
    这书似乎让整个看书的收获,
    比看书而已更多。

    有些人看书,
    看完之后又再重看,
    把里面的韵味,
    一层一层的品茗。
    赫然发现:
    这书仿佛倾诉着很多只要不用心去聆听就错失的话语。

    看书,再怎么慢,都会看到最后一页。

    挑了一本真正愿意捧在手心的书,
    好好地看、认真地看、珍惜它、爱护它。
    让它陪着你,
    让看到最后一页,
    在你真正合上眼睛为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12-2006 04: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去从没有手册中学习

很多学习,是不发生在正式的学馆里的。
要从这些里面学习,少点警觉性,少点认知,都会让人周而复始的不断跌倒。
这些教训,没有人会告诉你它什么时候来,到底要教你什么,为什么要这么教你。
你可以抗拒,你可以不接受,你可以逃避,但是你就永远在里面转,走不出来。

接受自己要不断的学习,跟真正实行不断学习,是两码子事。
当事情排山倒海的来的时候,你只有两个选择:面对它跟逃避它。
就因为事情没有安排好辅佐的指导,而是用血淋淋的方式来教导,
所以如果你虚心的向它学习了之后,你会发现:这成长可以感动你一辈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2-2006 04: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同等的尊重

    两性之间,难免会有冲突的时候。
    冲突发生了,火气自然就升上来。
    火气升上来了,两人自然就会有理性被蒙蔽的情况。
    理性被火蒙蔽了,各式各样的对恃就会冒出来了。
    为什么要这样呢?
    此时此刻跟你面面相阻的这个人,是你爱的对像啊!
    你怎么忍心看见对方被你说成这样?
    人往往总在追究对方对自己怎么不好。
    有些追究的,只会暗自伤神;有些追究的,就一直往对方身上戳刀。
    其实,如果大家都可以不要这样追究,会不会更好?
    就你在做事情的之前,先假设:如果今天这是对方在做,我会有什么感受?
    想要对方尊重你,你得先自动自发的懂得尊重对方。
    要知道,两个人的相处,很考学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2-2006 1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问题,有问题的那个是你

    埋怨,会囤积,然后变成一股念力,加诸别人身上。
    眼睛、嘴巴,都是向外长,这说明了看人、说人,比看自己、说自己容易。
    老是觉得自己没有问题的人,很喜欢把眼睛锁在细微末节上,把小小的东西放大来看,以达到自得其乐的效果。而这个喜欢,会渐渐的变成不能自拔的瘾,仿佛天下的所有不平,都逃不过自己的法眼。
    当有一天,问题出现在自己身上,自己很认真的把每件事捣碎来寻找蛛丝马迹,然后一件一件的把可以挑出来的事情,转换成有力责备的武器,为了达到“我没有问题,有问题的那个是你”。
    然后,就开始在想:“为什么?为什么我要受到这样的对待?”
    孤掌难鸣。
    无法承认自己有问题的人,就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只是,责备别人,远比承认自己简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12-2006 03: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跟错之间

    很多人喜欢追究,然而却不一定知道为什么自己抓着不放的原因。
    追究到最后,很可能已经忘了当初因为什么而开始追究了,但是那咬死的口,终究不放。
    追究,不一定是在乎对与错。至少,很多人都不会低头承认错的可能性,极大是在自己身上。把事情搬上台面,摊开来,本来就不好看的脸色,变得铁绿,然后冷冷的,就只认着:今天非得给我个交代。
    这种交代,说难听一点,就是要对方做小狗,让自己凌驾在上,一副跋扈不已的胜利样。
    问题是,这样就是了吗?问题出现,本来就是要解决方案而已,可以演变到最后,却不再是这么一回事。那让人情何以堪?
    很多人没在意这些,一心一意在天秤上的极端放上自己的价值观,让对方的筹码不足。当说话不是建立在维护关系的基础上的时候,大多人都会溺下去的时候来个同归于尽,结果对跟错不过是开战的藉口,根本无心在改善状况上面加油。
    这样的事情,是没有好结果的。
    因为到最后,不是两败俱伤,就是一死一重伤。
    而对跟错,早就抛到九重云霄之外了。
    这就是常说的:“赢了一口气,输了所有。”
    这算盘,到底是怎么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12-2006 03: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1]嗯..為了以後可以方便我來到這裡
我決定要留下腳印

但..我又不想要隨便說些甚麼了事
我想了很久很久

你這裡很...莊嚴
所以小猴子不敢放肆搗蛋

寥寥數語
僅表心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2-2006 1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罩在别人头上的皇冠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与观点。
    然而,很多人都很习惯性的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的价值和观点,然后设入自己的结论,进而把有关陈词变成他人理所当然符合的结果。
    这些很一厢情愿但却振振有词的文章,尤其在被评论为“不好”的事情上更为显著。
    每一个背景,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它的来龙去脉;每一个来龙去脉,都有它的原因。
    这些原因,是只有当事者最清楚的而已。
    假设每一个假设都依照每一个不同的假设而存在,那么这个世界上可以存在的真实就被淹没了。
    有一套系统,在假设有框制的假设下,管制着各种假设。
    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个系统拥有拴住了那些假设转变成凶器的力量。
    所以,堂皇的为别人戴冠的同时,把自己送给了枷锁 - 预设的结果。
    这世界的不快乐,是因为太多的预设在空气中飘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2006 03: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个痕迹
让自己知道
曾经回忆里有着一段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2-2006 0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遇到问题该怎么办?

    每个人都知道:遇到问题的时候,最好、最快、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转身走掉。
    这是大家从小就无师自通的。
    转个身,把问题放一边,让其自生自灭,然后跟自己说:“重新来过吧!”
    问题是,重新来过什么?
    重新来过让问题又再上门吗?
    然后问题上门的时候,又再转身走吗?
    听起来好像很好笑,但是多少人还是不断的重复在做着?
    每一次遇上了问题,除了找理由、找藉口、为搪塞、为逃避,着实没有普遍看见其他更像样的自然反应了。那些说:“我勇于面对”的人们,是真的打从问题出现就这么个勇士精神,还是说硬着头皮,或者说抱着吃鸡肋的心情,而把脸贴在问题上,焦点锁在“怎样解决”?如果可以这么逃,那么一辈子都是活在“好逸恶劳”的精神下,不断的埋怨“老天总是对我苛刻”吧?
    认真的看待固然很辛苦,但那是自己的事情,自己都不认真了,还能指望谁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8-2025 02:58 PM , Processed in 0.17222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