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篇 '心情日記', 一錯手就全部不見掉, 欲哭無淚..
算了. 以後再談. 這裡是個好地方. 因為有愛書的人在.
要寫一點關于書的, 要不然自己離題..
出來後, 手邊只有溫任平<<靜中聽雷>>, Sybil Kathigasu《悲悯阙如》, George Orwell 7 小說合集, 張木欽 <<流花亭>>, Samuel Huntington <<Clash of civilisation>>, Karen Armstrong <<History of God>>. 三本中文書都是人家帶來救火的, 其他的圖書館借到後頭自己買, 還是覺得中文書比較可愛. 無他, 營養不夠嘛..
靜中聽雷很雜, 他談很多不同的課題. 也難怪, 那是溫在報章的文章合集. 我喜歡這本書, 因為溫是那種能刺痛你最敏感神經的文化人. 讀他的書, 好像在吃藥. 藥對一些人有效, 一些人無效.
悲悯阙如麼, 感人. 這是一本真實的心情回顧. 卡迪卡素是個女人, 愛馬來亞的洋女人. 她用平靜的文字寫回憶, 看的時候我心情卻一點也不平靜.
流花亭, 是個老人的時間囊. 裡面裝的東西, 一開始我看得乏味, 哪裡知道讓我一翻再翻的, 居然是它. 讀流花亭, 有點像個老人坐在懶人椅上跟你回顧往事一樣.
文化的衝擊, 神的歷史很難全懂. 我看問題是, 對批判性思考這方面, 我火力不夠.
歐威爾, 大作家. 大作家通常死得早. 不過留下來的, 通常很有用. 就像梵谷一樣. 歐威爾的文字很灰, 要開心的, 可以讀 <為何鶈兒腳不會凍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