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60|回复: 48
|
普洱茶真伪鉴别方法
[复制链接]
|
|
[size=-2]来源: 美来农庄
近年来,随着"普洱茶热"的兴起,市场上动辄可见"40年历史"、"50年生产"的"陈年普洱"。专家提醒,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上要学会辨别真伪,避免上当受骗。
云南省茶业协会会长邹家驹26日在云南省首届普洱茶国际研讨会上提醒大家,现在不光是市场,就连一些书籍、甚至是博物馆也有弄错的时候,其混乱程度可见一斑。要想减少受骗的可能,首先应从历史角度搞清一些关于普洱茶的常识。
市场上经常会遇见作为40年代产品出售的"中茶"商标红印圆茶。但事实上,"中茶牌"商标是1951年12月才在北京注册的。
市场上出现了1980年出产的"班禅紧茶"。而班禅是1986年才到云南下关茶厂视察的,因此不可能有1980年的"班禅紧茶"。
市场上所谓1970-1980年的"凤凰沱茶",标明是南涧茶厂出产的。其实南涧茶厂是80年代才成立的。
有些地方出售1957年出厂的"云南普洱砖茶"。事实上,云南到1977年才开始生产这种茶,标号只有7581、7811两个,而且从未在包装上印过标号。有些号称1967年出厂,或是文革期间出厂的,也不可信。
市场出售的号称50年代生产的"铁饼"。其实这种茶是1972年才出了第一批。
一博物馆在"银毫沱茶"下标明的牌子是"1973-1977"。其实"银毫沱茶"是87年以后才生产的……
邹家驹说,连博物馆的资料都有错误,可见进行普洱茶的历史研究很有必要的。"现在的造假方式很多,有人用茶水泡过包装纸后晒干,就'制造'出了年代。"他说,云南茶叶界正酝酿编写一部《云南普洱茶史》,以让人们更多的了解普洱茶,也为普洱茶的发展扫清障碍。
普洱茶的发酵工艺其实是微生物在起作用,普洱茶渥堆过程中微生物类群复杂种别繁多,主要微生物有黑曲霉、青霉属、根霉属、灰绿曲霉、酵母属、细菌类。这些细菌数目极少,而且研究发现没有致病细菌。发酵环境一般要求温度在28℃~30℃之间,湿度在70~75之间,且要通风,正常发酵至少需要45天时间,而猪圈里的“速成”只需20天左右,这些无良商家为了增加细菌量,将脏渠水浇到茶叶上,为了增加茶味掩盖异味,还会在茶饼上喷洒些香料、香精,拿到市场上就称五年十年茶,一饼(350克)卖到一二千元。
高温“做旧”湿仓储存
据悉,高温“做旧”成了最新造假方法。其制作过程是,将茶一盘盘摆进铁箱柜里,然后放到高温下暴晒,接着在柜面上淋水,再晒干,再淋水,再晒干。这样速成造出来的普洱茶,可能不过2年历史的茶也被说成具有5年、10年历史,从而卖高价。
普洱茶的储藏很讲究条件的,比如要求仓库通风透气、干爽。而“湿仓普洱茶”是将干的紧压青茶成品放入潮湿环境(在仓库内采取加水的方法使其相对湿度大于80%),有的也将人工发酵的普洱茶放进湿仓处理,让其快速转化。或将晒青毛茶通过“湿仓”处理后再行压制。通过湿仓处理,有较明显的“湿仓味”,茶色显旧。行家介绍说,过分加湿,会使茶叶发生严重霉变,饮用后将损害身体健康。
造假“古董”普洱一股马尿味
这位行家让记者闻了一片30年以上的普洱茶饼,一股暗香,且有中药味道。再闻造假茶饼,则发出一股臭味。两相对比,有天地之别。据其讲,好普洱受水封存后发出樟香、兰香、荷香、枣香。而这种“速成做旧”茶则一股“马尿”味。有些消费者还以为这样才“正宗”,还以为普洱茶发酵过程中一样要加“马尿”呢。
中国一家大茶叶商“茶艺乐园”园主陈国璋告诉记者,若要鉴别沤旧的普洱茶,掰一小块茶叶放水里泡,茶叶冲一二泡后,就会像烂布渣、碎未或像丝一样,茶渣摸起来很硬、像粗纤维似的。而高温做旧茶闻起来有铁腥味,泡过4泡后,茶叶的青色很快就冒出来了。
鉴别湿仓储藏的普洱茶肉眼可观。看茶饼,表面有很多白点点,行内术语称之为“白霜”或“白鸽屎”;看茶饼表面多为黑色;再看茶饼上面贴着的纸标签,发黄发旧、痕迹斑斑。但若干仓储藏的,茶饼表面应该多为红色茶,茶饼上面的纸标签干净干爽;闻起来无杂味,冲泡喝感觉有茶香味,口中生津,冲泡后的茶叶,压一下感觉有弹性,茶色红得透明。
珠三角20万人在炒普洱茶!!!
据保守估计,现时珠三角约有20万人在炒普洱茶,在广东,其销售目前已占到所有茶销售的半壁江山。日前,记者走访王府井一茶叶专柜,该专柜销售主管告诉记者,他们每月茶叶销售中,普洱茶的销售量占七八成;据百福茶叶有限公司透露,该公司茶叶销售额中普洱茶占80%。而广州茶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张可群亦表示,目前普洱茶在广东的销售占了半壁江山,以前广东是铁观音的天下,现在普洱茶的市场份额急速直追。
需求增大,造假随来。目前普洱茶市场的乱象之一,就是炒作茶材原料。厂商一窝蜂地标榜自己的产品为“乔木”、“野生”、“某某名山”。据了解,云南普洱茶的产区主要为保山、临沧、思茅、西双版纳四地,其中以勐海、勐腊(古六大茶山)、景迈、勐库等地区的原料最为人们所推崇。因此市场上常见的一个作伪方式就是以云南其他地区或其省份的茶叶冒充名山原料。据行家介绍,普洱茶原料的地域性特征很明显的,广东、贵州、四川、湖南等地的紧压茶品均不能称为“普洱茶”。
普洱茶的原料,只要挂上“野生”、“乔木”、“易武山”一类的名称,茶品价格就立刻抬高数倍。例如一种普洱青茶按正常价应为每公斤 RMB 40~60,市场上却炒到每公斤 RMB 260~300。利之所趋,市场不规范的动作就不断冒出来。
[ 本帖最后由 方野十狼 于 3-11-2006 07:43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2006 07: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還有就是看懂茶品年份:
一般而言,通常将普洱茶的年份划分如下:
1949年以前这时期生产的普洱茶称为“古董茶”,如百年宋聘号、百年同兴贡品、百年同庆号、同昌老号、宋聘敬号。通常在茶饼内放有一张糯米所做、印有如上名称的纸,称为“内飞”。
1949-1967年中国茶业生产“印级改由各”茶品,也就是在包装纸的茶字上,以不同颜色标示红印为第一批,绿印为第二批,黄印为第三批。
1968年以后这时生产的茶饼包装不再印上中国茶业公司字号,改由各茶厂自选生产,统称“云南七子饼”,包括:雪印青饼73青饼、大口中小绿印、小黄印等。 |
|
|
|
|
|
|
|
发表于 3-11-2006 08: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方野十狼 于 3-11-2006 07:56 PM 发表
還有就是看懂茶品年份:
一般而言,通常将普洱茶的年份划分如下:
1949年以前这时期生产的普洱茶称为“古董茶”,如百年宋聘号、百年同兴贡品、百年同庆号、同昌老号、宋聘敬号。通常在茶饼内放有一张糯米所 ...
好文! |
|
|
|
|
|
|
|
发表于 4-11-2006 09: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方野十狼 于 3-11-2006 19:56 发表
還有就是看懂茶品年份:
一般而言,通常将普洱茶的年份划分如下:
1949年以前这时期生产的普洱茶称为“古董茶”,如百年宋聘号、百年同兴贡品、百年同庆号、同昌老号、宋聘敬号。通常在茶饼内放有一张糯米所 ...
这些只是知识跟guide.千万别用看就认定,茶还是要喝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11-2006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5-11-2006 12: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们去到茶行要怎么先看-.-我都看看都没有喝的....当然...也没有买-.-哈哈~ |
|
|
|
|
|
|
|
发表于 5-11-2006 0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obololo 于 5-11-2006 00:33 发表
其实我们去到茶行要怎么先看-.-我都看看都没有喝的....当然...也没有买-.-哈哈~
因为你去的是药行不是茶行
药不能乱试的 |
|
|
|
|
|
|
|
发表于 5-11-2006 02: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hook 于 5-11-2006 01:51 AM 发表
因为你去的是药行不是茶行
药不能乱试的
!@#$%^&
AIYOR!!我去茶行都不知道要怎样-.-都没有看起来就吸引到的~ |
|
|
|
|
|
|
|
发表于 5-11-2006 03: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obololo 于 5-11-2006 02:55 发表
!@#$%^&
AIYOR!!我去茶行都不知道要怎样-.-都没有看起来就吸引到的~
用看的阿?不是用喝的阿?我都用喝的来试茶。。。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11-2006 1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obololo 于 5-11-2006 12:33 AM 发表
其实我们去到茶行要怎么先看-.-我都看看都没有喝的....当然...也没有买-.-哈哈~
因為你是去看“美媚”不是茶。
哇哈哈!!!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11-2006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hook 于 5-11-2006 03:55 AM 发表
用看的阿?不是用喝的阿?我都用喝的来试茶。。。
jameshook兄,
选购好茶要诀是不是,多看、多问、多喝、多比较?
|
|
|
|
|
|
|
|
发表于 5-11-2006 08: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11-2006 07: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8-11-2006 03: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喝茶是要用心喝品名,资料也要学多,不是被骗也不知,钱花了喝的货不对,心疼呀! |
|
|
|
|
|
|
|
发表于 8-11-2006 03: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喝茶,很少买茶,买青茶多。 |
|
|
|
|
|
|
|
发表于 9-11-2006 0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11-2006 08: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hook 于 9-11-2006 01:44 AM 发表
您茶喝多了会不会有BOBO所说的舌头痹的感觉?
我没有麻痹啊-.- |
|
|
|
|
|
|
|
发表于 9-11-2006 07: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obololo 于 9-11-2006 08:27 发表
我没有麻痹啊-.-
那是谁喝了舌头麻痹? |
|
|
|
|
|
|
|
发表于 9-11-2006 08: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hook 于 9-11-2006 07:43 PM 发表
那是谁喝了舌头麻痹?
KENLEONG的朋友-.-他说痹到很爽 |
|
|
|
|
|
|
|
发表于 9-11-2006 08: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obololo 于 9-11-2006 20:24 发表
KENLEONG的朋友-.-他说痹到很爽
噢。。。痹到很爽?这人还真厉害。看来我要拜他为师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