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11|回复: 8
|
关于木流流马。。。
[复制链接]
|
|
木流流马是长什莫样子的?怎样运用?我很好奇为什莫在以前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之下,木流流马还可以自行行走?还不用人力!! |
|
|
|
|
|
|
|
发表于 25-6-2006 10: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ysterious 于 25-6-2006 09:47 PM 发表
木流流马是长什莫样子的?怎样运用?我很好奇为什莫在以前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之下,木流流马还可以自行行走?还不用人力!!
木牛流马,是一种通过仿造牛的行走来为军队运送粮草补给的古代木制运输工具。为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发明。木牛流马的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二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诸葛亮集》、《通典》及《资治通鉴》皆载有制“木牛流马法”。
木牛流马究竟为何物,至今仍争论不断。由于缺乏图形的佐证,至今仍没有人能正确地重造这些机械。高承《事物纪原》、《宋史》与《历代名臣奏议》等书认为木牛流马即为现今所称的“独轮车”;李昉《太平御览》,以为木牛流马是步行机器,数学家祖冲之也有相同看法;也有人认为木牛和牛马是两种工具,木牛是独轮车(231年)、流马是四轮车(234年)。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魏国的司马懿曾成功复制了许多木牛流马用以运送粮草,但他却因不知一个机关——可通过转动牛舌使木牛流马停止前进——被诸葛亮以计谋夺走所运送的粮草。
载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如果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以下真正的做法:
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著于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秋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流马尺寸之数,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后脚孔分墨去后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同。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后载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后杠与等版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后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三国志·亮集载作木牛流马法》) |
|
|
|
|
|
|
|
发表于 26-6-2006 03: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6-2006 03: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2008 08: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武侯之著作也~ |
|
|
|
|
|
|
|
发表于 4-1-2008 0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一個鬼釜神功的發明, 對古代三國運輸方面,起着致勝的關鍵,好樣的...諸葛孔明 |
|
|
|
|
|
|
|
发表于 6-1-2008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儿好奇  |
|
|
|
|
|
|
|
发表于 6-1-2008 09: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儿好奇  |
|
|
|
|
|
|
|
发表于 6-1-2008 10: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GW 于 26-6-2006 03:26 AM 发表 
中学教师破解千古之谜“木牛流马”再现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记载着蜀国丞相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解决运粮难题的故事。而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样子?日前,河北泊头市富镇二中的语文教师梁国君根据书中的描述,用 ...
这个很难说是真是假的,只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一个比较具体证明这些都是真的,全部都只是像这样的文字报道吧了,这好像没有什么意义吧。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