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611|回复: 8

关于木流流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6-2006 09: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木流流马是长什莫样子的?怎样运用?我很好奇为什莫在以前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之下,木流流马还可以自行行走?还不用人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6-2006 10: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ysterious 于 25-6-2006 09:47 PM 发表
木流流马是长什莫样子的?怎样运用?我很好奇为什莫在以前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之下,木流流马还可以自行行走?还不用人力!!

木牛流马,是一种通过仿造牛的行走来为军队运送粮草补给的古代木制运输工具。为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发明。木牛流马的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二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诸葛亮集》、《通典》及《资治通鉴》皆载有制“木牛流马法”。

木牛流马究竟为何物,至今仍争论不断。由于缺乏图形的佐证,至今仍没有人能正确地重造这些机械。高承《事物纪原》、《宋史》与《历代名臣奏议》等书认为木牛流马即为现今所称的“独轮车”;李昉《太平御览》,以为木牛流马是步行机器,数学家祖冲之也有相同看法;也有人认为木牛和牛马是两种工具,木牛是独轮车(231年)、流马是四轮车(234年)。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魏国的司马懿曾成功复制了许多木牛流马用以运送粮草,但他却因不知一个机关——可通过转动牛舌使木牛流马停止前进——被诸葛亮以计谋夺走所运送的粮草。

载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如果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以下真正的做法:

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著于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秋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流马尺寸之数,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后脚孔分墨去后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同。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后载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后杠与等版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后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三国志·亮集载作木牛流马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GW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6-6-2006 03: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教师破解千古之谜“木牛流马”再现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记载着蜀国丞相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解决运粮难题的故事。而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样子?日前,河北泊头市富镇二中的语文教师梁国君根据书中的描述,用了10多个月的时间,终于造出能够载物行走的木牛流马,从而破解了这个千古之谜。
  记者操控木牛载物行走
  近日,记者闻讯来到梁国君位于富镇二中的家中,亲眼看到了木牛流马。
  在院子中,记者每操控一次,木牛载物就走上四五步。而在屋里,记者则看见驮着100公斤粮食的流马。
  行走原是利用杠杆原理
  今年31岁的梁国君酷爱《三国演义》、《红楼梦》、《孙子兵法》等古典著作,尤其对书中涉及的一些古代工艺颇感兴趣。去年12月,梁国君观看央视《科学历程》节目,得知木牛流马引起很多人的兴趣,但苦于没人能够破解其原理并制造出来,让大家一睹真容。有专家认为木牛流马可能就是北方的独轮推车。木牛流马之谜激起梁国君的好奇心。他认真琢磨,猛然意识到木牛流马之所以能够运动,可能依据的是杠杆原理。他立即用硬纸片和钉子做了一只木牛的模型,用手一抬一推,模型果然向前移 动,梁国君心里豁然开朗。从此以后,梁国君就利用节假日,按照《三国演义》中所说的尺寸买来木头,自己关在房间里叮叮当当地鼓捣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梁国君的木牛流马做成了,用手抬按木牛的双辕或木马的头部,木牛流马会稳稳地向前迈进。用手操作的时候,人和木牛流马总是呈三角形,梁国君说,这符合三角形稳定性原理,这也是木牛流马“上山下岭,各尽其便”的原因。
  载粮等难题一一被破解
  木牛流马的运动问题解决了,那么,运载的粮食放在什么地方呢?如果放在牛马的背上,装载数量有限,也不稳妥。梁国君又向书中寻找答案,书中记载,木牛“方腹曲头”,木马则有“板方囊二枚”,他灵机一动,造了两个大木箱,安放在木牛流马的腹部,既解决了装载货物问题,又恰好符合书中“方腹曲头”的描述。
  木牛流马还有一个技术难题。书中描写,司马懿看到蜀军的木牛流马以后,很是艳羡,派兵劫来几只,依样造出2000多只,同样用来搬运粮草,但被蜀军劫持,魏军追上之后,发现木牛流马全然不能动弹。原来是蜀军转动木牛流马的舌头,致使其不能再动。梁国君经过一番思考,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他站在自己的作品前向记者讲解说,这是因为木牛流马的舌头与内部的轴承及后腿相连,转动舌头,便制约了其运动。
  制作教学相结合受欢迎
  梁国君老师教初中语文,他经常把自己对古代技艺的钻研用在教学上。在讲授《活板》一课时,他自己动手,做出活字印刷用的字模和铁范,研制出一套活字印刷设备。通过梁老师的活字印刷模型,学生们很轻松地就理解了那篇深奥的课文。(来源:燕赵都市报记者刘树鹏)
  


K兄,这位中学老师还可以吗?



















哈哈,但真假程度不明,国内假的东东很多。不知各位听过此笑话:“假的才是真的,真的全是假的!”。自己也是大陆人,也有通病,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变化莫测!)

原文:http://www.dgcz.cn/Article/humanities/history/historysky/hibrainteaser/200311/478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GW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6-6-2006 03: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抗议老美盗版三国的"木牛流马",侵犯知识产权!!!

据《新科学家》杂志3月3日报道,美国波士顿动力学会和美国防御高级研究计划署为美国军方开发出来一种“机器骡子”。这是一种四条腿的机器人,行走平稳并且敏捷,适用于各种地形和陡坡;它可以载重40多公斤,减少士兵负重,加速美军的行进速度。
    波士顿动力学会的研究人员相信,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四足机器人。该协会项目经理马克•瑞伯特说:“这种机器人设有内置传感器,可以感知地形变化,并对此做出调整。它们良好的平衡性可以使它们在遭受骚扰的时候仍能保持稳定。机器骡子的每条腿都装有三个动力控制的关节和一个弹性关节,所有的关节都由一台随身携带的电脑控制。”
    “‘机器骡子’的功能不只是限于将负荷从士兵肩上解脱,它还能提供多种其他功能。”瑞伯特表示,“首先是携带水净化装置,同时它还是步兵的充电站。”它是一个武器平台,拥有昼夜热成像、红外成像以及前视成像系统。
    该系统目前并没有特别的武器装备,不过美国军方目前已经有一个为它研制防御性武器的计划,除非步兵需要,它一般不随队前进。因此一般来说它会跟在步兵班后面30-300米处等待被呼叫。它们的行进速度要求每小时能够达到80公里。(方文)




各位这是真的!(盗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008 08: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武侯之著作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008 0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一個鬼釜神功的發明, 對古代三國運輸方面,起着致勝的關鍵,好樣的...諸葛孔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6-1-2008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儿好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008 09: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儿好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1-2008 10: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GW 于 26-6-2006 03:26 AM 发表
中学教师破解千古之谜“木牛流马”再现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记载着蜀国丞相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解决运粮难题的故事。而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样子?日前,河北泊头市富镇二中的语文教师梁国君根据书中的描述,用 ...


这个很难说是真是假的,只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一个比较具体证明这些都是真的,全部都只是像这样的文字报道吧了,这好像没有什么意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7-2025 02:38 AM , Processed in 0.12362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