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140|回复: 7

关于粤语的论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6-2006 1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粤语的论文

http://zh.efactory.pl/%E7%B2%B5% ... 9.E8.A8.80.E7.89.87



粵語的主要特點
保留大量古漢語的成分
這表現在語音、辭彙、語法等方面。在語音方面,粵語保留許多古老發音,例如粵語中「我」和「餓」兩字有舌根鼻音聲母 ng-(保留中古疑母的原始發音)。在聲調方面,粵語完整保留中古漢語平、上、去、入各分陰陽的調類格局,而且還從陰入中衍生出一個中入调,是保留古漢語入聲最為完整的語言。粵語包含-p、-t、-k、-n、-m、-ng六種韻尾,沒有北方方言所具有的捲舌音、兒化、輕聲等現象(這些北方方言特徵都是在中古以後發展形成的,粵語並沒有跟隨北方方言發生這些變化)。在词汇方面,粵語保留較多古詞古義,措辭古雅。在北方方言中,這些古詞已被廢棄不用或很少用。如粵語中「粘」說「黐」,用「差人」來表示「警員」等等。粵語的許多詞語——包括語氣助詞,都可以直接在古漢語的典籍中找到來源。例如廣州話常于句末的語氣助詞“忌”(现常常被写作“嘅”),见《詩經•国风•郑风•大叔於田》“叔善射忌,又良御忌”。又如“打碥爐”(吃火鍋),“碥炉”为一种古炊具;“牙煙”(即“崖煙”,意危險,古文中原意為“懸崖邊的炊煙”,就是説“懸崖邊的小屋”——自然就很危險了);“濿淅”(現粵語中意為“遇到麻煩”、“麻煩”;來源於古書中形容衣衫盡濕在水中行走的聲音——想象一下在水中行走的滋味,就不难发现粤语词生动)等詞。在語法方面,修飾成分後置、在人名前加「阿」表示親昵、「公雞」倒置成「雞公」等等,這些都是古漢語特徵的遺留。
保留較多古南越语底層成分
古代南遷到嶺南地區的漢人與「南越族」土著長期雜居,彼此間語言、文化、習俗等各方面不自覺地相互滲透。粵語既有古漢語成分又有古代南越語成分,正是兩個民族相互融合的結果。現代粵語中也仍然含有許多古代「南越語」的成分,主要表現在辭彙方面。如在粵語中「呢」表示「這」,「唔」表示「不」,「蝦」表示「欺負」,「邊」表示「哪」等等。這都是「古越語」底層詞的遺留。古越語底層在粵語中非常重要,若抽去則粵語會嚴重「殘廢」,無法正常實現表達和溝通的語言功能。
吸收了較多的外來詞
粵語外來詞主要來自英語。近数十年来,香港粵語中吸收外來詞特別多,影響著廣東境內的粵語区。這些外來詞很多是普通話沒有吸收的,如「士多」,普通話中說「商店」;有的是普通話吸收了但譯法不同,如普通話中的「沙拉」在粵語中譯為「沙律」;不少外國人名在粵語中的譯法,亦與普通话存在很大差別,如現任美國總統Bush在普通话中翻譯成「布什」,香港人則把它翻譯成「布殊」,粵語译法與英文的發音更為相似。
從1980年代開始,不少粵語外來詞隨著香港、珠三角等等粵語區居民和内地交流更加頻繁,漸漸進入了普通話,例如「巴士」、「貼士」等等。有時,這些詞被普通話吸收的時候發生失真,如粵語「搭的」(「搭的士」的簡稱)被普通話當作「打的」吸收。
香港粵語口語中還經常直接使用英文單詞,比如,「文件夾」通常用 file(讀若「fai-lo」,有文具店會寫成「快勞」);警員或老師稱作「阿sir」(女警叫「Madam」、女老師叫「Miss」),工作加班稱為「開OT」(源自英語Over-time)等等。雖然不少英文發音會翻譯成漢字,但香港人不時會直接以英文字表達字詞,如「感覺」用feel代替,也沒有相關漢字表述該讀音。值得注意是,為遷就粵語的節奏,feel往往會讀成few,失去L尾聲。這種中英夾雜的地道用法在香港十分流行,而且在廣東省粵語區中也在逐漸增多。
擁有大量特有辭彙
粵語在變化發展過程中也不斷出現許許多多特有的辭彙,這些辭彙有的沿用至今,成為粵語的另一特色。日常用語中粵語不同于普通話的詞彙可多達50%以上。在科學技術領域兩者不同的詞彙比較低,小於10%。

獨特的句式和語法
粵語語法中有許多修飾成分倒置現象,此外還有許多很特殊的句式。例如普通話中“怪不得”;在粵語中作“唔怪之得”。又如普通話中“我先走了”;粵語中為“我行先啦”等等。
發音系統較複雜
粵語有相當複雜的聲調系統,這與普通話(官话方言)差別非常大。在粵語中相當完整地保留了古漢語的入聲,而且還由陰入、陽入分化出中入。標準粵語有九個聲調,分別為: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中入、陽入。關於粵語的發音和拼寫,詳見粵語羅馬化方案(粵語拼音或粵語羅馬字)。
粵語的書寫系統
現代粵語在正式場合裡普遍採用二十世紀初興起的现代汉语白话文書寫系統,其語法、詞彙跟普通話書面語大致相同。這種白話文的語法、詞彙和用語與粵語有較大的差別,不過人們似乎已經基本上習慣了這種差異,不覺有大的不便。但當人們用粵語讀這種白話文的時候,一般是不會完全按照字面來讀的。朗讀者會習慣上根據粵語語法、詞彙及用語對字面文句進行調整,用粵語複述出來。
大眾媒體為貼近民眾,不時會加入大量廣東用語。部分雜誌會採用另外一套粵語自己的白話文書寫系統,大量按照粵語語法及用語書寫,不懂粵語的中文使用者是難以理解這種粵語白話文的。報紙則會採取折衷方法,主要行文都是以普通話白話文書寫,但在對話和引言中,會使用粵語白話文書寫廣東話對白,令文章更為生動,並避免在翻譯成漢語白話文時出現失真。
因粵語白話文書寫會用到大量粵語獨有的粵字,在Big5 系統(由台灣人建立的繁文系統)的電腦中沒有收錄這些字,書寫粵語尤為不便。香港政府早年曾推出一個香港增補字元集 HKSCS,收錄了擴增粵字約5000字左右),如「啲」、「嘅」、「攞」、「揸」、「嘢」、「冚」等等。在最新一版的增補字元集中,進一步收錄了一些所謂的「粗口字」。此做法備受質疑,因為粗口乃社會的一般禁忌。但談到學術層面,始終「粗口」不被普遍認同。香港政府方面則表示收錄「粗口字」乃方便警方錄取口供時使用。姑勿論誰對誰錯,藉著這套增補字元集,大部份粵語口語都可以被書寫出來。
由於並非所有電腦都裝有廣東字增補字集,粵語使用者在網上討論區等非正式場合,在沒辦法打出粵字的時候,會折衷地以英文的o代替口字旁,寫成「o的」、「o既」、「o野」來代替「啲」、「嘅」、「嘢」這類粵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6-2006 04: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on5181 于 11-6-2006 12:02 AM 发表
关于粤语的论文

http://zh.efactory.pl/%E7%B2%B5% ... 9.E8.A8.80.E7.89.87



粵語的主要特點
保留大量古漢語的成分
這表現在語音、辭彙、語法等方面。在語音方面,粵語 ...


謝謝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7-2006 05: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7-2006 05: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7-2006 0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9-2006 0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3-9-2006 05: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分享 terima kasi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06 09: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9-2025 01:12 PM , Processed in 0.12451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