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0|回复: 0

中俄蒙簽了!俄每年對華輸送多達500億立方米天然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9-2025 09: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據觀察者網引述俄新社和塔斯社9月2日報導,俄羅斯和中國已簽署關於建設「西伯利亞力量-2」天然氣管道的備忘錄。管道建成後,俄羅斯將每年經蒙古國向中國運輸多達5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另據彭博社報導,天然氣價格將低於俄氣目前向歐洲客戶收取的費用。

報導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首席執行官阿列克謝·米勒2日向記者宣佈了這一消息,「基於俄中蒙領導人的公開聲明,三國今天簽署了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備忘錄,內容涉及修建途經蒙古國的『西伯利亞力量-2』天然氣管道和『東方聯盟』天然氣管道。」

米勒指出,這將使俄羅斯每年經蒙古國對華輸送多達5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期限為30年。

米勒還提及,在俄總統普丁此次訪華框架內,俄氣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商業協議,雙方同意將「西伯利亞力量」輸氣管道的年輸送量從380億立方米增至440億立方米,並將「遠東」管道的年輸送量從100億立方米增至120億立方米。

另據蒙古國通訊社消息,在9月2日上午的中俄蒙三國元首第七次會晤中,各方同意將中俄蒙經濟走廊規劃延長5年至2031年,並同意建設從俄羅斯經蒙古國至中國的天然氣管道項目。

9月2日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就相關提問回答稱,中俄一貫本著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原則,開展包括能源在內的各領域務實合作。「關於你提到的具體項目,建議向中方的主管部門進行瞭解。」

中俄能源合作是兩國務實合作的重要基石,能源貿易佔中俄貿易總額比重保持在三分之一以上。俄總統普丁今年1月宣佈,俄羅斯是中國原油、天然氣第一大進口來源國,中國也是俄羅斯能源資源的最大消費國。

中俄2006年簽署《關於從俄羅斯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諒解備忘錄》,兩國計劃修建東西兩條天然氣管道,其中西線天然氣管道(「西伯利亞力量-2」)計劃經過阿爾泰地區,預計全長2000餘公里。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已於2019年正式投產通氣,去年12月全線貫通,而西線管道建設至今尚無進展。

「今日俄羅斯」(RT)此前稱,該項目出現延誤,主要是因為中俄兩國在供氣價格、管道線路方面尚未達成一致。據介紹,該項目有兩條線路方案,一個是過境蒙古國鋪設管道,另一個方案則是讓管道從俄羅斯直通中國,途經俄羅斯邊境小鎮後貝加爾斯克。前者可使管道縮短1000公里,但也代表著一筆額外的過境費。

據悉,若最終得以開通,「西伯利亞力量-2」預計將每年從俄羅斯向中國輸送多達5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俄媒分析,在西方制裁和歐洲需求減少的背景下,俄方正寄希望於這條管線實現能源出口市場的多元化。俄方曾展望,「西伯利亞力量-2」或有望取代「北溪-2」管道。

目前,俄對歐天然氣供應僅佔歐洲需求的19%,相比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前的40%大幅減少。歐盟委員會計畫將在今年6月就第17輪對俄制裁方案進行討論。據悉,布魯塞爾希望在2025年底前禁止新的俄氣交易,並在2027年底前終止現有協議下的進口。

今年5月,分管能源工作的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提到,俄羅斯和中國就「西伯利亞力量-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談判取得了進展,「兩國領導人已指示加快推進該項目」。

此前,俄羅斯能源部長齊維列夫5月份也向媒體透露,俄中兩國正就「西伯利亞力量-2」天然氣管道項目進行「積極談判」,各公司正擬定合同條款。但他當時表示,俄中不太可能在5月9日,也即此次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閱兵式當天簽署正式協議。

對於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天然氣管道項目延誤,外交部發言人毛寧6月曾回應指出,尋找兩國利益匯合點,深化利益交融,實現彼此成就是中俄兩國元首的共識。我們願同俄方一道,落實好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不斷深化兩國全方位互利合作。

據央視新聞消息,今天(9月2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丁、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俄蒙三國元首第七次會晤。

習近平指出,近年來,中俄蒙三方合作穩步發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三方合作中期路線圖順利實施,三國貿易額節節攀升,經貿、科技、生態保護、人文合作不斷深化。作為山水相連、休戚與共的友好鄰邦,中方願同俄方、蒙方一道,堅守合作初心,排除外部干擾,攜手推動三方合作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就推進中俄蒙合作提出3點建議。

一是夯實政治互信。越是國際形勢變亂交織,中俄蒙三方越要加強團結協作,加大相互支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成為各自發展振興道路上的堅實戰略依託。

二是深化互利合作。把「硬聯通」作為重要方向,積極推動聯通三國的跨境基礎設施和能源項目,豐富合作內涵;把「軟聯通」作為重要支撐,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擴大本幣結算規模;把「心聯通」作為重要基礎,密切三國毗鄰省州往來,加強旅遊和文化遺產保護合作。

三是密切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協作。上海合作組織是地區國家共護安全、共謀發展的主要平台。要用好天津峰會期間中方推動成立的各種合作平台和中心,拓展更廣闊合作空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8-9-2025 05:02 AM , Processed in 0.12060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