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3|回复: 3
|
特朗普遇“重大挫折”!美国全球加税被判“违法”
[复制链接]
|
|
本帖最后由 dalap 于 31-8-2025 07:26 PM 编辑
美东时间8月29日,位于华盛顿的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裁定总统特朗普实施的大部分全球关税政策非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并未明确赋予总统加征关税的权力,特朗普的做法超越了其职权范围。
据央视新闻报道,已经加征的关税措施可以维持到10月14日,以便联邦政府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同时,该裁决也不影响特朗普政府根据其他规定而加征的关税,比如钢铝。
随后,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批评该裁决“错误”,如果关税被移除,“将会给美国带来彻底的灾难”。
8月7日,美国针对大部份国家的所谓“对等关税”正式生效。总体规律是,对美逆差、此前未列明国家税率为10%,已达成协议或对美有小规模顺差的国家为15%,未达成协议且对美有大幅顺差的国家则面临更高税率。
由于掺杂了地缘政治因素,美国对巴西和印度出口的商品征收50%的关税,这是目前各国面临税率的最高水平。此外,如有国家或地区通过第三地转运方式规避关税,其商品将被征收40%的转运税。
4月14日,总部位于得州的非盈利组织“自由司法中心”(Liberty Justice Center)代表纽约的酒类进口商VOS Selections等五家进口商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相关诉讼。另外,由民主党主政的多个州也提起类似诉讼,初审法院此前已裁定特朗普越权。
之前联邦上诉法院法官在听证期间指出,该法律条文中明确提及的“外汇、支付、货币”等词汇,而“关税”一词并未出现。
据统计,截至2020年历任总统一共在58项国家紧急状态宣言中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多数是出于国家安全原因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的特定事件实施制裁。
目前最高法院由保守派大法官占多数。自特朗普上台后,最高法对总统权力范围的认定越来越广,很难预测此次诉讼的结果。
有分析指出,如果特朗普政府最终在最高法败诉,全球贸易前景将再次变得模糊,各国可能会寻求撤销已达成的协议,甚至带来一系列国际贸易诉讼。
但特朗普很可能会寻求国会批准相关协议。目前共和人占据国会微弱多数席位的优势。而一旦胜诉,特朗普政府将获得进一步肆意调整税收的巨大权力。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的全面贸易政策正在冲击普通美国消费者和小型企业,小额包裹关税恢复就是典型例子。随着第四季度圣诞假期即将来临,经济学家预计,美国进口关税对GDP的拖累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更加明显。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8-2025 07: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特朗普遇“重大挫折”!美国全球加税被判“违法”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当地时间8月29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裁定,美国总统特朗普批准对各国加征关税时援引的法律,实际上并没有赋予其征收这些税款的权力。
01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
特朗普关税政策“违法”
5月28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向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是越权行为,相关措施违法无效。随后,特朗普政府向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起上诉。
8月29日,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比4的投票结果维持了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裁决,认定特朗普政府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的全面加征关税政策超出了总统权限。裁决指出,《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仅授权总统在应对“异常和特殊威胁”时采取针对性经济措施,但未赋予其通过行政令征收普遍性关税的权力。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法官们表示,特朗普不能自行决定无差别地加征关税。而美国已与多国签订的贸易合同显示,加征关税政策“几乎适用于所有进口到美国的商品”,几乎不论其来源,且“没有时间限制”。
不过,特朗普政府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实施的钢铝关税、汽车关税不受此裁决影响。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的生效时间推迟至10月14日,关税政策目前仍有效,这给了特朗普政府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上诉的时间。
02 特朗普:关税仍有效
自今年1月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特朗普政府已宣布针对进口到美国的商品加征多轮关税,加征关税税率在10%至50%之间,具体情况取决于相关国家或地区。
裁决发布后,特朗普通过其社交媒体称,“所有关税仍然有效……如果取消这些关税,将摧毁美国”。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关税是帮助我们的工人并支持生产优质‘美国制造’产品公司的最佳工具。”
特朗普认为,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对本届美国政府有敌意,因此此次裁决是“高度政治化的”结果,并坚称裁决是“错误的”。
特朗普表示,将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美国最高法院将对此作出终审裁决。美国司法部长证实了这一消息。美国最高法院在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的“推动”下,9名大法官中6人来自保守派,可能倾向支持总统扩大行使行政权。
03 特朗普政府遇“重大挫折”
美联社称,这项裁决对特朗普政府来说是一个“重大挫折”,其不稳定的贸易政策震动了金融市场,损害企业界利益,并引发了民众对物价上涨和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
白宫发言人德赛(Kush Desai)称,当天的裁决是“非民选法官干预行政权力”,将“动用一切行政资源”继续推进关税政策。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认为,撤销加税将把美国拖入“外交尴尬且危险的境地”。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认为,撤销加税将同时威胁到美国对内、对外的整体性战略利益,可能招致报复,甚至多国贸易协议被取消。
美国国会民主党议员普遍支持法院裁决,认为这是对“行政越权”的必要制约。加州州长纽森(Gavin Newsom)在裁决后发文说,特朗普是“美国最大的失败者”,其关税政策对加州经济造成了“直接且无法弥补的损害”。纽森强调,宪法赋予国会而非总统设定关税的权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2025 09: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上诉法院认定特朗普关税政策违法,特朗普回应,移除关税政策,会给美国带来灾难
2025年8月29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作出一项重磅裁决,以7比4的投票结果裁定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大部分全球关税政策非法。
法院明确指出,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加征关税的行为超越了总统法定职权范围。
这项裁决允许现有的关税措施继续生效至2025年10月14日,以便美国政府有时间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法院在裁决书中强调,《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虽然授权总统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经济措施,但并未明确赋予加征关税的权力。
特朗普当天通过社交媒体做出激烈回应,称法院裁决“错误”并要求取消关税。
他写道:现有关税仍在生效,如果被移除,将会给美国带来彻底的灾难。
白宫方面表示将动用一切行政权力来应对这场法律挑战。
此次裁决主要针对特朗普在2025年4月2日“解放日”宣布的关税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对中国商品征收的30%关税、对墨西哥和加拿大部分商品征收的25%关税,以及对大多数美国进口商品征收的10%普遍关税。
法院的裁决不影响基于《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征收的关税,包括对钢铁和铝制品征收的25%关税。
这些关税措施将继续保持效力,不受本次裁决影响。
这场法律纠纷起源于2025年1月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采取的一系列贸易措施。
政府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以行政命令方式绕过国会审批程序,实施了多项加征关税的政策。
2025年5月28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首次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作出裁决。
位于纽约曼哈顿的国际贸易法院当时就裁定特朗普越权,并阻止了4月2日宣布的关税政策生效。
那项裁决是由美国非盈利机构自由正义中心代表五家受关税影响的美国小企业提起的诉讼。
这些企业来自不同行业,包括制造业、零售业和农业,他们都表示关税政策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
国际贸易法院在5月的裁决中指出,美国宪法赋予国会独家权力来规范对外贸易,总统声称的紧急经济权力不能凌驾于国会权力之上。
法院当时给予了10天的行政命令期限来执行永久禁令。
在5月28日裁决发布后仅几分钟,特朗普政府就提交了上诉通知。
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当时表示,非民选法官无权决定如何应对国家紧急状态。
本次上诉法院的裁决维持了下级法院的判决,但延长了关税政策的宽限期。
法官们在意见书中写道:总统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不能单方面改变国家的贸易政策。
受影响的企业包括一家汽车零部件进口商,该公司表示关税使其成本增加了30%;
一家家具零售商称关税导致商品价格上涨25%;
还有一家食品进口企业表示10%的普遍关税严重压缩了利润空间。
根据美国海关数据,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影响了来自超过100个国家的商品进口。
这些政策实施后,美国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从3.5%上升至12.8%。
国际贸易专家指出,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有法院对总统使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贸易限制的行为作出限制。
该法律1977年通过后,通常被用于制裁特定国家或个人,而非全面关税措施。
法律学者表示,此案的核心争议在于行政权力与立法权力的划分。
美国宪法第一条第八款明确规定,国会拥有规范对外贸易的权力,包括征收关税的权力。
美国商会等商业团体对法院裁决表示欢迎,称关税政策给企业带来了不确定性。
全国制造商协会的数据显示,关税导致制造业投入成本平均上升了15%。
一些农业团体则表达了不同看法,担心取消关税可能影响美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美国大豆协会指出,关税政策实施后,大豆出口量下降了20%,但价格支撑了国内生产。
国际贸易律师分析认为,此案的关键在于法院对《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的解释。
该法规定总统可以应对“异常和特殊威胁”,但法院认为全面关税不属于这个范畴。
美国政府律师在庭审中辩称,全球贸易不平衡构成了国家经济紧急状态,总统有权采取必要措施。
但法院多数意见认为,这种解释过于宽泛。
少数派法官在反对意见中写道,总统需要灵活性来应对经济威胁,法院不应该过度干预行政部门的决策。
他们担心这项裁决可能限制总统应对危机的能力。
此次诉讼中的五家小企业代表表示,关税政策使他们的进口成本平均增加了25%,迫使他们不得不提高售价或减少雇员。
一家企业主称不得不裁减了30%的员工。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数据显示,自4月2日关税政策实施以来,政府征收了超过300亿美元的额外关税收入。
这些收入主要来自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进口商品。
国际贸易专家指出,这项裁决可能影响美国与贸易伙伴的谈判。
在政策实施后,多个国家采取了反制措施,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欧盟委员会数据显示,美国出口的威士忌、摩托车和牛仔裤等商品在被加征报复性关税后,出口量下降了15%。
美国农业部的报告显示,农产品出口整体下降了12%。
法律程序显示,美国政府必须在10月14日前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最高法院需要决定是否受理此案,如果受理,将在2026年作出最终裁决。
在此期间,现有的关税措施将继续执行。
美国海关官员表示,他们将继续按照现行税率征收关税,直到最高法院作出最终判决或宽限期结束。
商业团体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全国零售联合会表示,其成员企业每月因关税额外支付数亿美元,这些成本最终都转嫁给了消费者。
消费者权益组织指出,关税导致日用商品价格上涨,平均每个美国家庭每年多支出约1,200美元。
这些数据来自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报告。
进口商表示,不确定性是他们最大的挑战。
一家电子产品进口商称,由于不知道关税政策能持续多久,他们不敢签订长期采购合同,这影响了供应链稳定性。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官员表示,他们正在评估法院裁决的影响,但同时强调政府将继续执行现有的贸易政策,直到所有法律程序完结。
国际贸易律师指出,此案的重要性在于它可能重新定义美国总统在贸易政策中的权力范围。
以往的案例大多涉及特定产品或国家的关税,而非全面性关税措施。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9-2025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關稅衝擊 美國無薪假人數攀高 學者:看不到盡頭 恐惡性循環
勞動部昨日公布實施減班休息(無薪假)企業共245家、4863人寫今年新高,其中因受美國關稅影響而實施者共118家、3055人,較8月中旬統計增加45家、667人,也是關稅戰以來,首度突破3000人大關,無薪假情勢再惡化,機械設備業更是重災區。
勞動部每月公布兩次無薪假統計,觀察4月美國宣布對等關稅政策以來,因而放無薪假勞工人數在6月中超過千人,兩個月後,在8月中突破2000人,僅過了半個月左右,昨日最新統計已突破3000人,突破千人關卡的速度愈來愈快,是否將出現無薪假海嘯受關注。
勞動部統計,最新實施減班休息企業較8月中旬增加54家、929人。實施無薪假仍以製造業為多數,共191家、4479人減班休息,比上一期增加45家、889人。製造業無薪假人數續寫今年來新高。
製造業之中,又以金屬機電工業156家、人數3685人最多,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機械設備製造業,有92家、2045人。
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琦雅表示,機械設備製造業是在「僱用安定措施」適用範圍,相關員工都可以申請薪資補貼。觀察通報狀況,機械設備製造業的減班休息模式,以月休5到8天最多,占42%,也有高比率企業採取月休4日,占23%。
外界關注勞動市場受美國關稅影響情況,黃琦雅表示,企業通報受美國關稅影響,而需減班休息家數共118家,人數為3055人,約占整體62.8%;較8月中旬增加45家、667人。
另外,觀察失業率指標,主計總處日前公布7月失業率3.4%,是9個月高點,雖主因是畢業季,但關稅影響也將陸續浮現,未來勞動市場變化值得關注。
勞動部表示,對等關稅、以及美國232條款對半導體等產業影響,以及對勞工所產生的衝擊,勞動部會持續密切觀測,並跟經濟部合作因應。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影響無薪假原因除關稅外,匯率對傳統產業衝擊更大,評估下半年失業率也可能惡化,衝擊許多家庭經濟,導致內需消費緊縮,政府若不趕緊協助解決,無薪假恐看不到盡頭,內需產業可能也會開始放無薪假,產生惡性循環。
東海大學經濟系教授邱達生表示,傳產經營海外市場本就不易,比如台灣在美國市場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南韓。這波關稅衝擊下,美韓還有FTA,台灣業者只能靠政府補貼,或設法穩定匯價,不過毛利其實都很低,台灣稅率20%+N,很多企業撐不住。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