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8|回复: 1
|
摩托羅拉試過「美國製」手機…但一年夢碎 前CEO揭敗因
[复制链接]
|
|
摩托羅拉十多年前高喊「美國製」(Made in the USA),試圖在蘋果與三星主導的智慧手機市場中突圍。時任執行長的伍德賽(Dennis Woodside)坦言,部分消費者確實對「美國製」更有好感。但摩托羅拉的實驗僅維持了一年,就因為銷量欠佳而成本高昂,關了在德州的工廠,放棄本土組裝策略。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2013年,摩托羅拉在德州沃斯堡設立Moto X生產線,計劃貼近消費者,以便提供比最新款iPhone或Galaxy手機更客製化的選項,例如消費者能在官網上下訂,選擇機者按鍵和背蓋的顏色。不過,電池、螢幕和主機板等零組件都需要從亞洲進口。
根據華爾街日報當年報導,這款手機的銷量始終低迷,2013年第三季僅售出50萬支。到2014年5月,摩托羅拉確認關閉德州廠,將Moto X的組裝轉往其他地區。
伍德賽指出,手機含有數百個微型零件,工人須雙手靈巧且技能熟練地工作一整天。但摩托羅拉低估了大多數美國工人不習慣這類作業,必須從頭訓練。
川普政府如今施壓蘋果與三星將生產遷回美國,摩托羅拉的案例再次引發關注。美方8月即將對中國與印度製智慧手機課徵高關稅,迫使企業重新思考供應鏈布局。
但卡托研究所2024年8月的調查顯示,多數美國人不認同「轉行去工廠會比現職好」。美國製造商面臨吸引和留住高素質勞動力的大挑戰。相較下,中國大陸不僅擁有充足勞動力,還有完善的職訓體系。
製造業專家Carolyn Lee認為,隨著AI和自動化在工廠中發揮愈來愈大的作用,許多新的製造業職位可能需要新技能,例如編寫程式和分析數據。
即使如此,伍德賽提醒考慮在美國本土製造電子產品的企業,務必審慎評估人力資源是否到位。 |
|
|
|
|
|
|
|
发表于 7-8-2025 1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國如果真的想本土製造. 由現在開始, 教小學生背乘數表. 然後十年之後, 再研究吧.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