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11|回复: 0

新解论语十六季氏2季道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7-2025 08: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解论语十六季氏2季道说
视频讲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yb_vusNWIg






相关文案:
主话题:季道说
解析:《论语》第十六篇:季氏之——
(二)、季道说——孔子曰:“天(位置在顶部;自然;主宰;指客观法理,公义大道,神佛道主,文之道,君于子而使子君之道)下(由上而下)有(在于,决定于)道(道路;方向,方法,道理;学术或宗教之思想体系;这里指文明开明之觉悟于思想理念),则(原则,规则,规范)礼乐(礼乐:国鼎之公礼,公共秩序与公序良俗;有关礼仪条款之内涵与外延)征(征收;征求;证明,证验;引义为增加与补充)伐(砍树;攻击使削弱减少;引义为删减和修改)自(从;由)天子(天子:天之子,指君王之公位即头上冠冕所承载之公权;国鼎,秉承公义者,第二一把手)出(由内到外;出产,产生,发生;发出);天(独裁者,强权暴政者,制造并推行私礼者)下(由上而下)无(没有)道(文明开明之觉悟),则礼乐征伐自诸(众,众多)侯(公侯伯子男,爵位第二等,指各地封藩之王;军阀;王爷)出。自诸候出,盖(由上而下遮掩;大概,概括;承上文说明理由或原因;引义为举例假设而拟定范围)十(达到顶点,十成)世(人之一辈子,一代人;一个时代;一个朝代)希(同“稀”:事物出现得少,稀有,罕见)不失(失掉,丢掉;没有把握住;找不着;改变常态;违背,背弃;错误,过失;未达目的)矣(了);自大夫(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卿:古时高级官名,君称臣;这里指居于伯位之氏族)出,五世希不失矣;陪(陪伴;从旁协助)臣(君主时代官吏,有时也指百姓;指士子官员)执(拿着,执掌;坚持;执行;捉住;凭单)国(国家,国家之象征;国鼎,国之礼乐)命(生命,性命;命运;命令;给与),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原则,规则,规范)政(政治;国家部门主管之业务;家庭或团体之事物;行政管理,业内及家庭或自身管理)不在(在于,决定于)大夫(大夫:居于伯位之氏族)。天下有道,则(原则,规则,规范)庶人(庶人:庶——众多;家庭旁枝,非嫡出,妾生;人——每个人;指通达社会底层及边沿之每个人,公民,公众)不(没有)议(意见;言论;商议)。”


即孔子有言:客观法理、公义大道、神佛道主、文之道、君于子而使子君之道,由上而下决定于思想理念,其所谓文明开明之觉悟也;其原则、规则、规范国鼎之公礼即公共秩序与公序良俗即有关礼仪条款之内涵与外延于增加、补充或删减、修改,这些都应该出自君王之公位即其头上冠冕所承载之公权,乃秉承公义者,乃国鼎,乃第二一把手也;与之相反,独裁者、强权暴政者、制造并推行私礼者,其由上而下,没有文明开明之觉悟,那么有关礼仪之一切,便皆出自私权;那么低级生态有禽兽之王,人文社会有各地封藩之王、军阀、王爷,其弱肉强食之动物法则便会排斥乃至驱除所有公义公权公理之公心,私礼篡改于公礼,欲望亚心次心篡位于自我本我本心;届时乌云蔽日、扬尘蒙面、豪强黑恶一手遮天,盗匪横行、娼骗遍地、主子奴才竞相斗法;而究其原因,凡事在上而不在下,其上行下效乃客观法理,不以人之意志为转移,上行私而下必效其私,上行公而下亦效其公也;文贼文痞本属于奸小恶赖,其以私礼冒充公礼,以臣子之道、小人之道、奴才之道冒充文之道、君于子而使子君之道、公义客观大道,实乃骗子伎俩,而骗术皆乃诈取一时,又能维系多久呢?其道貌岸然之伪君子、假善人,一开始都是打着公礼旗号骗取公众信任,以民主、自由、大爱、感恩之名而行专制、纵欲、迷信、绑架之实,而用不了多久,其愚弄、麻痹之手段便会变成赤裸裸明晃晃之驯化和调教,其温良面纱不揭自开而露出凶恶残暴嘴脸,言行完全背弃公义公权之公礼,妄图使人类文明开明之觉悟荡然无存。
纵观人类历史,其兴亡周期;每一朝代皆以公礼而亡其前朝私礼,姑且拟设一个朝代历时为十成;那么如果重臣专权篡改公礼则不可能一辈子不改旗易帜;如果是贵胄氏族假冒国鼎则很少半辈子不另立门户;而如果是从政官员、干政宦官、外戚垂帘摄政、代理及辅佐者,由其执国政、行国礼、运国之命,则耐不住三成于一世代而顶多二、三十年便窃国肥私。
社会文明开明及觉悟于上行下效,其原则、规则、规范之行政管理,源自顶端最上层之公礼,完全取决于、决定于公礼之承载、遵循、推行及践行者,在于公位所居于者及公权所持有者,其不在于氏族私礼之愚昧及使愚昧而在于社会公礼之公道及求公道;一切皆在于人且在于身为长上者,尤其在于当朝当政者,更尤其在于如周公、管仲其推行客观法理、公义大道、神佛道主、文之道、君于子而使子君之道者;由此,人之信仰、国之公礼及宗教内涵之文明开明于觉悟,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再由此,儒学之教义经文,其正面正确之解读,其上行下效之有机有效传承与践行,虽受百般磨难及千辛万苦,然其乃天之大道势必而终归向前向高迈进于人文顶端之觉悟。
社会风尚趋向于公礼,在其公心与自觉之潜移默化中,既便是底层及边沿人员也会以公民自居,对公民权利和义务都不会有意见。


老天自公道,上行而下效;自以为天者,自欺而欺人!


——(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7-2025 09:11 AM , Processed in 0.09340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