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怀瑾先生:
拿一个法门教育一万个众生,要每个人都走这一条路,这样不是真正的善知识,不能接引人,因为没有教授法。“大唐无禅师”这句话,是指没有教授法的禅师太多了。所以学佛不要只学哪一宗、哪一派,因为不同的各种根性,要以各种不同的法门接引才行。说什么净土才对,其他都是魔道,或密宗才对,或禅宗才对,像这样的观念,本身就是凡夫之见。众生根性不同,方便不同,不懂方便如何能教化人呢?就是这个道理。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
教化最高的道理,是引发人性中本自具有的智慧,“无师自通”,并不是有个东西灌注进去使你明白。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活活泼泼的,如孟子所描写的“跃如也”,因此可以不偏不倚,“中道而立”。如果老师呆板地告诉学生,填鸭式的教育,那就钉在一个死角,钻到牛角尖里去,就不是“中道而立”了。
如果老师呆板地告诉学生,学生虽然懂了,但已经落后了几十年,等到学生赶上老师,老师又往前去了。而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后一代超越前一代。禅宗的大师们,经常用这种“引而不发”的教育手法,对于聪明、伶俐、有智慧的人,轻轻点拨一下,使人自肯自悟,不然就是“误”了。
——《孟子与尽心篇》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