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的155毫米口径「双效改良传统弹药」(DPICM)。(图/路透,下同。)
美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cluster munitions),招致国际舆论及人权团体批评。CNN整理出4大关键问答,解释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武器,又为什么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集束炸弹是什么?
集束炸弹也被称为集束弹药,母炸弹外型呈筒状,能够透过空投或地面发射,在设定高度打开后,释出数十至数百枚子炸弹,并在靠近地面处引爆、射出弹片,在数座足球场的范围内造成无差别杀伤力,还有一部分不会立刻引爆,形同地雷。
►美国提供的是哪种类型集束炸弹?
美国将要提供的是155毫米口径「双效改良传统弹药」(DPICM),每枚母炸弹可携带88枚子炸弹,杀伤范围可达3万平方公尺,取决于子炸弹释出高度。
DPICM子炸弹具有成形装药(shaped charges)技术,引爆后的弹片能够穿越金属装甲,虽然需要10枚以上才能摧毁一辆装甲车,但仅需一枚就能让装甲车无法移动,或者使其武器失效。
▲多数国家明文禁止集束炸弹。(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为何集束炸弹比其他炸弹更有争议?
目前一共123国签署《集束弹药公约》(Convention on Cluster Munitions),明文禁止集束弹药的使用、贮存、生产及转移。但是,美国、乌克兰、俄罗斯及其他71国并非签署国。
因为,如果子炸弹落在广泛区域,可能危及非战斗人员。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更指出,其故障率达到10至40%,未爆弹可能在数十年后被意外引爆,造成平民伤亡。副主席卡博尼尔(Gilles Carbonnier)说,「集束炸弹仍是世上最危险的武器之一。它们无差别地杀人致残,并造成广泛人类痛苦。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使用集束弹药,都必须被谴责。」
「反集束弹药联盟」(CMC)也指出,集束炸弹让寮国及越南在50年后仍深陷未爆弹的潜在风险。根据国际法,使用这种弹药攻击敌方部队或车辆是非法的,攻击平民更等同于犯下战争罪。
▲哈尔科夫遭俄军使用集束炸弹攻击。(上图/达志影像/美联社;下图/路透。)
►以前使用过集束炸弹吗?
根据「反集束炸弹联盟」,集束炸弹的使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此后的30多场冲突。美国上次使用则是2003年至2006年在伊拉克战场上,但美国中央司令部2017年声明,由于对平民构成危险,美军2016年开始逐步淘汰这种武器。
乌俄战争方面,交战双方都曾使用集束炸弹。例如,俄军曾用此武器攻击哈尔科夫,乌克兰近期也开始动用土耳其提供的集束炸弹。不过,去年开始,基辅就一直敦促美方提供集束炸弹,宣称这将有助缩小俄军在火炮方面的数量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