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18878|回复: 541
|
【游戏】名句精华接龙
[复制链接]
|
|
|
成语接龙百多页了也
要不要来个新玩意
这次我们玩
名句精华接龙好不好?
--------
基本上
我还蛮喜欢读名句的
记得读中学的时候
最喜欢背那些名句了
读起来
就感觉很有意境那样
--------
哈哈~ 说那么多
其实是想在这边开贴
又不知道要开什么
随便找一个借口
看!我在这边有贴咯
瓦卡卡~ 几高兴下~
--------
游戏的玩法
应该不用再多解释了
可是如果可以的话
希望大家能找点资料
娱乐不忘学习 呵呵~
--------
蓝咖啡先来一句...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释义: 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
出处: 唐·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洲》
全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例句: 有了网络,让我亲身体会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境。
=================================
够力!好像很难玩
不知道有没有人要玩?
人家第一次开贴
表让我自己来顶回啦
这样子很可怜的 555~[size=-2]
[ 本帖最后由 蓝咖啡 于 19-3-2006 06:28 PM 编辑 ] |
|
|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6 0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此是《放翁词》中名作之一。
作者借梅言志,表达了自己的高尚情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可谓是遗其貌而取其神,舍弃实事而提示其本质,它把作者刚劲不屈的孤高气节融注于字里行间,物我合一。
我进来霸位。。 |
|
|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6 0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唐代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出了慈母细针密线缝衣的动作和心理只是为儿子着想的意念。只想留儿子在身边的母亲在儿子出游时,因担心儿子在外久留不归,要把衣服缝得细密、结实。诗人从这一细节描写动作上体察到了母亲深挚又伟大的慈爱,并用“密密”“迟迟”等叠词诉说感人至深。
我的媽咪遠在吉打,現在有女朋友照顧,就像我媽一樣。她怕我工作沒時間抽空吃飯,怕我餓,買了餅乾,塞在行李袋。現在吃著,窩心。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3-2006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减低游戏难度
改成不必接最后一字
我们接的名句精华
有上句其中一字就好
但不要是同音异字
-------
呵呵~
要不然自己也接不到
(羞羞...)
改成这样就容易多了
我来接
Cheon 和无人性的...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释义: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出处: 孔子《论语·述而》
全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例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佳礼的朋友都是我学习的对象。
=================================
来啊~ 大家来玩啊~
把喜欢的名句写出来
让蓝咖啡学习学习 [size=-2]
[ 本帖最后由 蓝咖啡 于 19-3-2006 06:27 PM 编辑 ] |
|
|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6 05: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必行,行必果
"言必行,行必果"是一则论语,这则论语是著名的大教肓家孔子说的,他告诉我们做人得诚实守信。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3-2006 06: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出处: 杜牧《清明》
全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释义: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下个不停。
游人遇雨,行倦兴败,心境愁苦,很想找一家酒店喝上几杯。
见到牧童,便满怀希望地问:“何处有酒店?”
牧童应声指了指前方那杏花盛开的村子。
=================================
不好意思啦~
外面的雨下得好凶
不小心想到这个
清明应该不远了吧[size=-2]
[ 本帖最后由 蓝咖啡 于 20-3-2006 07:31 PM 编辑 ] |
|
|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6 06: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3-2006 06: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处: 孔子《论语·为政》
释义: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态度。
评介: 孔子教导他的学生,
在学习上应坚持老老实实的态度,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装懂。
学习如此,其他各方面何尝不是如此呢!
================================= |
|
|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6 07: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夏蟲不可語冰
夏天的蟲入秋就死了,不能與之談論冰雪的事情。語本莊子.秋水:「夏蟲不可以語於 冰者,篤於時也。」比喻人見識短淺,不能與之談大道理。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七: 「郎如此眼光淺,真是夏蟲不可語冰,我教你看看。」
每次跟一班人喝茶談天,某些人總是濫專家,什麽我現在研究股市,什麽財務規範,問他保險買了沒有他說還沒,又什麽開公司來避稅,問他年收入要多少才需要報稅他說不知道,很討厭,我們都懶得去跟他爭辯。儅他這時候問你有什麽意見,你自然會浮現這句話---夏蟲不可語冰。
佳禮人,對這句話最有研究的就是Emego了。哈哈。叫他進來玩。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3-2006 09: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出处: 李清照《武陵春》
全文: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 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
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
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
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
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坐只轻舟前往观赏。
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忧愁。
简析: 此词写于作者晚年避难金华期间,
时在绍兴四年(1134)金与伪齐合兵南犯以后。
其时,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
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
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因而词情极为悲苦。
--------
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
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
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
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
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 |
|
|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6 09: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3-2006 09: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出处: 李白《早发白帝城》
全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告辞了彩云缭绕的白帝城,千里之远的江陵一日就可返回。
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
简析: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
诗人流放夜郎(今贵州省遵义县附近),
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
在返回江陵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使全诗显得分外和谐、美妙、轻松!
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诗的明快的节奏之中。
================================= |
|
|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6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信手拈出诗人田园生活的一个最典型、最形象、最具有审美意义的场景,给予了最完美、最艺术而又最自然的表现。
诗人采菊东篱,有如倾听着大自然美妙的音响,观赏着大自然美妙的画面,那里一定有着清清的泉水,奏着庄严的天籁,那菊花一定散发着醉人的芳香,使诗人陶然欲醉,意与境会妙不可言。 |
|
|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6 10: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3-2006 1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 不好意思哦~
蓝咖啡快你一步了…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出处: 岳飞《满江红》
全文: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赏析: 岳飞的这首词,音调铿锵,节奏稳健,感情昂扬而壮烈。
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全词气势如万里长江一泻千里,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更有一种浩然正气、爱国情怀、英雄气慨而感人至深,
因而一向广为传诵,不断激发起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
=================================
够力!看到这个莫等闲
就想到我已经不小了
你看!
2006 什么都还没有做
就已经三个月要过了
真的不是开玩笑的!
唉.. 唉.. 唉.. (三声无奈)[size=-2]
[ 本帖最后由 蓝咖啡 于 20-3-2006 12:33 AM 编辑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3-2006 08: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出处:杜秋娘《金缕衣》
[size=-1]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简析:这首诗作并非艺术上最为上乘,然确也不让须眉,可诵可传。诗可理解为惜阴,亦可理解为及时行东,但主题似为劝人及时进取,不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3-2006 08: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处: 王维《渭城曲》
全文: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渭城早上下了一阵雨,
润湿了路上轻扬的沙尘,
旅舍外的柳树也因而显得更加翠绿。
在这儿为你饯行,请您再乾一杯酒吧!
否则西出阳关之后,找不到老朋友了。

赏析: 这是王维的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之作。
离别总是让人伤心的事,
所以在离人的眼中,一切事物似乎都染上了哀伤,
绵绵细雨撩起人无限的哀愁,更像离别朋友心中滴落的泪珠,
因雨,飛揚飞扬的尘土,暂且停歇,
同样的,人也像尘土一般,此後风一吹,將轻扬何处呢?
柳和「留」声音相近,古人有折柳贈別的习俗
正是希望此人能夠长留不走,
就算不能留住人,也希望能留住心啊!
青翠的柳色,正像送行人的心情,多么强烈想挽留朋友啊!
但迫於事实无奈,只好用酒來表达祝福,「酒入愁肠,化作相思」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3-2006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返照的晖光无限地美好,只是时近黄昏好景并不永长。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3-2006 1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出处: 《生查子。元夕》
--------
这是北宋欧阳修写的?
还是南宋朱淑真?
够力!我也是不知道…
全文: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赏析: 上片追忆去年元夜的欢会。
下片抒写今年元夜重临故地,不见伊人的感伤。
词中语言错综回环,今与昔,悲与欢互相交织,前后呼应,巧妙传神。
从而巧妙地抒写了物是人非、不堪回首之感。
================================= |
|
|
|
|
|
|
|
|
|
|
发表于 21-3-2006 10: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不要写太快~
子陵来不及学~
不用理我, 迟点自己删~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