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世界盃足球賽進入十六強,隨著名次的前進收視率需求也明顯增加,但卻引發世足賽轉播的爭議.世足賽於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羅斯舉行,而台灣的轉播權由愛爾達公司以新台幣2億元取得國內全部轉播權利(包括有線、無線及網路).華視則在愛爾達的洽談
下,以3000萬元取得轉播16強賽事的權利.
取得台灣區賽事轉播總代理,本屆的轉播方式有三種,包括中華電信MOD、Hami Video、以及ELTA OTT影視等三大平台,但有線電視平台卻因未有頻道提出授權的商業協議,所以使用有線電視服務的消費者只能收看華視授權轉播十六強的賽事.
沒想到竟然引發台灣有線寬頻產業協會(CBIT)的抗議,要求愛爾達應維護全民收視權益,將轉播權開放有線電視頻道播出,但愛爾達以「非屬全民收視」及「應以商業機制洽談授權」予以反駁.對此,NCC則表示,體育賽事轉播權屬於私領域商業交易行為,NCC不會介入,但仍會
注意消費者權益是否受到保障.
愛爾達與CBIT之間的辯駁在此不做贅述,但單從NCC的意見就能知道,此爭議屬於商業機制,而無涉及全民收視權益之問題.儘管NCC的意見中立,但卻能看出回應意見是較為同意愛爾達公司的說法,CBIT企圖嘗試以「全民收益權益」來換取免權利金轉播的想法,不攻自破.
足球在台灣的盛行程度不比籃球或棒球熱門,固然有部分民眾是以收看國際體育賽事為主要的收視習慣,但大多民眾還是偏屬「一日球迷」.因此,對這些專門以轉播體育賽事為主的數位頻道來說,每逢國際大型賽事就是頻道積極衝高訂戶數的關鍵時刻,必須做好萬全準備.
議場世足賽,比的不只是各國球員的腳下功夫,電視台業者之間也在暗中較勁,這場收視率還尚未結束,只希望消費者的收視全能就此彰顯,找回正向發展的電視內容產業方向.
點我看更多
世足賽轉播權之爭,帶你來看看怎麼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