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佛转世”制度 ——西藏政治权利斗争的宗教形式 【全文提要】西藏活佛转世制度是特有的一种政治和宗教制度。在历史上它传承佛教基本教义、仪轨,协调藏族宗教上层错综复杂的政治因素、宗教因素,解决宗教首领的地位和政治、经济权力的传承和延续问题。 本文以活佛转世制度的起源与发展为线索,探究转世灵童的确认方法,对比历史上佛教显密真实转世实例,发现“活佛制度”的虚伪性与功利性。 由此得出结论,为护如来正法故:1.转世活佛这方法不可取,应该逐步废除取消;2.要用推选的方法选出几位高僧大德(修持得十分精进,很有成就,戒律清净,又能通达佛经、演说佛法),让他们作为佛教上层喇嘛,那才是真正的可以弘扬正法。 本文主要讲述西藏上层两大活佛转世现象,西藏还有许多中小活佛转世,同样存在弊端,另文再述。file:///C:\Users\zenpo\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96AE.tmp.png一、 什么叫“活佛转世”西藏密宗在大喇嘛死后,为了保持教派的稳定性,传递权力和财产,而按一定方式寻找到一个幼童,并认为他是大喇嘛死后转生的,由这个幼童来继承大喇嘛死前的宗教地位以及政治、经济的权利,这就是密宗的“活佛转世”。活佛,藏语称“朱古”,意思是佛的“化身”。按照藏传佛教的观点,那些佛学造诣精深、修证高超的高僧大德在完成佛业圆寂后,他的灵魂又转生为新的肉身,继续完成弘法大愿、普度众生,这种转生为前世化身的人,称为前世的转世灵童,即此活佛的下一世。西藏密宗不同的宗派都有“活佛转世”,这些转世的“活佛”,在西藏已经形成一个身份特殊的群体。在历史上,“活佛转世”制度,是西藏密宗最重要的制度,特别是在解放前政教合一的西藏,最大的“活佛”达赖喇嘛不仅是宗教领袖,而且还是世俗政权的首领。“活佛”不仅在现实生活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还掌握着贫民百姓死后是进“天堂” 还是下“地狱”的钥匙。因此,如果一个平民的儿子被认为是“活佛转世”,那么立刻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仅他本人一下子从普通的平民百姓变成万人景仰的领袖,而且他的家族也一跃变为西藏最有势力的贵族。因此在西藏,“活佛转世”现象成为西藏社会的一个独有特色。file:///C:\Users\zenpo\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96AF.tmp.png“活佛转世”制度可以说是藏传佛教的一个创举。在这里,活佛的传承既不是通过家族式的继承,也不是通过现代意义上的选举,而是通过“转世”这一宗教化的手段完成的。这种传承方式把佛教的基本教义、仪轨和藏族宗教上层错综复杂的政治因素、宗教因素协调起来,巧妙地解决了宗教首领的地位和政治、经济权力的传承和延续问题。因此“活佛转世”从一开始出现,就和政治有着不解之缘。
13世纪以前,藏传佛教的各教派都采用家族式传承方式,如藏族历史上最早形成的教派宁玛派的传承最初是家庭世代继承,宁玛派的创始人 “三素尔” 就是祖孙三代,素尔波且之后是由其养子穷·喜饶札巴袭养父之业,再后由素尔穷之子卓浦巴·释迦僧格领导宁玛派。三素尔之后,由于宁玛派的势力日渐兴盛,寺庙也逐渐多了起来,传承就以师徒相传为主。萨迦派采用的是基本上以昆氏家族为基础的家族内部传承方式。如“萨迦五祖”中的初祖贡噶宁波是该派创始人衮却杰波的儿子,二祖索南孜摩、三祖扎巴坚赞,都是贡噶宁波的儿子,四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是扎巴坚赞的侄子,五祖八思巴·洛追坚赞则是萨迦班智达的侄子。噶举派虽然支派很多,但大多采用师徒传承的方式。藏传佛教其他的一些小教派,如希解(zji-byed-pa)、觉宇(good-yul)、觉囊(jo-nang)等等,也都采用师徒传承的方式。为了适应格鲁派势力发展和教派首领的稳定,很快便形成了格鲁派四大活佛转世系统:达赖喇嘛转世系统,班禅额尔德尼转世系统,章嘉转世系统,哲布尊丹巴转世系统。这四大转世系统均源于该派创始人宗喀巴四大弟子。活佛转世制度形成之后,格鲁派各主属寺庙都争相效法。于是蒙藏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等级的大大小小的活佛。据史书所载,到清末时,仅在蒙古地区的喇嘛寺庙就数以千计,大小活佛不计其数。 file:///C:\Users\zenpo\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96BF.tmp.png二、 活佛转世的历史根源西藏的“活佛转世”制度,最先是由密宗噶玛派的大喇嘛攘迥多吉创立的。噶玛派是噶举派的一个支派,是由都松钦巴创立的。都松钦巴于1110 年出生在今天的四川藏区,父母都是修密法的人,所以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修密法。噶举派的创始人是玛尔巴,玛尔巴传法给米勒日巴,米勒日巴传塔波拉结(岗波巴),都松钦巴在30 岁时跟随塔波拉结学习密法。1147 年,都松钦巴在西康,兴建了噶玛丹萨寺和楚布寺,从此,以噶玛丹萨寺和楚布寺为上下两主寺,形成了西藏噶玛噶举派。由于都松钦巴曾戴黑帽传法,后人因此将这一派又称为黑帽派。1193年,都松钦巴去世。1204年,噶玛拔希在西康出生,年长后随都松钦巴的弟子崩札巴学习密法。传说噶玛拔希“神通广大”,成为密宗里面,神通仅次于教主莲花生的人物。1283年,噶玛拔希去世。1284年出生在后藏贡塘地方的攘迥多吉,被认为是噶玛拔希的转世灵童。这是密宗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活佛转世”现象。攘迥多吉再追认都松钦巴为噶玛噶举派第一世“法王”,噶玛拔希是第二世,于是攘迥多吉就成了噶玛噶举派的第三世“法王”。1407年,噶玛噶举派的第五世“活佛”银协巴被明朝永乐皇帝封为“大宝法王”,一直传到现在的第十七世。
噶玛噶举派历代祖师传承表 玛尔巴 | | | 都松钦巴(1110—1193年,1140年30岁时跟随岗波巴学师,第一世法王 黑帽传法,建造噶玛丹萨寺和楚布寺) | | | 转世为 攘回多吉(1284年出生在后藏贡塘,第三世法王) | | 银协巴(1407年,第五世法王,永乐年间被任命为大宝法王一世) |
file:///C:\Users\zenpo\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96C0.tmp.png公元1253年元朝忽必烈南征云南大理时经过康区,召见了噶玛拔希,并要他随侍左右,遭到拒绝。公元1256年,蒙古大汗蒙哥召见噶玛拔希,赐给他一顶金边黑色僧帽及一颗金印,于是噶玛拔希这一系就称为黑帽系。公元1259年,蒙哥死。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自称大汉,忽必烈最小的弟弟阿里不哥在和林也自称大汉,于是兄弟之间展开了争夺蒙古大汉的斗争。经过了一年的战争,阿里不哥兵败,忽必烈登上了大汉之位。噶玛拔希因以前不肯追随忽必烈,在争夺汉位的斗争中又有帮助阿里不哥的嫌疑,被忽必烈投入监狱,后来又被流放到盖乌曲地方,直到公元1264年,才获释。噶玛拔希回到西藏,卒于1283年。据说噶玛拔希在死前声称要转世。公元1284 年,攘迥多吉在后藏的贡塘出生,被认定是噶玛拔希转世再来,5 岁时他被迎请到噶举派主寺楚布寺。于是噶玛噶举派追认都松勤巴为一世、噶玛拔希为二世,攘迥多吉便是第三世“活佛”,由此开创了藏密“活佛”转世传统。公元1332年,攘迥多吉奉召进京,为元朝皇帝元宁宗和皇后灌顶。第三世噶玛噶举派黑帽系活佛 攘迥多吉的弟子——扎巴僧格曾被元朝封为国师,并赐红帽。扎巴僧格死后也开始“转世”,由此开创了噶玛噶举派的第二个“活佛”转世系统,称为红帽系。file:///C:\Users\zenpo\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96C1.tmp.png 【本人观点】“活佛转世”的最早创立人应该是噶玛拔希,因为这位祖师不但修持定力很好,而且神通广大,是著名而且是噶玛噶举派的一代宗师。公元1253年,元朝忽必烈南征云南,要召见噶玛拔希,并命令他随侍左右,遭到噶玛拔希的拒绝。三年以后,蒙古大汗蒙哥以很恭敬的礼节召见噶玛拔希,并赐给他一顶金边黑色僧帽和一颗金印,噶玛拔希接受了,这就是以后所谓的黑帽系传统。但是又过了几年以后,想不到形势变化,蒙古大汗的蒙哥已经去世,而且忽必烈战胜了他的又一个政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然后自立为王,登上了大汉之位。想到以前噶玛拔希曾拒绝过他的请求,而且在争夺王位时帮助过阿里不哥,忽必烈就把噶玛拔希投入了监狱,后又把他流放到盖乌曲,直到公元1264年噶玛拔希才获得释放,回到了西藏,过了十几年才过世。临死前,他自己说要转世,因为弘法志愿还未了结,噶玛拔希死于1283年。第二年1284年,出生于后藏贡塘的一个孩子攘迥多吉,被认定为噶玛拔希转世再来。1332年,这位转世活佛 攘迥多吉 奉召进京,为元朝皇帝元宁宗和皇后灌顶。攘迥多吉追认他的祖师都松勤巴为第一世,追认他的师父噶玛拔希为第二世,他自己为第三世,他的弟子扎巴僧格被封为国师,并赐红帽。也就是说,噶玛拔希完成了他继续弘扬藏密,并由黑帽系转为红帽系的任务。 这位噶玛拔希祖师毫不含糊、清楚地认定后世继承人,不需要像以后采用什么定位、定方向、摸物,金瓶制签等种种繁琐方式来确定转世灵童,越是繁琐的方式,选灵童越不正确,他清清楚楚认定下一世转世为谁,这才是对的。但后面几百年,藏密各派的转世都不明确,叮嘱含糊,以后用各种方法来寻找灵童,这里面有很多误差和不正确的地方。那么像噶玛拔希这样正念分明的转世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其人。我这里仅仅举两个例子,一个是佛家的和尚转世,一个是儒家书生,中国很有名气的儒家心学的代表王阳明,那么就请看下面两个故事。 慧业和尚──陈慧业~~廿五年后果重来~~陈幸觉 记 学人十二世太祖济美公,生六子,长子即学人房祖慧业公也。当慧业公生时(万历四十年壬子三月),家人均见一老僧,穿蓝衣,自外入,剎那不见。太祖妣旋生慧业公,余五子,皆以慧字为派。慧业公生后,十四岁入泮,十六岁举孝廉,十八岁中会魁,娶明状元大学士黄仕俊之女为妻,十九岁、廿一岁二年,均生一子。廿五岁钦差行人司行人,往江西祭名儒徐元扈,公毕返朝覆旨。途中渴甚,土人指前面金牛山之金牛寺,可驻足饮水,公从而往。甫至山前,群僧五体投地恭迎,寺内钟鼓大鸣,公以为僧人惯技,要求布施,乃径前直入方丈室。 知客僧趋前合十,问曰:‘公得毋乃慧业祖师乎?’ 公愕然!曰:‘尔何知我乳名也?我乳名确是慧业,今已用嵋雪二字矣,尔又何以称余为祖师?’知客僧曰:‘是真祖师也,僧人祖师慧业,万历四十壬子(一六一二),三月初四日向明,祖师将卧房关锁,至大殿礼佛,召集众等云:『今天午刻圆寂,二十五年之后,丙子八月十八日回寺。』迨卓午,祖师复叮咛:『卧房不可开启,廿五年后余回自启。』众诺如命,祖师遂寂,僧人是时年方十二岁耳。昨夕方丈悟真师伯,即祖师之师侄也,及监寺等梦祖师云:『明日午刻,余现宰官身回寺。』方丈醒后,与监寺言,计与祖师所说回来日时符合,故敢作如是说。’ 公闻言,尚未深信。未几,群僧咸集,顶礼叩拜。 公呼知客僧至前曰:‘此寺我似曾到过,但余在广东,未尝到此,何以有此感觉?尔云尔祖师慧业,卧房关锁,二十五年后自回开启,此卧房曾否开启?在于何处?导余一看。’知客答:‘此房未启。’领公步至卧房外,公见门锁尘封,不类新鲜所作,复仰首一观,乃曰:‘是矣。’着取扶梯至,命从者向檐前第五行瓦内,取匙启门,匙果在,公亲手启门,步入室内,见一油灯,无油而将灭,公乃剔芯使亮,见卧榻尚存,遂登榻趺坐,大笑而逝。 后尸归寺化,衣冠运回家乡安葬,此乃朝命,故不能奉遗体回籍耳。太祖妣因是孀居,至两子长成,自结精舍于甘竹滩畔,持素礼观音,至八十三岁,无疾而终。顺德陈幸觉谨记。file:///C:\Users\zenpo\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96C2.tmp.png 明朝大儒学家王阳明的前世今生王阳明的学问道德在当世都受到世人的赞叹。他五十岁那年,到江苏镇江金山寺,结果他发现,这个地方怎么这么熟悉,好像在这里住过,就在寺院里游览。有一位出家的法师陪着他,两个人来到一个关房门口,这是一个房子,很小的一间,门窗都紧闭着,上面还有封条。王阳明先生看到这个房子很熟悉,好像曾经在这里住过,但是他这一生确实是第一次来,他就想请这个出家人给他把这个房门打开,他想进这关房里面看看,出家人不同意。他告诉王先生说,这个寺院里什么地方你都可以去,就是这个关房里面,有我们五十年前的一位老和尚,在这里圆寂。这位老和尚圆寂以后,他的肉身没有坏,还保留好好的,现在供在这个关房里面,所以我们都不敢进去,是为了保存他。 王阳明很好奇,坚持哀求这个法师让他进去看看。后来熬不过,这位法师也知道王先生学问道德都是受世人景仰的,最后同意让他进去看一眼。结果这个房门一打开,进去一看,真的有一位老和尚,肉身还坐在一个蒲团上。这个肉身虽然是五十年前已经圆寂了,就是死了,但保存得还很好。王阳明看到这个老和尚的脸,怎么觉得好像似曾相识,一扭头,看到墙上有一首诗,这首诗是老和尚在五十年前圆寂之前在墙上题的。这首诗的内容是:“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精灵去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你看看,这位老和尚,他预知过去未来,他已经知道,五十年后,自己投胎轮回,叫什么呢?叫王阳明。他说他五十年后还要回来,五十年后这个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王阳明开门的时候才知道,五十年前闭门的人,就是五十年后开门的人。 所以老和尚这首诗为我们证明了,精灵去后还归复,精灵就是我们的灵魂,佛教里面叫神识。这个神识离开身体以后,他将来还回来,给大家信心,知道禅门当中有这么有本事的人,他这个身体还不坏,修行功夫好,肉身没坏。结果五十年后这个人还回来,看自己前世的肉身。我们想想,这位老和尚,功夫真是不简单,在佛教里说有这个功夫,但是他没有能跳出轮回,结果来世变成王阳明了。他的学问道德都很好,这是他前世修行的结果。但是这一生他都忘了,他不再记得自己前世的修行。所以这就很可惜,过去的修行中断了,再来,功夫就不如前面。所以这种人,假如他能够发愿念佛,求生净土,即可往生。佛教里说,只有往生净土,才能够跳出轮回,这是凡夫唯一能够得救的方法。老和尚如果念佛有他那个功夫,那他一定,那一生就能够成就,他就不用再来做王阳明了。换句话说,有这么功夫的人,假如不念佛求生净土。这个功夫往往都是白费的。这是历史的一个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