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566|回复: 23

武林高手的死法

[复制链接]
Anddy2534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8-2-2006 04: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是否觉得大多数的高手都是死于非命~

例如:霍元甲,李书文,被人毒死

马永贞----回族,清末山东人,精弹腿、查拳,以勇力而著称于上海,是旧上海历史上最有名的黑帮武林高手。香港曾拍过一部电视连续剧《马永贞》,就是根据其真人实事改编而成。
   
    马永贞威震上海滩,令外国拳手闻风丧胆,可惜英雄命短,一身好武功打出天下后即被人暗算。因骄傲自大,在深夜被上海第一大帮【斧头帮】用石灰粉迷糊双眼,乱斧劈死,黑道人物中最可歌、可泣的人物。
   
     旧上海能打者,无人及得马永贞。不用挖掘他的历史,因为历史已经记载了他。虽然他现在被人遗忘,但旧上海黑社会与武术界最炫眼的流星,非他莫属。他妹妹马素贞有传人,传的正是查拳、弹腿。

李小龙---不详.

[ 本帖最后由 Anddy2534 于 9-2-2006 03:1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2-2006 08: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nddy2534 于 8-2-2006 04:49 PM 发表
是否觉得大多数的高手都是死于非命~



这是很普通的啊.
引用武侠小说里的一句话 : 当你开始练剑的那一刻开始, 就要有改天将会死在乱剑之下的心里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06 08: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isely 于 8-2-2006 20:51 发表



这是很普通的啊.
引用武侠小说里的一句话 : 当你开始练剑的那一刻开始, 就要有改天将会死在乱剑之下的心里准备.



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06 09: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nddy2534 于 8-2-2006 16:49 发表
李小龙---???ad

ssadasddsadadsfasfdsafasfasfasfdasfasfasfasfasfias



感谢您的分享,不过楼主,这是什么意思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2-2006 1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永贞。。。
可惜,他没把武术用在正当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2-2006 09: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方世玉是被人捅肛门直死的...

这才叫死于非命啊,真是"阴功"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Anddy2534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9-2-2006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洪熙官
廣東省花縣人。有說洪熙官先祖為崇禎第十五子梁王朱文忠
,朱文忠為避清廷耳目,改姓洪,以紀念其祖洪武皇帝。火
燒少林寺之後,洪熙官是少數倖獲生存者之一。有人說他南
下廣東,隱身紅船,繼續其反清復明之志,後多次逃避清廷
鷹犬追捕,隱於花縣,娶柳迎春為妻,生下一子洪文定,苦
心練技,矢志復仇,後收駱小娟、周人傑、胡亞彪(胡惠乾
之子)等為徒,後柳迎春死,續娶方世玉之姪女方永春為妻
,創少林洪家拳、虎鶴雙形拳等。傳說,洪熙官活到九十三
歲(時為道光初年),在毫無防備之下,給一名少女以鳳眼
拳暗算至死。除精拳腳外,復擅少林棍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2-2006 09: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享!!!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2-2006 08: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ng_Nyi 于 9-2-2006 09:55 AM 发表
听说方世玉是被人捅肛门直死的...
这才叫死于非命啊,真是"阴功"咯。


听说方世玉在幼时候用药水洗澡, 肌肤练成刀枪不入, 莫非pek pek就是他的罩门 ??

[ 本帖最后由 weisely 于 10-2-2006 08:0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2-2006 08: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没有人会把药灌在pek pek那里吧...

不过, 每当提起他的罩门我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
发表于 12-2-2006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ng_Nyi 于 9-2-2006 09:55 AM 发表
听说方世玉是被人捅肛门直死的...

这才叫死于非命啊,真是"阴功"咯。



这是假的吧?肛门被人捅直死听起来太荒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nddy2534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12-2-2006 04: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实中真的有方世玉这人?还是民间傳出来而已??
从没有听过关于他的真实事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2006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nddy2534 于 12-2-2006 04:43 PM 发表
史实中真的有方世玉这人?还是民间傳出来而已??
从没有听过关于他的真实事迹/



当然有这个人啊
在清朝时代, 洪熙官, 方世玉等人是少林俗家弟子, 后来因为少林被怀疑和反清复明的义士有来往, 结果少林寺被朝廷烧了个清光, 血洗少林

洪熙官方世玉等人逃跑出来, 也成为了反抗清朝的人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nddy2534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12-2-2006 1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世玉都是从戏看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2-2006 10: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弟听说李小龙的离去,有两个版本,第一个是,当年在香港,他和一位退隐江湖点穴高手比划,不小心被对方点了慢性的死穴,每隔几个小时就会发作,就这样累积的上,就带他上了不归路;第二版本是,由于他的练习法,特别的偏极刚阳,加上他没有好好得料理身子,就暴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nddy2534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13-2-2006 03: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小龙,这位名声响彻全球的功夫巨星死因的谜团终于在35年后被揭开了。据《东方早报》报道,上世纪70年代,曾出任李小龙电影制作人的邹文怀日前向媒体解密李小龙的真正死因——药物误服。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于女友香港女星丁佩家中暴毙。医院公布的资料说其死于“脑水肿”。但一直以来,包括练功过度、滥用药物、心脏病、脑病复发、暗杀等在内的死因揣测众说纷纭。虽然李小龙生前确实进行过肌肉电击等不健康的身体训练,死后也被检验出体内含有大麻残留物质,但这些都无法被证实直接导致了李小龙的死亡。这些离奇而富有神秘色彩的传闻只让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更像一个谜。

    邹文怀是嘉禾影业创始人,日前,他在接受采访时称李小龙当时在别人家误服头痛药,而他恰恰对药片所含的一种成分过敏。过敏症状直到他来到丁佩家后才发作。

    邹文怀说:“这确实只是意外,没有人料到小龙会对药物中的成分过敏。”虽然,李小龙的离去终止了正在拍摄中的《死亡游戏》,但作为当时《死亡游戏》制作人的邹文怀说,“我所能感到的只是失去了一位非常亲密的好朋友。”

    李小龙曾与邹文怀合作五部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和《死亡游戏》,第一次将中国功夫名扬海外。《精武门》中,李小龙首次出现在银幕上时手持双截棍的形象至今仍被全世界的李小龙迷奉为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小朔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3-2-2006 10: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ng_Nyi 于 9-2-2006 09:55 AM 发表
听说方世玉是被人捅肛门直死的...

这才叫死于非命啊,真是"阴功"咯。


方世玉是被谁捅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2006 08: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Anddy2534 的帖子

洪熙官、方世玉、童千斤……等可是“南少林十杰”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2006 08: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唔讲得 于 14-2-2006 08:06 发表
洪熙官、方世玉、童千斤……等可是“南少林十杰”哦!

“南少林十杰”有谁?小弟只动您说的以上三位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2006 08: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kopipeng 的帖子

南少林十杰: 童千斤、温良玉、洪熙官、方世玉、李翠屏、方美玉、方孝玉、黎伯符、胡惠乾、陆阿采。

广东十虎: 铁桥三、黄澄河、潭济筠、黎仁超、苏乞儿、铁指陈、周泰、黄隐林、苏黑虎、黄麒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8-6-2024 07:57 PM , Processed in 0.07657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