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64|回复: 1

成为偶像的同时 运动员也要做好本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8-2021 0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M电台和马来西亚羽球运动员李梓嘉进行直播后,一位网友在脸书发了一篇呼吁粉丝理智追星的文章,网友们对此观点褒贬不一。
李梓嘉近年来因在羽坛上频频获奖,被网友称“大马羽坛新一哥”。在媒体的影响力之下,知名度也进而提高,但热度是否会影响李梓嘉的运动生涯和个人生活,也是部分民众所担忧的。媒体炒作“BB”的称号、粉丝发送腿部照片,这些都让李梓嘉感到不适。


据部落格《龙哥》发布的文章表示,当天的直播是以羽球作为直播开端,但是接下来的访谈内容却大大偏离体育。
“因在直播间掀起‘BB’呼叫的关系,主持人因此延续感情问题,殊不知李梓嘉还越答越多,还开始答应艺人唱K和录制歌曲等等。中段,还插入获得铜牌的男双选手,并在主持人追问爱情的状况下,让本不想透露的运动员需默认。”
另外,据《女生日常》整理的直播内容,李梓嘉坦言很爱潮牌,也会和姐姐联手创立自己的潮牌服饰。而粉丝们也注意到李梓嘉在球场观众席上的潮牌口罩,并表示会“第一个冲去手刀入手”。



运动员偶像化
体育运动员在21世纪开始“饭圈化”。据《环球时报》报道,近些年来,不同以往观众席上以男性球迷,如今“迷妹”们的爆棚式出现让各大赛事又多了一道风景。
网络上流行一句话,“追偶像不是靠爱发电”,不仅要靠一腔热血,更是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支持喜欢的运动员。该报记者采访了几名粉丝,她们表示,最普遍和理想的方式还是买票去现场,不仅可为赛事带来商业利益,更是可以近距离支持场上的选手。较受欢迎的项目,如乒乓球,一场比赛票价甚至能炒到上千,“和去一场演唱会的感觉差不多”。


除了媒体的炒作标题和内容,把运动员包装成为偶像也让粉丝不只是关注体育运动,也注意到该运动员自身的的特质。
1998年退役的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现为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创始人——邓丽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相比以前,现在观众对运动员的包容性增强,更加关注运动员的个人本身。
  “以前其实大家会非常非常在意的,就是金牌或者是成绩,现在大家可能更关注的是,这个运动员有没有趣。”
她说,偶像的力量是强大的,就核心来说,不管运动员是不是偶像,只要带动大家去进行运动就对了。无可否认,体育明星偶像化是时代的产物,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产生互动性,但是运动员展示的应该是体育运动精湛的部分。


成为公众人物的同时,保护好自己
“不管运动员在哪个圈子,都是一名公众人物,作为公众人物就应该注意言行举止,为年轻人树立一个榜样。”
当主持人问到,运动员可能从小到大都生长在比较单纯的环境中,一直在做同一件事(运动),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热情和大众的追捧应该如何应对?
邓丽萍回答道,首先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很好的保护自己,避免伤病,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要记得你自己是一名体育运动员。
“我们运动员的生涯是非常短暂的,在进入到最后国家队以前,就已经有十几、二十年的积累了,因此要尽可能地把运动生涯拉长。你是要去拿冠军,是你最重要的本职工作。“
  
李梓嘉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会努力准备迎接下一届奥运会。(图片截自:OneFM脸书)


作为马来西亚羽坛新星的李梓嘉,近年来关注度提升,而未来可能也无可避免地需要参与各种商业活动,然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经历过这么大的比赛了,接下来要更加努力地训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让我更有动力打好接下来的比赛,迎接下一届奥运。”
相信这位年轻的运动员,以及马来西亚体坛的众多运动员,都将会秉持着最初的信念,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8-2021 07: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

The Power of the Drea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8-2025 01:00 AM , Processed in 0.18321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