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27|回复: 2

在全世界最快乐的墓地,我重新认识了死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2021 0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全世界最快乐的墓地,我重新认识了死亡




提到墓地,你会想起什么?

也许会觉得有点晦气,也许浮现在你眼前的,是草地茵茵、一派肃穆之感的墓园,也许是身着黑装、神色哀伤的行人。


毕竟,死亡在大多数文化里,都是一种忌讳,人们对它避而不谈,心生恐惧。


正如叔本华所说:“死亡,对任何人而言,都比从前躲避的所有暗礁都更险恶。”





但在一个古老的罗马尼亚小镇,人们却对死亡有不一样的态度。


最能代表他们另类心态的,就是下面要说的“欢乐墓园”(Merry Cemetery)。

这个名字就足以让人困惑了,象征着死亡的墓地,怎么还能带来欢乐?


这块“离经叛道”的墓地,还真的能。


“欢乐墓地”的墓碑五彩斑斓,看上去明亮又欢快。碑上用鲜艳的色彩和卡通的画描绘逝者,下面还刻着风趣的“打油诗”。






斯人已逝,但这种豁达和幽默却以图文的形式遗留下来,到访的人,很难不受到感染,常常被这些画和诗逗得捧腹大笑。


尽管罗马尼亚本身也不是个旅游热门国,而“欢乐墓地”所在的Săpanța小镇离首都布加勒斯特600公里,可以说是十分偏远。


但是,这块被冠以“世界上最欢乐”名号的墓园,凭借嘲笑死亡的幽默口吻,仅2016年一年就吸引了50多万人前来参观。


同时,因为与众不同的画风,“欢乐墓园”也在许多欧洲人的旅行必去地清单上。


一位60多岁的德国老人就表示,自己从小就听长辈提起过这座奇怪又有趣的“欢乐墓地”,到访之后,果然没有失望。


这里不仅能给人启发,又因为独特的艺术看上去像一个户外博物馆。






欣赏这些艺术品一般的墓碑,就好像和地下的有趣灵魂在对话。


许多人发现,这种幽默有一种特殊能力,化解了死亡的沉重,自己也因此回顾自己的人生,思考生命的价值。

久闻其名,我选择在赛博世界神游“欢乐墓园”。在这里,我也重新认识了死亡。






不论放在欧洲还是全球来看,“欢乐墓园”都是个“奇葩”。

大多数欧洲墓碑都会采用花岗岩、石头等材质,灰色的碑面上刻着死者的身份和生平,看上去色彩单一,略显沉闷。

“欢乐墓地”的墓碑是木头制成的,垂直竖立在墓穴上,还带有一个小屋顶,这是为了防止雨水的侵蚀。


入口处首先就是一只“张牙舞爪”的黑色魔鬼,它是死亡的象征。


下面写着一句“威慑性”的话:“好看的基督徒,我比你们更强大。我是丑陋的死亡,我将把你们一个接一个地带走。”


不过,老实说,这个魔鬼不仅不恐怖,反倒有些“丑萌”。






进入墓园,就更有意思了。可以说,每一个墓碑,都是独特的艺术品。

因为墓碑主体采用的是Săpanța小镇独有的“童话蓝”,这些场景看上去并不怪异或恐怖,反倒有种童话般的美感。


除了蓝色,还有五颜六色的花朵纹饰,每一种色彩都有其含义:绿色代表着生命,黄色象征着生育,红色象征着热情,黑色象征着死亡。






占据墓碑最多空间的,是一幅以逝者为主角的卡通画。

这幅画主要是展示逝者身上最显著的标签,或是最独特的一面,比如兴趣、爱好和信仰。


像这位穿着传统碎花裙和衬衫、戴着头巾的大婶,生前的最大的爱好就是烹饪。她的厨具精致,神情也很放松,想必一定从做饭这件事中能感受到平静和愉悦吧。↓





这个穿着民族风马甲,发际线开始撤退的大叔,曾是共产主义的忠实信徒。桌上还有一封手写信,相信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和坚持付出过许多。↓






这三个穿着民族服饰的小朋友,从小就很喜欢音乐,还组了个乐队。↓






除此之外,也有通过工作场景、服饰等,还原逝者生前的职业。


比如这个穿着靴子、戴着牛仔帽和墨镜的男人,正在认真地砌墙,他生前的职位可能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但他并没有看轻自己的职业,以认真的态度完成工作。↓






这个穿军装的男人曾是个军人,还是位开坦克的陆军士兵。相信他的家人,应该很以他为傲吧。↓




这是一个邮差,他喜欢在小镇里跑来跑去,为大家传递信件和报纸。↓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正能量的。


比如下面这个手拿酒杯的男人,生前是当地有名酒鬼,还没有正经工作,天天游手好闲,坑蒙拐骗。他的家人也通过这块墓碑,讽刺地总结了他这一生。


他墓碑上的装饰也和别人画风不一样,小天使拿着酒瓶喝酒,取代通常象征着祝福的白鸽,是一只黑色的双头鸽子,这暗示着,他的家人担心他会在末日审判中被上帝当作“罪人”。↓






还有更直接的,用画还原了逝者的死因。


看上去,这个墓碑的主人是位不幸的小女孩,在过马路时被车撞了。↓






这是个暗黑而惊悚的故事:“这个男人,在放羊时被谋杀,直到下葬时,警察也没找到他不翼而飞的头颅”。↓






细心的人可能发现,在介绍逝者的图画下面,还有大段文字。


这可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介绍,而是用一种类似“打油诗”的形式,活灵活现地还原逝者的个性。


比如这个“墓志铭”,就是以一个“媳妇儿”的口吻,吐槽自己的婆婆:


在这个沉重的十字架下,躺着我可怜的婆婆,


她本可以多活3天,但那样我就要烦死了,


路过的人啊,千万不要吵醒她,


如果她被唤醒了,会回家找我麻烦,


我一定会好好表现,亲爱的婆婆,你千万别从坟墓里出来!






还有这位“斯蒂芬”,看得出来,他的家人对他怨气很重:


我叫斯蒂芬,烈酒常在身,


喝酒误了事,老婆闹离婚,


爱好交朋友,一杯就交心,


现在有点渴,干杯敬死亡。


还有的像是一个现代寓言,给人以警示。比如,这个卡车司机的墓志铭,就意在提醒人们超时打工和疲劳驾驶的危害:


我曾经为了发财而工作,对其他事情不管不顾,


我希望人们能停下来,读一读我碑上的话,


因为头脑犯了迷糊,我开的卡车侧翻了,尘土让我窒息而死,


2002年,我42岁,死在巴塞罗那。






在当地,一个人死去后,他的家人通常会提供关于死者的资料和素材,委托“欢乐墓地”的艺术家来加工制作这样一个有诗有画的墓碑。


这个传统,在当地不过持续一百多年时间。


当地村民本身信仰也比较独特,他们相信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另一个开始。


1935年的时候,当地有个叫斯坦的艺术家,决定把这个态度用“欢乐墓碑”的形式发扬光大。


既然死亡并不可怕,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以严肃的态度去看待它呢?尊重死者没错,但一味以怀念、爱等千篇一律的词描述他们,也很无聊,完全不能体现这个人鲜活的一面和复杂的一生。


于是,斯坦选择用色彩、幽默的画和辛辣讽刺的语言来纪念死者。






小镇本来就是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都认识,经常在一起干活、喝酒聚会,免不了相互吐吐槽、开开玩笑。


所以,斯坦的做法,很快得到小镇居民的响应。


慢慢地,“欢乐墓园”里的墓碑越来越多,这也成了小镇独有的一项传统。


斯坦一共制作了700多个墓碑。每个墓碑的花费在520美元到1300美元不等,也就是最多1万多人民币,制作一个大概要花上好几周。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种略有的“沙雕”风的恶搞语言,就想表达哀思和悲伤,所以也有少部分墓碑虽然风格看起来和其他一致,但内容比较“正常。”


斯坦做的最后一个墓碑,是自己的——他在1977年去世。






墓碑上,是他自己写的“打油诗”:


如果有人问起我,我叫斯坦·伊扬·帕特拉,


但请过客听我言,句句皆是大实话,


我这一生无恶意,不幸仍然误伤人,


要是不幸伤到你,我只能说……


生活本艰难,我也很无奈。


斯坦死后,他的活计留给了自己的徒弟德米奇。


现在,62岁的德米奇也是个头发灰白的老人了,他在自己位于墓园边的工作室里,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以及墓园里长眠着的老乡们,总是会有新的思考。






他觉得这份工作很有价值。


“这里不仅仅是一块墓地。人们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允许你嘲弄死亡的地方。”


“这些文字和画作在不断提醒人们反思,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微信公众号@猩  Vista世界派
https://mp.weixin.qq.com/s/zB-uFFTjLHdh-gGyS3XgL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6-2023 07: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獨特, 令到傳統墓園的印象完全改變, 人們走入這座墓園的時候, 就像看漫畫一樣, 重溫各位已逝去者的一生, 不會感到嚴肅恐怖的死忙氣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6-2023 10: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道风景。
一点点慰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8-2025 04:41 AM , Processed in 0.10940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