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88|回复: 5
|
認識大乘經典系列4: 楞嚴經「摩登伽女事件」的 史料學考察
[复制链接]
|
|
本帖最后由 xiaoguo 于 31-10-2020 10:05 AM 编辑
藍吉富
本文所謂的「摩登伽女事件」,是指《楞嚴經》(卷一)所敘述的「阿難被摩登伽女咒術所攝」事件。筆者擬依史料學角度,對這一事件的種種不同記載,作一考察。考察的方向有如下幾項:
(一)經論中對這一事件的記載,有何等差異?
(二)這些不同的記載,所蘊含的史料學意義是什麼?
(三)從佛教的信仰角度來看,這些不同的記載又具有何等意義?
換句話說,本文不祇要釐清經論中對同一史事的不同描述,同時也企圖探討佛教文獻發展史上的某些特質。希望能使讀者對古代佛教文獻的性格,有較深入的理解。
二、《楞嚴經》所載
《楞嚴經》是中唐以來的千餘年間,漢傳佛教界所盛傳的佛經。漢語佛教界對摩登伽女事件的理解,也大多出自該經。關於該經對這一事件的相關描述,主要有下列幾處:
(一)事件的緣起
經文云:「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途中獨歸,其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卷一)
這一段經文,是此一事件的背景。波斯匿王請佛應供,城中佛教徒也同時營齋供養僧眾。當大家去接受這次齋食的供養之時,阿難因為先有遠地之約,不能參加盛會。因此,他在途中托缽乞食。經文特別敘述他依循釋尊的教訓:「無問淨穢」、「方行等慈」,以平等心去托缽,去布施福田。這段經文,也埋下阿難接受賤民摩登伽女施食的伏筆。
(二)阿難與摩登伽女的相遇
經文云:「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婬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毘迦羅先梵天咒,攝入婬席,婬躬撫摩,將毀戒體。」(卷一)
這段經文描述的是,尊者阿難初遇摩登伽女所發生事件的經過。經中所用的文句相當簡要,但卻描述出一件駭人聽聞的事實。這就是釋尊最親信的侍者弟子,號稱「多聞第一」的阿難,被摩登伽女以咒術「攝入婬席,婬躬撫摩,將毀戒體」。
經文如此簡單的敘述,不免讓人疑惑:「摩登伽女是誰?居然有此能耐!」「多聞第一的阿難,這麼容易被攝入婬席,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是事實嗎?」
(三)釋尊敕文殊菩薩以楞嚴咒前往迎救阿難
經文云:「如來知彼婬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于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消滅,提奘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卷一)
(四)楞嚴咒對阿難與摩登伽女的助益
經文云:「佛告阿難:……人間稱汝:多聞第一。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何因待我佛頂神咒,摩登伽心,婬火頓歇,得阿那含。……如摩登伽,宿為婬女,由神咒力,鎖其愛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卷四)
經文又云:「阿難頂禮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愛,求多聞故,未證無為。遭彼梵天邪術所禁,心雖明了,力不自由,賴遇文殊,令我解脫,雖蒙如來佛頂神咒,冥獲其力,尚未親聞。唯願大慈,重為宣說。悲救此會諸修行輩,末及當來在輪迴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脫。于時,會中一切大眾普皆作禮,佇聞如來祕密章句。」(卷七)
從上面這兩段經文,我們可以發現,《楞嚴經》強調:阿難之所以能免除摩登伽女咒術困局的主要關鍵,是釋尊教導文殊前往拯救的楞嚴咒。不祇此也,連摩登伽女之改邪歸正的直接原因,也是此一神咒威力的影響,甚至於因此而使她證得三果阿那含。阿難更懇請釋尊將該咒再度宣說,俾得嘉惠當時會眾及後世眾生。此外,經文中還用相當多篇幅敘述楞嚴咒的威力,可見《楞嚴經》確切地認定使阿難脫離摩登伽女咒術劫難的主因,就是楞嚴咒的力量。
(五)摩登伽女的果位
前段徵引的經文(卷四),曾經描述摩登伽女由於楞嚴咒力的加持,因而「婬火頓歇,得阿那含(三果)」。但是在卷六經文中,摩登伽女的證悟境界,又有進一步的發展。在二十五位羅漢及菩薩述說成道方便之後,佛又敕文殊說偈。在聽過文殊菩薩的偈子之後,會眾得到甚大的啟發,摩登伽女也因而證得阿羅漢果。經文云: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身心了然,得大開示。……性比丘尼(摩登伽女)聞說偈已,成阿羅漢。」(卷六)
依據《楞嚴經》的描述,摩登伽女在楞嚴會上的境界變化是頗為驚人的。最初,她是一位嗜欲甚深、正要性侵阿難的婬女。但是,在事件發生過程中,受到楞嚴咒威力的加持,因而證得聲聞第三果(阿那含),最後,又因受到文殊說偈的啟發,終於證得阿羅漢果。她證果的速度,比阿難還要快速甚多。因為阿難在釋尊生前,一直都未能證得阿羅漢果位。
(六)小結
上面所徵引的《楞嚴經》文句,及所提出的幾項要點,可以串連成該經所述「摩登伽女事件」的大略情節。千餘年來(中唐以降),中國漢傳佛教徒對「阿難與摩登伽女之間相關情節」的理解,大多沿襲該經的敘述。楞嚴咒之流傳,甚至成為寺院課誦的內容,也源自該經。釋尊宣說楞嚴咒的緣起,也是由摩登伽女事件而來。而且,後世漢傳佛教徒所津津樂道的「阿難徒恃多聞」的負面教材,也源自此一故事。可見其影響力不可謂不大。
不過,從佛教史料學或文獻學角度來考察,我們發覺在大藏經中,記載摩登伽女事件的經論,居然有十餘部之多(其中,有一部份是同本異譯)。而最令人感到訝異的是,其所敘述的內容並不相同。尤其是將阿難救回的主要動力,都不是楞嚴咒。
像這樣的事例,亦即:「對同一事件的描述,不同的經典有不同的內容」。這種現象,便讓治史者或信仰者有不少思考空間。由於《楞嚴經》是漢傳佛教界所熟悉的經典,所以,筆者以該經為基礎,用來比較諸經論所載該事件情節的主要差異,並對此中所顯示的意義,稍加詮釋。
三、《楞嚴經》以外的其他文獻
(一)引言
如前所述,大藏經中所集的文獻,曾記載此一事件者為數不少。其所以引起筆者的注意,是因為其中所載,有若干情節並不相同。在一般人心目中,多認為佛教經律,是釋尊所說,因此,不同的經律在述及釋尊之世的史事時,理應完全一致才對。如果不同的經律對同一史事的記載相互矛盾,自易啟人疑竇,易使讀者起疑。因為無法判定那一種才真是佛說。
當然,佛經有四悉檀、四意趣等,種種不同角度的說法。這是釋尊為了適應眾生之不同習性所作的善巧調適。但是,如果對一件單純的歷史事件,佛教經律的說法各各不同,便會使人對這些被認為「佛說」的文獻起疑。也可以使我們聯想到諸多佛學研究的問題。「摩登伽女事件」即是此中一例。
(二)《鼻奈耶》(卷三)的記載
《鼻奈耶》是現存最古老的漢譯廣律。收在《大正藏》第24冊。這是部派佛教的廣律,因此,其中所載之此一事件,便可印證此一事件在小乘聲聞教團中也有流傳,並不是大乘文獻的單方面陳述。其中所載,要點如次:
⑴阿難入舍衛城托鉢乞食。途中口渴,向一位名叫「鉢吉蹄」的賤民(屬摩登伽種姓)乞水。在乞水過程中,鉢吉蹄一見鍾情地愛上阿難。
⑵鉢吉蹄回家後,告訴母親,說一定要嫁給阿難,否則當必自殺。母親乃以「摩登伽神語符咒」作法,使阿難恍恍惚惚地走到她家。鉢吉蹄見狀大喜,抱住阿難,幾乎使阿難破戒。
⑶這時,阿難雖然行動不自由,但是在緊要關頭,內心終於清醒。乃心生求佛庇祐之念。
⑷釋尊遙知阿難蒙受困厄,乃誦出讚嘆三寶之「諦語」為阿難解厄。諦語如次:
「佛者最極尊於世間,諦無有能過佛之前。佛者最極尊於人天,諦諸法之王無上田。阿難以此實義,於旃荼羅舍得解。
法者最極尊於世間,諦無有能過法之前。法者最極尊於人天,諦斷諸縛結永息田。阿難以此實義,於旃荼羅舍得解。
僧者最極尊於世間,諦無有能過僧之前。僧者最極尊於人天,諦美福第一無上田。阿難以此實義,於旃荼羅舍得解。」
⑸釋尊誦完上述諦語,鉢吉蹄之母所施法術全遭破解。阿難乃得以回歸精舍。之後,鉢吉蹄被釋尊說法度化,證得初果,並求出家。釋尊囑阿難率彼至女眾教團之大愛道比丘尼處,受具足戒,並得證阿羅漢果。
上面所摘述的過程,與《楞嚴經》所載,顯然不同的地方是:拯救阿難脫離困厄的,並不是〈楞嚴咒〉。此外,也沒有像《楞嚴經》所載:「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的記載,而是釋尊親自口誦諦語、將阿難救回來的。
(三)《摩登伽經》的記載
《摩登伽經》收在《大正藏》第21冊,屬密教部。是一部論及「種姓制度之不合理」的佛典,其中,也敘述到占星術與天文學。有關「摩登伽女事件」的資料,收在該經〈度姓女品〉。這一事件正是該經討論種姓制度的導火線。關於「摩登伽女事件」,該經所述要點如下:
⑴阿難托鉢時向摩登伽女(此經謂之為「旃陀羅女」,意義相同,皆係低等賤民之謂)乞水,此女因而愛上阿難,乃求其母施法術使阿難來家中。此一過程,大略與《鼻奈耶》所述相同。不過,經文將其母施法過程及咒語內容全部記載,這些描述則是《鼻奈耶》所未有的。
⑵阿難被法術所束縛而不由自主地走到女方家中時,內心求佛保祐。當時釋尊為救護阿難所做的動作是:
①持咒救護。咒語是:「悉挮帝,阿朱帝,阿尼帝」。並謂:「吾以斯咒,安穩一切怖畏眾生……。」
②之後,又說以「持戒清淨」為核心的偈語:「戒池清涼淨無垢,能浴眾生煩惱熱。若有智者入此池,無明闇障永滅盡。是故三世諸賢聖,咸皆頂戴共稱歎。若我真實浴此流,當令侍者速還返。」
⑶釋尊持咒、偈之後,阿難獲救,返回精舍見釋尊。釋尊又傳授阿難「六句咒」以護身,並保護他人。
⑷次日,摩登伽女仍然再度找上阿難,「隨之而行,終不捨離」。不得已,阿難又求救於釋尊。最後,摩登伽女得釋尊之教導,乃證得阿羅漢果。
如上所述,這部經所異於《楞嚴經》與《鼻奈耶》之處,主要是:釋尊救護阿難的,不祇不是〈楞嚴咒〉,而且也不是《鼻奈耶》所載的三寶諦語。此外,在阿難回來之後,釋尊所教導他的「六句咒」內容,也是其他二書所未見的。
(四)《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的記載
這部經的內容,大體與《摩登伽經》類似,二者應屬同本異譯。雖然如此,其中仍有若干差異。以「摩登伽女事件」的內容為例,即有下列不同:
⑴阿難與摩登伽女(此經謂其「名曰波機提」)相遇的過程大體相似。不過,摩登伽女之母施法時所持的咒語,二經並不相同。另外,在描述阿難被施法之後的身心狀態時,也多了「於時阿難心思彼女,興瑕穢想。便出精舍,往到咒家」的敘述。其中「心思彼女,興瑕穢想」的描述,頗為露骨。這是《摩登伽經》中所未見的。
⑵關於釋尊救護阿難所持的咒語,也與《摩登伽經》有異。這部經所載的咒語是:「絺抵,阿周啼羞尼抵,薩波尼那,薩和修絺抵。」釋尊持咒之後,也沒有再說出《摩登伽經》中所說之以「持戒清淨」為主軸的偈語。
(五)《摩鄧女經》與《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所載
在《大正藏》中,這兩部經收在〈經集部〉,而《摩登伽經》、《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則被收在〈密教部〉,可見《大正藏》的編輯者,認為它們彼此的性質並不相同。
唐代智昇的《開元釋教錄》(卷十三)以為《摩鄧女經》、《舍頭諫經》、《摩登伽經》、《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等五部經都是同本異譯。這樣的分類法,似乎不如《大正藏》(視彼等為「不同類別的經典」)合理。
不過,上列五書之中,《摩鄧女經》與《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二書顯然是同本異譯。因為二書的內容大體吻合。這二書有關「摩登伽女事件」的描述,有下列特色:
⑴二經對阿難之被女母施法相縛,都僅以「以蠱道縛阿難」描述,並未述及施法過程及所持咒語
。
⑵關於釋尊拯救阿難的過程,僅以「佛即持神,心知阿難」(《摩鄧女經》)、與「佛即知之,使神脫阿難」(《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寥寥數語帶過。並沒有記載釋尊用什麼咒語或諦語去拯救阿難。
四、史料學角度的詮釋
(一)引言
史學研究的目標主要有二項,此即「史實重建」與「歷史意義的詮釋」。想要在這兩方面取得較佳的成果,則對相關史料的蒐集、考證與判釋,就必須下功夫。換句話說,史料學研究是史學研究之不可或缺的途徑之一。
在「摩登伽女事件」這一主題之下,假設我們要重建「佛陀用什麼方法救回阿難」的史實,我們得到的史料,至少有前述諸書。面對這些史料,我們可以得到下列幾項認識:
⑴「摩登伽女事件」的內容,是隨著歷史發展而逐步增加或改易的。
從譯經時代與佛教文獻的形成年代來排列,上述各種史料以及未列在其中的《大毘婆沙論》,依照學術界的推斷,其出現於世的時間,大約如下所列:
①《摩鄧女經》:安世高譯,在中國譯出的年代在西元147-170年之間。(同本異譯的《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年代不詳)。
②《摩登伽經》:在印度,大約出現於三世紀中。
③《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在印度,大約出現於三世紀後半至四世紀之間。
④《鼻奈耶》:姚秦竺佛念於西元382或383年間譯出。
⑤《大毘婆沙論》(內有對阿難及摩登伽女之宿世因緣的詮釋):在印度,約出現於三世紀左右。
⑥《楞嚴經》:在唐代,約出現於西元705年前後。
在上列史料之中,出現年代最早的《摩鄧女經》記載最簡略,經中也沒有咒語。但是,其後出現的《摩登伽經》等各項史料,就逐漸出現互不相同的咒語或諦語,所描述的過程也逐漸複雜。可見有關阿難與摩登伽女的這一事件,傳說內容是不斷改變、增加的。從史料的形成年代看,最早出現的《摩鄧女經》的內容,很可能是這一事件的原型。而《楞嚴經》所載,則是最晚出的說法。
⑵「摩登伽女事件」可能是一件曾經發生過的歷史事實。
在大乘佛教文獻裏,有些情境的描述,不一定曾經真正發生過,而是集經者為了啟發世人所創造出來的故事。不過,筆者以為,「阿難曾被摩登伽女纏誘」這件事,應該是一件歷史事實。理由是聲聞乘的律典《鼻奈耶》、論典《大毘婆沙論》以及其他大乘文獻都曾記載其事,可見這件事是印度大小乘佛教界一致承認、且流傳甚久的史實,就像「提婆達多之破僧事件」一般。
⑶這一事件凸顯出「佛教經律是否佛說」問題的複雜性。
對於現存佛教經藏、律藏中的文獻,一般人總是很容易認為它們就是「佛說經、律」的直接記錄。事實上,這種看法是過分簡單化了佛教經律文獻流傳過程的複雜性。這種複雜性可以由經律中對「摩登伽女事件」記載的紛歧現象窺見若干線索。我們不妨想想下列問題:
如果上列那些經律都是佛說的直接記錄,那麼,為什麼對這一事件過程的描述會如此紛歧?將阿難拯救出來的因緣到底是楞嚴咒?諦語?或其他各種真言?如果這些文獻都是佛說,為什麼答案都不一致?
也許有人會以「四悉檀、四意趣、隨宜說、方便說、四祕密」等等佛陀方便善巧的說法方式來詮釋,但是,這是說不通的。因為方便善巧的運用,是在不同根機、不同時空、別有深意……的背景之下,對佛法所作的靈活說明。並不是對一件「已經發生而為眾人所見的事實」的扭曲。
因此,透過佛教文獻對這一事件的種種不同記載,我們會比較容易理解:現存佛經(律)其實是經過一段複雜過程所發展出來的文獻。後人不必貿然地視每一經律都是佛說的忠實紀錄。
但是,這並不是說現存佛教經律完全沒有佛說的內容,而是必須深入地加以甄別與辨識。大體而言,阿含經有較多釋尊所說的內容(尤其是《雜阿含經》),而大乘經的形成則夾雜甚多後世佛教徒的新思惟或新體驗,但都必然經過當時某些教團的認可與審查。在認定其中所說不會違背佛法之後,有些教團才會承認它們是「佛說」。此中問題甚為複雜,讀者不妨參閱印順法師〈大乘是佛說論〉及日本上田義文、平川彰、木村泰賢等人所撰的相關著述,當可獲得較深入及廣泛的理解。
透過上面的分析,就知道要回答「佛以何等咒語去救出阿難」這一問題是不容易的,至少迄今為止仍然無解。我們只能指出,現存相關文獻之中,最早出現的佛經是沒有咒語(或諦語)的。之後陸續出現的經典,有諦語、有咒語,內容並不一致。而眾所週知的楞嚴咒,則是最晚出現的。
⑷就史學觀點來看這些文獻,其所具有的研究價值是多元的。我們可以從中看到種姓制度的特質、咒語發展史的線索、女性或賤民之證果不亞於男人或高等種姓,以及多聞的阿難何以不能抵擋邪咒等問題。
⑸近百年來,學術界有人主張:有些大乘經會依據部派經典所載的某一背景或事件,而改寫出新的理論或看法。事實上,「摩登伽女事件」先後出現的相關文獻,也多少反映出此一現象。尤其是,如果用《楞嚴經》來對照早期的相對文獻(如《摩鄧女經》、《鼻奈耶》等書),這一現象更是若合符節。
五、結語 ──信仰角度的看法
上一節所陳述的,是自近百年來學術界盛行的史學研究角度,所推衍出來的若干看法。此下所述,則是站在佛教信仰者的立場所作的思考。茲分述如次:
(一)「既然現存的大乘佛教經典,不能百分之百地視之為佛陀說法的直接記錄,那麼,佛教徒
該如何面對這些經典?」
針對這個問題,筆者的態度是「選擇性地信仰」,而不是百分之百的接受。理由如次:
⑴對這些經典無法全然信仰的原因,是它們彼此之間有很多相互矛盾、衝突的地方,而我們又無法判定何者為真?何者為偽?
⑵然而,這些傳承到現代的各部經典,在歷史上曾經分別被某些弘法團體確定為可信(否則,就不會流傳、譯出),可見其中當有若干值得後人學習的內容。因此,現代人不必完全加以排斥。可以抉擇其中之可資依循者作為自己的修行資糧。
(二)抉擇的方法至少有下列幾種:
⑴找到這些經典的「共通部份」,則可依教奉行。譬如:「佛教不歧視賤民」、「賤民可以修得阿羅漢果」,這些觀點都是前述諸經律的共通看法。因此,可以採信為佛陀的基本態度,吾輩當可依循。
⑵對於紛歧的部份,可以參酌學術研究成果加以採擇。以上述諸文獻為例,當可知道部派佛教的《鼻奈耶》,認為佛陀救出阿難的是諦語。而大乘經《摩登伽經》則另有咒語。至於流傳在中國的《楞嚴經》則以為是楞嚴咒。
現代佛教徒如果要學習解除魔難的方法,又想自上述諸經律中取得資源的話,不妨思考自己是適合部派佛教的諦語、或印度大乘咒、或盛行於中國大乘的楞嚴咒。然後擇一修習。
⑶如果無法用判斷力抉擇,不妨作一實驗。亦即將上述諦語或咒語,逐一修持。譬如先選擇諦語持誦一星期,接著在下一星期持誦另一咒語。全部持誦之後,再檢討何者較為適當。
⑷對於久持楞嚴咒的人,當然可以不必更換,也可以放心修持。因為這一咒語是唐代以來流行在中國的大咒。有很多古代人都曾修習過,可以當做後人的見證。
據近代學界的研究,楞嚴咒屬於大白傘蓋咒傳承的真言系統。而現代臺灣的藏傳佛教道場,有多處都在傳授大白傘蓋咒。因此,初學者而有意持楞嚴咒的人,不妨到藏傳佛教道場請教有修持經驗的弘法師,也許會得到更正確的傳承與持誦方法。
(三)基本原則的把握
在大乘經典之中,有經文提示佛教徒要運用「四依」的原則去接受佛法。這四依即:「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這四種原則所蘊含的意義,是指佛教徒在面對眾多法門或佛教經論時,應該先作智慧性的判斷與抉擇,然後才戮力地依循與實踐。這四依,就是讓後人作抉擇時所應依循的基準。
這四項原則雖然不是針對「摩登伽女事件」這類問題而設,但是卻也告訴後人:佛教徒在面對眾多佛經時,理應採取批判性抉擇的態度,而不能看到什麼就信什麼。譬如:當「不了義經」與「了義經」衝突時,應當抉擇「了義經」而放棄「不了義經」。這樣的提示,使後人在面對眾多而不相一致的佛法時,便可以比較靈活的思考與抉擇,才不會拘泥於經典文字的表面意義而動彈不得。
|
|
|
|
|
|
|
|
发表于 30-10-2020 1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30-10-2020 11:56 PM 编辑
很简单,你问一百个朋友来描述你,就会得到一百版本的你和你的故事,甚至有的故事和故事之间,是互相冲突的,例如记错了你的父亲名字,或误会某人是你的妻子(实际不是)。
如果根据学者的逻辑,因为一百个版本都有冲突,或许你这个人就是虚构的,历史上并不存在,因为没有找到普遍相同的描述。就针对现代你身边的朋友来访问,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了,何况针对2600年前的事情?
有时对宗教典籍来说,历史的细节不是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其修行方法和道理是否可信,这些是历年来反复得到大德们的实证和注释的事情,并提出证明有关修行方法有效的各种实修的证据,可是这些偏偏有不是学者们所热衷的,他们偏偏最不注重的是去实际修行和证实有关修行法。
学者研究出来的各种历史版本的观点,不妨作为一些故事参考,但是要实际修行,还是皈依三宝,比相信学者更重要。即使故事的记录不尽完美,只要修行的方法,经过诸位大德的实证,确定能带来实际的成效,那就足够矣。 |
|
|
|
|
|
|
|
发表于 31-10-2020 12: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31-10-2020 12:48 AM 编辑
学者总是喜欢钻牛角尖。我也曾受到影响,钻过牛角尖,但是跟学者不同,我从牛角尖出来,而学者却出不来。
以前我对大乘佛教信心不足时,在【大乘佛经】里面只选取一些我认为可以信任的经,比如【楞严经】【金刚经】【楞伽经】,一些经我却生不起欢喜心而被暂时搁置(是暂时搁置而不是放弃),比如【维摩吉经】【涅磐经】等。信任的经典里面,也会把一些剧情奇怪,或与现实不符,与佛理无关痛痒的经文暂时搁置。
把这些跟佛理无关的东西都放一边,仅仅研究佛理相关的东西,这样一直到我通达经典之后,那些被暂时搁置的东西都变得无关痛痒,而大乘佛教的奥妙只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所以经典说,不可思议,连思议(想和言说都很难描述)。。。不可思议的思路要是说出来,一定会被一大堆人痛骂的。。。反正十多年前我就用量子力学来解释大乘佛经,而量子力学发展到现在有多神奇,大乘佛教甚至更神奇。反正说出来都是废的。一来不是我们的境界,二来也没有益处。
结论就是深入经藏,明白佛理,比从旁研究佛教更好。学者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
|
|
|
|
|
|
|
|
发表于 31-10-2020 12: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1-10-2020 09:20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受事实吧汉传大乘是佛说,诸佛不妄语,大乘是如来真实语。
科学的验证也支持佛教
爱因斯坦也研究过大藏经,他也说佛教能取代科学时代的宗教
阿弥陀佛 |
|
|
|
|
|
|
|
发表于 31-10-2020 09:2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248812&mobile=2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