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15|回复: 2

大乘佛教思想简单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12-2019 10: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5-12-2019 10:48 AM 编辑

大乘佛教一直被人误解,理由有两个。

第一: 大乘佛教理论很多,比如中观唯识学各种名堂足以让人感到困惑。学成之后会执着学识以为高人一等,无止境的搞学术研究,给人感觉不注重实际禅修。

第二:注重外在的善行和功德,比如放生,诵经,吃素,持咒等等,不注重禅修。

大乘佛教真是如此不堪?不是。大乘佛教的目的总来是可以归类为三项。

第一:心为根本
心为根本就是要意识到修行是为了净化内心,不是形式上的吃素,放生,诵经等等。这个理念跟初果圣人的戒禁取一样。修行者不認為必須依循某種特定的外在戒律、宗教儀式或苦行,才能得到解脫。禅宗就非常重视这个。


第二:清净自心
这个过程就是诵经,持咒,念佛等等。少一分口业,多一分善行。

第三:放下执念
执念比贪念更深更微细。人就是因为执着所以才放不下执念。研习经典等其实就是让人放下执念。不过对于理念不正确的人研习经典反而更加执着于学术成就,这样就本末倒置。不是经论不好,而是看的人本身的问题。

大乘佛教不重视禅修? 这个说法一半一半。

第一,以成佛为目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漫长的生死轮回禅修必然是功课。今生不禅修来生也必须学习。六婆罗蜜就有定和智慧婆罗蜜。

第二,见道或明心见性并不一定需要禅修才能办到。这就是大乘佛教殊胜的地方。简单说就是不执着形式却又不是无自制和放肆。

无论打坐,诵经,念佛都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做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这才是修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Quest716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12-2019 1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5-12-2019 12:33 PM 编辑

这是一位师父说的(内容大意),大乘佛教注重明心见性,不需要修很高的禅定。可是要明心见性要有一定的定力,起码要具备未到地定。

观禅是以见苦为起修,正路是苦集灭道。真心是本淨圆明,不因修得,妙体是本无生灭,所以心经说“无苦集灭道”,大乘明心见性跟四圣谛走的是不同的路向。所以大乘人参禅,行住坐卧都是修行,主要是参禅去了悟心性,一旦见性证得无生法忍,就不再畏惧生死轮回,所以难行能行,菩萨才能挺过漫长的菩萨道,直到成佛 (这段是我加的评论)。

上个周末另一位师父开示说,菩萨修行,是越慢成佛越好,这样才能度更多的众生。他说,声闻以越快出离灭苦为志向,菩萨却不急于成佛。

我们看地藏王菩萨就好,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菩萨道和声闻乘的目标不同,修行方法自然也有一些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2019 10: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5-12-2019 10:03 PM 编辑

禅宗其实很重视实修。禅宗弟子的目的也很直了就是超生了死,从三界中解脱。
昨晚我看达摩祖师的视频,祖师所说学佛目的就是降伏贪嗔痴三毒,贪造就欲界,嗔造就色界,痴造就无色界,能降伏三毒则能超越生死轮回不受后有。这跟南传佛教的思想是一样的。

禅宗的解脱方法比较倾向于慧解脱。 明心见性最起码成就就是初果,能证不死界。再往上提升只要符合大乘佛教的要求就能证无生法忍。(经说阿罗汉证无生忍)

禅宗的方法比较倾向慧解脱,所以不需要辛苦修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1-2024 08:21 PM , Processed in 0.119443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