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谓【禅思】?
禅坐时须要禅思吗?可否举例说明?
答28:【禅思】的巴利文是“jhayati” ,是一个动词,
有两个含意:
一个含意是【烧毁烦恼】,
另一个含意是【透视禅修目标】或深深地将【心】固定于禅修目标(以便烧毁烦恼)。
它的名词是【禅那】(jhana)。
【禅那】可分为两大类,即【世间禅那】与【出世间禅那】。
【世间禅那】又可分为两种,即止禅禅那与观禅禅那。
这是禅那的广义解释。
【出世间禅那】能够永远地去除烦恼,
【世间禅那】则只能暂时地去除烦恼。
这两种去除烦恼的情况都称为烧毁烦恼,
因此禅修时你需要运用禅思深深地将心固定于禅修目标,
以期达到禅那。
我将举例说明:
当禅修者【修习止禅】而进入初禅时,
他的名法当中有五个禅支(寻、伺、喜、乐、一境性)存在。
这五个禅支称为【止禅禅那】,它们能长时间地制止烦恼生起,
如一小时、两小时、一天、两天等。
当禅修者【修习观禅】,
观照行法为无常、苦、无我时,
他的观智通常与五个禅支相伴生起。
这五个禅支称为【观禅禅那】,
它们也能长时间地制止烦恼生起。
大龙大长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的【止禅禅那】与【观禅禅那】制止了烦恼,
并且保持烦恼不生起长达【六十年之久】。
当禅修者的观智成熟时,就能以道智与果智体证涅槃。
如果他在观照欲界法或初禅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时体证涅槃,
那么他的圣道名法中有五个禅支存在。
然而,如果他在观照第二禅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时体证涅槃,
则他的道智与三个禅支(喜、乐、一境性)相伴生起。
这些禅支能彻底无余地烧毁某些烦恼。
当禅修者证得阿罗汉道时,
与阿罗汉道智同时生起的禅支能彻底无余地烧毁其余的一切烦恼。
这些禅支都是【出世间禅那】。
因此,修习【止禅】与【观禅】时都需要运用“【禅思】”(jhayati)
──将心深深地固定于禅修的目标,以期烧毁烦恼。
持续如此地修习,达到相当程度时,
【止行者】就可能成就止禅禅那与观禅禅那,
【观行者】就可能成就观禅禅那。
然后当他们的五根力量够强及达到平衡时,
就能成就【出世间禅那】而【证得圣果】。
——摘自·帕奥禅师·问答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